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复方蠲心煎治疗阳虚质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7-04-18耿雷张乐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期
关键词:阳虚心衰中药

耿雷 张乐乐

中药复方蠲心煎治疗阳虚质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观察

耿雷 张乐乐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复方蠲心煎治疗阳虚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阳虚质慢性心衰患者, 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抗心衰治疗方法,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服中药复方蠲心煎, 对比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B型尿钠肽(BNP)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5, P>0.05);治疗后第4、8周试验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117、2.581,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NP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7, P>0.05);治疗后第4、8周 试验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016、2.124, P<0.05)。结论 中药复方蠲心煎配合西药可以提高阳虚质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 降低BNP水平, 值得推广使用。

蠲心煎;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质

目前认为心衰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和(或)非器质性心脏病引发的心脏充盈功能和(或)射血功能损伤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可见由于体循环与肺循环淤血以及人体组织低灌注所引起患者劳力性呼吸困难、疲乏伴有一定的液体潴留。随着我国老年化社会的逐渐加剧, 我国城镇居民的慢性心衰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现有的统计资料来看, 我国城市居民心衰发病率为1.0%, 农村居民心衰发生率为0.8%, 发病人数约500万人[1,2], 心衰疾病严重的威胁了人类健康,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现在心衰的西医药治疗已处于瓶颈期, 同时西药治疗心衰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如:离子紊乱、咳嗽等, 并且患者一旦出现诸如肾功不全、心律失常、呼吸系统疾病、低血压时使西药的临床使用大大受限制[3,4], 本科采用自拟中药复方蠲心煎联合汤西药治疗慢性心衰颇有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抚顺市中医院收治的阳虚质慢性心衰患者70例, 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35例。试验组中男17例, 女18例,年龄57~83岁, 平均年龄(67.1±8.1)岁;对照组中男18例,女17例, 年龄56~82岁, 平均年龄(67.6±7.7)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所有纳入病例的西医慢性心衰诊断标准均参照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5]中关于慢性心衰的诊断标准:①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疲乏感、下肢水肿;②体格检查:听诊肺部可有啰音, 肺底明显。患者颈静脉明显, 回流征阳性, 肝脏可有肿大;③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可见心室扩大、左心功能异常, 血BNP水平有升高。中医体质诊断标准:①阳虚质诊断标准参照国医大师王琦教授编制的中医体质类型分类及其诊断依据, 形体特征:多形体胖, 肌肉松软不实。常见表现:平素畏寒怕冷, 四末不温, 喜热饮, 精神萎靡不振, 舌淡胖边有齿痕, 脉沉迟;②依据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量表评分判定为阳虚质[6]。

1.3 排除标准 ①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②高血压急症、风心病的患者;③未得到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④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未得到控制的患者;⑤精神类疾病病史的患者;⑥不同意加研究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患者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心衰治疗指南2007版中提出的治疗规范, 根据患者的心功能情况适当调整药物治疗, 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培哚普利2 mg, 1次/d, 口服;利尿剂:呋塞米片20 mg, 1次/d , 口服;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12.5 mg, 2次/d , 口服;用或者不用地高辛0.125 mg, 1次/d ,口服, 调节血脂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 晚睡前口服, 根据患者情况相应调整用药。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服蠲心煎(生黄芪30g、白术20g、茯苓20g、附子10g、桂枝10g、当归10g、川芎10g、丹参10g、红花10g、葶苈子10g、泽泻10g、猪苓10g等)常规水煎煮, 150 ml口服, 2次/d, 共服用8周。

1.5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4、8周心脏彩超LVEF变化情况;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4、8周血BNP变化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5, P>0.05);治疗后第4、8周试验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117、2.581, 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BNP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7, P>0.05);治疗后第4、8周试验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016、2.124, 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水平比较 (±s, %)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水平比较 (±s, %)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LVEF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治疗后第8周试验组3541.5±7.9b44.6±5.9a49.9±7.1a对照组3540.8±8.641.1±7.845.7±6.5 t 0.3552.1172.581 P>0.05<0.05<0.05组别例数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水平比较 (±s, pg/m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水平比较 (±s, pg/m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BNP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治疗后第8周试验组35 6543.3±4221.6b4012.4±4010.3a3110.1±4614.8a对照组356464.4±4400.55601.5±2379.35473.2±4692.1 t 0.0772.0162.124 P>0.05<0.05<0.05组别例数

3 讨论

研究认为心肌的重构为心衰的发病机理之一, 造成心肌重构的原因为交感肾上腺素能系统机能亢进、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亢进、血管升压素(AVP)系统的亢进。近年来通过国内外学者对于慢性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完善, 心衰的西医治疗模式已经从强心-利尿-扩血管的治疗模式逐渐转化为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扩张血管-利尿-强心的医学模式转换[7-10]。《金匮要略》中有云:“夫病人饮水多, 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 停心下, 甚者则悸, 微者短气。”提出心衰的发生为心肾两脏水火不相继济, 阳气亏虚、气化不利, 肾阳不足,肾失纳气, 脾阳不足, 脾失建运, 则水气凌心射肺, 脾虚化痰生湿, 患者出现喘憋、乏力、不得卧等临床症状。蠲心煎中黄芪、白术、茯苓益肺健脾, 临床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芪具有非洋地黄的正性肌力作用, 增加心脏输出量[8,11-13]。附子、桂枝温肾助阳, 药理学研究证实附子的中药提取物具有类异丙肾上腺素作用, 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提升心脏排血量并且具有一定的扩张外周血管作用, 可以减轻外周血管阻力。当归、川芎、丹参、红花补血活血化瘀。研究证实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扩张外周血管作用, 减轻心脏负荷[9,14]。葶苈子、泽泻、猪苓泄肺喘而利水, 研究证实泽泻、葶苈子提取物具有类强心苷药物作用, 增加心排出量[10,15]。诸药配合共奏温阳补肾,健脾利水之效。

本文选取了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抚顺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70例, 研究了自拟蠲心煎配合西药治疗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显示, 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5, P>0.05);治疗后第4、8周试验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117、2.581,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NP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7, P>0.05);治疗后第4、8周 试验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016、2.124, P<0.05)。结果证明蠲心煎配合西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和血BNP情况。

综上所述, 中药复方蠲心煎配合西药可以提高阳虚质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 降低BNP水平, 值得推广使用。

[1]许艳艳, 李雪瑾, 赵秀芳, 等. 下丘脑室旁核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衰时炎性细胞因子及交感神经的影响.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2, 10(7)∶540-542.

[2]王全珍, 陈焕序. 精氧酸加压素和肽素与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进展.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4)∶855-856.

[3]刘臣先. 中药佐治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70例疗效分析. 江西医药, 2014, 49(1)∶49.

[4]李荣, 陈海生.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探讨. 中药材, 2010, 33(6)∶1025-1026.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12)∶1076-1095.

[6]王琦. 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8(4)∶1-6.

[7]解琳莉, 赵勇, 张为, 等. 从气、血、水关系探析心水之病机与治疗.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 27(8)∶2113-2115.

[8]罗良涛, 付帮泽, 郭淑贞, 等. 中医古籍中的“心衰”及其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中医杂志, 2014, 55(6)∶532-534.

[9]刘宇欣, 王旭东.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现状与展望. 中国医刊, 2012, 47(6)∶3-5.

[10]李立志. 诊治心力衰竭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总结.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32(8)∶1130-1131.

[11]王丽萍, 刘新祥, 毛以林, 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阳虚型冠心病慢性心衰36例临床观察. 中医药导报, 2008, 14(3)∶21-22.

[12]赵志英.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患者的中医药治疗与管理. 中国中医急症, 2014, 23(1)∶174-175.

[13]陈刚. 慢性心衰不同中医证型抑郁障碍发病情况调查与中药干预临床研究.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

[14]朱穆朗玛. 强心煎治疗临床心衰阶段(慢性心衰C期)的疗效观察.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2.

[15]刘博.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衰阳虚血瘀水结型的疗效及对血浆BNP水平的影响.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2.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Juanxinjia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Yang-qi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GENG Lei, ZHANG Le-l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Fushun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shun ,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 of self-design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Juanxinjia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Yang-qi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Methods A total of 70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Yang-qi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were divided by envelope metho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for anti heart failure treat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lso received or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Juanxinjian.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and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level in two groups. Results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VEF level before treatment (t=0.355,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igher LVEF level after 4,8 weeks of treatmen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2.117, 2.581, P<0.05).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NP level before treatment (t=0.077,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lower BNP level after 4,8 weeks of treatmen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2.016, 2.124, P<0.05).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Juanxinjia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can increase cardiac function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Yang-qi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and decrease BNP level. So this metho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Juanxinjian; Chronic heart failure; Yang-qi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2.007

2016-12-19]

113000 抚顺市中医院心内科

猜你喜欢

阳虚心衰中药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大学生阳虚体质睡眠质量和抑郁的关系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阳虚质备孕女性针灸调体的古代文献研究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