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育的育人功能探索与实践
2017-04-15郑东秀杨
郑东秀杨 艳
(1.福州市台江第三中心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4;2.福州市光明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9)
书法教育的育人功能探索与实践
郑东秀1杨 艳2
(1.福州市台江第三中心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4;2.福州市光明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9)
书品与人品,写字与做人密不可分,相得益彰。书法教学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力求在书法教学探索和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品格德育渗透,书道结合,“翰墨树人”,挖掘传统书法中的德育内涵。
书法教育;树德育人;探索实践
书法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教育部颁发的《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1]由此可见,书法艺术与德育教育是关系密切的,文章重点讨论在学校环境中,如何挖掘书法艺术中的德育因素,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借用书法艺术这颗璀璨的明珠,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在书法教学中,关注“文以载道”
文字,是书法艺术的唯一载体。书法练习讲究“字如其人”,要求学生写字横平竖直,同时做人也要端端正正。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探索的阶段,他们通过周遭的人、事、物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对于善恶美丑也有了最基本的认识。这一时期的价值观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都将有重要影响。学生在小学阶段除了掌握书写原则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学习书法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日常教学中,不仅是学书法,更是习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血脉的连续,其中蕴含了无数瑰宝。说教、灌输的方式容易使人厌烦,感化往往不能持久,最终只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已。因此在书法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明白:学书法的关键学做人。将汉字的内在情感与外在特征渗透在字源识字中,让学生在习字的过程中感受体验。例如学习书写“心正则笔正”这幅书法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领悟到“只有思想、品行端正,下笔写字才会书法纯正”,而书写“天道酬勤”这些励志的词句,则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懈努力、勤奋、坚强的意志,树立有耕耘才会有收获的正确人生观。
书法在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厚重的文化积淀,浓缩历史文化的精华,以文载道,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优秀教材。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学生大量接触的是优秀的文化传统、积极向上的经典诗词、名人名言、智人睿语,在中国传统的人格文化中丰富视野,汲取营养,在历代历朝的书法作品中学习书法大家的君子风范,树立起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二、在临帖实践中,品味“书道合一”
(一)感悟理法。书法学习重理讲法,“法”即规矩,“理”亦是“礼”。“理”是书法的灵魂,“法”是书法的外化。现今个人英雄主义深植人心,容易让人离开集体,沉溺在“超级英雄”的幻想之中。在书法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美,更要将书法的“理”“法”同德育结合起来,在学书法的同时明白做人的道理。通过书法将学生重新带入传统文化的天地之法与人伦之理。
书法的三要素:用笔、结字、章法对此皆有要求。比如中锋用笔方能如锥画沙,入木三分。这正是中国人主张做事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气质的体现,藏头护尾与中国人文质彬彬、谦逊有礼的品格相互契合。而一个笔画只有融合进整体才能称之为汉字,穿插避让、顾盼生情、动静结合是结字的基本要求,就好像人与人之间懂得互相避让,互相谦让,关系才更和谐。无论是字还是全篇的谋篇布局都讲求“和”,相互谦让,相互协调,以达到和而不同的理想状态。
(二)磨练意志。学习书法选帖、读贴、临帖一步不可少,并且步步都要专注、细致。只有通过对碑帖进行细致的体察,反复品味才能感悟其技法的特点和神韵。在临摹时要求学生做到“三到”:眼到、心到、手到,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将这种状态持之以恒,将磨练出坚韧的意志和细致认真的品质,同时纠正学生粗心大意的毛病,消除骄矜之气。
一味地讲解字理字义,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在书法教学中,穿插名家练字的故事激励学生,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王献之写尽十八缸水、赵孟頫日书万字等。这些故事感染教育成长中的学生,使其收获成长的智慧,对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还培养了学生锲而不舍、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
(三)静心净气。小学五六年段的学生,逐步进入青春期,此时心智并不成熟,在面对困难、挫折时往往不知所措,在面对学习压力和困惑时容易产生焦虑。而社会、父母、教师不断鼓励学生跑得更快、飞得更高,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部分心理素质较弱的学生出现了各种心理障碍和疾病。
书法学习是一个培养静心净气的过程,通过书法学习能让学生“静”下来,放松情绪,缓解学习的压力,提高抗挫能力。书法书写姿势要求头正、肩平、腰直、足安,从指、腕、肘、臂乃至全身协调一致。一幅作品少则数字,多则上百字,要想认真地完成必须花一定时间。在此期间,写作者必须保持不快不慢的速度,持之以恒。这能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以提升。研究者曾得出结论“长期书法练习,可以使书者进入安详、稳定、舒缓、宁静的情绪状态,使焦急、不安和紧张心情得到缓解,保持身心健康。”[2]周斌的实验研究结果也表明:“书法练习对情绪智力的某些成分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3]
三、在丰富活动中,搭建发展舞台
2015年10月,笔者有幸参与福州市教育研究院的教学研究课题《“书道育人”的实践与研究》,在研究实践中,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平台,搭建了翰墨树人的发展舞台。
(一)班级舞台。创建班级书法展示栏,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书法展示栏可分为硬笔和软笔,教师可以挑选本周书写较好的或者进步较快的学生作品在展板进行展出。别具一格、字迹工整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进步的喜悦,不断提高书写的兴趣和信心。
(二)学校舞台。学校专门邀请了书法专家来学校指导学生书法创作,开展讲座并现场泼墨,传授经验及技法,使学生受益良多。在每年11月下旬,学校举办书画艺术节,师生们要用创作的60余幅书画作品装扮校园,通过营造浓郁书香的校园氛围让师生们不断接受熏陶氤氲;期末开展“最美作业、最美教案”展览,培养师生在平时的作业与备课中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校还结合“六一”活动开展百人书法展示活动、师生同台共写等书写活动。
(三)校外舞台。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书法大赛,通过大赛检验学生的水平,激发师生进步。学校还与省少儿图书馆、市书画院共建,组织学生和家长参观学习大型书画展。
通过不断的努力,学生书画水平均有了大幅提高。同时,学生的艺术素质和道德水准明显提升,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得到长足发展,文明规范、和谐奋进的心理积淀和行为习惯也与日俱增。
四、在浓郁氛围中,构建环境文化
笔者任教的学校以汉字书写为主要特色,在校内开辟文化长廊,设立汉字书写展示栏,让教师和学生们感受汉字的美和艺术。办公室悬挂教师精心书写装裱的作品,教室内、外展出学生每周书法练习的优秀硬笔、软笔作品。学生习惯在墨香中养成,情操在墨香中陶冶,智慧在墨香中流淌,美德在墨香中绽放,品位在墨香中提升。
学校还配置了两间专用书法室,分别是学生和教师书法室。书法室里悬挂着学校师生的部分优秀书画作品,每一幅作品,都是教师和学生用心习练的结晶,墨韵幽香,令人回味。
书法教育一方面是对中华民族过去、现在、未来的认知;一方面是传统书法文化资源进入课堂,其潜在教育价值是巨大的,将书法艺术与学校德育相结合意义深远。从书法文化视角和立场入手,是深化中小学写字教育教学的最佳切入点。[4]从“技法”的学习到“书道”的培养,再挖掘书法艺术中的文化积淀和人文情怀以提高“技法”。学生通过学习书法认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把“书道”中的精神和原则积淀于人格之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发挥着育人的功能。
[1]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高尚仁,书法心理学[M].台北:台北东大出版社,1986.
[3]周斌.书法练习对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影响[C].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0-35.
[4]马国俊.从书法文化的视角和立场关照写字教学的深化改革[J].社科纵横,2004(6).
(责任编辑:左小文)
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书道育人’的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FZ2015GH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