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策略研究

2017-04-15林金连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小班轮胎动作

林金连

(武平县平川幼儿园,福建 武平 364300)

运动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策略研究

林金连

(武平县平川幼儿园,福建 武平 364300)

在运动区域活动中,该如何投放材料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文章通过课题研究,从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幼儿动作发展能力、幼儿个体差异、幼儿探究兴趣等方面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从而有效激发幼儿运动兴趣,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发展,提高运动区域活动实效。

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策略

在幼儿运动活动中,普遍存在问题:有的区域人满为患,有的区域却寥寥无几,有的器材让幼儿爱不释手,有的材料却无人问津……

针对这些问题,引发了笔者的思考:最需要的是什么?该提供怎样的材料才能满足需求?教师在区域性活动中,活动材料投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区域体育活动的有效性。

一、结合年龄特征投放材料

不同年龄的幼儿动作发展能力不同,兴趣爱好也不断变化,在运动活动中投放材料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要吸引不同特点的幼儿参与活动,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活动的需要,有助于幼儿体能的不断发展。因此要根据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有侧重地投放材料。

(一)小班幼儿材料投放:直观形象、简单安全

小班幼儿年龄比较小,注意力易转移,凡是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事物都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所以投放材料时使用外形夸张逼真或者带声响的材料。如:在投掷区,投放了小动物投掷纸箱,给小动物喂食的情节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用塑料编织成的小球里装有小铃铛,幼儿在给小动物喂食时还能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都很喜欢。小班幼儿的肌肉处于发育期,力量不大,持久性不强,动作也不协调,因此在材料投放时,注重投放简单安全的材料。如在奔跑区,投放了用纸盒做成的小拖车,小拖车上可以装一些小玩具,幼儿很喜欢来回奔跑运载小玩具。用矿泉水桶做的小推车,幼儿像小司机一样高兴的驾驶。小班幼儿喜欢独自游戏,还不会和他人合作,所以提供同类玩具的数量要多,最好是人手一份,以免出现幼儿争抢玩具现象。

(二)中班幼儿材料投放:形象生动、灵活多变

中班幼儿比较喜欢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灵活多变、趣味性比较强的材料。在运动活动中,注重投放具有层次性、趣味性的材料。如投掷区,教师在簸箕上贴上幼儿喜欢的图案,如灰太狼、光头强、史迪奇、米奇老鼠等动画人物,并在这些图案上缝制了大小不一的口袋,还制作了这些动画人物喜欢的食物。这些动画人物幼儿非常喜欢,很快吸引了孩子的眼球,而且大小不一的口袋可以让能力不同的幼儿自主选择,能力较弱的幼儿选择大口袋来给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投掷食物,能力较强的幼儿选择小口袋来投掷食物,让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中班幼儿动作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逐步提高,各种能力得到发展,比较喜爱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动作技能配合进行的材料。比如:在球类区,笔者投放了球、长凳、竹椅、轮胎、木墩等材料,有些孩子站在长凳上拍球,有些幼儿坐在羊角球上拍球,有些幼儿站在轮胎上尝试着边拍球边跨过羊角球……多种材料的组合,使拍球更具有挑战性。幼儿始终能积极主动参与,在活动过程中获取到了经验,感受到了成功,增强了自信心。

(三)大班幼儿材料投放:难度较大,富有挑战

大班幼儿动作的协调能力、自控能力得到发展,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幼儿开始喜欢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运动材料,敢于挑战有一定难度、冒险性的动作。在活动中,投放运动强度较大、难度较高的材料,以满足幼儿一物多玩的需求。如跳跃区,提供了较高的人字梯、长木板条、垫子等材料,幼儿自发地把这些材料组合在一起,玩起“小伞兵”跳伞的游戏。还提供了跳竹竿、跳皮筋等有一定跳跃难度的材料,投掷区提供了弹弓、射箭、飞镖等活动材料。这些运动材料难度较大、挑战性强,从而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意识,提高了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

二、根据动作发展调整材料

同一活动区域,不同年龄幼儿参与活动的方式方法不同,运动材料需求也不相同。在活动准备时,部分教师拿不定主意,不知给幼儿投放怎样的活动材料,此时可以根据幼儿动作发展目标来投放材料。在运动活动中,根据小中大幼儿不同动作的发展和需求,进行活动器材选择,充分体现各年龄段不同的层次要求,有的放矢地投放适宜的玩具材料,有效提高了活动效果。例如,在钻爬区,小班年龄段的幼儿动作水平发展到手膝爬和正面钻,那么投放高矮不同的拱形门(适合锻炼孩子的手脚爬和正面钻)、薄厚不同的垫子(适合锻炼孩子的手脚爬)、各种纸箱制作的“洞”(适合锻炼孩子手脚爬和正面钻)。中班年龄段的幼儿动作水平发展到熟练掌握正、侧面钻,还能探索新的钻爬方法,可以提供高矮不同、大小不同的呼啦圈(适合锻炼孩子侧面钻),提供一些大纸箱(适合孩子探索新的钻爬)。大班年龄段的孩子动作水平发展到侧身爬和其他高难度的钻爬动作,提供大型的攀爬网、攀爬木桩等运动器械(适合孩子锻炼四肢的肌肉力量)。

三、针对个体差异安排材料

《指南》强调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在某一个发展目标过程中,每人的发展速度以及达到某个目标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在同一班级,同一年龄段的幼儿都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动作发展比较快,有的动作发展则相对较慢。在教学中,笔者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充分了解班级幼儿的运动速度、体能等方面的情况。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活动方式,投放不同的运动器械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材料。如在投掷区,投掷材料“大嘴巴笑哈哈”;小动物的嘴巴又大有小、有高有低,投掷的沙包有大有小,不同动作发展水平的幼儿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投。在行车区,投放了小推车和不同斤数的粮袋,幼儿可以自由选择不同斤数的粮袋来运送。在攀爬区,攀爬梯设计有高有矮,爬网里的地雷分布有稀有密,钻爬的拱门也有高有矮、有宽有窄,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选择,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平衡区,走平衡木、梅花桩玩法比较单一,因此提供大油桶、草垫、轮胎等辅助材料,幼儿可自选适合自己运动能力的玩具来走平衡木。在跳跃区,提供了高矮不一的瓶子、竹梯,还有轮胎、跨栏、橡皮筋等。这些高矮、宽窄不同的运动材料,可以让能力不同的幼儿自主选择,使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运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提供一物多玩多变材料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最好的玩具是那些能够用各种方式加以变更的玩具。”在区域活动中,为激发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笔者注重鼓励幼儿多开动脑筋,大胆尝试一种材料的多种玩法。在投放材料时,注意挖掘材料的多用性,使活动材料能体现一物多玩,变形重组。比如,用干稻草做的“草垫”器械,幼儿可以用来放在头顶上、夹在腿中间、一人抛接、两人抛接或多人抛接、间隔跳、绕着走等等,这些玩法既满足了幼儿自主活动的愿望,又锻炼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用废旧簸箕框编成的竹圈,幼儿把竹圈摆放在地上玩双脚跳、单脚跳、迷迷转;放在手臂和腰自由的转动;套在身上玩开火车的游戏;竖起来玩钻山洞。用不同的身体部位玩竹圈,感受不同的运动体验。再如“玩轮胎”,幼儿就玩出了多种花样,有单脚双脚跳轮胎、在轮胎上做各种游泳姿势、拖轮胎、抬轮胎、滚轮胎、拖轮胎等,还将轮胎与器具相结合,向更高层次、难度进行挑战。一物多玩激发了幼儿对材料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探索能力。

总之,在运动区域活动中,活动材料的投放至关重要。运动场地的科学设置、运动器械的精心准备、活动材料的难易程度须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动作发展、个体差异等方面因素。教师应大胆探索,多角度思考,有效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活动材料发展多种动作技能,从而提高身体素质、运动素质。

[1]李素英.推动区域运动游戏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J].幼儿教育,2015(9).

[2]刘志清.不同年龄班幼儿区域活动的特点及指导策略[J].学前课程研究,2007(6).

(责任编辑:林文瑞)

猜你喜欢

小班轮胎动作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胖瘦自如的轮胎
动作描写要具体
大轮胎,玩起来
轮胎业未来数年将现并购潮
固特异Fuel Max系列新增LHS轮胎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