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研究述评

2017-04-17喻学林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现状大学生

喻学林

摘要:

近十年来,“90后”一代成为当代大学生主体。这一代人所生活的社会状况的特殊性造就了他们与以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很大不同。研究表明,多数大学生有强烈的国家归属感和对执政党的理念认同,有冷静而理性地看待政治的精神,政治价值观多元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多数人认识到友善、诚信的重要性,但存在明显的知行脱节现象;有很强的经济与权利意识,但不能正确处理好义利关系,功利取向明显。大多数学生乐观、积极、勇于进取,但理想信念模糊,相当多的学生表现出抗挫能力弱、自律水平低、人际关系障碍、明显自我中心的心理特质。价值观念的多元性、包容性和复杂性是今天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突出特点。评价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要用发展的眼光,历史地、实践地、科学地辩证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发展性评价

DOI:10.15938/j.cnki.iper.2016.06.025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6-0118-06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国家和社会关注青年人才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也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是衡量大学德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不同时期都有研究者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状况进行跟踪研究以揭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2005年以来10年中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研究很多,对这些文献研究结果的系统梳理有利于我们全面而详细地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

一、文献检索关键词的依据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研究中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状况及其教育的研究文献如汗牛充栋,如何确定“近10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研究”所涉及的文献,这是一个必须首先理清的问题。

1.该主题的文献关键词如何厘定?

由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内涵在我国的学术界是一个没有达成一致认识的、具有不确定性的概念,从已有大学德育理论的诸多研究成果看,它是一个问题涵盖范围较广的研究对象。有学者用“思想道德素质”,有学者用“思想政治素质”,还有的用“道德素质”来指称,甚至还有用“政治素质”作为统摄概念来研究大学生的思想、心理、道德等素质状况。但总的看来,以“思想道德素质”来指称的研究文献较多。为了聚焦,我们主要采用以“思想道德素质”为主题词的文献。

2.选择近10年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研究是何考虑?

理由有二:第一,上世纪80年代末出生并主要在90年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以及“90后”成为21世纪以来大学生的主体。他们是在我国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年代成长起来的,确实有着不同于以往大学生的显著的人文素质特征。第二,从教育政治学视角看,2004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该《意见》是针对新世纪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社会公德、大学生心理等新问题而提出的对大学德育新的指导思想,对之后的大学德育有重要影响。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实施使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发生了变革,也影响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由此看来,以2005年以来10年的文献作为研究文本有重要意义。

二、相关文献基本特点解释

文献搜集限于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收录的国内中文核心期刊(人文社科类)和CSSCI人文社科期刊,同时参考近10年来教育部对大学生思想状况所作的滚动调查报告,以及其他关于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方面的研究著作。

在这些研究文献中,所用研究方法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建立在经验与观察基础上的总结与演绎,即定性研究,这类文献因其是概略性总结,不能准确揭示共性与个性,我们不作重点关注;第二类是对现状的实证调查研究,基本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这类研究文献居多,是近10年来该问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本述评中所用文献的主体。实证调查研究文献中,被选取的研究样本是多样化的,有的只取样一所高校,有的在一个城市的大学群中取样,有的选取某一地理区域的高校学生,有的只选取某一层次的高校(高职院校或普通本科院校),有研究是以某一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如对艺术类大学生),也有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高校展开研究。

三、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研究内容综述

目前学界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内涵以及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要素都没有一致的分类标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中为多数学者比较常用的分析要素是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法律素质等五个方面,其中思想素质一般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集体主义精神(或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進取精神等;政治素质一般包括社会理想信念、政治态度与信仰、政治审鉴能力等;道德素质一般探讨诚信、友善、基本公德意识、网络道德、爱情道德、义利观等方面或道德认知、道德行为;心理品质方面主要研究自我意识、意志品质、心理调适能力等方面;对法律素质的探讨主要指向基本法律意识(如权利与义务)、公民意识和法律思维等方面。下面我们将从这五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述评。

1.关于大学生思想素质状况的研究

多数被调查者有正确的自然观,能认识到自然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能正确评价科技与人类发展的关系;能正确看待历史事件及其对今天的影响。在人生观上,多数人崇尚奉献精神,但当关涉到自己的选择时既理想化又务实化(如期望找到发展前景、待遇和声望都很好的职业,不愿意到艰苦地区打拼或犹豫不决),也就是落实到行为选择上,他们就不能很合理地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1]。他们看重生命、健康、知识、幸福和爱情对人生的意义,而并不认为金钱和荣誉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信仰除了在政治信仰方面主流是向着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张,但也有多元化信仰现象:有的信仰金钱、信仰权威、迷信以及宗教,这在沿海发达地区明显高于内地,尤其是信仰基督教的大学生比例明显高于社会人士该信仰的比例[2]。在人生理想方面,社会地位、报酬收入、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等已经成为非常现实的追求内容;入党动机多元化,既有为了共产主义信仰、奉献社会、追求进步,也有为社会地位、为就业、为了某些好处等动机。“恋爱标准”既重感情也重家庭背景、经济收入和学历学识。有强烈的自主精神、竞争意识以及他们对自己独立决断与抗风险能力的高度自信。但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自我感受,“我愿意”、“我高兴”是他们自我认知、价值判断及行为选择的重要标准;很多时候表现出“当下即是”、“怎么都行”、“无所谓”的人生态度[3]。在文化修养上,多数人只读专业书籍,少数人读名著。

2.关于大学生道德素质状况的研究

有研究认为多数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较高,道德观念符合社会主流,但也有很多被调查者明显表现出多元倾向,如在如何对享乐与勤俭的认识上,有很多人主张“及时行乐”;在人与人的基本社会利益关系上,多数认同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互相利用关系”,并且人要“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4]。这一特征不同于以往的大学生,也不符合中国传统道德观。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现出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善良意愿(91.6%),但这并不是社会道德模范榜样示范的结果,因为有43.7%的被调查者表示完全不知道全国道德模范[5]。多数学生有关爱之心,愿意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同时也要作理性的思考判断。道德思考中疑虑重重,在道德实践中迟疑不定。另有学者研究表明,大学生普遍存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动脱节的现象。如对于歹徒行凶,有58.2%的人不知如何办应对,更有很多人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26.4%)[6],类似的结果显示,大学生允许自己的朋友在特殊情况下有失信行为,有过抢座、插队行为(37%),把课堂玩手机现象看作个人私事,与他人无关21.9%[7]。采取双重道德评价标准,如认为社会需要雷锋(52.6%),但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的类型时,又比较情感化,纯粹以自己之好恶来定(19.7%)[8]。这些结论表明大学生存在自律性很不足、道德行为不稳定、自我中心化的道德观明显等品德特点。尽管他们对各种道德观念有着比较清晰的认知,但在到自身利益关涉事件时,却不能笃行。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简单地奉行礼尚往来、互相交换的“平面交际”原则。

研究还表明,在婚恋德行方面,今天的大学生明显比较开放、崇尚自由恋爱、举止态度比较自我中心化。除33.66%的被调查者对大学生同居现象“不赞同”之外,其他学生表示支持或中立;只有不足半数的学生对恋人在公共场合的亲热行为表示反感[9]。这种恋爱道德文化与中国传统的爱情道德要求相去甚远,也并不是西方社会的社会公德所倡导和崇尚的,只能说是当代青年人不坚守做人原则、公德意识淡漠的表现,其背后的原因是对西方某些非主流文化或生活方式的肤浅认识和简单模仿。有调查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的另一个特点是比较务实:男生注重女生的容貌和气质,女生看重男生的家庭状况和能力[10]。

3.关于大学生政治素质状况的研究

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主要表现在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参与度方面。相关研究表明我国青年学生比较关注时政,关注国家的命运,如对国家的领土争端、极端分裂势力制造事端等事件比较感兴趣。要求入党的意愿强烈,有入党打算的学生多,但真正对共产党的历史知识和思想理论主张了解多的人很少[11]。对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党的执政认同度高,但同时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存在模糊认识。超七成的学生赞同共产党执政的思想理论主张、民主路线、基本国策等,但对三权分立不清楚,也不知道是否符合中国国情(42%)[12]。正如有学者在全国的调查分析指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品质的主流和本质是好的,政治思想的方向和态度是积极的。多数当代大学生仍然继承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精神。但部分学生存在着对共产党执政指导思想的不认同态度,不赞同“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而不搞多元化”20.16%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13]。这一结果或许与大学生参与政治的渠道不充分、参与程度不深、了解不充分有关。有研究者指出有四分之三的被调查者对参与政治事务的渠道不乐观。今天的青年受改革开放和信息化生活的影响,其民主意识、平权意识越来越强,有强烈的关注政治和参与政治的意愿,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政治民主表达体制显然不足以满足需要[14]。

多数研究者指出“90后”大学生明显存在政治信仰功利化倾向:44.3%的人表示入党是有利于就业,或者谋求仕途发展(38.1%)[15];研究者对华东地区的调查结果也类似[16]。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中渗透着越来越明显的个人利益算计意识,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较之以前年代的大学生降低了。虽然他们积极、乐观、进取,但理想信念模糊[17]。大学生政治上的功利态度表现在他们对待生活切身利益问题的方方面面。务实与功利化的政治取向阻碍着大学生对政治了解和参与的深度。他们不重视理论学习,对自己关心的社会热点、深层次的社会问题难以形成正确的认识;理性思维不足,政治辨別力欠缺,对社会参与尤其是政治参与比较情绪化、行为浮躁[18]。

4.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的研究

研究者认为无论从有心理问题学生所占比例看还是从单个学生心理问题的凸显程度看,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都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存在感,非常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早出成绩、早成名,自我定位高;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依赖、任性、抗挫折能力差、感性用事等;团队协作(集体主义)意识弱;心理困惑多而且情绪起伏较大[19]。不同亚文化群体中的大学生之间、男女生之间有差异。对师范生研究表明:男生比女生更敏感、忧虑,容易受到紧张情绪困扰,女生比男生更合群乐观、好强、冒险敢为、精明能干、自立、当机立断和自律严谨,但大部分都能较好适应新环境[20]。当代女大学生的这一特质在万美容教授对全国大学生的抽样调查也得到证实:女大学生自主、自强意向明显,有“中性化”倾向的个性[21]。在当代大学生中,有一个特殊群体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研究表明他们人际敏感度高、人际交往存在退缩行为,情绪体验偏消极,处理恋爱问题能力低,有不安全依恋感,幸福感明显不强[22]。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乐观,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乐观且功利,高年级大学生比低年级大学更功利也更悲观,贫困家庭学生比富裕家庭学生更悲观[23]。

5.关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研究

有较强的权利意识,但对如何行使好自己的权利和应该尽什么样的义务还处于模糊认识状态。有平等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相比以前大学生,他们的法律文明素质明显有了很大提高,但在行动中仍缺乏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不清楚一个公民应该在公民社会中需要的基本法律素养。

6.已经取得的研究贡献小结

现有研究揭示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如下明显特点:第一,思想道德观念的矛盾性比较突出。欣赏有道德的人和事,希望成为有道德的人,但自己遇到利益诱惑或困难时,又会动摇甚至根据自己的喜好做选择;同意人生需要奋斗的主张,但自己却不愿意接受艰苦的工作;在政治上高度关注国家命运,但并没有打算深入地了解和做出积极的行动。認同社会倡导的道德规范但未必内化为个人行为的准则,承认某种道德要求合理但未必在道德生活中践行,对他人对社会提出较高的道德期待但未必能严于律己、身体力行。实质上,这种矛盾性就是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知行不一。

第二,价值观明显表现出多元性特点。这种多元性在道德观、政治观和历史文化观等多方面都有表现。他们在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上趋向多元,既有高尚的道德追求,也有自利的道德价值取向;在人格与物欲的关系上,有的人看重尊严而不是金钱,但有很多人愿意为金钱放弃尊严,有的人认为二者要兼顾。在关爱陌生人、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方面也表现出多种价值选择。在政治价值观上也有多元化趋势,并非只认同一个主流价值观,这与上世纪大学生有着明显不同。价值观的多元性还表现在对同龄人的恋爱行为表现出多样性包容态度,对他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多样的认可和多种取向评价态度。

第三,务实与理性,功利取向明显。受市场经济社会影响,当代大学生经济意识强烈,对自己的利益考虑多,注重用实利来衡量社会行动和事务;这种功利算计主要体现在爱情、就业、人际交往、政治态度以及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关系等方面。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国家和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在学生心目中降低了。务实与功利的政治价值取向引导着青年人对国家政治运行和政党执政实践等多方面的认知和情感。多数人政治立场明确,但政治热情明显下降。这一方面表明当代大学生与之前年代的大学生相比,单纯的政治激情在降低,从热情走向了功利,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代青年人开始学会从多元的视角来看待政治问题,对他人和自己的政治行动显得更加理性务实。也许这可以看作是社会民主政治进步的表现。另一个比较突出的务实特点是: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常常根据耳濡目染的事实为依据而不大相信大道理[24]。

第四,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中心意识比较明显,由于社会阅历原因导致看待社会问题的眼界显得狭隘。在社会关系中思考和作出行动时易于表现出个人本位,经常会以自己的喜好、得失为出发点,比较感性地处理问题,不能理性地权衡其对己、对人、对社会的善恶与利弊。在社会物质条件相对富足与和平安宁环境下长大的这一代大学生,普遍表现出抗挫能力低、意志力不坚强、依赖性强的心理,自我消化和解决所遇到的社会关系矛盾的能力弱,导致大学生中的“问题学生”不少。

四、对研究现状的评价与反思

对人及其教育问题的研究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课题。不同时代的青年因其不同的发展状态总是能引起研究者很大的兴趣,但鉴于研究者的局限,他们并不能穷尽被研究对象所有的问题,研究结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1.评价:现有研究成果之贡献与不足

从现有研究者的所有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研究成果有几个明显的优点:第一,在研究方法上绝大多数研究者都采用了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把人文主义的研究范式和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结合了起来,这与上世纪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研究多采用经验论证等单一的人文主义研究范式大为不同,可以说是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化,从而使研究结论更加令人信服。调查研究的样本比较多样化,既有全国性大范围的样本,也有区域性样本;既有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也有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不同类型的学校样本。第二,正是受惠于研究方法比较完善、科学,总体上而言研究者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剖析和结论比较全面、深刻而准确: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和心理等方面的状况有全方位的把握,尤其是对处于人的精神核心的价值观念作了比较好的分析。第三,对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性格的原因分析比较一致的一个结论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造成所形成的“大气候”对学生的品性有重要甚至决定性影响。

现有研究成果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状况比较关注。由于近10年的大学生群体中“90后”是主体,在此笔者不妨简短总结:其一,“90后”大学生普遍表现出思想开放、活跃、乐观进取、张扬的个性,但同时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不强;其二,多数人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及其理想信念坚定,主流向好,但少数人明显表现出模糊认识或不认同的态度;其三,价值取向明显表现出多元化、务实、功利特点。[25]其四,网络生活是这个群体的常态生活工具,习惯于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主张,张扬“另类”意识并以之挑战传统和主流,伸张和获取自己的主体快乐权利;网络政治参与意识强,但媒介素养相当缺乏。[26]其五,“90后”一代人格上独立自主意识较强,自我效能感强,但易流于自我中心主义;兴趣广泛,情绪较敏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来自农村的留守大学生心理问题更多。[27]其六,“90后”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困惑比较多,道德判断和选择上的知行脱节明显。对于这一代人的复杂思想道德状态,有研究者认为“‘90后作为青年一代,其价值观不完全是已存价值观的附庸,他甚至对社会的全新价值观和时代精神有引领作用”。[28]这是青年对已存文化的反哺,或者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所说的“前喻文化”特征。当代大学生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时期,正是我国市场经济逐渐打开局面并纵深发展,经济、文化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人们的经济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时期。这是一个从国家到个人、从思想到行动、从物质到精神的深刻变革时期。可以说,以“9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复杂、行动务实的特点与多种矛盾交织、多重纠结困惑的状态,正是复杂的社会环境与舆论氛围影响的结果,是多元化的思想、道德、文化因素在其思想层面、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投射出的真实影像[29]。

现有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有调查研究选取的研究样本面很广、样本量很大,但是其研究分析只关注到了被研究者思想道德素质积极的一面,而疏忽或有意回避了消极、不好的现象;关注了这一群体的总体状况,而忽视这一社会群体中的“小众”现象。如果说当今大学生有某些偏离社会正道、偏离主流意识的行为活动,这样的行为恰恰是从“小众”行为开始的,它必须引起社会和教育的重视。另外,当代青少年的发展问题多而复杂,目前對其思想道德状况剖析的细致深入程度还远远不够,未来要对这个群体的方方面面的表现与特性充分挖掘。

2.反思:如何评价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水平

近10年的研究从比较广的视角为我们展现出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个性的方方面面的特点。有人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滑坡,有人认为这个群体有很多亮点。那么,我们如何评价这个新生代群体在今天的社会中的思想道德表现呢?他们的发展现状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在哪里?是不是应该客观公正而不戴“有色眼镜”地来看待他们呢?笔者认为,我们要遵循客观性与发展性原则,至少有以下三个基本判断是不能忽略的:

第一,从众多的研究结论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共性的结论:“90后”大学生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个性不足,但总体上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在爱国、理想信念、乐观进取品质、遵守公德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多数都是正能量的。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第二,人性的表现总是多面性的,青少年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想道德上必然有种种非传统、非主流甚至叛逆、非常规等等“另类”复杂表现,青少年成长时期是人的精神世界与外在环境之间矛盾最多、最激烈而表现也最突出的时期,这是人的早期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况且这样的现象是少数,是暂时的、不成熟阶段的表现。我们不能因此而给一代人的思想道德状况下定论,青少年的成长需要社会的包容和理解。这是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评价的一个基本原则。

第三,以积极的情怀我们还应该看到,社会在不断走向开放、民主,人们的思想越来越趋活跃,人的主体性意识越来越强。“90后”一代人是在“正常发展”社会[30]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90后”大学生有很强的进步要求并正在为之付出努力(包括克服自身弱点和抵御社会消极影响的努力),他们的思想与这个社会一样充满活力、开放,个人主体性、独立性意识越来越强,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总体上保持一致。由于时代的变化,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可能与前几代大学生同日而语。社会舆论中对“90后”有一些非常负面的、尖锐的批评,对此有研究者指出,之所以对“90后”的价值取向得出负向的价值判断结论,根源在于错误地把某一时期所倡导的价值观当成是永恒不变的判断标准,放弃了人的价值应该从人的社会实践对他人和社会贡献的大小和人自身的完善程度来衡量,没有坚持物质价值、精神价值、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原则,没有用历史的、发展的、实践的眼光看问题[31]。

参考文献

[1][5][12]沈壮海,段立国.2014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分析——基于全国30所高校的调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8):98,99,98-103.

[2]王金锋.珠三角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状况教育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8):59-61.

[3][17][18][29]万美容,曾兰.“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8):10-13,11,12,10-13.

[4][9]金鑫, 张耀灿.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及教育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12-16,15.

[6][10]杨丽艳,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状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3):71,70-72.

[7][15]杨克平, 许承光.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5):71,72.

[8]高静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从对新疆大学法学院调查谈起[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7):117-120.

[11]郑超欣,杨春,毛瑞新.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与思想道德体系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8(7):99-100.

[13]赵野田等,他们身上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大学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调查报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9-12.

[14][16][24]杨雄.关注改革开放后的一代[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45,47,4.

[19]秦涛.“90后”大学生思想特征分析与教育引导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5):67-70.

[20]孙远刚,董成文.“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调查及教育对策[J].教育科学,2012(12):44-48.

[21]万美容,曾兰.“90后”女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实证研究——基于与男大学生的比较[J].中国青年研究,2014(4):67-72.

[22]刘成斌,王舒厅.留守经历与农二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青年研究,2014(5):23-32.

[23]李洁.大学生人生态度现状与转化策略[J].青年研究,2014(5):12-22.

[25]秦涛.“90后”大学生思想特征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5):67-70.

[26]王文捷.“80后”、“90后”的网络无厘头文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56-60.

[27]陈宁,黄洪基.走进“90后”的内心世界——对上海市2238名青少年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0(3):47-52.

[28][31]张永奇.时代精神与人的价值——兼论“90”后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选择[J].理论导刊,2010(4):29-30,29.

[30]杨雄,陈建军,何芳.正常成长的健康一代——“90后”上海青少年发展状况观察[J].当代青年研究,2009(9):1-8.

[责任编辑:刘慧婷]

猜你喜欢

发展性评价现状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运用“发展性评价” 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略论中学历史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足球选项课采用发展性评价实验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