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皮在外科皮肤缺损中的临床疗效

2017-04-18杨华丽周琴

医学信息 2017年6期
关键词:创面愈合

杨华丽+周琴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皮在外科皮肤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皮肤缺损患者行人工皮覆盖+持续电动负压吸引治疗后,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及疗效。结果 30例患者创面均一期愈合,较常规时间缩短1~2 d,愈合后皮肤光滑、润泽、瘢痕轻。结论 人工皮膜使用方便,价格适中,应用范围较广,在外科皮肤缺损。治疗方面有良好的前景,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工皮;皮肤缺损;封闭负压引流;创面愈合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辆越来越多,高能量[1]损伤也越来越多,导致四肢软组织皮肤缺损发生率逐年上升,临床根据伤口情况运用人工皮封闭负压引流治疗。人工皮封闭负压引流材料是以生物半透膜为全密封材料,覆盖、封闭整个创面和腔隙,同时将引流管与负压源连接,使整个与封闭负压引流材料敷料相接触的创面处于一个全表面封闭负压引流状态,以促进创面、腔隙内的渗液、液化坏死组织及时排出体外;隔绝创面与外环境间感染的机会;对与封闭负压引流材料敷料接触面下的毛细血管起拔苗助长的作用,加快创面的肉芽组织均匀整齐地生长;敛合创面及腔隙。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科2010年8月~2014年5月收治外伤皮肤缺损患者30例,其中上肢10例,下肢10例,骨筋膜室综合症5例,褥疮2例,皮肤坏死感染3例,均采用人工皮封闭负压引流治疗。

1.2方法

1.2.1清创 反复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将伤口周围血污擦拭干净,将创面周围坏死角质层揭除,再用75%的酒精擦除残留的络合碘、皮脂、角质、皮屑等,便于粘贴半透性粘贴膜。

1.2.2覆盖 根据创面选择大小合适的封闭负压引流材料进行覆盖,比照创面形状,设计修剪封闭负压引流材料,遇到创面较大时,需要使用多块封闭负压引流材料时,经引流管串联并合,以减少引流管出管数量,方便密封,降低手术操作难度,以满足巨大面积创面的需要。

1.2.3连接负压 根据需要,用三通管将所有引流管最终合并为一个出口,立即接通负压源,用手掌按压封闭负压引流材料,这样,可以在贴膜前将过多渗液吸走,方便粘贴半透性粘贴膜。

1.2.4密封 分叠瓦法和包饺子法。叠瓦法是将后一张膜与前一张膜的边缘重叠1~2 cm,以此类推外形类似“瓦片”(贴膜前用盐水把周围皮肤擦拭干净,在用干纱布擦去残液,一定要保证周围皮肤干燥。贴膜时不要挤压封闭负压引流材料,以免材料内吸附的液体被挤压到周围的皮肤,不利粘贴。半透膜的覆盖范围要包括至少2 cm以上的健康皮肤)。所谓“包饺子法”,是指用适当大小的半透性粘贴膜,从上下覆盖,在周围用半透膜互相粘贴,使手指或足趾如同饺子馅,半透膜如同饺子皮,以达到密封目的。

1.2.5调节负压 建议持续负压引流的负压条件设置为-125~-450 mmHg (-0.017~-0.060 MPa)。全创面负压吸引降低组织间压,负压向深部组织传导,从而消除创面组织和肉芽水肿,同时负压吸引能够促进创面血液循环量。从而促进肉芽生长和创面上皮化等。

1.2.6冲洗 创面局部给药或加氧,冲洗可解决引流管因为真空脱水,材料变干变硬,引流管堵塞等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缓慢滴注生理盐水,保持系统内负压真空脱水作用和创面液体流动性的平衡,即可避免引流管堵塞的问题,同时,保持护创材料湿润可促进肉芽及上皮组织的生长。

1.3评价 避免了普通负压引流技术临床实际使用过程中操作护理工作量大,以及经常发生引流管堵塞、漏气和材料变干变硬等不良事件,存在安全隐患,部分患者治疗效果差等问题。增加创面流量,保证系统通畅流动,更能减少创面毒素与细菌的扩散及被机体吸收,提高危重患者的成活率。为临床上“淋巴水肿”等难治性疾病,或“断肢再植”等高难度手术增加了新的处理手段或治疗方法。综合治疗方法和个性化治疗方案,更能促进创面愈合,减少致残。扩大临床适应征,不仅病房可用,也能保证门诊创面的治疗效果。减少抗生素使用,避免抗生素滥用。降低出现耐药菌株。显著地缩短了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期间无需开放换药,不仅减轻患者痛苦,而且提高床位周转率,显著地降低患者的综合治疗费用。

2 结果

在30例患者中使用封闭负压引流,其中20例创面均一期愈合,另外10例皮肤缺损严重者,经过多次封闭负压引流,创面也基本愈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治愈率。

3 讨论

人工皮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上下肢皮肤缺损、骨筋膜室综合症、褥疮治疗中,能彻底去除腔隙、创面的分泌物或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是一种理想的引流方法[2]。此外,负压产生的吸引作用可刺激肉芽组织增生。负压对创缘形成自然物理牵拉力,使切口周缘组织向中心移动,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增殖,从而加速了创面的愈合[3]。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处理创面时,不仅优秀地执行了变开放性创面为闭合性创面的原则,而且还能透气,全方位持续引流,清除液化坏死组织和各种毒性分解产物,刺激肉芽生长,起到了超过自身皮肤和软组织覆盖所具有的代谢功能。在植皮后的临床处理上,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代替了传统的纱布加压打包,不仅受皮区上压力强大、受力均匀,避免了皮片的悬浮与漂移,同时将皮下渗液排除体外,为皮片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且因封闭负压引流材料可随受皮区地形改变使皮片紧贴高低不平的创面,从而使皮片存活率达到95%以上。这些创面是在平时工作中通常会大量遇到。创面因渗液多需要经常换药,医护人员工作量大,患者换药时十分痛苦同时也易合并创面感染。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以很好地执行:变开放性创面为闭合性创面;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加快了肉芽的生长;避免了各种毒性产物的重吸收。如果一期急诊手术即行封闭负压引流术,那么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会减少许多麻烦,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抗生素的滥用,降低出现耐药菌株。同时,患者的住院天数缩短,大大加快病床的周转率。临床上随处可见骨外露、肌腱外露,医生在处理创面中利用封闭负压引流术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的特性,使得创面肉芽组织即健康、快速的生长,又逐渐爬行到外露骨或肌腱上,持续10 d或多次使用的负压封闭引流,肉芽组织完全覆盖外露骨或肌腱,此时只需植皮即可,但并不是适用所有的骨外露,有些外露骨骨膜缺失或无血供,此时任然需要进行组织瓣转移。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组织瓣移植:在前期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处理创面,使得创面清洁,为组织瓣移植打好基础,行组织瓣移植,防止骨外露。

参考文献:

[1]阙纤纬.护理流程管理在严重多发骨折损伤控制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

[2]万静文,彭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外科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7,13(9):860-861.

[3]王春喜,卢怡,王小勇.负压封闭引流促进创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09,11(2)184-186.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创面愈合
红光照射对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和缓解疼痛的效果观察
富林蜜与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临床观察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
中医祛腐生肌法换药对肛周脓肿、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
珍珠末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LEEP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及研究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换药技术治疗压疮感染创面疗效观察
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乳腺癌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应用
红光治疗对四肢骨软组织肿瘤术后切口愈合和疼痛程度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