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17-04-15庄郁林
庄郁林
【摘要】改革时代需要创新的精神,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善问,安排拓展质疑,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思考能力 阅读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91-01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特殊的个体,小学语文教学应关注小学生阅读的特殊性,遵循教学规律。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和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培养小学生阅读观的积极意义
为了使小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学会阅读,从而有效的促进小学生自身的成长和人格的构建,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必须树立学生阅读观的教学理念,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小学生阅读的本质和特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阅读本身的规律,最大限度的激发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其能够在阅读中掌握学习语言知识。
二、着力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心理品质和获得信息的多少,取决于他们认识水平的深浅程度,也决定了他们质疑问题的水平。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的提问往往会停留在字词句段和文章的表面情節上,得不到深入,起不到加深理解培养思考能力、扩大知识面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把问题问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点等,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和途径。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发问。如《草船借箭》可以抓住“借”字发问,为什么用“借”而不用“骗”。
三、抓住矛盾,把课文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
抓题眼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其他部分更能诱发学生的感情。导课的形式多种多样,而问题导入最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我们可利用语文课堂的有效资源,抓住课文题眼巧设问题,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太空生活趣事多》等等,都可以在课前或由老师设问,或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进入文本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四、巧用评价,激活阅读
作为教师应紧紧抓住课堂评价语言这一法宝,在教学中利用文本的内容进行巧用评价,激活学生的情绪,创造一种美妙的语境,让课堂评价语言这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方式真正发挥其独有的魅力,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供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五、在阅读教学中创设表演情境,培养创造力,让学生在“玩”中说
故事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环境等诸多要素组成的,其特点是内容丰富,情节完整,个性鲜明。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乏故事性强的篇目,特别适宜表演。在学完课文后,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投入到课文的不同角色之中,深刻体验不同角色的个性,这种表演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而且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提高。如教学《将相和》一文,在学习理解课文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课本剧作业,在课本剧的表演过程中,同学们入情入境,把课文故事表演得栩栩如生,因而蔺相如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个性特点又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六、注重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那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总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生能在此期间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对其终身受益。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要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阅读等都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