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习作教学的几点感悟
2017-04-15何龙芝张凤姿
何龙芝 张凤姿
【摘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激发兴趣、积累素材、进行方法指导”这三点,使学生想写、有的写,又会写,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激发兴趣 积累素材 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05-01
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感到:小学语文的学习大体可以归纳为“读好书、写好字、习好文”这三大块。其中,“习好文”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学生呢,一听到要写作文就犯愁。针对此现状,我在教学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地探索。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写
1.提供写作展示平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都会将写的比较好的学生作品在班内当作范文来读。对于特别好的优秀作文,我还会以电子稿的形式向我们的校报、《沂蒙晚报》等地方投稿。写作展示平台的搭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2.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每次的写作学生是不是愿意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习作内容是不是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是不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我在每次的习作教学中都会慎重地选择习作内容,让学生有那种“这正是我想说的、我喜欢的”的感觉。这样,他们就不会感到写作文是一件可怕的事。
3.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我会经常进行一些片段练习。而每次练习都会遵行着“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进行,这样就排除了学生对写作的害怕心理,自然就促进了其对写作的兴趣。学生在每次的小练笔中都能得到一点收获,就有了一种喜悦感、成功感,因此对写作文就会越来越积极、越来越主动了。
二、积累素材,让学生有的写
1.生活积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校园、投向家庭、投向社会、投向大自然,多观察、多思考、多動笔,把我们的习作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1)让学生留心观察,学会积累。(2)在学校生活中,可以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3)在课余生活中,鼓励学生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从劳动中积累真实生动的写作素材。
2.读书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材料。(1)广泛阅读,开拓视野。我们都知道,凡是语文成绩好、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他一定是个爱读书的学生。因为大量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可以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写作技能。(2)熟读背诵,内化吸收。在平时的教学中,课本中每篇文章的精彩之处,我都会要求学生进行背诵。我还让他们建立一个积累本,把平时看到的一些好词好句、优美的段落记录下来,在晨读课上进行熟读或背诵。
3.练笔积累:我们要求学生进行读书积累并不仅仅是为了积累,而是想让学生从书中学到知识,能把书中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为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写日记、写读后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形成自己的写作技能。
三、方法指导,让学生会写
1.学会审题:审好题是写作的前提。有的学生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审题。因此,我们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学会审题。通过审题,要让他们明确作文的内容范围、时间范围、数量范围等。关键还要学会确定作文的“题眼”。“题眼”就是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它是作文要具体体现的内容。例如《一件难忘的事》的题眼就是“难忘”。
2.学会选材:有的作文不够精彩,不是文章的立意不好,而是学生没有找到恰当的事情来突出、表现自己的中心思想。因此,学生在作文选材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选材要真实。只有自己熟悉的、真实的事例才能感动自己,才能写出真情实感。(2)选材要典型。所选事例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一定要有深度,能准确说明自己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3)选材要新颖。我们写作文是给别人看的,而每个人又都喜欢新颖、特别的东西,因此像一些老生常谈的东西,我们最好就不要写了,因为别人对这样的作文不大感兴趣。
3.学会开头结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作文如果能有一个好的开头就能立马吸引住别人的眼球,我们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开头的方法。作文的结尾与开头一样,方法也是有的,但是没有固定的模式。
总之,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学生的写作将不再是个难题,我们的习作教学也不再会难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