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ICU患者睡眠障碍进行护理的研究进展
2017-04-14刘德卫
刘德卫
(阜宁县人民医院,江苏 阜宁 224400)
针对ICU患者睡眠障碍进行护理的研究进展
刘德卫
(阜宁县人民医院,江苏 阜宁 224400)
ICU患者普遍存在严重的睡眠障碍。此类患者的睡眠障碍主要与个体因素、ICU环境因素及治疗措施等因素有关。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睡眠周期异常及入睡后觉醒次数增加等。发生睡眠障碍可严重影响ICU患者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对此,护理人员应重视ICU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情况,并通过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治护操作等方式提高其睡眠质量,消除其睡眠障碍。
ICU患者;睡眠障碍;护理
睡眠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一,也是人体恢复体力和精力的主要方法。ICU患者属于特殊人群,具有病情复杂、危重等特征。ICU患者极易在个体因素、ICU环境因素及治疗措施因素等的影响下发生睡眠障碍。相关学者对ICU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监测后发现,ICU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且在其出院后,其睡眠障碍可持续存在,从而可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提高ICU患者的睡眠质量已成为当前重要的护理学研究课题。笔者对临床上关于ICU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措施进行了整理,现报告如下。
1 ICU患者睡眠障碍简介
1.1 ICU患者发生睡眠障碍可引发的不良后果
睡眠障碍可严重影响ICU患者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其发生生理功能紊乱,降低其伤口愈合的速度,改变其认知行为,严重干扰其正常的治疗流程。同时,睡眠障碍还会降低ICU患者的免疫力,增加其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1.2 评估ICU患者睡眠障碍的方法
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测量生理指标、行为测量及自我报告等三种方式评估ICU患者的睡眠质量。多导睡眠仪是评估ICU患者睡眠障碍的最佳工具。但多导睡眠仪的价格昂贵,几乎无法在ICU病房中普及[1]。进行行为测量的方法主要是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的行为或使用体动记录仪等记录其行为。由护士观察患者的行为比较容易实施,但耗时较长,且无法保证观察结果的准确性。使用体动记录仪记录患者的行为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用此法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比患者实际的睡眠质量高。通过患者自我报告的方式评估ICU患者的睡眠质量耗时少、经济实用,且准确性较高。因此,临床上主要使用患者自我报告的方式评估ICU患者的睡眠障碍。
1.3 影响ICU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
个体因素、ICU环境因素及治疗措施因素等均是导致ICU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影响ICU患者睡眠质量的个体因素主要包括已经存在的睡眠障碍、焦虑情绪等。影响ICU患者睡眠质量的ICU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噪音、灯光及频繁的医护活动等。影响ICU患者睡眠质量的治疗措施因素主要包括用药、进行机械通气等[2]。目前,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其睡眠质量的关系并不明确。
2 针对ICU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措施
2.1 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ICU病房的噪音减小后,患者更易进入睡眠状态[3]。由此可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可改善其睡眠质量。护理人员可在夜间为患者佩戴耳塞和眼罩,从而减少患者夜间觉醒的次数,提高其睡眠质量。同时,护理人员还要适当调暗室内的灯光,将各种仪器的声音调小,为患者创造相对安静的睡眠环境。
2.2 对患者进行睡前护理
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提供热水及热牛奶等热饮,协助其洗漱、泡脚及整理床单,仔细检查其身体各部位的引流管、牵引设备及敷料的情况,必要时可为其更换敷料。同时,护理人员还应确保患者的睡眠姿势舒适,适当为其按摩肩、背、腰及下肢等部位,使其全身放松,尽快进入睡眠的状态。
2.3 为患者使用外源性褪黑素
褪黑素是一种神经激素,具有调节睡眠的功效。褪黑素的形成与光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内褪黑素的含量在晚上及清晨时会明显增加。ICU的采光方式主要是灯光照射。而进行灯光照射会违背自然光的昼夜规律。这会导致ICU患者体内褪黑素的形成过程发生改变,从而发生睡眠障碍。为患者使用外源性褪黑素是改善其睡眠质量的新方法。让患者口服褪黑素不但可以延长其睡眠时间,还能缩短其睡眠的潜伏期,减少其觉醒的次数[4]。但目前医学界尚无使用褪黑素的标准剂量。在为ICU睡眠障碍患者使用褪黑素时需密切监测其生命指标,观察其临床症状,以免其因褪黑素使用不当而发生不良后果。
2.4 为患者合理选择机械通气模式
很多ICU患者需要进行机械通气,以维持正常的呼吸。护理人员应在患者睡眠时将呼吸机的通气模式调节为神经调节通气辅助模式。这种通气模式是指在患者食道下段安放膈肌电极导管,收集EAdi信号,并通过传感器将信号传送至呼吸机上,呼吸机在感知到信号后,会根据预设的呼吸支持水平对患者进行呼吸支持。使用此模式进行机械通气不需要设置压力、容量等参数,在患者Eadi信号的强度达到既定水平时,便会一次性通气。使用这种模式为患者进行机械通气与患者的自主呼吸模式更为匹配,对其造成的干扰小,可提高其睡眠质量[5]。
2.5 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护理人员应与ICU患者积极地进行沟通,了解其睡眠习惯,进而协助其养成健康、稳定的作息习惯。如,在患者可视的范围内悬挂时钟及日历可增强其时间观念,促使其每天按时入睡。
3 小结
ICU患者的病情较重,长期处于密闭的治疗环境中,除了需要承受身体的病痛外,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ICU患者常可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会影响患者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及循环系统的功能,增加其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不利于其身体的康复。为此,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为其做好睡前护理,合理地为其使用外源性褪黑素及进行机械通气,协助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从而提高其睡眠质量。
[1] 刘素霞,冯俊艳,解晓彦,等.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患者睡眠障碍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2):2050-2051.
[2] 陈丽霞,纪代红,裴菊红,等.ICU患者睡眠评估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5(12):1522-1523.
[3] 陈丽霞,纪代红,王良,等.ICU患者睡眠障碍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6) :721-724.
[4] 黄仕瑛,赵丽萍.ICU患者睡眠障碍及其评估方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6,3(18):39-43.
[5] 康彬.ICU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D].北京:北京电大,2011.
R473.74
A
2095-7629-(2017)16-02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