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式美术创意活动对幼儿启蒙的促进作用

2017-04-15王海燕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作画美术创作

王海燕

(福鼎市店下中心幼儿园,福建 福鼎 355200)

生态式美术创意活动对幼儿启蒙的促进作用

王海燕

(福鼎市店下中心幼儿园,福建 福鼎 355200)

作为启发幼儿智能的重要方式之一,美术创意活动一直被幼儿园设置成基础的课程用来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是当前的幼儿启蒙教育中,部分教师注重对于技能的教学,而忽略了对幼儿自我创造力的挖掘,导致了美术活动无法达到很好的启蒙效果。因此,文章结合当前的教学背景,通过探索生态式美术创意活动在幼儿园的应用情况,从中感受生态式美术对于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促进作用。

生态式美术教育;大自然;想象;创造

中国著名的美学家、艺术教育家滕守尧指出:“要注重用生态的方式进行启蒙教育。”幼儿的教育要注重综合的引导和开发,要充分让幼儿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在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融合中,提升意识,提升审美,刺激感官,从而达到自我兴趣、能力、智力以及创新力等多方面的提升。“生态美术创意”教育正是适应了时代的需求而产生的。

一、生态式美学创意活动的概述

“生态式美术创意”活动主要是指让幼儿充分接触自然,自主地体验玩沙、玩水,近距离地接触并使用身边一切可以触及到的自然材料和生活材料,从而应用到美术的创作中。幼儿可以在自由的嬉戏玩耍中感受到美术的本真,充分激发创作的思维。而作为幼儿美术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色,为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创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让幼儿在大自然怀抱中自主学习,自然真实地获得发展。最后达到在快乐实践中,感受创作和想象的魅力,收获专注、探究、合作等优秀的品质。

二、生态式美术创意活动对幼儿启蒙的促进作用

(一)打破传统美术教育模式,让孩子感受自然的魅力

解放幼儿、支持幼儿、亲近自然作为新课程理念,打破传统的一日学习生活的时间、空间、常规、材料的界限,为幼儿提供多元化材料。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艺术创造没有统一的答案。每个人的生活感受不同,所表达的形式也必然有差异。“生态创意美术”活动让广大幼儿保持其天性、个性和原创性,有助于幼儿的放养式个性发展。在教育体验的过程中,美术教师通过自主选择主题(如树叶、竹子、沙……),以主题的形式开展生态式美术活动,冲破了日常美术教学的限制,将美术教学从窄小的教室扩展到广阔的操场,从原有的彩色笔、蜡笔、喷墨作画变为让幼儿在自然中寻找素材,用其作画。大操场的花朵、树叶、沙地都成为了教学的素材、绘画的工具,给予幼儿更多的创造灵感,在快乐中创作。例如,在沙画活动中,教师提供石头、毛笔、树叶等材料让幼儿作为工具在沙地上画出一片天地,幼儿高兴地选择材料进行创作,用石头画出太阳、用毛笔画出通幽小径,用树叶画出白云朵朵……幼儿开动思维,在快乐中绘画出一幅美丽乡村图。此外,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例如在户外美术中认识生态材料。通过鼓励幼儿自由组合玩材料,大胆想象这些材料可以怎么玩,增加什么材料后会有不同的效果。幼儿在活动中完全忘记这是一节美术课,沉浸在玩当中,在最后的评价环节,孩子们都说了自己玩了什么材料,发现这个材料的什么秘密,什么样的材料会变成多种多样的造型。

(二)留心生活发掘百变材料,进一步挖掘幼儿的创作魅力

生态式美术材料的多样化在于幼儿的发现和选择。例如在《百变石头》的主题活动中,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了很多各种形状的石头。幼儿用毛笔、颜料、树枝、树叶、毛根、蛋糕叉、彩色软泥等各种辅助材料装饰石头,创作出脚丫、花朵、风筝、汽车、飞机、我的一家、房子等等的造型。在装饰的过程中,幼儿体验到动手创作的快乐,了解到美术创作除了是绘画还可以有很多的表征方式,生活中常见的材料都可以成为创作的材料。在《我设计的汽车》活动中幼儿尝试用砖块、瓦片、木板等生态材料来设计汽车,幼儿对这些生态材料都是比较陌生的,使用都还不是很明确,只是随意地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拼搭组合,简单地拼出汽车的外形。但是在教师的讲解后,有能够开动脑筋、融入科学领域的目标使幼儿明白汽车的基本构造,萌发幼儿对活动的探究兴趣,还能与同伴一起合作、商量,尝试失败与获得成功的喜悦,也能主动地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在《竹林里的创意》活动中,以分组的形式开展一系列的创意活动,幼儿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材料发挥想象大胆创作。刚开始幼儿会出现模仿身边幼儿作品的情况,教师介入其中会发现其实幼儿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对材料不熟悉,从而影响了幼儿创作。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教师就请幼儿先玩材料,把材料玩熟悉、玩透以后再来创作,就能够很快地想象出一幅幅不同的作品。其实幼儿玩材料就是在让孩子们创作,幼儿通过玩会发现这些材料都有自己的特色,只是没有被发现,可以和任何材料做朋友,变化出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三)动手体验尝试,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3-6岁幼儿的自我意识较强,尤其是现在幼儿在几代人宠爱的环境下所造成的合作意识薄弱现象尤为突出。如何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其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共同提升呢?生态式美术教育为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协同能力带来了很好的机遇。例如,在传统绘画活动《老鼠娶新娘》中,要求幼儿3人一组绘画一幅老鼠送亲图,结果每个幼儿都画了各种小老鼠,跳舞的、放炮的、玩游戏的、抬轿子的等,但都是零乱的,没有丝毫联系,轿子抬到了地上,轿子上踩了不少老鼠……幼儿在合作作画时由于受原有的作画空间、画纸等限制,又缺乏协商,不了解合作技巧,导致合作的失败。而运用生态美术教育扩大了幼儿的作画空间,增加了多元化的作画素材,几个幼儿能够在共同探索自然素材的同时加深沟通交流。拥有良好的沟通,就奠定了幼儿合作基础,在共同理念的支撑下,将作画人数增加到8人一组,彼此分工明确,合作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而共同的作画布局更加合理。

(四)幼儿、家长、教师多方互动,进一步落实教学的实效

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家长的配合、理解和支持,只有家、园共同合作,才能体现教育的一致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在生态式美术正式开始之前,可以邀请家长帮忙搜集废旧材料,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发现美术之源。同时可以充分结合家长开放日、公开课等,邀请家长分享孩子的创作。当家长看见幼儿在竹林里用最原生态的材料动手操作、创作作品,看见幼儿通过生态材料给予的启发大胆创作,一定能够感到生态式美术教育的魅力。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教师的工作也得到更好的开展,家长周末带幼儿外出旅游也会带来一些惊喜,例如教师不容易找到的果实、树墩、稻草等等的材料。这些都说明家长已经认识到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再只是教师教幼儿学,而是要学会正确地引导幼儿,了解到生态美术创意活动是让幼儿自由自主地玩沙、玩水、玩身边随手可得的生活和自然材料。

三、结语

生态式美术创意活动让幼儿近距离地接触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美,发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奉献,让幼儿对大自然更加好奇,更加感兴趣。这是生态式美术创意活动的魅力,这是自然的魅力。作为教师,要积极在创意美术活动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教育的环境,充分应用适当先进的教学策略,结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来提升教学的效果,同时更要不断完善全面的评价方式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钱初熹.以创意为本的早期美术教育[J].早期教育(美术版),2011(3).

[2]潘超.陶行知的幼儿创造教育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1).

[3]谢小琴,呼向荣.培养幼儿创造性与优化活动课程设计[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6).

[4]杨景芝.我看幼儿美术教育[J].早期教育(美术版),2008(2).

[5]崔红英.在艺术教育中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8(1).

(责任编辑:闽 晓)

猜你喜欢

作画美术创作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折段麦秆来作画
墨水作画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指纹来作画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