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管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04-18黄锐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期
关键词:患牙牙周病牙髓

黄锐新

根管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黄锐新

目的 观察并分析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治疗中联合运用根管治疗及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5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7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根管治疗及牙周基础治疗的联合治疗方式,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8.67%高于对照组82.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2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牙周炎4例(5.33%)、叩痛1例(1.33%)、牙齿松动2例(2.67%)、患牙保留73例(97.33%),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牙周炎14例(18.67%)、叩痛7例(9.33%)、牙齿松动8例(10.68%)、患牙保留56例(74.67%), 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的治疗中通过联合应用根管治疗及牙周基础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并且降低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适合作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加以推广应用。

根管治疗;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牙髓;病变

近年来牙齿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 特别是由于牙周病变所引发的牙髓病发病率显著上升,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这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保护牙齿意识较低等因素有关。牙周与牙髓联合病变主要是指患者的同一牙齿中的牙髓组织以及牙周组织当中出现的联合性病变。该疾病的发病时间长、病因复杂, 治疗难度大且治疗的周期长, 同时预后效果不理想, 因此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1-4]。根管治疗以及牙周基础性治疗是牙科疾病中常见的治疗方式,本次研究旨在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的治疗中通过联合采取根管治疗及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接收并治疗的15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样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75例。其中观察组男32例, 女43例;患者年龄21~72岁, 平均年龄(42.5±9.9)岁;患牙共82颗, 其中包括牙髓牙周病变30颗、原发性的牙髓病变后继发牙周病变32颗、原发性的牙周病变后继发牙髓病变20颗;对照组男33例, 女42例;患者年龄20~74岁, 平均年龄(41.5±10.9)岁;患牙共84颗, 其中包括牙髓牙周病变29颗、原发性的牙髓病变后继发牙周病变31颗、原发性的牙周病变后继发牙髓病变24颗。所有患者病症状况均符合牙周牙髓变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咬痛、自发性疼痛、牙齿松动等症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病症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备分组对比的可行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积极实施原发病处理, 清除感染源,最大程度保留患者患牙。两组患者均行X线检查, 确定患者牙髓活力及松动度, 实施牙周袋的深度检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根管治疗方式, 观察组患者实施根管治疗及牙周基础治疗的联合治疗方式, 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联合龈上洁治及龈下刮治, 记录两组患者病情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牙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5]显效:患者症状均显著改善, 牙周袋完全消失, 牙龈未出现红肿、咀嚼功能恢复正常, 牙齿无松动状况, 经X线检查牙槽骨完全停止吸收;有效:患者相关症状均减轻, 偶有轻微的牙周脓肿, 咀嚼功能有效改善,牙齿松动较少, 经X线检查, 牙槽骨基本停止吸收;无效:患者的牙周袋较之前加深, 牙齿松动状况显著, 相关症状未得到改善, 咀嚼功能未改善或变差, 经X线检查, 牙槽骨吸收速度加快, 患者病情未得到控制[3]。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显效42例(56.00%), 有效32例(42.67%), 无效1例(1.33%), 总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显效21例(28.00%), 有效41例(54.67%), 无效13例(17.33%), 总有效率为82.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例(1.33%)患者出现牙周胀痛, 2例(2.67%)患者出现局部异物感,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1例(14.67%)患者出现牙周胀痛, 9例(12.00%)患者出现局部异物感,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患牙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牙周炎4例(5.33%)、叩痛1例(1.33%)、牙齿松动2例(2.67%)、患牙保留73例(97.33%),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牙周炎14例(18.67%)、叩痛7例(9.33%)、牙齿松动8例(10.68%)、患牙保留56例(74.67%), 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表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表 3 两组患者治疗后患牙情况对比[n(%)]

3 讨论

牙周组织同牙髓组织之间由尖孔、牙本质小管、侧根管以及副根管相连接, 因此其结构十分复杂, 并且功能多样,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主要是患者牙髓或者牙周当中的任意一部分由于感染之后出现的感染互通, 因此导致患者牙周以及牙髓出现联合性病变[6-11]。在该病症的治疗中通常采取综合治疗方式, 因此首先必须明确患者病因, 采取对症施治, 首要目标是缓解患者的急性症状, 例如实施脓肿切排以及开髓引流等, 之后实施彻底性的根管治疗, 并联合牙周治疗。有效的牙周治疗措施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患牙能否保留, 因此需要医生和患者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 并获得患者积极的配合。相关研究[12-15]结果表明, 牙石属于钙化之后形成的牙菌斑,而牙菌斑是引发牙周病的最主要的原因,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洁治术以及刮治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显效42例(56.00%), 有效32例(42.67%), 无效1例(1.33%), 总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显效21例(28.00%), 有效41例(54.67%), 无效13例(17.33%), 总有效率为82.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例(1.33%)患者出现牙周胀痛, 2例(2.67%)患者出现局部异物感,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1例(14.67%)患者出现牙周胀痛, 9例(12.00%)患者出现局部异物感,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牙周炎4例(5.33%)、叩痛1例(1.33%)、牙齿松动2例(2.67%)、患牙保留73例(97.33%),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牙周炎14例(18.67%)、叩痛7例(9.33%)、牙齿松动8例(10.68%)、患牙保留56例(74.67%), 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治疗中通过应用根管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5]。

综上所述, 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的治疗中通过联合应用根管治疗及牙周基础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并且降低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适合作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加以推广应用。

[1]赵丽琴, 赵金华, 孙迟佳, 等. 替硝唑片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根管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4, 29(1)∶64-67.

[2]张环. 根管治疗中不同冲洗消毒药物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评价和对比观察. 中国民康医学, 2014, 26(15)∶40-41.

[3]徐文勇, 戴杰, 王文敏. 米诺环素软膏联合VITAPEX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效果观察. 健康研究, 2013, 33(4)∶272-274.

[4]王容. 根管治疗在老年患者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中外医疗, 2012, 31(22)∶67.

[5]夏雨秀. 替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根管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效果观察. 黑龙江医药, 2015(3)∶552-554.

[6]杨月红. 根管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观察.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4(6)∶42-43.

[7]张雅俐, 王天鹏, 张德斌. 派丽奥及根管治疗术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2(5)∶624-625.

[8]陈德启. 根管治疗术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6)∶00074.

[9]程莉. 根管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分析. 中国民康医学, 2013, 25(18)∶47.

[10]王红. 老年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治疗体会.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6)∶18-19.

[11]吴安平, 李昊妍.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探讨.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9(6)∶360-362.

[12]张雯. 探讨根管治疗术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4, 24(3)∶1378-1379.

[13]汤益慧. 根管治疗术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的应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 24(4)∶109.

[14]吴幼生, 赵红, 蔡惠中, 等. 综合疗法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96例临床报告.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1(1)∶89-91.

[15]李宁.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综合治疗研究. 医学与社会, 2015(B06)∶106-107.

Observation on clinical effect of root canal therapy combined with periodental non-surgical treatment for combined periodontal-endodontic lesions


HUANG Rui-xin.
Department of Dentistry, Huidong County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Service Center, Linyi 516300,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bined periodontalendodontic lesions patients treated by root canal therapy combined with periodental non-surgical treatment. Methods A total of 150 combined periodontal-endodontic lesion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7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root canal therapy combined with periodental non-surgical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toatal effective rate as 98.67% than 82.6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s 4.00% than 2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4 periodontitis cases (5.33%), 1 sensitive to percussion case (1.33%), 2 gomphiasis cases (2.67%) and 73 teeth retention cases (97.33%) after treatmen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had 14 periodontitis cases (18.67%), 7 sensitive to percussion cases (9.33%), 8 gomphiasis cases (10.68%) and 56 teeth retention cases (74.67%).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better index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mbined periodontal-endodontic lesions, root canal therapy combined with periodental nonsurgical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decreas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ith security and efficacy. So this method can be promoted and applied in patients with combined periodontal-endodontic lesions as an optimized treatment regimen.

Root canal therapy; Periodental non-surgical treatment; Periodontal-endodontic; Lesions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2.014

2016-12-09]

516300 惠东县妇幼保健院牙科

猜你喜欢

患牙牙周病牙髓
牙髓可以再生吗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橡皮障使用情况在牙体牙髓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牙周炎对口腔种植修复效果的影响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意向性牙再植在重度牙周炎待拔患牙保留中的应用
牙齿移动对静止期牙周病动物模型牙槽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