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村留守儿童布置课后作业的策略
2016-12-29张家丽朱晓楠朱从澍
张家丽+朱晓楠+朱从澍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口逐渐的想着城市发展,广大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逐渐的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但是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儿童大多留在农村接受教育。留守儿童大多都是由祖父母辈负责生活,缺少了直接的约束力,导致其在课后的作业不能够准时的完成,对于其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留守儿童;课后作业;指导
课后的家庭作业,是对于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和巩固,是促进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学生的自助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的重要措施。但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因素,也有学校因素,以及自我的约束能力较差等,导致作业无法按时完成,或者是敷衍了事。长此以往,留守儿童面对学校的时候就会消极被动,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想看到的结果。如何有效的给农村留守儿童布置课后作业,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
一、根据学生的不同制定个性化的作业布置
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学生的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基本又都是一样的作业内容,对于作业完成的要求又都是一样的,这就导致了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始终跟不上节奏,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又得不到长足的发展。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更容易导致他们对于课后作业产生敷衍或者排斥的心理。
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能力水平的不同,在布置作业上体现不同。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布置基本的作业内容,这是要求大家都需要完成的部分,其次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差异布置不同的难度的作业,安排适合学生的作业内容。一方面是学生一种新奇的作业形式,让留守儿童在家里即使没有约束力也会主动的完成作业,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让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能够得到弥补,让成绩较为突出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作业可不仅仅是依靠自己的自制能力进行单打独斗,一个人单干。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将合作的学习方式融入到家庭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对于农村学校来讲,一个班级的学生通常彼此之间的距离是比较近的,有的可能会在同一个村庄。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距离远近分成若干个家庭作业小组,鼓励学生进行共同合作,共同探索家庭作业。基本的部分可以由学生独立进行完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性的问题,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鼓励学生进行生活实践,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作业布置大多都是以书面作业形式为主,很多的学生对于家庭作业都是草草了事,尤其是对于留守儿童而言,更多的是对于作业的敷衍。家庭作业的布置不仅仅需要书面作业的支持,但这只是一个部分,还需要学生从书本中走到实践中,让学生从生护中感受知识,从生活中认识到知识的应用,相比较书面作业来说,实践作业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更为有效。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缺少了必要的约束,对于自己就会更加的放松,将无处释放的经历用在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探索和实践,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产生,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师对于学生作业的评价和反馈相当重要
很多的时候,教师布置完作业,学生完成作业上交之后就没有下文了,教师批改了之后直接给了学生,仅仅是指出了正确或者错误,而学生有没有修改,就没有继续的跟进了。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长期和父母分开,生活中相处最多的就是同学和教师了,而作为长者的教师就像是学生的父母一样,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和鼓励。当学生将作业上交了之后,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评价和反馈,即使是出现了错误,也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指导和改正,而不是单纯的“对号”或者“错号”。教师的及时评价和反馈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可取代的鼓励,是学生对于学习产生兴趣的重要推动力。也许教师照顾不到每一位学生的作业反馈,但是一次作业教师可以重点关注几个人,指明学生的不足并帮助改正,下一次的作业则可以关注另外的几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从教师的反馈和评价中得到帮助和提高。
总而言之,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我们需要用特殊的教育手段关注他们,但是不能用特殊的眼光看待他们。家庭教育部分的缺少需要教师在学校教育中进行弥补,作业的形式也需要多样化的设计。总的来说,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和层次性,帮助留守儿童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培养留守儿童对于学习的兴趣,帮助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上都能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7)
[2]程军.农村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与布置探究[J].西藏教育,2014(05)
[3]仲彩霞.小学留守儿童完成家庭作业积极健康心理的调适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