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芎香散辅以心理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2017-04-15张红霞郭润平
曹 玫 张红霞 郭润平
天水市麦积区妇幼保健院 甘肃省天水市 741020
大黄芎香散辅以心理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曹 玫 张红霞 郭润平
天水市麦积区妇幼保健院 甘肃省天水市 741020
目的:探讨中药大黄芎香散辅以心理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4月共收治的162例女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这162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分析疾病的转归。结果:对于轻、中度慢性盆腔痛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炎症复发情况,观察组的复发率4.2%,对照组的复发率27.4%,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观察组的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芎香散辅以心理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以显著缩短病程,减少疾病复发,并提高宫内妊娠率。
大黄芎香散;心理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近年来,盆腔炎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彻底,常常会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即俗称的慢性盆腔炎。表现为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以及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等。而不孕、慢性盆腔痛及炎症的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患者常常伴随有自主神经的紊乱,如精神抑郁等。反过来,自主神经紊乱可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出现异常,也可加重疼痛的敏感性,从而出现月经周期紊乱、排卵障碍、免疫力低下,炎症反复发作等[1]。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给患者和家庭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面影响,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针对此现象,我们在2年多时间里对81例女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给予了大黄芎香散辅以心理治疗,观察疾病的转归,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4月共收治的162例女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年龄在18至52岁之间,随机分为2组:①观察组81例,平均年龄29±0.31岁,其中不孕患者24例,慢性盆腔痛患者75例,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48例。②对照组81例,平均年龄28±0.25岁,其中不孕患者23例,慢性盆腔痛患者72例,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51例。两组中一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不孕,而一部分患者既可表现为不孕又有慢性盆腔痛,还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分别进行对比分析。
1.2 诊断标准
(1)既往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2)临床表现: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盆腔炎性疼痛反复发作;(3)妇科检查:①子宫位置后倾,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②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③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④阴道或腹部超声检查显示:输卵管增粗,输卵管积液,伴或不伴有盆腔积液,输卵管卵巢肿块或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炎性疾病征象。妇科检查中的任意一个阳性体征即为最低诊断标准。因盆腔炎性疾病个体差异较大,轻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故一部分患者常无盆腔炎性疾病病史。
1.3 疼痛判定标准
采用语言类比量表(VAS),将疼痛分别用“无痛”、“轻微”、“中度”、“重度”来表示。在此章节,我们将疼痛的严重程度进一步细化,以便更好地评判治疗的有效性。轻微: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可以忍受,日常生活影响较小;中度:明显的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伴或不伴出汗,并伴有情绪低落等;重度:疼痛严重,同时伴有辗转不安、出汗等症状,常需服用止痛药物。
1.4 方法
治疗前需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引起盆腔痛的疾病。
1.4.1 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如抗生素、中药口服等,不孕患者加做输卵管通液术
观察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给予大黄芎香散外敷治疗。方剂组成如下:酒大黄30g,海沉香6g,花椒10g,川芎15g,土元6g,焦艾叶10g,透骨草15g,五倍子6g。上述中药研细末后装于小棉质布袋内,每日外敷之前先用温热白醋淋湿,置于下腹正中,再将炒热的食盐装于布袋内或热水袋置于中药袋之上,每日外敷2次,每次20分钟,连续治疗2周为一疗程。轻度疼痛患者常需1至2疗程,中、重度患者可增加至2至3疗程。以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观察疾病的转归。
1.4.2 心理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心理干预充分坚定患者的自信,提高与疾病抗争的能力,缓解疼痛压力,改变消极观念。
心理疏导: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因病情迁延常在多家医院就诊,心理极为敏感。常常因医务人员的一句话,甚至一个动作、表情而对医院失去信任感。我们采用首诊负责制,用贴心的言语、规范的操作、轻柔的检查取得患者的初步信任和好感,同时耐心倾听病史,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宣泄。
放松和转移注意力:放松可以让病人保持在轻松自如的清醒状态,疼痛恐惧感减轻。常用的放松疗法有:深呼吸、沉思、愉快联想、音乐、做瑜伽、体育锻炼等。首先,让病人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熟练地放松,然后练习在任何环境下都可放松。伴随音乐,注视某物等都有助于放松的建立。
了解自己的病情:面对疾病,要让患者学会变消极为积极。首先要告诉病人将要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然后告知病人自己要放松,越紧张不适疾病越加重。同时告诉病人,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可以战胜病痛。
1.5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 结果
2.1 受孕结果
两组治疗后半年内受孕结果见表1。研究发现,虽然异位妊娠在总体不孕患者中发生率两者相差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在受孕患者中所占的比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但样本数量较少,有待于进一步观察。2例异位妊娠患者最终均采取了手术方式。
表1:治疗后半年内受孕结果
表2:慢性盆腔痛治疗后的转归
表3:随访6个月炎症复发结果统计
2.2 治疗后的转归
研究发现,对于轻、中度慢性盆腔痛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对于在样本中占少数的重度患者,两者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因重度患者均以痛经的形式表现,可能与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两组慢性盆腔痛在治疗后的转归见表2。
2.3 炎症复发
对于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者,表3为两组随访6个月炎症复发结果统计。在复发时间上,观察组中的3例平均复发时间比对照组推后1个月。因样本数量较少,差异无显著性。但复发的病例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4 体征改善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在盆腔检查阳性体征的改善方面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子宫的活动度、位置、附件增厚、宫骶韧带的触痛方面,比治疗前均有了明显的改观。
3 讨论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由盆腔炎性疾病迁延而来。主要病理改变为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形成,导致:①输卵管阻塞,输卵管增粗;②输卵管卵巢粘连形成输卵管卵巢肿块;③若输卵管伞端闭锁,浆液性渗出物聚集形成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肿的脓液吸收被浆液性渗出物代替形成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④盆腔结缔组织表现为主,骶韧带增生、变厚,若病变广泛,可使子宫固定[2]。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病情复杂,常常迁延不愈。需长期药物治疗或止痛药物治疗,很多患者在经上述治疗无效后需改为手术治疗,严重影响了妇女身心健康。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湿热型居多,治则以利湿、活血化瘀为主。少数患者为寒凝气滞型,治疗以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益气扶正。本方剂主用大黄,有凉血解毒,逐淤通经的功效,酒制后活血逐淤作用大增。也不失引药下行。臣:川芎、土元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佑以艾叶、花椒、透骨草、海沉香、温经散寒、祛风行气止痛,花椒、艾叶还有祛湿止痒的作用。花椒主温散,土元主破淤。综合本方:有活血、逐淤、行气、止痛、祛风祛湿的功效。无论是湿热型还是寒凝气滞型,本方均适用。除此之外,本方剂在每日使用之前需先用温热白醋淋湿再将加热的食盐或热水袋置于其上再放置于下腹部。其治疗基础为:白醋性平,有散淤、解毒、消肿的功效。同时,通过温热的良性刺激促进药物释放,增加下腹、盆腔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消退和吸收,缓解痉挛、软化肿块,从而达到治愈或减轻该病的目的。
在心理治疗方面,我们采用了心理疏导,放松和转移注意力以及积极对待自己的病情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干预治疗。这三方面不是孤立的,在每一次诊疗活动中都会交叉进行,并持续到患者疾病减轻或治愈后的一段时间。研究发现,通过对治疗后6个月炎症复发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观察组的复发率4.2%,对照组的复发率27.4%,观察组远低于对照组。充分说明了在适当的心理治疗后,患者的精神和身体达到一定的松弛状态,因体内啡肽释放,患者出现愉悦感,从而分散注意力,焦虑情绪得以缓解,骨骼肌的紧张度降低,疼痛缓解或消失,患者自信心提高。研究证明,当人体处在满足、愉悦等良好的心理状态之中时,抗病能力也会增加。H-P-O轴的调节也会趋于正常,受孕几率相应增加,从表1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病情复杂,常掺杂有婚姻、家庭、环境、社会因素,故而为我们采取心理治疗奠定了基础。需要我们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了解她们的处境、心态、给予恰当的人文关怀。因盆腔炎性疾病好发于性活跃期妇女,在治疗的同时进行性卫生宣教也是不容忽视的。治疗是一项长期工作,企图短期治愈是不现实的,只有建立一种可信任的医患关系,让病人积极参与并充分了解治疗的全过程,才有可能使疾病获得最终缓解。
实践证明,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上采用陈旧、单一的治疗方式是不可行的,需要我们突破传统观念,运用新的立体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单用大黄芎香散还是仅仅依靠心理治疗,均不可能使疾病减轻或治愈。只有使药物作用、心理暗示达到有机结合并相互统一,才能显著缩短病程,减少疾病复发。故而大黄芎香散辅以心理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从全新视角出发,结合实际运用临床的一种新疗法,并已取得初步的成效,值得推广。但在表现为重度慢性盆腔痛的患者,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8.
[2]陈百成,张静.慢性盆腔疼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