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专综合英语课程中的中华文化唤醒
2017-04-15余亮妹
余亮妹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英专综合英语课程中的中华文化唤醒
余亮妹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综合英语作为英专培养计划中的主干课程,其教学理念应㈦时俱进,摆脱单纯的语言技能输入模式。在综合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人们也有意无意地开始反观自身的语言㈦文化,这就是该课程对中华文化的唤醒作⒚。本土文化的唤醒也就意味着文化自觉的萌芽,对本民族文化的自知之明使人们能有意识地进行文化对比。通过对比实现文化互鉴、互赏,激发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冲动。文章通过简要的教学案例说明如何在综英课堂中适时且合理地反观中华文化并利⒚英语资源使自己在交流中掌握主动权。
综合英语课程;中华文化;文化自觉;跨文化交流意识
《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1]中对英专培养目标的表述为: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符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国标》对能力的要求为:学生应具有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语文学赏析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备获取和更新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运用本专业知识进行思辨、创新和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1]其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出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英专学生必须要顺应多元化时代的需要,增强跨文化交流的意识、敏感性和能力。
一、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综合英语课程(以下简称“综英”)是英专培养计划中的主干课或基础课。尽管如此,该课程的授课方式和重点仍停留在语言技能及相关文化背景的介绍上,其课程定位还存在一定的历史误区。[2]因此,本质上它与大学公共英语或高中英语似乎没有很大的差别。所谓综英,意味着它是听、说、读、写等技能课的综合,其地位应该是基于技能又高于技能。高于技能指的是学习者在技能掌握的基础上能够融会贯通,形成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敏感性并灵活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高效的人文交流。
然而,目前综英教学的效果并不都很理想。根据笔者六年多的教学反思发现英专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为:(1)语言方面,英文没竞争优势,中文反而有所退化;(2)知识面相对较窄,长期停留在语言的怪圈里,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也只能浮于表面;(3)文化认识方面,对本民族、家乡的历史文化了解匮乏,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识也只是个大概。当然,不能把这些问题都归咎于一门课,但每门英专课程在形成有机系统的过程中都对人才培养承担着不同程度的责任,综英课程更应该在教学理念改革中起到表率的作用。
交流是语言学习的最终归宿,不管这种交流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交流并不仅在于语言的形式,更在于语言所承载的态度与思想。英专学生固然存在以上问题,但问题的根本在于学生的语言态度和自我意识。此处的语言态度和自我意识涉及两个问题,即“学习者要对语言(英语)做什么?”“学习者有怎样的文化身份?”学生选择英专的原因主要有:兴趣、未来就业、偏科、调剂等。兴趣驱动下的英语学习虽动力十足但其语言态度或自我意识却不一定清楚,而这种模糊意识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迷失。
那么,应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学习者的语言态度和自我意识问题呢?“学习者要对语言(英语)做什么?”“学习者有怎样的文化身份?”面对这两个问题,综英为我们打开了一条思路。表面上该课程是在整合英语语言技能和英语文化常识,但实际上也正是这个过程激发人们开始从英语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华文化,回归文化自觉,进而形成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冲动。那么,应该怎么理解此处的中华文化、文化自觉及跨文化交流意识等文化概念呢?
二、综英相关的文化内涵
(一)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和“中国文化”经常被替换使用。细究起来,“中国文化”的地域和政治味相对较浓,而“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则较突出。民族性是指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气节、民族性格和民族特性。[3]鉴于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本文倾向于使用“中华文化”这一术语。
一般概念中的综英课堂都偏重于英语语言技能及相关英美文化常识的传授,而对中华文化内容的融入则较薄弱。殊不知,这种通过他者文化来唤醒自身文化的过程其实也是对他者语言和文化的一种加强,而在中华文化唤醒的过程中,我们不再对自身文化“视而不见”。这也就是文化自觉的过程。
(二)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最早是由费孝通在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在他看来,所谓的文化就是人造的人文世界。[4]具体而言,费孝通指出“文化就是共同生活的人群在长期的历史当中逐渐形成并高度认同的民族经验,包括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伦理准则、社会理想、生活习惯、各种制度等。”[5]也就是说,文化离不开人的活动,在人的作用下形成了公认的民族经验,这种高度认同的民族经验就形成了人们所共享的人文世界。当今社会,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不自觉地参与对外交流,也就是在这种交流中人们才真正地意识到自身文化的存在。而要进行交流首先得了解自身,只有了解了自己的文化才能掌握交流的主动权,才能在交流中做出理想的选择和决策。这也就是费孝通所说的“文化自觉”或文化自知之明,即明白自身文化的渊源、特色和发展趋向。[4]
正如《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所提到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6]显然,当有了自知之明,交流中的主动权就掌握了一半。在综英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首先接触到的是他者文化,即彼文化。在彼文化的触发作用之下开始反观自身文化,即己文化。这种通过语言学习的彼文化了解、文化自觉和文化互动提高了学习者的文化对比意识及跨文化交流意识。
(三)跨文化交流意识
意识对于一个人的作用不言而喻,它是行为的先导。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形成得益于内、外力的作用。外力主要指“全球化”“地球村”“信息化”等发展趋势。尤其是信息时代把人们推向了一个不可回避的大世界和“小世界”舞台,交流形式的多样化使人们发现了生活中的多种可能性。而内在的力主要指文化自觉的开放性和对异文化的包容性。
Baker提出跨文化意识是指人们有意识地认识到文化形式、行为、参照对象等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并且能够灵活地把这种认识落实到具体的交流情境中。[7]显然,这种跨文化交流意识不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而且也具体到实际交流中。因而,综英课程主要培养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包括英语国家文化意识、本土文化意识及文化互鉴意识;在交流形式多元化的时代,这种文化互鉴和互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交流而且与实际交流密不可分。
三、综英中的中华文化唤醒
综英所具备的本土文化唤醒潜力给教师提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即如何在综英中唤醒中华文化,形成文化自觉,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为此,本文将以何兆熊主编的《综合英语1》[8]为教材,通过教学案例来阐释该问题。
案例一:第一单元Never Say Goodbye
此单元主要从一位小男孩与其外公的交流来探讨人应该如何面对告别。本单元行文简洁,主题生活化,但要使其在课堂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绝非易事。
说到中华文化唤醒,首先,文中的grandpa是指“爷爷”还是“外公”呢?答案就在第十段:“Billy,I planted these roses a long,long time ago—before yourmother was even a dream.I put them into the soil the day my first son was born.Itwasmy way of saying thank you to God.That boy’s name was Billy,just like yours.”这个问题也就把课堂导向了中华文化中复杂的亲属称谓与英语亲属称谓之间的差异。这可以通过系统的图表来展示,其中原因也可简单带过。作为拓展阅读,学生在课后也会读到笔者参考的一篇论文——《汉英亲属称谓系统的对比研究》[9]。这种论文感知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日后的毕业论文写作。众所周知,《红楼梦》中所涉及的人物及其亲疏关系相当复杂,笔者选用大卫·霍克斯英文译本第二卷后附的人物介绍(中英文对照)[10]为材料,要求学生课后对比研究并以此作为下一次课堂的课前演讲话题。
其次,第十段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英语取名习惯及其与中文名的差异。笔者向学生推荐一篇关于英美国家姓名文化为主题的文章[11],方便学生了解英文名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帮助新生有意识地为自己选择英文名。中国人取名的习惯问题可以地方文化为切入点,就拿笔者的名字为例,它的福建味很重,因为福建很多女子的名字中会有个“妹”字,尤其是在农村。这一方面是受方言的影响,另一方面主要是受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女子名字可以随便起而男子因涉及继承问题通常就得按照家族谱系的要求来起。基于笔者的个人例子,引导学生反思各自姓名的来历,其鼓励他们用英语表达其中的来龙去脉。显然,这样的课堂话题自然、生活且实在。
最后,文中小男孩与外公默认着一种超越亲情的友谊,这一点可以参考以下节选:(1)“Come with me, my friend,”he whispered.(2)“Hello,my friend,”he said, with a brief smile.(3)Remembering Grandpa's words,I reached deep within me for those special feelings that had made up our friendship.Suddenly,and truly,I knew what he had meant about never saying goodbye—about refusing to give in to the sadness.小男孩对外公的称呼一直都是grandpa,但在心里是认同外公那平等的友谊之道。这就涉及到英语国家与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家庭成员关系的认同差异。当然,伴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深入,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或认同关系也有点向西方靠拢,但这种变化多是浮于表面,本质上儒家文化中的三纲五常仍然根植于民族的骨髓中。
案例二:第三单元WhateverHappened toManners?
本单元的作者站在美国人的立场讨论了礼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课堂引入阶段可先对比manner和manners之间的差异,强调manners指个人的行为举止及为人处世之道。接着,中华文化中的“礼”也被纳入了课堂讨论范畴,但由于儒家文化中的“礼”内容深广,课堂短暂的时间只能涉及以下三方面内容。
1.“礼”的说文解字。“礼”的繁体形式为“禮”,《汉字树》对该字的解释是向神(示字旁)“击鼓献祭”(豊),祭祀礼仪也[12]。显然,“礼”与天神崇拜的祭祀仪式紧密相关。通过这种介绍,使学生重新认识中国汉字,树立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学习、传播汉语言及其文化。
2.“礼”的核心思想。儒家礼的思想非常丰富,“礼所体现的道德精神是贵人敬让;礼所追求的社会理想是有序和谐;礼的本质在于实现一种非法律维持的社会组织方式;礼的体现是行为与精神的高度文明。”[13]作为课后的拓展阅读材料,陈来的论文[13]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中的“礼”。通过翻译以上关于“礼”的四要义,鼓励学生用英语来表达自身文化的精髓,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进行有内容和内涵的交流。
3.manners和“礼”的异同。基于前面两点引导学生对比美国文化中的manners与儒家文化中“礼”的异同。这里的manners强调个体作为社会一员要注重为人处世及待人接物的礼仪。对比中华文化中的“礼”可以发现,美国文化中的manners更注重个人修养,比较贴近儒家文化中的“贵人敬让”及“行为与精神的高度文明”。而儒家文化除了提倡个人修养也重视和谐的社会秩序及道德自觉下的社会组织方式。这种区别也反映了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倾向和中华文化的集体主义(collectivism)内涵。
案例三:第十单元A Debt to Dickens
第十单元是赛珍珠个人传记的一小部分。文中提到了她在中国的经历以及狄更斯的作品对她的人生及日后写作生涯的影响。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具备了丰富的跨文化交流经验。她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大地》有力地证明了她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也可以说,她是成功的跨文化交流使者(intercultural speaker)。跨文化交流使者横跨于他者文化与自身文化之间,并在信仰、意义与行为方面沟通、建立并保持两个文化之间的联系[14]。通过这个单元及其相关背景的学习,笔者引导学生提炼出赛珍珠作为成功的跨文化交流使者所具备的条件与特点,即学贯中西、文化自知、跨文化交流的个人使命感等。
1.学贯中西。赛珍珠在美国出生没多久就来到中国,学的第一门语言是中文,家里给她请的私塾使她深谙国学经典。另外,她又在自己的祖国(美国)攻读本科和硕士学位。从学习经历来说,她绝对是学贯中西的代表。从社会文化交流经验来说,她也不愧是横跨中西的大家。
2.文化自知。此处的文化自知即费孝通的文化自觉。她在美国期间深刻地体会到美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自负”及对他者文化的“无知”。就是这种文化自知之明引导她后来的写作,发现东方并鼓励美国放眼世界。
3.跨文化交流的个人使命感。作为跨越东西方、经历丰富的作家,赛珍珠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的个人使命感。她不以好坏、优劣的标准来审视不同的文化,她尊重他者文化。中国的生活经历给了她很多或好或坏的回忆,这些都成为她人生的一笔财富,她意识到自身文化的不足,用感恩的心,带着文化交流的使命感去创作,把人性中的不同面用笔勾勒出来让世人去评判。
通过赛珍珠这个案例,我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穿梭于文化之间的人很容易意识到自身文化的“存在”,即跨文化交流的自我文化唤醒作用。自我文化唤醒的过程即文化自觉的过程,基于这种文化自觉才促进了跨文化交流意识的觉醒和加强。
以上三个教学案例只是中华文化唤醒中的冰山一角。在第五单元How to Be True to Yourself中,作者感觉到社会中个人正直品格的缺失,提出正直三原则。文章的结构脉络很清楚,但作为学习者不应该只是了解这三个原则,更应该懂得用这三原则去阐释我们所认识的中国名人及大家。毕竟,人才是中华文化财富中不能被忽略的主力军。第十二单元Gender Bias in Language主要探讨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这个关于语言文化的文章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当然,更接近学习者生活的是方言中的性别歧视。当我们在讨论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时其实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自身语言的文化现象。想办法把自己抽离出来或通过他者来看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自己,然后让自己被别人了解。第二单元The Fun They Had讲述两个学生在2157年未来世界的上学模式、厌学情绪及对200多年前学校生活的向往。针对这篇富有讽刺意味的文章,课堂教学中可以(1)讨论我们现在的校园学习模式、厌学情绪及对200年后学习模式的想象;(2)《红楼梦》中的闹学堂那一回,追述清代学堂的模式;(3)结合福建地方文化,大概了解近代福建船政学堂的学习模式。
以上这些简要的教学案例旨在说明中华文化在综合英语课堂中是如何被自然地呈现并强化英语语言学习。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导入的过程中必须得把握好时间和程度以免喧宾夺主。
四、总结
综英的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面对综英就是语言技能培养的偏见,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放眼全球,注重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综英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对话的过程,是文化自觉的开始。这种对话使人在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也意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自我追问的习惯有助于学习者明白自身与语言的关系,明白中华文化的内涵,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意识,进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及中华文化并学会文化互鉴和互赏。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交流。
[1]仲伟合.论《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创新㈦思考[J].现代外语,2015(2).
[2]唐燕玲.论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㈦综合英语教学改革[J].外语㈦外语教学,2008(8).
[3]倪志⒙.试论中华文化民族性㈦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4]费孝通.全球化㈦文化自觉:费孝通晚年文选[M].北京:外语教学㈦研究出版社,2013.
[5]费孝通.中国文化的重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6]孙武(撰),郭若化(译).孙子兵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6.
[7]Baker,W.Intercultural awareness:modelling an understanding of cultur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 ication through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J].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2011(3).
[8]何兆熊.综合英语1[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裘燕萍.汉英亲属称谓系统的对比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3).
[10]曹雪芹.红楼梦(第2卷)[M].大卫·霍克斯,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11]牛道生.英美国家姓名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初探[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12]廖文豪.汉字树(2)[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13]陈来.儒家“礼”的观念㈦现代世界[J].孔子研究,2001(1).
[14]Byram,M.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4.
H319
A
1673-9884(2017)07-0103-04
2017-02-16
2015-2016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访学课题
余亮妹,女,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