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2017-04-15林启福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校本德育评价

林启福

(三明学院附属小学,福建 三明 365000)

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林启福

(三明学院附属小学,福建 三明 365000)

针对当前小学德育活动缺乏层次性、整体性、系统性和有效性的现状,可以采用“德育活动课程化”的策略:对德育活动课程进行顶层设计;整体架构德育活动课程的内容;建立德育活动课程评价体系。

德育活动;课程化;校本课程;实效性

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儿童的认知、情感、意志和品格主要是在实践和活动中不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在当今多元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下,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当不断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现状:为活动而活动,教育成效低

目前,小学德育活动大多主题鲜明,形式丰富,但是存在活动目标抽象化、活动内容成人化、活动过程形式化、活动评价单一化的现象,缺乏层次性、整体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导致“负教育现象”或“零效果现象”,弱化了德育活动的成效。

(一)负教育现象。指德育成效与德育目标背道而驰,产生了“负效应”。如每周一举行的升国旗仪式,本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德育常规活动,但是随着国旗下训话模式的展开,学生把升国旗、唱国歌当作一种机械重复的活动,疲于应付,甚至躁动不安,失去了对国旗的敬畏,升旗仪式的神圣与庄严不复存在,甚至产生严重的排斥和抵触心理。

(二)零效果现象。如学校举办春游、秋游活动,目的在于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亲近自然,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环保教育。而通过调查,学生的兴奋点在于不用坐在教室里上课,没有家庭作业,可以买零食吃;教师和家长的关注点则在于学生的安全。活动目标没有达成,效果令人失望。

二、反思:以德育活动课程化提升活动实效

面对德育活动高耗低效的现状,作为管理者不得不思考:德育活动的视点应聚焦在何处?如何找到德育工作创新的生长点和突破口?

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学校管理者的课程教学领导力已经上升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提出,校长应具备有效统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课程的能力。[1]课程是学校文化的象征,是学校品牌建设的载体,是校本教研成果的展示,也是育人目标有效落实的保证。可以把德育活动设计成校本德育课程,采用“德育活动课程化”的理念提升活动实效。

什么是德育课程化呢?就是在明确国家教育目标、学校德育目标和课程改革目标的基础上,建立三级德育课程和评价体系。[2]将碎片化的德育活动设计成校本课程,进行课程开发的顶层设计、纲目并举,既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组织与实施及课程评价,还有师资、课时、活动场地、经费、制度及教学管理的保障,形成完整的、稳定的体系架构,有效地克服了德育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确保活动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社会共同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构建促进学生品格成长发展的开放性、立体化的德育课程体系,较好地弥补了德育学科课程之外学校德育课程的空白。

推行“德育活动课程化”的策略,前文例举的升旗仪式,就可以设计为一门校本课程。课程目标设定为:一是落实升旗制度,规范升旗仪式;二是升旗仪式每周一主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是通过升旗仪式,展示班级风采,表彰学生身边的榜样,培养集体荣誉感和争先创优的意识。在课程目标的指引下,升旗仪式不再套路化和模式化,少先队开展主持人、升旗手、护旗手、小摄影师、小记者等岗位的公开竞选活动,进行规范化、专业化培训;开展“升旗中队”的评选活动,展示班级风采,加强集体凝聚力;组建“国歌领唱团”,带领全校师生唱出国歌的气势;开展“身边的榜样”颁奖仪式,受表彰的师生走红地毯,校领导致颁奖词……通过学校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报道每周的升旗仪式,以点赞、转发、评论等方式进行课程评价。升旗仪式以课程的形式开展,有效地达成了“形式上吸引人”“内容上教育人”的效果。

三、实践:“德育活动课程化”的探索

将长期游离于课程之外的德育活动纳入校本课程体系,教师和学生不再为活动而活动,在课程目标的指引下,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实现德育方式的转型,建构起基于活动的德育校本课程,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一)德育活动课程的顶层设计

对德育校本活动课程进行顶层设计,是提纲挈领的课程建设的科学思路。

1.德育活动课程理念与办学理念相吻合

课程是一所学校的立足之本,只有依托课程,才能真正让办学理念“落地生根”,彰显学校特色,形成学校文化。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办学理念的引领。如:三明学院附小提出“福泽教育”办学主张,着眼于“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紧扣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不断探索基础教育阶段小学生品行教育的有效情境体验活动,自主开发设计了“幸福七色花”年级特色活动课程,使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六年中,每一学年至少经历一项刻骨铭心的活动课程,引导学生感受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分享幸福、传递幸福和奉献幸福。

2.德育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相融合

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课程,课程的出发点与归宿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也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因此,德育课程目标须与学校的培养目标一致,只有两者的一致,课程才有了方向,目标才有了实现的可能。当课程具备了这样的文化特性,当每项管理以课程的角度入手,学校文化的灵魂也就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载体。

3.德育活动课程特色与学校特色相结合

以课程为支撑,研究与开发校本化的特色课程,是学校形成特色文化的有效方式。如:三明学院附小“福泽教育”倡导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开展小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情境体验式教育,“幸福七色花”年级特色活动课程成功地将德育校本课程与学校特色相结合,不但强调个体的积极参与和内心体验,而且注重集体活动中的互相感染、互相教育,课程贯穿于小学教育的整个学段。

(二)整体架构德育活动课程的内容

1.开发好习惯养成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就是养成教育,重视良好习惯培养,是为学生幸福人生的奠基工程。但是在学校教育中,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往往没有形成体系,没有形成合力,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好习惯教育课程化正是养成教育的最好载体。如:学校开发了分层序列化好习惯养成教育课程,在整合各年级教师智慧的基础上,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递进顺序,探索推进每个年级2个学习习惯和2个生活习惯6个年级24个好习惯培养序列。学校制订课程纲要,编写《好习惯成就学生幸福人生》校本教材,开展教师培训,严格进行教学管理,突出了课程的生活性、全面性、实践性和活动性。

2.开发班、队活动课程

班、队活动课是小学德育不可或缺的阵地之一,虽然被列入课程表,却是一门“三无”课程,无课程标准、无教材、无课程评价。正因为如此,班、队活动课随意性大,常常被学科教学挤占,或者班主任将其上成了批评会、思想教育会,大大削弱了班队活动课的育人功能。应充分发挥年段长和班主任的作用,集众人智慧,开发年级班队活动课程,促进班队活动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如学校“天天向上”中队开发了“烹饪课程”,从四年级起,每周五下午最后一节班队活动课上“烹饪课”,以饮食文化欣赏课和烹饪操作课为主,还包括美食品尝、课后器具整理及卫生清洁等。授课教师由班主任和家长志愿者担任。为了检验该课程实施的成效,该中队每学期开展一次“厨王争霸赛”,方案的制订、活动的前期准备、厨师评选都由学生和家委会成员共同完成;洗菜、切菜、调味、装盘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3.开发社会实践活动课程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让社会实践不走过场的最好方式就是形成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融入社会的意识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如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资源开发实践活动课程,“军校合作”,即借助武警支队、消防支队的力量开设“我是小军人”课程;“馆校合作”,与图书馆、艺术馆、科艺馆、博物馆合作,开发艺术、民俗、科技活动课程等;“企校合作”,即带领学生走进大型国企、私企,开发动手操作类课程。再如三明学院附小开发了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做到“七有”,即有目标、有主题、有方案、有布置、有落实、有评比、有展示。课程目标设定为:一是培养学生融入集体生活的情商;二是磨炼学生意志,培养抗挫折能力的逆商,三是引导学生形成树立理想、信念的志商;四是培养学生学会合理安排生活、购物、旅行的财商;五是培养具有公民素养,有崇高道德品质的有德商的现代公民。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建议的指引下,学生自发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深入工厂、农村、社区、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少年宫、教育实践活动基地等开展实践活动。

4.开发校园节日文化课程

学校特有的“节日”意义非凡。开发校园节日文化课程,是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三月社会责任担当月,四月读书节,五月艺术节,六月童玩节,九月感恩节,十月科技节,十一月体育节,十二月英语节,紧扣“校园节日文化”打造德育活动课程,对学生更具吸引力,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度与参与度,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5.开发家校合作课程

我们要挖掘资源,建立完善的家校联动网络,形成合力。[3]家长来自各个不同的行业,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开发家校合作课程,有利于拓宽教育渠道,创设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平台,更好地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引领作用。如:学校开设“家长百家讲坛”课程,家长走进课堂,担任教师,借助职业优势,或讲家乡美,或支安全招,或讲理财小窍门,或做小制作,或开展心理团体游戏……新鲜的课堂,新鲜的面孔,新鲜的知识文化大餐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成长体验,较好地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丰富了学校的德育活动课程。

(三)建立德育活动课程评价体系

1.把德育活动课程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定

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过程性”评价,把学生参加活动课程的作品、笔记、照片等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存入成长记录册;设计评价量表,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陈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设计评价指标,指标具体化,通过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和家长评,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评价,提高德育活动课程评价的准确度和公正性。

2.把德育课程评价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倡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将教师开发与实施德育活动课程的情况与年度考核挂钩,着重从教师的开发课程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德育课程目标达成度及总结反思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评优、评先相结合,与绩效考核相结合。

德育活动课程化,建立起对学生道德发展具有稳定性、针对性、层次性和整体性的课程体系,才能确保德育活动的常态化开展,才能建立德育活动长效机制,才能不断提升育人的实效性。

[1]欧阳芬,屈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与专业发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4.

[2]李天舒.德育课程化浅析[J].辽宁教育,2014(16).

[3]楚红丽.校长如何营造育人文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林文瑞)

猜你喜欢

校本德育评价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