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2017-04-18赵婕贾国华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人员素质大数据时代现状

赵婕 贾国华

摘 要: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给高校档案工作带来全新特点的同时,也给高校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迫切要求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能够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专业素质。针对目前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现状,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图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2-00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005

一、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现状

(一)缺乏政治敏锐性

较高的政治素质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首要条件,提高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培养着眼于全局的政治眼光,敏锐的观察能力,提高责任感,掌握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也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

(二)职业道德意识欠缺

职业道德水平对于档案管理人员十分重要,道德水平不足问题的存在,使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热情不高,直接影响到高校档案事业的创新与发展。

(三)管理意识淡薄

在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中,个别人对于档案的管理意识淡薄,认为档案工作不需要专业的知识、技术,只是收集、整理、归档,无须培养什么档案管理人才。不懂得现代高新管理技术,难以适应大数据下的高校档案工作,极大制约着高校档案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四)服务意识不强

1.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爱岗敬业精神。只有做到爱岗敬业,才能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档案资源信息得以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2.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师生和社会服务,是高校档管理人员的神圣职责。

(五)业务不熟悉

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档案专业知识,自身专业素质不过硬、对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热情,使得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使得有些档案管理工作未能有效地开展,诸如科研档案、档案编研工作等等,都需要我们努力工作,完成学校赋予我们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使命。

(六)队伍结构不稳定

1.档案人员专业人才奇缺。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科班专业人士几乎没有,且大部分是兼职做档案管理工作,由于身兼多职,使他们对档案工作缺乏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档案人员待遇普遍偏低。部分档案人员难以忠于职守,了人员流动频繁,影响了档案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七)缺乏良好的综合素质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丰富的文史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高的写作水平,以及一定的统计学知识和英语知识和扎实正派的工作作风。以适应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对策

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意识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和机密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应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较高的政治觉悟以及较强的政治敏锐感,以保证档案在政治上的绝对安全,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加强档案人员文化素质的修养

文化素质是档案人员提高一切能力素质的基础,随着大数据时代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种新技术、新信息不断出现,这无形增添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作为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档案管理相关的各部分的知识,与时俱进,在工作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总结新方法,掌握新技术,才能适应档案工作的需要。与此同时,作为档案管理工作者,要从自身做起,更新观念,改善自己的工作方式,在工作中,不断地推陈出新,以满足社会的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三)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可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1.采取在职培训的方法。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素质。2.通过自学的方法,鼓励档案工作者结合实际,提高业务素质。3.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对档案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对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轮换,使档案管理人员在不同的岗位得到实践锻炼,达到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的业务水平。

(四)加强档案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全心全意为师生和社会服务是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档案管理工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加强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培养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爱岗敬业精神,同时,应采取各种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提高档案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达到自觉提升职业道德水平。

(五)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优秀的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档案业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熟悉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和合理性,同时还要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更好地为高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强化档案工作者的服務意识

在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要树立起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使命感和荣誉感,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服务意识的教育。同时,要不断补充和更新自己现有的知识,深入研究档案工作中出现的新特点、新情况,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使档案工作者能够正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加强思想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培养无私奉献的情操,使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树立良好形象,提高档案管理服务中的工作效率。

(七)培养档案工作者的责任心与进取心

树立档案工作者良好的责任心与进取心,是档案工作有效进行的保证,也是提高档案工作者自身水平的动力。档案管理部门在做好日常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建立惩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使档案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罗琪.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办公室业务,2016(15):142.

[2] 胡翠华.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城建档案,2012(2):59-60.

猜你喜欢

人员素质大数据时代现状
人本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气象地面观测人员素质培养与提高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