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下的商业秘密保护

2017-04-15张富贵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侵权人

张富贵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 200000)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下的商业秘密保护

张富贵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 200000)

伴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知识经济也蓬勃向上,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型无形财产的价值越发彰显。在企业市场经济竞争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商业秘密,在各种立法中得以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其中重要的立法之一。该法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正当竞争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不足。结合各国经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可以得到进一步完善。

商业秘密;现状;措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作为一种新型的知识产权的商业秘密也在企业竞争的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商业秘密是企业的无形财产,能够为所有人带来一定的价值或经济利益。正因为如此,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我国民法、刑法等法律都对之进行了相关规定。

一、商业秘密的概念和特征

什么是商业秘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规定商业秘密:“未公开的信息,这些未公开的信息应当具有保密性,并具有商业价值”。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规定:“本法所称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不管各国如何定义,商业秘密都有如下特点:

1.秘密性。它是指某种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不被他人所普遍知悉,这是商业秘密的核心特征。一个技术秘密或经营信息一旦失去了秘密性,它被法律保护的前提便消失了。

2.价值性。它是指该项技术秘密或经营信息具有可确定的应用性,能够让权利人获得潜在的或现实的经济利益或竞争优势。商业秘密导致竞争者之间水平、能力的差异,造就了市场中的正当竞争。

3.保密性。它是指所有者对于其认为是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采取各种合法保密措施,防止信息为他人所知。

4.实用性。商业秘密必须具有客观有用性,是能够再生产经营中运用和操作的信息,比如配方、图样等。

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保护的现状分析

商业战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商业秘密是参战者手上的武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现实用深刻的教训给我们上了一课,2010年的力拓等案都在告诉我们,保护商业秘密刻不容缓。

(一)调整范围有限

1.调整的主体范围狭窄

《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主体范围限制在了“经营者”的范围内,它言明规范的是经营者的经营行为。然而在现实的经营活动中,出卖商业秘密的人往往出乎意料,有可能侵害商业秘密的人群庞杂,远超出法律定义的“经营者”范围。对于只是从事发明研究的人,其技术信息中所包含的潜在的商业价值就只能在进入经营活动领域后才可以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

2.对调整内容的规定有限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商业秘密限定在技术秘密和经营信息,但是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可以归属到商业秘密的类型已经不局限于此。有限的调整内容造成超出现行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惩处找不到法律依据,因而无法进行调整。这些调整内容的不完备会在对商业秘密的有效保护造成很大影响。

(二)惩罚力度不够

《反不正当竞争法》将赔偿限定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的利润及合理费用”,只规定了实际具有的价值,而忽略了商业秘密背后的潜在价值,致使被侵权人的其他损失得不到保护,而且对侵权人也形不成有效的威慑作用。

(三)救济制度不完善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保护商业秘密方面采用停止侵害,但是因为这些措施以胜诉为基础,而且庭审时间一般很长,这样极有可能造成被侵害的商业秘密失去商业价值,没办法保证被侵权人的损害缩小。

三、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纵观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保护的现状,其规定已经不能很好地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完善:

(一)适当扩大调整主体

法律调整的主体具有局限性,这样会导致有些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更加全面的保障。因此应当适当扩大调整主体的范围,不应当仅仅局限于经营者与经营者之间,经营者与员工之间,与从事医疗卫生、文化、科研、教学的单位等之间,也应当存在对商业秘密保护的空间。《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可以考虑把商业秘密的主体扩大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等可以拥有商业秘密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主体。

(二)合理增加调整内容

我国也应当适当放宽商业秘密的范围,更好的保护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对于侵权行为类型的规定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对侵权行为的类型增设一般性条款,起到填补漏洞的作用,同时也给予法官判断是否属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自由裁量权;另一方面规定不属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类型,这样在利用一般性条款扩大侵权行为类型的同时又限定了范围,不会造成法官拥有过大自由裁量权的局面。

(三)增设惩罚性赔偿金

在对权利人进行补偿之外,还应当附加部分惩罚性规定。对侵权人加大的经济制裁对被侵权人是一种弥补,对侵权人是一种惩罚。增设惩罚性赔偿金在弥补现行制度保护权利人利益不足的缺陷的同时,也增强了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进行商业活动的纪律性,强化了市场秘密的侵权救济。

四、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商业秘密作为市场经济竞争的核心力量越发重要,正因为如此,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维持市场的良性竞争很重要。而法律作为国家强制力的体现,无疑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法律必然是要及时、有效地调整自身以满足需要的。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各国经验,完善自身,必然可以更好地保护商业秘密不受侵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

[1]郭玉臣.论反不正当竞争法视野下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机制[J].法制博览,2014.08(中)

[2]侯恒.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4.2(上)

[3]许前川.论商业秘密保护—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视野[J].法制博览,2013.11(中)

[5]宋庆阁.试析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J].法制与经济,2013,7(354)

[6]汪胜.商业秘密法律保护问题的研究[J].法制博览,2014.03(中)

[8]郑斌.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C].泉州:华侨大学,2011

张富贵(1992.01-),男,汉族,硕士,上海海事大学,研究方向:民商法。

猜你喜欢

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侵权人
“获益剥夺”规范意义的再审视
——以《民法典》第1182条前半段规定为分析对象
高空抛物,谁来担责?
侵权责任法的过失相抵规则及其适用
支付被侵权人合理费用者的直接求偿权探究
美国《保护商业秘密法》的立法评价
新闻聚合APP著作权侵权的行为规制
《反不正当竞争法》草案的四大亮点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法争议
侵犯商业秘密罪中“重大损失”的内外审查方法
美国对涉华商业秘密的“337调查”及国内行业的应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