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2017-04-18谢伍一
谢伍一
[摘 要]冲破课堂教学格局,拓展教学时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着力点。初中地理教师应着眼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提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学生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到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 问题意识 创新精神 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109
2011版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应“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善于发现地理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地理新课标明确地把发现地理问题、解决问题与创新精神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这充分说明冲破课堂教学格局,拓展教学时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着力点。古人云:“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教育过程。问题是学生积累知识、发明与创新的起点和推动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的种子,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美国的教育专家肯尼思·H·胡佛提出:“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遗憾的是,提问常常是按照教师问学生答的反应模式进行。”那么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打破这一模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呢?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的任务归根到底还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下面结合初中地理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
一、围绕地图教学培养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
“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地图是地理学的眼睛”。 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看,是先有地图然后才有系统的地理。地图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地理考试中,常常有“无图不成题”之说。在地理课堂上充分、有效地使用地图,可以使学生获得许多地理知识,而培养学生围绕地图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更能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整体把握及灵活运用,促进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地图在中学地理学习中有三个明显的作用:①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②认识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③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按照阅读地图的方法,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这四个问题:“是什么?(地图的图名,反映了该图表达的主题内容和区域范围)”“在哪里?” “有什么?”“为什么?”强调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分析地图,探究地图反映的地理事物的一般规律和内在联系,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打下基础。
以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教材(后同)中《地图的应用》中的 “慧眼识地图” 这一活動内容的教学为例,这一内容是学生全面学习阅读地图的开端,也是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开端。在这里,课文提出的是一个很笼统的问题:“从图中你读出了哪些地理信息?”我把这一问题分解成四个问题,引导学生按照“是什么”“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去思考,去读图、析图。在“是什么”方面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名称,明确该地图的侧重点;在“在哪里”方面让学生了解该事物所在的位置。在这四个问题里,侧重于“有什么”和“为什么”。例如我会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在“有什么”的疑问中找到沙漠的图例,很自然,根据认知规律和老师的提示,他们会产生“为什么这里会有沙漠”的疑问,进而去探究“这里为什么会降水那么少”,等等。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诱发其学习动机,引发其思维的积极性。
又如在学习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的时候,首先要阅读的是亚洲地形图。对着地图,学生会根据“是什么”的问题意识明确探究学习的对象主要是亚洲的地形,继而提出“亚洲在哪里(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图中可以看出亚洲有什么(重要的河流、山脉,地形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亚洲为什么有如此高大的山脉,为什么河流大部分向四周分流)”等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后,我会引导他们归纳出亚洲地形地势的特点及其对河流的影响这两个知识点。其次,阅读亚洲气候图。对着地图,学生会提出“在亚洲的哪里会有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会有这些气候特征” 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比对两幅地图,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这时学生学到的就不仅是地理知识,还读懂了地图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因果关系,锻炼了观察和分析的能力,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在地图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从“是什么”“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四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同时,学生会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积极地去探求知识的奥秘,逐渐学会发现、探究的技巧和方法,读图、析图的能力不断加强,从而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科学性和敏捷性。
二、围绕阅读材料教学培养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
阅读材料包括教材中的阅读内容,也包括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精心为学生选取的内容。阅读材料是教材的有机组成之一,它是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观念的重塑和创新。
例如七年级上册中的“日期引起的矛盾”、“野外辨别方向”,八年级下册中的“集约用地”、“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协调发展”等阅读材料,采用的都是与生活实际有关的地理教学材料、事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地理新课程所提出的“要教给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的目标。对于这种阅读材料,我更多的是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去提问:“是什么(知识)”,“(在实践中我应)怎样做”。以“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协调发展”为例,学生会提出“什么是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协调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到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协调发展?”这两个问题。围绕这两个问题,让学生结合陆川当前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文化保护的情况进行探究讨论,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些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才是最有用也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又如学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课,完成课文活动之后,可以根据目前年轻人群对“多肉植物”的热捧,结合教材,补充如下一组图文材料:
纳马夸兰,地处南非,是一块荒凉、干旱的沙漠地区。 这边是多肉植物的天堂,在野生环境下多肉体现出原始的美丽。别看它荒凉,这里可生长着1000多种肉质植物呢,大部分都是独一无二的,单单就种类来说,就傲视群雄。尽管这里是非洲沙漠的一隅,贫瘠而干旱,但只要来几场冬末初春的雨水,地面就像施了魔法一样,一夜间鲜花盛开,如入幻境。人们把这里叫作“沙漠花园”。
围绕这一材料,学生会对撒哈拉以南地区南端的区位与气候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再思考:“这里究竟处于什么(纬度、海陆)位置?”“为什么这里会是一块荒凉、干旱的沙漠地区?”“为什么这边是多肉植物的天堂?” “冬末初春的雨水反映了什么样的气候特征?”……
在“质疑—探索—解疑”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有用性,激发了他们的地理意识,也培养了他们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乃至参加社会建设中用这种地理思想去思考问题的意识,为他们掌握用地理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阅读材料”是教材内容的必要扩展和有力补充,我们在深入剖析教材的过程中,要捕捉新的契机,引领学生多一些阅读,多一些探索,在阅读中学会质疑,在阅读中进行创新。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
创设问题情境,不仅仅是教师设疑、学生回答,更应该是有目的地创设一种促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探究问题的学习习惯,教师在其中适时地点拨引导,使学生在情境中提问,在提问中思考。
在日常的教学中,内容新颖、情节有趣、贴近生活的情境容易唤起学生求知欲,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求新知識。
例如在学习《东南亚》这一节时,我根据现在的学生一般都会有在假期外出旅游的经历,设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老师从来没去过东南亚,现在准备来一趟东南亚精华之旅,恳请同学们能帮助老师做一个最好的旅游规划。学生对老师的求助会做出比较热烈的反应。针对这一情境,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会提出“东南亚在哪里”“有哪些国家(重要的城市)”“要看什么(景观、风土人情)”“要吃什么、要带什么特产(农业、资源)”等问题,甚至会提出“如何选择出行方式”等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肯定他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并进一步引导他们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料和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或借助多媒体更好地解决未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分组学习、讨论,最后每个小组完成一份旅游计划并进行汇报展示。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能遇到许多问题,通过理解、分析,解决这些问题,锻炼了他们思维的科学性和归纳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个变化万千的过程,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有利于使课堂气氛活跃,也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讨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使学生学习到有利于终身发展的地理,这也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初中地理课程要求地理教师既要传授知识,更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因而教师应关注、了解、洞察学生,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教学,给学生以有效的指导,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学会创新,不仅能提高地理学习效率,扩展知识视野,而且能增强终身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问题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要把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地理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
[ 参 考 文 献 ]
肯尼思·H·胡佛.大学实用教学法[M].《大学实用教学法》翻译组,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