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原则

2017-04-18罗利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原则课堂教学

罗利

摘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注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效率会得不到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教学目标达成率低,出现低效课堂,或无效课堂。因此,要从分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入手,发现提问方式中存在的低效率问题,着重研究课堂提问的相关方式方法,进而探究加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原则。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提问;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2-01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088

课堂有效提问,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智力,诊断学生遇到的学习障碍,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由此可见,提问是否得法,引导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跟踪指导,我们对提问的有效性确实有了进一步理解,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原则。

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就是设计一些比较有兴趣、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设计了一个悬念,能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带着疑问主动地参与做这些事,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程序。比如在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时,可以设计一个测房梁的问题,如地震之后房梁是否是走形了,我们可以用等腰直角三角板在斜边的中点系一个线绳,这个线绳的另一端系一个重锤,把等腰的三角板的斜边放在房梁上,如果这个线绳经过房梁这个中点,房梁就没有变形。

当然也可以举一些生活中其他关于等腰三角形的应用例子。我认为,这样的环节可以让学生知道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不仅能导入新课,又是一个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活动深入进行下去。

二、面向全体,关注差异

我们虽然要面向全体学生,但也应该比较注重优秀生的培养,有一些问题如果太缺乏挑战性和启发性的话,让学生没有受到应有的智能和智力的锻炼,这也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还是应该稍微设置一点障碍,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所以切忌在我们的问题设置方面替学生想得过细,让学生自己去认识,这样学生既有主动性,又有积极性,最后我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去学习,让自己主动地提出困难。

三、讲究适时,重视价值

我们教改反对满堂灌的这个行为,但是我们也不能赞成满堂问。因此课堂提问要避免走入误区。要问得适时、问得巧、问得有趣,而且问得有价值,这样既能体现学生的一个主体地位,也能够体现教师的一个主导作用。把所学运用实际当中。例如在研究等腰三角形性质时,教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咱这节课所学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实际当中有哪些应用?课后课本给的是测量房梁施工水平的问题,我们可不可以让学生测量下是不是水平线,学生会不会把三角形倒过来,去应用一下,还可以再深一点问,其他方面有哪些应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独立思考,增加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

事实上,在提问的过程中不但是老师问,最后从师问过渡到生问。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问题,学会了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巧设坡度,拓展思维

设问要给学生一个思考空间,学生智力水平和非智力因素都有差别,在设计问题时,可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但是在这个问题归结的时候,坡度也不能太小。如果没能给学生跨越障碍的激情的话,只是嚼得太碎去喂给学生的话,那么学生的思维也受到了一定阻碍,得不到发挥,例如,在研究等腰三角形性质应用时,有的老师每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他每道题都给学生讲。我认为,可以不可以这样提问学生:如果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那么如何去表示其他的两个角?那么在这个问题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知道自己去设问,又可以自己去分配,还可以自己去发现,钝角不能作为顶角出现,最终获得顶角的取值范围。

思考的力度,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到有认知难度, 但又不会超脱于其临近发展区的认知阈限。能引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动机,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拓展学习者的思维空间,培养学习者的思维品质。

五、讲求精准,避免重复

作为一线教师,课堂提问就怕学生听不懂,常常出现过度重复,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不认真听讲的坏习惯,还可能干扰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师不宜重复,而且要在问后留给学生足够的一个独立思考时间和空间。

想象一下,没有思考时空,学生又会如何呢?思维出现卡壳,也容易出现一种时间效应。就是他明明知道这个答案,由于思维组织不快,到了嘴边就忘记了。因此,教师要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来推敲自己的语言,尽量设计出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理解与思考的问题。

六、及时评价,鼓励创意

因為学生给予了我们一个回答,给予了我们一个呼应,我们应该尊重他。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就必须及时作出恰当、中肯的评价,对学生回答不确定的地方进行重述,对错误回答给予更正,对回答正确或有创意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舞。

七、针对性强,突出重点

课堂上,教师的仪态、诚恳又发人深省的语言、恰到好处的节奏,以及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深浅适中的提问的设计等等,都会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因此,教师们要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选择好提问的最佳时机,精心设计,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八、注重反思,提升效率

在问题的设计上,我们能不能启发学生反思的提问。让学生适时反思,就是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在课堂提问上大做文章,从而使得教师逐步过渡到怎么样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注意对学生进行方法论的教育,让他们及时反思、总结自己所得到的经验和规律,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路,最终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和链条。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更加关注教学过程的问题设计,突出提问提出的有效性,充分发挥课堂提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汪琴萧.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4):78.

[2] 刘长富,彭小玉.浅论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研版),2010(9):21.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原则课堂教学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