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的实效性
2017-04-17黄俊珠
黄俊珠
摘 要:机械基础课程作为中职学校机械以及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中职学校的教育课程中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但是由于机械基础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再加上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齊,如何真正有效地提高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就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文章主要就这方面谈谈作者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实效性
一、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分析
(1)近年中职学校生源素质下降,学生基础较差。由于近年来教育改革,很多成绩较差的初中生进入中职学校。他们在初中时的学习习惯以及文化成绩比较差,所以进入中职学校后直接学习相应的机械理论知识,大多会感觉到比较吃力。另外,他们对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对所学习的专业的主要用途以及以后就业的方向也没有清晰的认识,这就导致他们在实际的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形成惰性、放纵自己,久而久之导致他们学习效果越来越差。
(2)教学模式相对枯燥,师生互动比较少。目前多数中职学校的机械基础课程并没有与实践相结合,只是单一的理论教学,这很容易让中职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机械基础教学实际上需要和一定的实践操作相结合,才更便于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1]。所以,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再加之教师课上与学生的互动又比较少,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惰性和厌学情绪,从而降低教学的效率。
二、提高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1)明确课程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很多中职学生对机械专业根本不了解,在学习基础及学习动力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和欠缺。所以,中职教师需要在课程初始就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习的专业以及课程,让他们明确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的作用以及他们以后的就业方向,为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提供学习的动力,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课程学习目标,进而更好地激发他们对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具体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教材。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实际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因此教师要想真正提高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和分析,再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取舍,合理使用教材。这样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真正提高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3)理论联系实践,增加学生实践经验,提高学生兴趣。机械基础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理论联系实践。因此中职教师要想真正提高机械基础课程的实效性,就必须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中职学校也要在这方面增加相应的机械设备,加大对实践设备方面的经费投入,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学生去相应的车间或工厂参观,了解具体的实物机械的功能和性质。在这种情况下,再让学生思索机械的相关构造原理以及工作原理,就更有利于真正地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在机械基础课程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视频、音频、图片及动画有机结合,提高课堂的生动程度,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相应的机械构造原理,对于一些机械基础重要理论知识,教师可以直接通过课件展示给学生,这样也可以节省相应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机械专业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机械专业的教师必须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机械专业知识,同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受到学生的尊敬和青睐。中职教师在平时也要不断地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消息,并且通过相应的专业培训以及实践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在机械课程教学中给学生传授相关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施佐纲.关于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思考[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229-230.
[2] 卢育新.中职学校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的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6(3):81-82.
(作者单位:江苏省贾汪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