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学微课设计方法
2017-04-18金晓燕
金晓燕
【摘要】本文将主要探索高校数学微课的发展策略,以“曲率”这节微课的设计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将数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及其感情因素完美结合发挥微课的最大效用.
【关键词】微课;高校教学;课程设计
一、微课在高校的地位和作用
微课的出现和发展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一事物刚刚出现已经显示了它优于其他教育形式的显著特点.它以视频为表现形式,通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来清晰完整地阐述某个学习内容,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迎合了数字时代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探索信息化教学的新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二、如何将科学、艺术与情感等因素与数学的抽象性相结合
(一)科学性
实现高校微课教学的科学性,主要通过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难点清楚、分析深刻、概括全面、知识前沿的教师教学文本即讲稿或详细教案内容来保障.逻辑严谨、概念清晰的讲稿或详细教案,是实现微课教学科学性的前提.现代教育技术因素不能替代应有的教学设计;撰写那种主要依赖教育技术方法拷贝、粘贴画面,配以音响进行图解的诠释式教学作品,尤其是过于追求感官刺激、图媒艺术很美却与教学联系不紧密的作品,不仅违反了高校微课教学的科学性,也不符合在线网络教学的要求.
(二)艺术性
教学艺术是所有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因为教学艺术关系到知识能否有效传授、教学目的能否达到.教学艺术也是教学方法的灵魂,没有教学艺术的保障,教学的科学性就难以实现;富于教学艺术的教学过程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缺乏教学艺术的教学过程味同嚼蜡,其教学的科学性自然也会大大降低.但是如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稀释了教学内容,影响了教学节奏,甚至干扰了学生对知识的思维和注意,其结果不仅会降低现代教育技术的效用,也会违背教育艺术性的应用原则.
(三)感情因素
教师在微课教学视频中有无亲和力、自身教学情绪是否饱满、教学语言有无感染力、教学是否有激情,不仅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还事关教师教学形象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好坏.人的情感犹如人感知渠道的“阀门”;当学生的情绪低落、情感冷漠时,其感知能力、学习认知能力必然低下,此时要去实现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皆不大可能.所以,高校微课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性要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三、实例分析
以《高等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七节——曲率为例.
开门见山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直入主题、简单明了;以砂轮儿打磨工件内表面的实例来引入砂轮直径的选取既不能大了也不能小了,而大小的选取又是由工件处的弯曲程度来决定的,把用来度量弯曲程度的量就叫作曲线的曲率.这样以实例引入的概念既生动形象又突出了概念的实际应用,这就是很好地把科学性、应用艺术性与抽象概念结合的例子.
下面提出问题:曲线的弯曲程度跟什么有关系呢,怎样来刻画曲线在某个点处的曲率呢?下面通过小竹条弯曲实验测试得出结论——一段弧的弯曲程度与这段弧的弧长成反比,与两端点处切线的倾斜角度差成正比.这点设计的亮点是小竹条弯曲实验,它让曲率公式的出现有了直观的依据,从感性到理性的分析过程也反映了人们认识概念的一般规律;接着类比瞬时速度的研究方法,借助极限思想给出了曲线在一点处曲率的公式,教师马上又提到这种“类比”思想在科学研究中也是很常用的,这种设计就有机地将科学性、艺术性及情感性与抽象的数学公式结合在了一起,既保证了知识的科学准确性又艺术地演示给学生以数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从情感上来说更是有理有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举一反三、巧妙联系、易于接受.
为了能直观表现曲率值大小所表示意义,介绍完概念及公式马上引入曲率圆与曲率半径,再回到开头砂轮打磨工件的实例中,以直观的动画演示在这种可以度量弯曲程度的工件上面到底以多大的圆砂轮来打磨效果才最佳.这种设计与开头呼应显示了设计的艺术性,开头与结尾优美的动画演示更是体现微课的技术性,这些都让微课的教学效能大大提高;最后联系实际,提出怎样设计公路的弯曲程度的思考作业,对微课起到了升华的作用和深入挖掘的机会.
四、結语
总的来说,一堂抽象的数学课,必须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在每一个细节处尽可能巧妙自然地结合艺术、情感、技术等因素才能发挥更好的教学效能.
因此,未来微课对教育促进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尝试,需要广大教师的努力和勇于探索.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11-13.
[2]周丙锋,谢新水,刘星期.高校微课中的教学要素及教学效果评价[J].现代教育技术,2015(9):30-36.
[3]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67-70.
[4]袁娟,刘智皓.浅谈对高校微课的认识和思考[J].教改教法,2015(6):24-25.
[5]顾敏.高校微课教学研究与设计[J].软件工程师,2014(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