APP下载

新媒体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影响的探究

2017-04-20刘帆帆张晓雪王高飞

智富时代 2017年2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新媒体高校

刘帆帆+张晓雪+王高飞

【摘 要】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的信息传播呈现出内容日益丰富、速度更加快捷、方式多元化、碎片化的特点。高校利用新媒体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育载体,这一方面使得大学生信息获取更加便捷,信息读取更加多样,信息交流更加畅通,同时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但另一方面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可能被病态的、消极的信息内容所利用,必然导致部分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正确取向。本研究通过新媒体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影响的现状的了解,旨在充分借助新媒体的积极影响,引导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正确形成,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同时净化高校学术氛围,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及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新媒体的结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创新思维;大学生

一、前言

狭义上的新媒体主要特指微信、QQ、微博、微视频等一类以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作为依托的新型媒介的传播载体。广义上的新媒体是继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之后出现的新兴媒体形态,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资讯。本文就狭义上的新媒体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影响进行研究。随着大学生成为新媒体的最大受众群体,如何利用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所营造的虚拟与现实并存的环境,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形态的培养及发展做出正确的引导,摒弃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病态的、消极的信息是大学生、高校和社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受主观因素(大学生自身)和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大学生自身创新欲望、创新理念及创新思维方式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决定性作用。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的规模达6.56亿,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0.4%,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同比增长最高。可见,新媒体深受当代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一)提供的有利条件

(1)新媒体信息海量性、发布和更新及时的特点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书写空间

新媒体拓展了以往大学生仅通过教科书、教师面授、图书馆资源、报纸和新闻媒体获取信息的思维空间。通过手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接触先进、多样化的科学理论,以及五花八门的新闻资讯成为大学生每天必做的“功课”,客观上有助于大学生创新理念、创新思维方式的形成,为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了便捷的平台。

(2)新媒体低成本全球传播,互动性的优势已成为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和发展的最有影响力的新元素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存在传统媒体在油墨纸张、通讯设备、通讯人员等方面的费用支出,信息共享成本低。打破了传统自上而下获取信息的方式,侧重以“个人”为中心,媒体与受众、受众与受众间实现平等交流。大学生成为信息发布者和接收者,极大地调动了大學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大学生能够不受身份的局限获取多样、最新资讯,满足了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独立探索、强调标新立异的特点。因此,新媒体的超时空性、互动性成为影响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和发展的不可忽视的新元素。

(3)新媒体的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调动了大学生探索新知识的主动性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实现了由“大众覆盖”走向“私人定制”、由“传统文本”向“多媒体”的过渡,使得高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通过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形式浏览、阅读、收看信息,满足了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了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个性化、多元化特征有效推动了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二)带来的不利影响

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当代大学生易受环境的影响、辨别真伪的能力有待提升,面对新媒体创设的虚拟与现实交叉并存、传播信息良莠不齐、开放性强的特征,管理者对新媒体环境中的流动信息很难控制,新媒体空间内的信息较为繁杂,可能伴随着病态的、消极的信息被传播,大学生难免受到虚假新闻和不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影响,这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正确形成和发展带来冲击。

三、提高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影响的策略

建立学生、高校、政府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优化新媒体环境,为高校大学生获取健康的、积极的信息创造条件,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提供有效方式。

(一)政府角度

(1)政府应加强对新媒体运行的监督和管理,健全新媒体管理机制

(2)加强对技术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3)制订和完善相关政策,增加对高校创新教育的投入,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二)高校角度

(1)定期开展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提升大学生对媒介的鉴别和运用能力

(2)加强校园网络媒体建设,借助新媒体的突出优势,创新教育途径,采用更数字化、形象化的方式,开设与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相关的专题网站和论坛

(3)重视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行动,优化教育方案,开设创新课程,开展创新项目的培训

(三)大学生自身角度

利用新媒体的浪潮,对自身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有一定的发觉和认知,积极参加院级、校级及以上级别的各项创新创业大赛,增强自身的创新欲望、创新观察力,进而培养创新理念。

当代大学生能够立足实体世界,利用虚拟世界,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正确运用新媒体带来的便利,走上成才的道路

四、结语

通过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影响的现状的了解,引起大学生对自身思想状况的反思,进而形成正确的认识,可以使大学生对自身创新思维有一定的发觉与认知,可以更好的依据理论基础增强新媒体的生命力,可以使大学生应用新媒体的信息海量性,超时空性、广泛传播性及多元化、个性化设计等优点更好的服务于自身的学习和生活。净化高校学术氛围,增强大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中心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8-03).[2016-11-10].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6/201608/ W020160803204144417902.pdf

[2] 孙旭,郭英楠.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生活的融入[J].未来与发展,2016(4)

[3]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中国山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博士论文,2012

[4]孙明慧,齐春丽.新媒体对高校“三个自信”宣传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未来与发展,2016(1)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新媒体高校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