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柳青木版年画考察报告

2017-04-15郝世娟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杨柳青木版年画

郝世娟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 300000)

杨柳青木版年画考察报告

郝世娟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 300000)

一、考察目的

2017年4月,我参加了研究生部组织的“感受年画历史,承载传统文化”参观杨柳青木板年画博物馆活动,目的是为了深入理解杨柳青木版年画各时期的发展过程、了解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制作方法、探究杨柳青年画的艺术风格;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二、考察内容

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历史、工艺及艺术风格。

三、考察过程

杨柳青博物馆位于天津市河西区佟楼三合里111号。这是一所以收藏、研究、展示杨柳青木版年画为主题的公益性博物馆。博物馆依照年画题材设计展线,分为历史故事、戏曲故事、古版藏珍、仕女娃娃、世俗生活、戴齐画坊、保护发展、中国年画集锦等七个展厅,展示杨柳青木版年画619幅,展览内容丰富多彩,立体生动。我首先参观陈列在馆中的历史年画,了解了中国民间绘画的发展历史。宣教人员对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历史、发展及艺术风格等方面做了详细解读,使我认识到了杨柳青木版年画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的价值和地位,深入了解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文化底蕴及技艺方法。在这次参观中,国家传承人冯庆钜先生对年画设色进行了讲解,并具体阐述了关于传统民间木板年画的制作流程与成果。

四、考察分析

此次学习使我对杨柳青木版画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作工艺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我根据参观学习所掌握的资料,再结合自己的观点来完成这篇考察报告。

木版年画是以木板画的形式制作而成,是一种独特而又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民众心理习俗和审美习惯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是我国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它具有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广泛的题材内容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特色。

(一)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发展历史

杨柳青年画产生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因源于天津杨柳青镇而得名。杨柳青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市镇,交通便利,南方的优质纸张、颜料运到了杨柳青,为这里的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杨柳青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清代光绪年以前。那时,天津杨柳青及其附近十几个村庄,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年画制作,可谓是“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康乾时期,杨柳青年画的风格严谨,背景简洁,注重人物神情的刻画。嘉庆、道光年间,杨柳青年画的风格渐趋活泼,画面热闹、色彩丰富,背景也各式各样。

近代以来由于农村凋敝,石印年画的兴起,杨柳青年画的生产一度衰落。尤其因为国内革命战争、抗战和解放战争等社会因素,杨柳青年画饱受战火涂炭,随即搁置发展,年画在生产销售上均受到很大破坏,画店相继倒闭,至解放前已濒于艺绝人亡的境地。

解放后,杨柳青年画才重见天日。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曾多次举办了杨柳青年画评选活动,涌现出了很多的优秀作品,在天津成立了“杨柳青年画生产互助组”后来又成立了杨柳青画社,使杨柳青年画迅猛发展,知名度也日益提高。杨柳青木版年画以顽强的生命力从新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新中国成立以后,掀起了“改造旧年画,创立新年画”的运动,成为了杨柳青年画发展的重要阶段,并涌现出沈大慈、杜滋龄、邵文锦、何华国、那启明等一批优秀的木版年画创作者。

(二)杨柳青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

1、制作方法。在这次活动中为参观了杨柳青木板年画的全部制作过程,了解到了制作工艺。杨柳青木版年画继承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工艺美术、木刻版画、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画面色彩明显,柔丽多姿。以宣纸印刷,用国画颜料,年久色彩依旧不褪不变。杨柳青年画既有版画的刀法韵味,又有绘画的笔触色调,构成与一般年画和其他年画不同的艺术特色。

杨柳青木版年画把手工彩绘与木板套印相结合,大致可分为五道工序,分别是勾描、刻版、水印、彩绘、装裱,其中每一道工序都学问精深非常考究,许多工匠都从小专注于其中某一道工序的学习。第一步勾描是指用简练的笔墨塑造图案形象,勾勒出的线条灵活多变,需要有一定功力的画家才能完成。第二步刻板是勾描完成后的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刻工要以刀代笔刻制出细腻生动的线条。这次活动中我亲自体验了第三步水印画的过程:将纸张压在水印画案的固定位置上,再把画版仰放在纸的左边,用棕刷将颜料均匀地刷在画版上,蒙上纸后,在纸的背面,用棕耙拓摹。完成拓印后就可以进行第四步彩绘了,彩绘中尤其以“开脸填色”的独一无二的画法为世人所称道。最后便可装裱成画了。

2、题材内容。杨柳青年画内容丰富,题材范围广泛,大多与人民生活密切关联,包括风俗、历史故事、戏曲人物、娃娃、美人、花卉、山水及神码等,尤以反映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长。不仅富有艺术欣赏性,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研究价值。以这些优秀作品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形成杨柳青年画艺术的主流。在年画内容上富有生活情趣、积极乐观。代表作品有《庆赏元宵》、《庄稼忙》、《秋江晚渡》、《新年多吉庆,合家乐安然》、《携壹南村访旧识》、《渔妇》,以及带有时事新闻性质的《女子求学》、《抢当铺》、《文明娶亲》等。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娃娃类的年画,以《莲年有余》、《五子夺莲》为代表。

《莲年有余》画面上的娃娃“童颜佛身,戏姿武架”,手拿莲花,怀抱鲤鱼,取其谐音,寓意生活富足,成为年画中的经典,广为流传。《五子夺莲》是传统作品的经典,画面中娃娃的造型别致、圆润丰满、生动活泼,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寓意吉祥。

3、艺术特点。杨柳青木版年画在造型上对客观事物的形象进行了简化和概括,采用了大胆的夸张、变形手法,表现出了大胆、鲜明、朴实无华的艺术特征。这种创作方法是名族历史文化中流传下来的造型语言。

杨柳青木版年画在色彩上也独具特色,它成功的吸收了中国画“工笔重彩”的表现方法。画师们在自然形象中提取颜色进行夸张处理,习惯采用互补色之间的对比关系,体现出一种真诚、质朴、热烈的情怀,用纯粹、鲜艳、强烈、喜庆的色彩淋漓精致的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情感。

杨柳青年画为了强调主题,在寓意上运用了多种手法,这也是杨柳青木板年画主要的艺术特征。为了追求突出画面效果和强调年画寓意,所画的内容往往超出常理,但是极其又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的需求。例如《莲年有鱼》中作者为了突出主题采用了夸张手法,娃娃怀中红色金鱼的比例大于人物,这样做不仅突出了主题,也受到了人民大众的喜爱。

五、考察意义

此次参观对深入理解杨柳青木版年画各时期的特色、中国民间年画发展过程、年画艺术创作基本原则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杨柳青年画是中国年画艺术的代表,在中国民间文化和天津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考察和学习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未来的艺术创作实践中,作为壁画专业的学生,我深知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和大众审兴趣的多元化,开拓当代壁画艺术语言形式更加多样自由已成为必然。在当代壁画艺术创作中装饰风格的壁画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造型方法上追求平面、夸张、简洁的艺术效果,这同杨柳青版画的造型语言有很多共通之处,这就要求壁画艺术创作者们在吸收其它优秀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以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态势去丰富当代壁画的语言和风格,从而最大限度的的发挥壁画艺术的价值。研究和学习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杨柳青年画背后的民俗历史和艺术语言,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更在专业领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是一次丰富深刻又难忘的学习经历。

中国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需要我们深入学习与消化,把好优秀的精华为己所用,争取可以在艺术的道路上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杨柳青木版年画
牛年画牛
杨柳青年画的“副产品”——春宫图
年画
缸鱼年画之旅
杨柳青年画的“副产品”——春宫图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视觉艺术符号分析与解读
杨柳青
平阳木版雕印戏曲拂尘纸一幅一戏四图年画考释
教学设计之《杨柳青》
论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的建立与开发——兼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