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2017-04-18罗彩莲

教育界·下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角色互换课堂问题课堂讨论

罗彩莲

【摘 要】文章提出采取组建学生学习团队,教师设计课堂问题;设计课堂讨论、辩论及演讲环节;师生角色互换等方法,让学生课前充分准备,课上精彩展示,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这是打造思政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学习团队 课堂问题 课堂讨论 角色互换 课堂主体

现在,不缺乏功底深厚的教师,很多讲师在课堂上都能够激情洋溢,妙语连珠,讲解生动,逻辑严密。但是,残酷的现实摆在我们的面前:再优秀的教师也敌不过智能手机对学生的吸引。久而久之,教师的热情慢慢被学生的怠慢、漠视消耗掉了。这让我想起了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的话:“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地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的讲解。”所以,真正有效的课堂,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参与教学。

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地展示自己,参与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应不同。我校大一的学生都要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这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历史等各学科知识,时间涉及中国近现代直到今天的历史,被学生称为“高大上”的一门课。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多半是吃力不讨好,效果不佳。下面,我以实际的教学章节为例,来说明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一、组建学生学习团队,教师设计课堂问题,学生课下完成,课上展示

一堂有效率的课堂,一定是学生有备而来,教师有备而去。这样,师生相见于课堂,就像是有很多话可以沟通的“故人”。否则,学生对教师讲的难以理解和消化,而教师则可能面临“对牛弹琴”的尴尬处境。对于教师而言,在走进教室之前,一定要精心组织教学,设计的课堂问题要做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对于学生来说,要对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几十分钟的课堂才可能高效率利用。

以第一章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为例,这一节教师必须给学生讲清五个知识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怎样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为了讲清这五个知识点,我上课之前先对这五个知识点精心设计了课堂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必须由学生课外准备好。例如以第一个知识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例,我设计了三个学生必须课前完成的任务:第一,欧洲千年伟人评选的故事;第二,马克思、恩格斯最著名的著作(两部)并介绍其核心内容;第三,关于“资本家养活工人,还是工人养活资本家”的思考讨论。

以上三个问题指定一个宿舍的同学(5~6人)完成,由寝室长负责,同学们将收集到的答案写在文稿上,或者制作成PPT,上课时到讲台上讲解。教师最后在课堂上将三个问题作为案例运用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的讲解上。

现在的网络发达,图书馆资料丰富,学生完全有能力准备好这三个问题。学生要完成这三个问题,课外是要花一些时间的。但是如果学生课下不做任何准备,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就要花大力气来跟学生讲解,这样就要花掉大量的课堂时间。并且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课堂效果可想而知:课堂上要么是不少学生睡觉,要么出现大量玩手机的现象。如果学生带着完成的任务参与教学,那么就能获得成就感,也能激发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

按照这个办法,针对这节课的五个知识点,我设计了18个问题,分别要求四个宿舍的学生必须在课前完成。也就是说,有20几个学生接到了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他们必须课前查资料,做好PPT或者文稿,再在课堂上展示。在下节课,又会轮流到其他寝室的学生做任务。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就能保证每位学生参与任务。教师最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比,计入平时成绩,给予奖励。

每周各个宿舍为了完成任务,就必须团结一致,攻克难关。而教师为了调动每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必须在课前精心设计问题。这不仅需要教师课前花大量的时间备课,也需要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领会,能从宏观上把握。正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二、设计课堂讨论、辩论、演讲环节

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设计的问题展开讨论、辩论或者演讲,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办法。

课堂讨论与辩论,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并锻炼学生反应能力、语言能力的互动式教学方法。该方法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接受真理,明白事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具体实施步骤是:教师课前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收集整理资料→课堂上学生辩论→教师归纳总结。

课堂演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学方式。该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各种信息资料的能力,增强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和展示自己才能的信心与乐趣。具体实施步骤是:布置活动安排→选题与收集资料→撰写演讲稿→课堂演讲→教师总结。

参加讨论、辩论或者演讲的学生,一般自由报名,但是若参加的学生不积极,则由教师指定学生参与。在实际中,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班级其态度、能力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对于态度不很积极、能力较差的班级,教师则要对其鼓励,或者施加压力,督促学生去完成。实践证明,学生在这种积极的体验中会活跃起来,课堂也会变得活泼有生气,课堂效率将大大提高,课堂氛围因学生的热情参与而精彩。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为例,我设计了如下辩论及演讲内容:

辩论:市场经济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讨论:为什么近现代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差?

讨论:中美教育之比較。

讨论:一人一票式的西方民主真的适合中国吗?

负责解决这些问题的学生,在课外必须查找资料,认真准备,写好辩论稿或者讨论稿。为了保证质量以及任务的顺利实施,教师要对学生的准备进行检查,不合格的要求重新准备。教师的鼓励与严格要求也是保证学生课外任务完成得好的重要前提。

三、师生角色互换

师生角色互换,就是教师提前将教案交给学生,指定学生来讲课,没讲到位的,教师再补充。这种模式一般适合难度不大的章节,例如第一章的《科学发展观》内容、第二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内容等。学生为了能讲好课,课下就需要备课,熟悉教材,不懂的地方需要查阅资料。学生不仅需要讲课,还需要像教师那样设计提问环节。学生扮演教师上课,师生之间实现角色的互换,对于学生来讲也是一种锻炼他们的好方法。这样学生就会体会到当好教师多么不容易。这样的一堂课,相信学生日后回忆起来也许是他们记忆最深刻的。

总之,组建学生学习团队,设计课堂问题,设计课堂谈论、辩论和演讲的问题,实现师生角色互换,都需要学生课下准备,课上展示。这就使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很有成就感。于是一堂人人能参与,人人能展示的课堂出现了,一堂生动的高效率的课堂出现了。

【参考文献】

[1]王淑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探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45-146.

[2]牟兴.大学生主体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1.

[3]康礼芳.主体性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02):287-288.

[4]李春华.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性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1.

猜你喜欢

角色互换课堂问题课堂讨论
改变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对思政课兴趣的突破口
探讨课堂中问题的有效性
高中政治教学中课堂问题设计的选择
谈素质教育中的课堂讨论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学前教育专业历史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互换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