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涂鸦
2017-04-18丁琴娟
丁琴娟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道:“要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与需要,让他们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由此,教师要为幼儿开展绘画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涂鸦中得到快乐,同时也让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班幼儿 游戏 涂鸦
小班幼儿天性喜爱涂鸦,这是一种本能。一位美术界学者说:“与其让孩子机械临摹大师作品,不如让他们信笔涂鸦,孩子的涂鸦太可贵了。”幼儿的作品几乎没有经过雕琢,是纯天然的、原生态的,表现出了他们的天真无邪,充满童真和童趣的创造力。本文尝试将游戏活动与美术教学融合起来,从题材的选择、活动的指导、绘画的评价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游戏与美术活动自然地结合,从而有效地激发小班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情,以取得较好的教学结果。
一、构建环境,促进游戏开展
在游戏中让幼儿涂鸦,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边学边玩。但是教师要为他们构建良好的环境,才能促进游戏的有效开展。特别是在题材内容和环境材料等方面,要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才能激发他们涂鸦的兴趣。
首先,题材内容要符合游戏的要求。教师在选择绘画内容时要注重游戏性,让幼儿快乐涂鸦,把每一次绘画活动都当成一次游戏的体验。幼儿学习游戏化,选择合适的题材内容是关键。游戏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并且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其次,环境材料要符合游戏的要求。每次活动之前,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与本次活动相关的环境。如,组织幼儿画“绿草地”,为幼儿提供大画纸,让他们画吃草的兔子。这样幼儿可开心了,他们拿起画笔,竖着、横着、长的、短的线条,画满画纸。当然画画不一定非要在纸上进行,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可以进行。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看天上的云,问他们云朵像什么,接着让幼儿边观察云边画云,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幼儿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只要教师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展示涂鸦的天赋,就能使他们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
二、体验成功,激发幼儿热情
涂鸦方式让幼儿感受到成功,是一种很好的体验方式。首先,游戏有一定的趣味性;其次,游戏能够让幼儿涂鸦的动力持久。基于这两点,幼儿很容易完成自己的任务,发挥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差异,有的动手能力强,有的表达能力强,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导。
有一次,一位幼儿用水彩笔在白纸上画了一把扇子,然后用手把画好的扇子撕下来,过了一会儿她哭了起来,我过去才发现原来扇子形状被她撕坏了。我问:“是因为撕坏了扇子而哭吗?”她点点头,继续哭。我说:“不用哭,你撕得挺好的。”我指着那张纸,“把这儿撕掉也不会变难看的,更像一把芭蕉扇了。”我启发她做了一个扇把,用胶水将扇面和扇把粘在了一起,真像一把芭蕉扇呀!有的小朋友看到了,很羡慕地说:“真漂亮。”她那带着泪痕的脸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在涂鸦活动中,幼儿会把作品弄坏,或没做好,或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对此,教师要因势利导,转变幼儿不良的情绪,让幼儿体会到另一种成功的快乐,找到自信。再如,在画点画时,让幼儿将点画形象地理解为水彩笔在每个空的地方学“跳舞”,但是在涂色练习时幼儿不能涂均匀。于是教师可以采用“找洞洞,补洞洞”的游戏方式让幼儿涂鸦。在画图形添画时,幼儿就是一个个小魔术师,快乐地把图形变成了一个个新的东西。这种活动不仅仅是画画,更是一种游戏,幼儿都能从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游戏让幼儿感到了许多奥妙和乐趣,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成为幼儿乐于参与的活动。教师可以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让幼儿参与游戏,让幼儿都能够体验涂鸦的乐趣,并增强自信心。如,给予幼儿一个微笑、一句赞美的话,或者奖励幼儿一朵小花等。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对幼儿创造性的想法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幼儿进行大胆想象和实践,这样他们会增强自信心,更容易成功。
三、自主发展,升华参与意识
幼儿也有表达和表现的欲望,他们可以通过艺术手段的方式,用自己的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内心体验。这是幼儿发展的需要,也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历程。每位幼儿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有的作品只有他们自己看得懂,说得清。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去倾听幼儿的心声,让他们尽情表达自己。只要是幼儿用心画出来的,教师就不要太在意结果,要关注幼儿创作的过程,让孩子得到情感体验。为此,教师在绘图游戏中,要学会对幼儿放手,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健康成长。
例如在绘画活动“各种各样的船”中,我利用电子白板为幼儿展示各种各样的漂在水面上的船,让幼儿先观察,然后让他们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船。幼儿都认真地投入其中,他们把船儿画得到处都是,有的画到了陆地上,有的还画到了天空中。当我问一位幼儿為什么这么画时,他告诉我:“这是我设计的船儿,能够飞起来的船儿。”还有一位幼儿画的小船停在马路上,他告诉我:“我画的是一艘能在水中游,安上轮子又能在马路上跑的船儿。”听了幼儿的话,我很惊喜,立即表扬他们画得好,让幼儿在涂鸦游戏中获得了满足和快乐。
另外,在绘图游戏中,我积极支持幼儿的想法,让幼儿大胆去实践。比如在“母亲节”时,我组织幼儿开展了“画自己妈妈”的绘图游戏,看谁能把妈妈画得最漂亮。一位小朋友把自己的妈妈打扮得十分漂亮:戴着皇冠,穿着婚纱裙,腰细细的。旁边的小朋友看了告诉我:“她画的不是她的妈妈,她妈妈很胖的。”这位幼儿反驳说:“我喜欢她瘦一点,那样就会更漂亮。”原来他希望妈妈变瘦,让妈妈变得更漂亮。多么美好的愿望啊!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自己心目中的妈妈。我紧接着问他:“妈妈怎样才能变瘦呢?你有什么好主意吗?”这位幼儿说:“运动,少睡懒觉,少吃肉……”然后我对这位幼儿说:“你把妈妈减肥的过程也画下来好吗?”幼儿同意后马上开始画了起来。幼儿的想法是多样的,教师要积极地鼓励他们,让他们敢于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并让他们体验到绘画的快乐。
四、合作分享,培养优秀品质
在绘图游戏中,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幼儿合作与分享的品质,让他们学会既合作完成操作,又分享成功的经验等。在每次绘画活动中,教师都应该引导幼儿互助学习,合作创作,可以是同桌合作,也可以是小组合作。这样,各位幼儿都能有效完成各自任务,共同进步。例如,在制作“太阳花”的时候,我先把班中的幼儿分成小组,然后把彩纸发给各组。各组成员中,有的负责剪,有的负责卷,有的负责贴,还有的负责绘画。这样,小组成员密切配合,有序分工合作,较好地完成了这次制作和绘图游戏。在长期的合作中,幼儿的合作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学习效果就会更佳。
另外,在家庭的亲子制作、绘图游戏中,也可以培养幼儿合作与分享的品质。父母和幼儿一起制作,难度大的由父母来做,容易做的交给幼儿做。比如中秋节时,教师给幼儿布置任务:在家里利用不同材料和家长一起制作月饼,可以利用废旧的纸盒、塑料、橡皮泥等材料进行制作。利用橡皮泥,幼儿很容易做出各种造型的月饼,而废旧的物品则需要家长的帮助,经过剪、粘等工序才能完成。在与家长合作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促进了家庭关系的和谐。对于家长和幼儿合作制作的作品,可以组织开展亲子制作比赛,也可以把作品拍摄下来发到班级论坛和其他家庭分享,让大家一起分享创作和合作的乐趣。
总之,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教师要学会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教师在每一次教育活动中都应充分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根据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等因素来确定教育方案,让幼儿通过游戏情境来进行涂鸦,运用不同的方式更有效地发挥出游戏涂鸦的教育功效,从而促进幼儿涂鸦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让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余春瑛.幼儿涂鸦的心理动机及托班实施建议[J].教育导刊(月刊),2011(03):27-29.
[2]杨毓英.快乐游戏 快乐涂鸦——浅谈小班幼儿绘画活动的策略[J].好家长,2016(10):50-51.
[3]吴洪.让孩子在游戏的情境中快乐涂鸦——对于小班幼儿绘画活动的思考[J].中国教师,2013(S1):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