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识教育在小学生写作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2017-04-18庄秀雪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作文指导赏识教育小学生

庄秀雪

摘 要:赏识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把赏识教育运用于小学生的作文指导教学工作中来,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从注重写作基础训练,赏识学生的每次小小的进步、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琐事,感触写作灵感带给学生的愉悦和正确指导作文,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几个方面对小学生的作文进行赏识教育,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技能。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指导;赏识教育;巧妙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2-01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121

在近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人们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指导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也因此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找到了越来越多的好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很好的尝试。本人多年来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通过不断的尝试,我了解到了一种比较好的教育学生的方式,那就是赏识教育。我将它运用于小学生的作文指导教学工作中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许多行为是可以通过赏识、奖励得来的。在很多的时候,学生根据教学的大纲进行相应学科的学习,这个时候他们对于将取得的学习效果其实还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特别是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疑难或者是挫折的时候,不少的学生通常会怀疑甚至否定自己的学习,导致学生学习信心的不足。而学习信心的不足则会抑制了他们大脑皮层的兴奋程度,进一步影响到了学习的效果。所以说,熟悉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师懂得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出发,巧妙利用赏识教育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与困难作斗争的信心与决心。也正因为有了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矫正、培养,才有了学生具备良好学习心理的可能。

“赏识教育”对于小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指导效果是极佳的。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小学生作文“赏识教育”的运用呢?

一、注重写作基础训练,赏识学生细微的进步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的道理,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写作素材积累。要求他们写出高水平的习作是不现实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小学生做好课外的阅读,引导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去丰富自己的文化情感,积累足够多的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写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大家都知道,盖房子要有砖瓦、石灰、水泥,做衣服要有布匹,做饭要有油、盐、米、柴。写作文呢?当然也要有材料,首先是要有词汇。高楼大厦是用一砖一瓦砌起来的,优美的文章是用词汇组合成的。没有了砖瓦,也就没有了高楼大厦,再说大一点,不积跬步,何以成江海,万丈高楼平地起。所以说,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就是积累词汇。词汇丰富了,才会有写作文的可能。

小学生因为学习的压力以及对生活的积累程度不够等原因,真正对作文有兴趣的少,学生普遍害怕作文,写不好作文。细究起来,其实也不是学生真得就那么讨厌作文,只不过写出来的作文与自己的理想相差甚远,叫他们怎么喜欢作文呢?说到底,还是语言不丰富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呢?

找花夸。先打着灯笼找,然后赞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把“挑刺”变成“插花”。对初学写作和对作文一时还找不到“北”的学生,更是采用特别的方式。全篇见红。“鲜血淋漓”,惨不忍睹,学生既不领情,更不买账。为什么?把劲儿用反了。如果换一种思路,就会别开洞天。你想,再差的作文,也得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吧。某句话写得顺畅,总会有吧,那就是“花”,把它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捧出来,表扬,夸!带着一种爱、尊与惊喜,一股劲地去夸,夸……就这样由此一点,扩而大之,扩而大之……你所用心捧出的這朵小花,就十有八九会成为一朵大花,真花。这种效应,是神奇的。常为他们的每一小小的进步大张旗鼓。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会感到自己的语言丰富多彩了,写文章不再没文采,成就感又有了。这就是赏识教育在作文教学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生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只要抛弃错误的教育方法,赏识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让他们永远充满自信,则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壮起来。学生学写作文的时候,许多教师都让学生读范文,赏佳作,拿他们的作文和范文相比,结果越比学生越没信心,对作文也就越没兴趣,一写到作文就头疼。其实,一篇文章即使再差,也总有一些成功的地方,教师只要善于抓住星星之火,适当夸张,必成燎原大火。我班的一个小男生,由于说话能力,表达能力极差,在初看他的作文时,所写文章常常前言不搭后语,没有一句完整的话,更不用说表达一个中心意思了。面对他的作文,我没有批评反而用红笔将他写得比较好的词语圈出来,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肆渲染,表扬他用词的准确,让全班同学都为他喝彩。教师的“赏识”给了他精神上的滋润,使他产生了自信,拥有了积极争取成功的心态,此后,他每次写作都绞尽脑汁,争取用好更多的词语,写出更优美的句子让教师赏识,作文越写越好。我不断地鼓励他,在他作文簿上写上这样一段话:“你天资聪颖,具有写作天才,真了不起!老师为你感到自豪!只要你继续努力,你也会成为我们班内的又一名‘小作家。”正是在这极度赏识的氛围中,他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坚持记日记;并认真阅读有关作文辅导书,摘录好词佳句。今年五月份,全学区举行征文比赛中,由于他的作文选材新颖,语句优美,且有真情实感而荣获四年级二等奖。实践证明,善意的赞赏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资,是一种驱使个体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

二、教会学生巧妙选材,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有的教师经常会用小学生生活的圈子小、生活经历不足等等的理由来为学生写作素材缺少开脱。这部分教师的观念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小学生生活的圈子小、生活经历不足是和他们的年龄有关系的,随着他们年龄的进一步增长,这些问题终将不会成为问题。再反过来说,其实小学生还是一样的在生活、在感受,他们其实也并不是没有一点写作素材的。只要巧妙引导,小学生生活中有很多素材是很值得写的。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城市、农村的广阔天地,带领学生观察事物场景。从写短文开始,逐步地培养他们认真观察、细致描绘的良好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观察事物写片段的基础上进行,把侧重点放在训练学生细节描写的精巧刻画上。等到小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片段的抒写描绘之后,再引导他们投身到大自然这片广阔的天地,充分利用这个诱人的世界,触发他们在自然界中生活、观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比如,有一次我给自己任教的四年级学生布置了一道题为《快乐的双休日》的作文。针对班上的学生普遍写作素材缺乏的问题,我特意组织学生轮流说说自己的双休日都做了些什么,这些事情是不是快乐的而且有意义的。然后我再把学生自己说的写作素材一一写在黑板上。还不到半节课的时间,学生之间就交流了他们跟随父母到田间劳动、喂养家禽、帮做家务、外出旅游、逛书店等等许多非常好的写作素材,满满地写了一黑板。据此,我适时引导他们大胆开拓自己的思维、打开记忆的仓库,树立起从自己熟悉的身边事去发掘素材的信心和决心。通过这样的正面引导,学生的写作思维就被充分打开了,写作信心也足了,写出来的作文明显就充实丰富了许多。写作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正确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说来,是先由看图写话到写片段作文,记日记或者是写周记入手,等到小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之后再要求他们由浅入深,开始接触到命题作文再到半命题作文。伴随着小学生由看图写话到半命题作文的写作,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有着渐进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做到正确地指导学生写作文,使得他们能够明白不同的写作训练阶段的重点,分清楚不同文章样式的特点,在符合文章样式的基础上去抒写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在作文训练中获得不断的提升,真切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要做到正确地指导学生作文,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明白文章的样式。关于这一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先精选写作的范例,指导学生对优秀的范例反复阅读,获得初步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再从写作理论上加以指导。其次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立意并据此选好写作素材,一般来说,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从他们所熟悉的生活入手,尽可能地去刻画生活场景,抒写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最后就是要从修辞手法、文章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句式选择等等方面去培训学生,使得他们能够运用最巧妙的外在形式去表现文章的主题。

指导小学生作文,内容和样式是同等到重要的,任何偏废一方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要知道,主题(内容)是文章的灵魂,是内在的东西,决定了文章的高度。而样式则是文章的外衣,是外在的东西,决定了文章的亮度。当然了,如果一定要先有个侧重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先从文章的内容入手,然后再想办法对文章的样式作进一步的指导与训练。

参考文献:

[1] 石妮妮.赏识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學中的应用[J].教育艺术,2011(3):7.

[2] 庞宁.浅谈赏识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2016(4):153.

猜你喜欢

作文指导赏识教育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关于小学作文指导中的想象和观察研究
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八点建议
浅析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探讨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