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后作业的使用

2017-04-19刘有生

魅力中国 2016年21期
关键词:课后作业小学语文

刘有生

摘 要:近年来,国家教育改革方针逐渐进入正轨,所谓"九层之塔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待教育的高度化重视让人们将目光越来越多的集中在作为基础性素质教育的小学教学上,为了使教学质量达到一种稳定上升的效果从而更好的进行教育活动,课后作业在教学设计中达到了某种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谨以此文融合自身经历,简要论述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辅助效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后作业 有效化 自主能动性

语文是一门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较为基础性的学科,然而,由于其本身所固有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很多学生都对其兴趣乏乏乃至产生一种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究其根源对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影响的不仅来源于语文自身的特点,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主导因素之一,面对如此现状,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着手于教学方式的改革,让课后作业的设计融入多元化特点,以求增强学生的自助能动性,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锻炼其思维能力趋于灵活、严谨,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分层引导进行教学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进行分层引导。因为不同的学生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在教学中,教师只有针对不同學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才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

传统的课后作业设计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任务型模式,在这种课业设计下,一部分学生开始产生指令性学习反射,同时也会对缺乏挑战性的课后作业难以满足自身需求,教师应当将作业公开透明化,设置不同难度,不同形式的作业,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力,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作业难度,形式以及数量,用以提升学生的能动性,帮助学生认识自己,通过这种课后作业设计方式,层次不同的学生同样能在其中获得帮助其学习的动力。

2、激发学生的兴趣,布置实践型的作业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但是,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因此,这种单一的书写作业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单调的书写工作也常常是一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做或不完成作业的原因之一。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听、说、读、写、做、玩、观都可能成为语文作业,让学生总保持一种新鲜感。使学生不觉得是为完成老师留的作业而被动做作业。我曾尝试过下列语文实践性作业,学生兴趣盎然,乐做喜学。

3、控制作业量

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控制自己的作业量,避免因为大量的课后作业使得学生讨厌课后作业。总体来说,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首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来布置,而且教师应该在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的基础上控制好作业量。一般来说教师的课后作业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但是不能够严重影响学生的娱乐时间。小学时期的教育需要娱乐和教学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举个例子来讲,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还有时间进行锻炼和娱乐,教师应该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考察和调研,同时结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来确定学生的作业量。在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中其注意力会经过集中到分散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了学生的作业上,一般来说在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阶段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会更好。在控制作业量的时候教师可以参考这一内容。另外,教师还应该多听取学生的意见,选择学生更加愿意接受的完成方式。

4、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资源

生活与知识是紧密相连的,小学语文是一门注重生活与实践的学科,新课标下,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是实现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生活化的重要举措。如在学完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最后一单元《水》后,通过学习,学生对水的功能、用途和重要性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无法深刻体会那些生活在缺水地方的人们对水的珍惜,一些学生把没喝完的水倒掉。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内涵,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学习、了解。

5、拓展设计,重视联系课内外

虽然小学语文课本内的知识丰富多彩,但内容有限,所以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不能只完成课本上的作业练习题目,还要重视拓展设计,注重课外知识跟课内知识之间的结合。

例如,对于四年级上册的《秦兵马俑》一课,虽然这是标记*的选读课文,但却是教师开展课后拓展练习的好机会,能为学生快乐作业奠定基础。当学习课文描写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内容后,教师可设计创新性的课后作业,适当引入一些课外的资料,并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兵马俑图片,为学生讲解兵马俑坑里马俑的种类、数量等,当学生大致了解兵马俑的总体情况后,教师顺势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课外拓展练习,让学生认真观察兵马俑的各种神态、形态,以此判断兵马俑的地位、年龄、性格、心理活动等。

6、注重语文作业的阶段性

笔者认为,针对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要注重区别作业的阶段性,将作业分为三种即课前、课中和课后,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在课前作业中,教师布置课前作业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未学习的内容产生学习兴趣,并提前熟悉课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前作业内容以识记词语汉字和朗读课文为主,换言之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课前预习。在课中作业中,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的检查。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篇文章时,教师在课上可以提问学生,通过学习这个故事你们学到了什么,大家认为乌鸦喝水的行为有哪些地方可学习,哪些地方值得批判,这样学生便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思考。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而言,对课后作业进行优化设计能够最大限度的拓展小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非常重视语言实践活动,因此,要精心设计课后作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进行优化设计,让作业成为小学生自我超越的平台,多设计自助式、个性化的作业,使得学生快乐的做作业,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陈汉辉.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4):190.

[2]刘维伟.浅析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现状与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244.

猜你喜欢

课后作业小学语文
美国大学课程的教学实施
给农村留守儿童布置课后作业的策略
精心营造学习氛围 成就语文高效课堂
浅析新课标下学好数学的方法
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