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师资力量均衡发展初探
2017-04-17蒋源
蒋源
摘要:当前,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党和国家确立的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而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农村教育问题,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教师问题。因此,政府应当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尤其是对优秀教师的资源配置要尽量做到“均衡化”,推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打破个别重点学校的人才垄断。让所有的孩子,无论你出生在农村还是城市,无论你被分到哪所学校,都能享有同样的教育环境,这才是教育的初衷。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陇南市城乡中小学;农村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123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陇南市的研究经历和调查,就这一问题进行的分析,指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绝不能忽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并就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堪忧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达到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的相对均衡。而在教育资源中师资又是最重要的资源。国内外的经验反复证明,“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是和一支稳定的、训练有素的、积极性高又可靠的教师队伍分不开的。”因此,义务教育能否均衡发展的关键是看教师队伍是否均衡。但长期以来,陇南市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由于办学条件差,往往吸引不到优秀教师,致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堪忧,而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必然会影响到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1. 优秀教师大量流失和减少
由于农村地区教师待遇普遍偏低、生活环境艰苦、个人发展机会少,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工作积极性,造成农村优秀教师大量减少和流失。据我们对陇南市一些艰苦地区学校的抽样调查表明,50%的校长反映近年来有教师流失的情况,并且认为流失的主要是骨干教师和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农村教师的大量流失加剧了农村地区中小学师资短缺,尤其流失的大多是优秀年轻教师、骨干教师,造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严重不均衡,这无疑给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2. 教师年龄老化现象严重
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是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必要前提。年轻教师充满活力,敢于大胆创新,中年教师年富力强,是学校的“中流砥柱”,老教师经验丰富,更能起“传帮带”的作用。三类教师如果按一定合理的比例组成,达到老中青有效结合,对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进农村教育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但调查发现,陇南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严重老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且学段越低,学校越偏远,老化的程度越严重。从年龄结构上看:50岁以上的老教师居多,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很少,一些农村偏远薄弱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达到50岁以上。再过3到5年,一些县区大部分农村教学点教师都面临退休,农村教学点位置偏僻、文化娱乐设备缺乏,绝大部分年轻教师不愿去那里任教。因此,教学点师资老龄化问题令人担忧。
3.专职生活教师普遍缺乏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为了解决布局调整后农村地区中小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农村寄宿制学校得到了迅速发展。寄宿制学校的大量增加,也导致教师编制不足,特别是专职生活教师普遍缺乏。由于学校缺少甚至没有专职生活教师、保安人员的编制,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除了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承担学生的生活管理、学校的治安工作。以陇南市柏林中学为例,学生起床时间是7点,非毕业班晚上就寝时间是21∶40,毕业班就寝时间是22∶30,这些时间值日教师和任课教师是必须与学生同步,甚至更早到校或更晚离校。教师的负担由此可见一斑,并且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的。由于學校没有专职的保育人员,所以这些学生在校的保育任务就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兼任。他们既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又要负责学生日常生活管理。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堪忧的原因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堪忧,其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既有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影响,又有历史形成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必须进行系统的研究,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1. 中小学教师编制城乡倒挂的直接影响
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由于地域广、校点多、规模小,所有学生按区域分散在不同学校上学,所以相同数量的城乡学生在农村就读的学校数要多于城镇,所需要的教师应多于城镇,在教师编制标准上应适当倾斜。但长期以来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不仅没有倾斜,甚至出现城乡倒挂的现象。不少农村地区出现了中小学教师名义上的超编和实际上的缺编现象。农村学校教学点多,理应配备更多的教师,但现在的情况是,农村教师的编制少于城市学校。
2. 城镇化步伐加快的负面效应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和学龄儿童转移到城镇,一方面给城市教育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城市学校生源不断膨胀,班级规模继续扩大,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和学龄儿童不断减少,农村学校不断萎缩,甚至因生源短缺被迫撤并。在陇南市武都区的调研发现,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该区越来越多的农村学龄人口随父母流向城市,很多农村学校生源不断流失,“微型学校”“微型班级”大量出现,而县城学校却生源大增,班额爆满。相比之下,农村学校由于办学条件差、公共设施落后、待遇差,教师想方设法调到县城学校,使农村学校难以招揽和留住优秀教师。这样,农村学校的师资自然就参差不齐和明显不足。
总之,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堪忧,尽管原因相当复杂,但中小学教师编制的城乡倒挂,教师编制管理体制的相互分离,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其最根本的原因。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6]GHB1559。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滨江学校 7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