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池田大作和平思想的跨文化教育研究

2017-04-15

关键词:池田大作外语教学外语

李 锋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佛山528000;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池田大作研究所,广东佛山528000)

基于池田大作和平思想的跨文化教育研究

李 锋1,2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佛山528000;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池田大作研究所,广东佛山528000)

全球化发展促进文化的多元化,既带来文化融合,也带来文化冲突,池田大作先生主张和强调和平思想要为人们普遍接受与认同,就必须经过教育的培养和熏陶,教育是促进和平的最好方法。跨文化教育可以让人们养成尊重、宽容的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观念与意识,加强跨文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在消解跨文化冲突和维护和平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池田大作;和平思想;多元文化;跨文化教育

一、引言

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现代,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自然地理限制被打破,国家、地区间的交流与交往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原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的差异也随着交流而不断地缩小,出现文化融合的现象。然而,全球化带来的不是文化的单一化,而是多元化,科技的发展虽然大大缩短了空间距离,但文化距离或心理距离并未能瞬间缩短。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社会现代化,并没有相应迎来人类群体间冲突的弱化,相反,现代化反而激化了民族自觉,民族主体性的增长有带来本土文化意识的复苏[1]24-25,引发更多文化间的冲突。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要想在不同地区、国家间顺利交流,我们需要认识自文化和他者文化之间的异同,认同他者的文化。池田大作先生认为,超越民族、种族和国家界限的地球公民意识的培养,是化解因民族、种族、宗教而导致冲突的重要步骤。以暴制暴,暴力永远不会被制止,富有人性的对话应该是消除误解和暴力的最佳途径。人类的最大优势便是善于相互沟通、相互理解,通过教育,培养善于对话的人,这是教育的目的之一,也是人类通向和平的唯一正确通道[2]3-4。为此,本文在池田大作和平思想的基础上对跨文化教育进行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对话”能力,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二、池田大作和平教育思想观

池田大作先生作为著名的和平活动家和教育家,长期致力于和平、文化以及教育事业,认为加强文化对话和交流,增进彼此理解,才能引导人类走向光明和智慧。他在与世界各国领导人及文化界代表人士进行广泛对话时,极力主张和强调教育的全部价值在于追求社会和平、人类进步和人类幸福,而和平思想要为人们普遍接受与认同,就必须经过教育的培养和熏陶,教育是促进和平的最好方法,教育能够承担起文化交流的光荣使命,通过教育交流就能传播文化,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团结与和平[3]131。从池田大作先生的主张中可以看出,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也可以促进文化传播和交流,在对他者文化了解的基础上也可以反思自己的文化,促进文化融合。

文化作为一个群体大多数成员认同的共享知识,是他们思维方式和行动模式基本取向的决定要素。由于人普遍存在本能的“自我中心主义”,由于自文化是从小一直接触、学习和模仿的文化,所以会无意识地觉得它是“理所当然的”,比其他群体、民族的他者文化具有“优越性”,这种把自文化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观念、价值观等看做是评判全世界所有民族、文化是否合理的标准的“自我中心主义”极易造成他者文化产生歧视和偏见。全球化不但不会带来文化的均一化和纯粹化,反而会显示出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重视多样性,承认并尊敬与自己不同的他人,与学习并吸收他人长处是相通的。不管国家、团体或个人,如果有此宽阔的精神,定能日益自我革新和成长。相反地,如果排斥异质事物,闭关自守的话,最后将是画地自限,陷入僵局[4]62。也就是说,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尊重,不要只以“我族中心主义”看问题,还要超越自身文化、从整体人类利益的高度看问题的人类文化整体意识,否则,随着我们各国交往的密度加大和程度加深,我们这个世界的许多公共问题如贫富差距、资源有限、环境变化、气候异常、流行病传播、武器走私等就都无法有效应对了[2]12-13。基于此,池田先生提出了“和平共生”的理念,共生就是人要重视超越种族、民族、宗教、国家孤立的状态,强调互相交流、互相理解、互相尊敬的重要性。认为人本主义与和平共生的理念成败的关键在于“人”,而“教育”才能达成“人的变革”,唯有人的变革才能实现和平共生的理想,尤其对于“地球市民教育”寄予厚望。“地球市民”的含义有三点:(1)深刻认识生命相关性的“智慧之人”;(2)对种族、民族、文化的差异不畏惧。不排斥、予以尊重、理解,并视这些差异为自我成长重要资源的“勇敢的人”;(3)对受苦受难的人,无论远近,都会给予关怀提携的“慈悲的人”[5]150-153。其中的(2)给我们的教育指明了方向,通过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缩短文化的心理距离,发展跨文化“对话”的交际能力,才能最终培养出具有和平思想的“地球市民”[2]Ⅲ。

池田大作先生认为,在世界日益纷乱的今天,应当在各种文明之间架起互相承让、互相学习、互相尊重的真正的对话的桥梁。对话在构建世界“和平与共存的环境”中承负着重要作用,而且他一直相信,以教育和文化为中心的人际交流是和平的基础。他说:“这是由于我始终抱着这样的信念:如果没有民族之间的深刻理解和广泛交流,就不会有和平;而且这种理解和交流,是不能坐享其成的”。[6]126尽管池田大作先生没有直接使用“跨文化教育”的表述,但是他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国际理解教育”和“地球市民教育”,可见在他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中都蕴含着文化教育,特别是跨文化教育,通过此途径来消除对其他地区、民族等的偏见与歧视,促进世界的和平。

三、跨文化教育研究

如前所述,随着全球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由一元化转为多元化,在享受文化融合的同时,在不同地区和领域也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文化冲突,所以维护和平需要我们加强教育,强化和平意识。尽管教育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也有不同的教育内容,但是对于避免或解决文化冲突来说,最有效的应该就是跨文化教育,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文化进行对比和比较,了解自文化及他者文化的特殊性以及两者的差异性,寻求双方的“共同点”。

(一)跨文化教育的内涵及必要性

关于跨文化教育的定义和内涵,不同学者根据不同视角有不同的解释和概括,其中鲁子问(2002)的界定较为全面,他认为跨文化教育是对呈现某一文化的人类群体的学生进行相关于其他人类群体的文化教育活动,以引导这些学生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从而通过教育层面的努力,消解跨文化冲突,构建和谐的跨文化社会,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7]。从这个概念可见,跨文化教育目标中的“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消解跨文化冲突”、“构建和谐的跨文化社会,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等和池田大作先生提出的“国际理解教育”、“地球市民教育”等目标是一致的,最终都是培养无偏见、无歧视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人才。

跨文化教育是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的教育,也就是说,除了母语文化外,还会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因而,很多人误认为只有外语、对外汉语以及传播等学科或专业才会涉及到不同的文化,其他专业和学科都是在母语文化范围内开展的。其实,跨文化教育涉及的领域、范围非常广,不是仅限于某些学科的教学活动,而是存在于所有学科的教学活动。实施的也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系统,还包括家庭、文化机构和媒体等。这是因为:(一)任何学科都不可能是某种文化团体获得的成果,而是整个人类发展取得的成果,所以都会或多或少涉及他者文化,只不过没有外语、传播学等专业、学科那么明显,属于隐性的跨文化而已。例如,经济、历史、文学、地理、政治、哲学,甚至数学、物理等都或多或少地隐含跨文化成分。(二)从全球化发展形势来看,旅游、留学、劳务、移民、科研、贸易等国际间的活动越来越频繁,国际间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非外语专业的学生从事涉外的职业,跨文化交际的几率大大提高,社会需要的是不再是具有单一专业知识的人才,而是跨学科综合型人才。因而,在学校教育中需要大幅度增加跨文化教育的成分,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教育实践

跨文化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层次性、阶段性,所以说跨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教育,并不是开设几门课程或者几次讲座就能达到目标的短期培训。我们在整个跨文化教育的实践中既需要通过课堂的理论传授,也需要互动交际实践,同时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外语学习,提高外语水平,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地球市民”。

1.课堂理论传授

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不分高低、优劣,每个文化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特征,能够衡量所有文化的、绝对的评判标准是不存在的[8]57。如前所说,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我族中心主义”的倾向,具有“我族中心主义”的人常常会以自文化为中心,把自文化看作普遍性的文化,由于文化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没有离开过本土经历的人没有和他者文化进行比较,往往不会轻易地注意到自文化和他者文化的异同点,容易出现偏见。然而,由于现实中各种各样条件的制约,学生不可能都有到其他地区或国家长时间体验他者文化的生活经历,所以难以和他者文化进行对比,无法发现文化间的差异。另外,还有许多人误以为只要大量接触外国人或长期居留在他者文化环境中就会熟悉、了解交际模式,必定可以适应所居住地的文化环境,也会自然而然地具备相应地跨文化交际能力。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那是因为他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必需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要求人们认识到自己具有的文化属性,也要基于同样的认识去探寻其他文化的突出特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地理解他种文化人们的行为[9]89-90,所以很多移民、留学生等都是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异文化社会生活才出现“文化休克”,甚至有些人因最终无法适应而被迫回归。因此,要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就需要通过一定的理论传授,强化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

课堂教育作为体系化教育,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等,通过图片、文字、影视等向学生介绍他者文化,传授相关理论,进行大量的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从中体会和理解不同文化间差异,促使他们从一元文化主义思想转换成多元文化主义思想。因为多元文化主义不仅承认文化差异的合法性,而且把文化多样性当作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加以珍视和推崇,显然比同化主义更为开放和宽容[8]79,所以课堂教育可以为跨文化实践打下夯实的理论基础,消除“自我中心主义”思想。此外,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轻易从网络、杂志、旅游等多种途径获取了不少跨文化知识,但是这些知识都是比较零散、不成体系的,所以尽管他们可能意识到世界上存在千差万别的文化,但如果没有专业的理论性指导,恐怕也难以改变他们的偏见或者歧视等原有的思维方式,甚至有可能会出现“文化休克”。

由此可见,理论知识的传授在跨文化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需要通过实施跨文化教育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共感性,增加对他者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强化跨文化意识,又可以养成开放、宽容和平等的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观念,尽可能不带偏见地理解他者行为,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或误解。同时,我们需要注意文化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是传授具体的文化知识,更需要传授看待不同文化的态度、观念以及跨文化交际的策略和方法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跨文化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交际互动实践

潘亚玲(2016)指出,一般来说,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可以通过阅读、学习或跨文化培训扩大和加深对母文化和异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但是跨文化行为能力则不可能仅仅通过书本阅读或其他形式的知识传授来获得,而是主要必须通过跨文化实践活动来培养[10]112。可见,以理论性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虽然可以让学生对跨文化知识进行系统、全面、深刻的梳理,能够提高他们对文化差异的熟悉度、理解力和判断力。然而,课堂上的理论教学由于缺乏系统性的实践环节,既无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交际中灵活应对因文化差异引发的冲突,也无法让他们理解深层次的潜隐文化。因此,跨文化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从书本中去了解文化的差异性,也不是单纯依靠理论去推理、探究不同文化的异同点,而是更应该到生活中去体验,进行交际互动的实践教育。

在重视实践交际互动方面,池田大作先生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贡献,为跨文化教育做出了示范,他一直重视通过文化与教育交流的方式来推动中日国民外交的发展,认为优秀的文化与艺术可以把人们的心连接在一起,可以超越国境和体制,用共同的“感动”把人们连接在一起。同时他也十分重视民间组织的作用,认为民间组织的交流有助于加深人们之间的信赖,有利于彼此之间的经济交往,当民间组织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可以直接促进政府间的交往。创价学会通过创价大学、东京富士美术馆、东洋哲学研究所、民主音乐协会等机构或单位,积极推动日本同中国及其他国家在教育、艺术、学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通过交流,让青年加深彼此的了解。此外,我国很多城市也和其他国家的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姐妹城市”等,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4月为止,中国和日本结为友好(姐妹)城市的大约有355对,这些城市间主要增加了城市居民的文化交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互相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即使是在出现“政冷经热”的时候,这些交流也没有间断。如广东省佛山市和日本伊丹市作为友好城市,他们不定期组织市民团参观交流,每年组织学生团进行互访交流,互派留学生等。其实,除了这些政府和民间机构等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之外,随着国家间交流政策的宽松,应该鼓励有条件的年青人到国外旅行、访学、留学等,与其他国家、地区的成员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接触。这些形式的交流、体验都是跨文化的教育实践,通过这些实践和体验不但可以让体验者在感性上直接了解和体验他者文化,深刻体会文化间存在的差异性,有助于他们消除不同文化间的偏见,还可以让他们学会如何调整自己原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来适应对方或者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对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完成。

总的来说,面对面接触的跨文化实践可以为学生揭开他者文化的神秘,通过亲身经历,体验不同文化,在互动中既能加深对不同文化间差异的理解,也可以对自文化的独特性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促进文化的融合,大大提高跨文化教育的效果。不过,我们还要注意到这些都只是感性层面上的认识,尽管通过体验、了解到不同文化、民族间的差异,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分析,他们反而会觉得很迷茫,甚至会出现“文化休克”,所以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让学生能够理性分析文化间的差异,承认并接受无意识文化里隐蔽的维度,提供应对方法,提供他们的处理能力。

3.加强外语教学

胡文仲(1997)指出,“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学习它所构筑的一整套文化世界;掌握一门外语,就意味着获得一种新的对世界的看法”[11]4。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一方面是因为语言蕴含浓厚的人文性,语言与文化血肉相连,密不可分,语言交际必然以文化为基础,语言教学本身就是文化教学。另一方面,外语教学具有双重目标:语言文学目标(即掌握目标语言系统和语言应用技能)和社会人文目标(即培养社会技能和人文素养)[12]192-193。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有一套自成体系的习惯说法,在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中,人们总习惯于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很自然地将本方语言的使用习惯带入跨文化语境,产生语用失误,导致相互无法正确理解的交际障碍[1]60。可见,尽管外语不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决定性因素,但是精通外语或具有一定外语能力,可以通过原文了解他者文化,直接用外语思维来理解他者文化中的行为方式、价值观,避免信息在传递中缺损,导致误解产生,所以说外语学习在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是不可缺少的。

外语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跨文化教育,不同民族在自然、历史、宗教及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对世界认知不同,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也各不相同,这些差异通过语言和词汇系统表现出来时,就会出现相同事物在不同文化中的所指不同,导致一种文化的词汇系统无法与另一种文化的词汇系统完全一一对应。如,东方文化中的语篇结构与思维方式侧重归纳法和螺旋式,西方文化则偏向于演绎法和直线式;在很多民族及其语言中,“乌鸦”代表着吉利,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在汉语中乌鸦代表着不吉利等等。可见,学习外语的同时也是在学习目的语的文化,通过语言的对比既可以了解自文化和他者文化的差异,也可以积累大量的跨文化知识。张红玲(2012)将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定义为:一项由学校通过培养目标确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材料选择、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设计、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等途径进行的关于个人世界观、价值观、身份认同、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13]。然而,目前我们的外语教学大多还停留在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训练单纯语言教学层面,很多外语教师和学习者,特别是非外语专业的外语教学只关注影响阅读、交际的语言文化因素和内容,未能充分认识到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在外语教学在的重要作用,误认为跨文化教育是《跨文化交际》、《中外文化对比》等特定课程的任务,甚至认为文化教学是整个外语教学中可有可无的部分,通常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才会临时增加文化教学环节。这种教学模式由于文化教学目标不明确,教育者不重视,教学内容缺乏完整性和系统化,导致学生学到的和掌握的往往是一些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文化知识,极易给学生输入偏差目的语文化信息,更容易造成他们对他者文化错误的认知,引起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其实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除了语言技能的学习,还可以在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有意识地进行比较和对比,分析文化间的隐性差异,让学生更多地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素养。

总的来说,外语教学是跨文化教育最有效、最重要的阵地之一。在跨文化教育中,必须要加强外语教学,通过外语学习,提高学生外语理解和表达的能力,他们能够通过外语获得第一手的材料和信息,对他者文化特别是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在教学中将语言技能和文化相结合,让学生用外语来阐述其他国家的社会、文化、政治等或自文化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以及解释一些社会现象,不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地增加他们的文化知识量,提高他们的文化敏感度,使得他们在不同文化中自如地转换文化意义,还可以在碰到文化冲突时及时使用语言进行解释,化解矛盾和误解,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从而培养他们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随着国际间、地区、民族等的文化交流的发展,单一的民族文化逐渐发生变化,形成了多元化文化格局。特别是同一国家或地区,虽然共享同一语言,但由于不同民族有其独特风俗,语言风格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在同一国家或者种族的“共同”下往往更具有隐蔽性,更容易被忽视,从而也更容易导致误解或者冲突的发生。因此,要应对各种各样的文化冲突,实现和平,需要培养国际化的人才,也就是池田大作先生提出的所谓“地球市民”。池田大作认为,人类的互相理解,是21世纪获得和平的关键。为此,重要的是身为人的我们必须互相“认识”,要“心连心”。建立友谊就能看到对方的长处,进而互相学习,由互相理解提升互相信赖[6]117。因而,我们需要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重视跨文化教育,通过跨文化教育,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对话”能力,既能用外语来描述自文化和他文化,也能用外语来及时解释交际中出现的矛盾。这样不但可以解决日常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各种冲突和障碍,从大的层面来看,为世界的和平,文明的融合做出更大的贡献。

[1]潘一禾.超越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的案例与探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曲庆彪,寺西宏友.与池田大作对话文明重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黄富峰.池田大作教育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杜维明,池田大作.对话的文明[M].陈鹏仁,译.台北:正因文化,2014.

[5]曲庆彪,寺西宏友.与池田大作对话人类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6]林振武.池田大作人本思想的内在逻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7]鲁子问.试论跨文化教育的实践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

[8]戴晓东.跨文化交际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9]毕继万.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与应用[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

[10]潘亚玲.跨文化能力内涵与培养——以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为例[M].背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6.

[11]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12]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3]张红玲.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J].外语界,2012(2):2-7.

(责任编辑:刘岭峰2572756826@qq.com)

Cross-cultural Education Research based on Daisaku Ikeda’s Pacifism Ideals

LI Feng

(1.School ofHumanities and Educational Sciences,Foshan University,Foshan 528000,China; 2.Institute ofDaisaku Ikeda Studies,Foshan University,Foshan 528000,China)

Globalization promotes cultural diversity,bringing both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cross-cultural conflicts.Mr.Daisaku Ikeda advocates and emphasizes pacifism,and points out that for peace to be universally accepted and recognized,people need to be educated and edified.Education is the best way to promote peace.Cross-cultural education allows people to develop the mentality of mutual respect and tolerance,cultivate objective,unbiased ideas and awareness.Strengthening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education of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solve cross-cultural conflicts and maintain peace.

Daisaku Ikeda;pacifism;multiculturalism;cross-cultural education

G40-055

A

1008-018X(2017)03-0059-06

2017-04-19

李 锋(1978-),男,广东廉江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池田大作研究所副所长。

猜你喜欢

池田大作外语教学外语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池田大作诗歌小论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池田大作高等教育思想架构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浅析池田大作人本教育思想对大学生成长的启示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