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军住房军民融合保障方式的几点启示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外军民营化军民

解 元

(武警士官学校 浙江 杭州 310000)

外军住房军民融合保障方式的几点启示

解 元

(武警士官学校 浙江 杭州 310000)

随着军民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军队住房军民融合保障方式问题亟待研究。外军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在保障的货币化、商品化、社会化方面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为我军今后住房保障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基本途径、主要模式、根本目的等几方面的启示。

军队住房;军民融合;外军

住房保障社会化属于军队保障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需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课题之一。美国、西欧、俄罗斯、日本等外军在这方面起步较早,有很多好的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为我军今后住房保障改革提供了灵感和启示。

一、外军住房军民融合保障方式的经验做法

(一)提高工资水平和住房补贴,实现住房分配的货币化

二战后,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增长,军民融合后勤保障模式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欧美等国军队先后进行了军队住房制度改革,其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军队住房由实物分配为主改为以货币分配为主,货币分房的改革措施主要体现在军人工资与住房补贴方面。譬如,美军现役官兵每月可领取一定数额的基本住房补贴,多少取决于其工资级别、是否带家属和服役地点等因素。法国军人住房补贴制度与之相类似,主要是依据居住区域类别确定。德国军人住房补贴已经体现在其基本工资之内,对于子女较多或因部队换防而一时找不到适合家庭住房的,可由政府发放一定的住房补助或分居补助费。

(二)鼓励军人建房、买房,实现住房使用的商品化

为推行住房商品化改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军开始实行“军人家庭住房民营化”计划,主要三方面内容:一是提高军人住房补贴,积极鼓励军人直接购买商品房;二是引入私营部门和物业化管理手段,提高军人住房对私有部门的依赖程度;三是继续保持军事建筑基金的稳定增长,有足够的经费保障改善军人住房环境条件。俄罗斯也进行了类似的军队住房制度改革,为了鼓励现役军人建房或购买私房,每人都建立了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由国家(军队)定期给其存入一定数目的金额,作为在俄境内任何地区购买私有住房的启动资金,不必等到服役期满就可动用。日本自卫队也有类似规定,由国家提供资助,或通过军队互助会建造、购买私有住房,以商品房等方式解决军人(家属)住房问题。

(三)引入民间建管力量,实现住房保障的社会化

随着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欧美等一些西方国家军队开始在某些不处于核心地区军营的住房实施“住房民营化”管理改革,裁剪或撤消军事编制的营房维修与保障机构,引入地方私有部门或企业从事军人住房保障管理。美军的“军人住房民营化”和英军的“军人住房委托式营运保障”都是很好的例子。引入私有部门和企业参与经营管理,不仅节约了军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大大改善了军人住房环境条件,提高了军人住房保障效益。

二、外军住房军民融合保障方式的几点启示

(一)完善军人住房补贴与公积金制度是物质基础

纵观外军住房由完全军队供给走向军民融合保障方式转变过程可以发现,其建立完善住房补贴与公积金制度起到基础性作用。我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住房补贴与公积金制度,但至今仍然很不完善。住房补贴对于现役干部、士官只能计价挂账,不能直接用于建房或买房,也不能用于办理银行按揭贷款,必须在退役后才能兑现。因此,建议随着国家财政收入及国防预算的增加,加大这部分住房补贴的兑现力度,即从现在或今后某一年开始当月的住房补贴按月随工资发放,以往的还是计价挂账,但根据财力和住房补贴兑现计划,当军人购买商品时可以依据购房发票报销部分补贴。再是建立军人住房公积金银行贷款制度,允许动用这部分资金用于购买商品房。

(二)鼓励军人住房、建房与买房是基本途径

虽然目前高级士官以上的军人随工资发放了房租补贴,但金额较少,且住房补助和公积金都不能动用,限制了军人租房、建房或买房的意愿和经济能力。再者,商品房价格较高,许多干部只能购买部队建设的经济适用房,但要求团职以上,且部队自己有建设用地才行。因此建议出台军人在外租房给予额外补贴制度,在住房补贴逐步兑现和可实现公积金贷款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应该给部队建设经济适用房提供优惠用地,或者允许军人购买地方的经济适用房,以促进军人住房商品化的改革进程。

(三)实现军人住房保障的民营化是主要模式

总部要求全军处于售房区的营院在2009年底前都应引入地方物业管理公司,随之撤消军队营房管理机构,实行民营化、物业化、社会化管理。但是政策实际落实情况不是很理想,建议总部相关部门应下决心解决类似问题,要求相关单位限时引进物业管理公司,撤消军队营房管理机构,完全实现售房区的民营化、物业化、社会化保障管理。该模式模式推广还可应用到一些保密性不是很强、非核心的公寓住房区,实施“住房民营化”管理改革,裁减军事编制的营房维修与保障机构。

(四)提高军人住房保障的质量效益是根本目的

走军队住房军民融合保障方式这条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节约军事经济资源,提高军队住房保障的质量效益,这是总结外军经验给予我们的一条重要启示。我军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住房保障社会化进程中也应该以此为遵循,时刻把提高军人住房保障的质量效益放在首位,将军心民力聚焦到“能打仗、打胜仗”方面。建议在一些非军事核心营区可以采取委托代理模式进行军队住房的营建和维护管理,根据协议引进地方承包商或物业公司负责营房的建设施工、质量控制,以及交付使用后的物业管理、美化绿化和维护维修。当情况需要或条件许可的时候,还可以委托地方房地产投资建设,然后由军队单位承租分配给军人住用,承租合同到期后军队单位可以将房产退还给房地产开发企业,也可以由入住军人购买转变为一般商品房。

猜你喜欢

外军民营化军民
外军军事体育训练“专”化特点及启示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德国民营化的宪法界限——一个纲要性的概说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中的政府责任缺失问题探析
——以十堰公交公司民营化为例
民营化视角下辅警的法律地位和职责范围研究
外军无人机装备保障特点及启示
增强现实诱导维修在外军的发展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