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与地方民族高校的新使命
2017-04-15金洪培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事关“中国梦”的实现。在这一世纪性的系统大工程中,中国的高等教育承担着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人才的艰巨任务。地方民族高校在传承民族文化、保持自身特色和办学方向的同时,也应该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促进自身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承担起培养国际化人才、促进与沿线国家教育合作、为所在区域的各领域合作提供智力支持的新使命,并在完成使命的过程中提升自己,走向世界。
[关键词]一带一路; 民族高校; 使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07(2016)04010605
[收稿日期]2016-01-05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GH14017。
[作者简介]金洪培,男,朝鲜族,延边大学社科处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延吉133002)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政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以及各领域合作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推出的国家发展新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旨在以共同利益推动沿线各国经济繁荣,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欧亚大陆国家结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中国梦”的扩展和延伸,也是一个负责任大国不断完善自己,又不忘兼济天下的使命和担当。“一带一路”战略所涵盖的资本、产能、技术、理念与政策、贸易、货币的互联互通,都需要持续的人才投入与智库支持,在这一世纪性的系统大工程中,中国的高等教育承担着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人才的艰巨任务。那么,作为地处“一带一路”战略腹地的地方民族高校,面向未来如何能够顺势而为,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积极谋求办学水平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如何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促进自身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的转变。确切地说,在“一带一路”战略即将付诸实施的背景下,地方民族高校应该承担哪些新的历史使命呢?
一、培养国际化人才
所谓国际化人才就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应具备四个鲜明的特征: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具备专业知识和交流能力。”[1](18)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必须坚持人才优先战略。内容浩大的“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一带一路”战略所涵盖的“五通三同”[2]“五通”就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三同”就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建设内容看,对人才的需求可谓是全方位、多层次,其中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技术人才,又包括环境保护、贸易、文化、语言、金融、民族、宗教、卫生、旅游等各领域的专门人才。事实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落实,越来越凸显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商务知识、精通所在国语言、熟知所在国文化等的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匮乏,而人才却恰恰是关系到‘一带一路倡议下与每一个具体国家开展每一个具体项目能否成功的极为重要的因素。”[3]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也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推进,中国社会面临着从‘引进来向‘走出去的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国际化的人才无疑成了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4]
地方民族高校一般都具有悠久的历史,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地域性较强的学科、学术资源。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首先是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和民族地区专门人才的培养,因而在专业设置、课程匹配、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以及招生比例等方面都已经形成了与之配套的、较为成熟的模式。以延边大学为例, 自被国家确定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以来,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直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服务面向则定位于坚持立足延边,服务本省,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5]应该说这样的培养目标和服务定位符合当时学校的发展战略以及社会需求,在实践中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民族素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推进,给地方民族大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中国民族高校具有雙重属性,一方面它要体现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它要体现普通高等教育的水准。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过程中都要体现这种双重属性。”[6](33)作为地方性民族大学,传承民族文化,抱守生存之根,依然是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但同时,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振兴民族、走向世界和参与共建“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举。地方民族大学在保持原有办学特色和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基础上,当务之急是按照“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要求,主动转变观念,把握敏感的时代脉搏,尽早制定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例如,延边大学地处东北亚的核心地带,毗邻俄罗斯和朝鲜,这是融入和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先天优势。以现有的人缘、学缘和地缘优势为基础,利用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大好契机,对外应该加快推进东北亚区域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扩大周边国家来华留学生的规模,有效利用自身的“朝、汉双语招牌”,创造优越的留学生学习环境和管理体制,力争在培养“知华友华”、学有所成的国际化人才方面走在地方民族高校的前列。对内则应该适时调整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特别是要首先培养或以优惠政策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开拓精神的领军人才和先行者。
把培养国际化人才当作首要任务,客观上要求地方民族高校对传统的办学模式进行必要的反思。比如在学科建设方面不能一味地追求“大而全”,与内地大学盲目攀比。地方民族大学要首先“着眼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和学科结构,打造面向区域经济的学科专业群,实现学科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双轮驱动。发挥学科、科研和人才资源优势,为地方培养合格人才,提升服务能力,赢得区域社会的认可”,[7]这是实现办学效益、树立良好口碑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基础。
把培养国际化人才当作首要任务与培养民族专门人才并不矛盾,相反却是提升地方民族高校办学水平和培养民族拔尖人才的“绿色通道”。目前,对“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所需的国际化人才的共识,集中在资本运作、工程设计、金融管理、国际贸易、小语种、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等专业人才领域,这就要求地方民族大学要“确立适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国际化人才目标,将‘立足中国情怀、放眼国际视野、勇担社会责任作为国际化人才战略目标,然后,再从系统创新角度,从‘人才进口—过程培育—成才出口三个基本环节建立一套密切联系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8](157)最终使民族人才具备国际化的标准和能力,让国际化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发展、繁荣和振兴的事业。
二、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要求地方民族高校对接本国的发展战略,把培养国际化人才放在自身工作的首位,还要以长远眼光积极对接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规划,特别是要与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开展合作和互动。
2015年3月,包括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9所一流工科高校和柬埔寨、印尼等东盟国家的8所大学在内的“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在天津成立。参与各方确认,同为“一带一路”线上国家,联盟成员将在科研、教育、文化之间展开合作。除相互开展共享课程和互认文凭、学分外,还将联合培养科技人才,定期开展高端学术交流。这些国内外高校的做法带给地方民族高校很大的启示。广西师范大学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点大学,“利用广西与东盟国家相邻的地缘优势,积极与东盟国家广泛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与国外200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东盟国家的高校和教育机构就有90多所,同时还积极与东盟国家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项目,开办了印尼语、泰语和越南语专业,派出中国学生到东盟国家进行实习和学习。该校还设有国际汉语志愿者培训基地,并派出大批教师和志愿者赴东盟各国任教,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东盟沿线国输入新的文化血液,在推动共建的愿景与行动中打下了坚固的互通桥梁。”[9]广西师范大学的尝试和探索,是地方民族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高等教育合作的典范和借鉴。
在信息时代,知识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促进沿线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可以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让知识的共享变得更为开放和便利,让知识的传播更为迅捷和通畅,这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缩小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对沿线各国民众增进友谊和了解,具有格外突出的意义。因教育合作而带来的更为深广的人文交流,可以助力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和民心相通,更有助于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宏伟愿景。当然,由于特殊的现实和历史原因,中国目前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尚无法考虑贯通朝鲜半岛继而连接日本。但国家的利益需求就是动力,倘若围绕此项课题由东北亚区域的各国高校,包括地方民族高校来展开联合研究,这必将有助于缓和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促进东亚国家间关系的提升和加快民族和解的步伐。
与处在北京、上海、天津等中心城市的高校相比,地方民族高校在海内外知名度、校际关系、教学和科研水平、对求学者的吸引力、国家资助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但地方民族高校凭借现有的办学条件和各自的地缘、人缘优势,完全有能力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加强与沿线各国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合作。就延边大学来说,目前为止已经与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朝鲜社会科技大学等5所大学签有合作协议,与韩国首尔大学、延世大学等83所大学签有合作协议,还与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俄罗斯、蒙古等数十所院校签有合作协议。与朝鲜、韩国、俄罗斯以及港澳台地区高校签署了校际间交流协议,在双方互认学分的基础上,定期或不定期地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为期一个学期或一年的学习交流项目。还与海外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团体、国际组织开展了众多的合作项目。在韩国忠北大学设有孔子学院,与韩国合作建有延边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学校设有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朝鲜-韩国研究中心”和朝鲜-韩国语教学示范基地,每年有数十次规模不等的国际学术会在延边大学举办,特别是年度“图们江论坛”已经成功举办8届,影响力不断扩大,正日渐成為东北亚区域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等诸多议题的国际学术盛会。延边大学虽然地处边疆,然而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教育合作方面,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2013年10月18日,韩国总统朴槿惠提出了‘欧亚计划的战略构想。在朝鲜半岛信赖进程与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将欧亚发展为统一经济圈的经济战略……要逐渐实现从釜山出发,贯通朝鲜、俄罗斯、中国、中亚,直到欧洲的‘丝绸之路快车(SRX)。提议建设连接欧亚东北部的道路和铁路设施,构建复合物流网络,并积极将其延伸到欧洲。”[10]现在,在中韩学界,讨论有关“一带一路”与“欧亚计划”的衔接问题已成为热门话题,相关的合作研究显然离不开延边大学这个现成的平台。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战略远景的实现,首先需要争取周边国家的理解、支持、参与和合作。在这方面,地方民族高校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或者是语言相通,或者是血脉相连,或者是文化相融,或者是生活相近。正因为如此,地方民族高校与各自毗邻的周边国家(民族)之间始终有一条历史的、无法割断的纽带,易于建立起与周边国家的情感联系,易于找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教育合作的利益契合点,而且有机会宣传中国的主张和立场,打消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疑虑,客观上能够为营造“一带一路”战略所需的良好的周边环境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从国家的角度看,也可以利用地方民族高校的这些优势,有选择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境外大学和教育基地,增加教育投入,开展教育合作,有利于在世界格局的演变和新的世界秩序的形成过程中,传输中国文化,积累国际间人脉,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实现“睦邻、安邻、富邻”的战略目的。
三、为解决“一带一路”区域内实际问题提供智力支持“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要努力提供智力支持,贡献宝贵智慧。”[11]作为一项世纪性的宏伟工程,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从地方到中央,从国内到国际,从微观到宏观,从资金到资源,从工程到技术……需要开展诸多领域的战略思考和前瞻性研究,对未来各种趋势需要作出科学的研判和预防性政策建議。地方民族高校要紧跟国家发展所需,通过整合“政、产、学、研”的优质资源打造应用性的研究平台,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决策提供学术支撑,集中力量攻关“国家急需”的重大课题,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远见卓识和智力支持。
首先,为开展对周边国家的系统化研究提供智力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立足于区域和当地的战略,它需要的是与各个不同的国家、文化和社区密切地打交道。各种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建设项目,不能只是建立在模型基础上的构思,更重要的是它们都是要‘落地的。”[12](16)自改革开放以来,国人一直把关注的视野和学术研究的对象放在西方发达国家身上,导致高校学科、专业的设置也一直围绕着英语、欧美国家来展开。“一带一路”建设要求中国必须重视周边外交,必须展开对周边国家的系统研究,这是对中国高等教育也是对地方民族高校提出的新的知识要求。目前看来,国内高校对朝鲜、蒙古、中亚国家、印度、东南亚,甚至包括对俄罗斯等国家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学术成果和人才积累较为薄弱,这在高校学科群、专业以及课程设置方面已经显示出来。2015年4月10日,北京外国语大学校与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在巴黎签署了旨在共同培养亚非地区非通用语和亚非地区研究人才的合作协议,希望通过这项跨国教育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与中心城市的高校相比,地方民族高校因为自然的地域分布和人缘关系,更有便利的条件承担起对周边国家进行基础研究的重任。目前,延边大学依靠地域和学缘优势,与南开大学携手合作,组建了“2011协同创新中心”,集中力量研究朝鲜半岛问题,为国家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为区域合作和区域治理提供智力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首先立足于尊重沿线各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方式的自主性和独特性,在此基础上才能考虑结成互为中心和源头的共同发展体系。在实践的意义上,“一带一路”建设不仅需要沿线国家在政府层面上的合作,更多情况下是属于跨越边境的“次区域合作”。 “它与传统的区域合作形式相比,较集中于跨境地区的合作。强调以点带面从线到片,继承古丝绸之路开放传统,吸纳新地缘经济学的区位理论,秉持开放包容精神,将计划中的合作项目结合起来,汇聚成一揽子合作,争取获得‘1+1大于2的整合效应。”[13](2)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西藏自治区与尼泊尔的合作等都属于此类跨境次区域合作。就“一带一路”建设这项前所未有的系统工程而言,缺少的就是历史经验。无论是区域合作还是次区域合作,既需要参照已有的合作理念、合作模式,更需要在理论层面跟进研究并加以创新。在影响区域合作的诸多要素之中,地缘政治环境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重要变量。目前,在东北亚、中亚、中国南海,一些由来已久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其中潜藏的冲突增大了跨境合作的风险。所有这些实际问题,都将影响区域合作和未来“命运共同体”的结成,迫切需要包括地方民族高校在内的研究机构能够从区域合作、区域环境治理的角度,提供建设性的、有说服力的智识支持。
再次,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倡导沿线国家利益的一致性和共通性,但“由于‘一带一路生态基础薄弱,沿路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环境制度设计的差异,利益诉求多元化等,其战略实施不得不面临着发展任务与生态环境、环境技术与环境制度、结构升级与环境规制、经贸合作与环境壁垒、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等之间的矛盾。”[14](30)固有的全球性问题,诸如能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污染、文明间的冲突等等问题,同样需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面对,协调解决。应有的考虑是力争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生态之路、发展之路。在此过程中,要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这就迫切需要探索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之路,需要构建更多的国际合作机制。理念的协调、政策的协调、责任与权利的划分等等问题,中国的高等教育责任重大,地方民族高校更应该参与其中。
“一带一路”宏伟战略的实施,给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审视自身的机会,也为中国高等教育深化自身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机遇。“民族高等教育不能因过于强调民族特性而忽略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在办学指导思想、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师资建设等方面,都应根据国情和现实发展状况达到最优效果;另一方面,也不能过于强调普通教育职责而忽视民族文化特性,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受教育对象的不同文化背景。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目标应是努力求得此二者之间的平衡。”[15](81)地方民族高校在培养民族专门人才、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和既有学术导向的同时,更应该承担起“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国家赋予的新使命。在培养国际化人才、促进与沿线国家教育合作、为区域合作提供智力支持的过程中,地方民族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结构也将得到优化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也将得到增强。更为重要的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这个国际大舞台上,地方民族高校有机会成为中国高校与沿线各国高校之间深度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也有机会把民族文化的底蕴和内涵展示给更多的国家和人民,在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同时,让“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成为美好的现实。
参考文献:
[1]李成明、张磊、王晓阳:《“对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第6期。
[2]《“五通三同”,四字看懂“一带一路”丰厚内涵》, 新华网,http://news.21cn.com/domestic/yaowen/a/2015/0329/17/29302973.shtml.
[3]《“一带一路”急需国际化人才》,央视网,2015-5-28。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7/2015/20150529134517996843487/20150529134517996843487_.html.
[4]《智庫建议中国加强“一带一路”人才培养》,中国新闻网,http://mil.chinanews.com/gn/2015/10-21/7582282.shtml
[5]《延边大学校报》,《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与定位》,http://newspaper.ybu.edu.cn/show.php?newsid=2220
[6]夏仕武:《论民族高校办学绩效评价》,《民族教育研究》,2013年第6期。
[7]李政:《地方高校对接区域经济策略研究》,《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年总第225期。
[8]文君、蒋先玲:《用系统思维创新高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9]《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教育战线上的丝绸之路》,人民网,http://gx.people.com.cn/n/2015/0413/c347802-24482236.html
[10]《韩总统朴槿惠提“欧亚计划” 欲与中俄加强合作》,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gj/2013/10-19/5399686.shtml
[11]瞿振元:《“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家教育新使命(3)》,光明网,http://news.gmw.cn/2015-08/13/content_16650040_3.htm
[12]昝涛:《“一带一路”带给我们的智识挑战》,《经济科学》,2015年第3期。
[13]柳思思:《“一带一路”:跨境次区域合作理论研究的新路径》,《南亚研究》,2014年2期。
[14]叶淇:《“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环境冲突与矛盾化解》,《现代经济探讨》,2015年5期。
[15]张俊豪:《“跨文化视野中的民族高等教育”》,《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5期。
[责任编辑全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