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研究述评

2017-04-14史万兵曹方方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612

关键词:科研成果社会科学学者

史万兵,曹方方(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612)

教育学视界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研究述评

史万兵,曹方方
(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612)

人文社会科学因其自身的独特性质,在对其进行评价时更显复杂。国内外学者围绕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试图探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的合理路径。梳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的理论、当前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举措等相关研究成果,归纳已有研究的贡献及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分别加以探讨,根据其各自的特殊性,建立高校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教师科研评价体系的主张,旨在富于客观性、科学性及针对性地评价高校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教师科研成果,进而有效地发挥教师科研评价的作用。

高等学校;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研究述评

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原动力和指向标,直接影响其发展趋势,也是社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尤其在高校改革备受关注的今天,关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其研究主要围绕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性质和意义、当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现状和所存在问题以及改革举措等方面进行。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性的讨论

关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研究,早有教育者做出论断。例如,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Newman)提出大学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培育绅士、培养具有哲学性人才的地方,大学应提倡通识教育,大学的目的在于“传授”学问、培养理性,而不是发展知识,同时,他认为大学是“智慧之府,世界之光,信仰的使者,新生文明之母”[1]。约翰·S·布鲁贝克(John Seiler Brubacher)亦将大学理解为“研究学问”之处,认为教育阶梯顶层所关注的是深奥的学问[2]。这些研究虽没有直接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这一范畴来诠释所研究的内容,但却内隐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地位。

20世纪初,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大学理念的诞生,应运而生的便是大学除知识创造、知识传播职能以外的另一主要职能——服务社会。这一职能要求大学教育应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因此,发现社会问题、解释社会现象、总结社会发展规律等要求促使着高校社会科学的发展,相应的关于人类的精神活动、文化积淀及作用机理也成为待研究对象。在此背景下,众多高校开始鼓励教师将社会需求和社会问题作为研究导向,广泛开展应急性课题研究,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地位得到了认可和提高。

然而,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不同,学者们普遍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其独特性。如韦伯认为,“在社会科学中,我们关心的是心理和精神现象,而关于这些现象的移情理解无疑使其与一般精确自然科学的方案能够或力图解决的问题明显不同。”[3]同样,思想家德里达也特别强调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独立性,认为在当下功利主义愈加严重的趋势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追求并保持精神性的崇高[4]。正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独特性质,学者们的研究结论普遍认为,高校应该提供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宽容、独立的研究环境,并大力支持研究者,鼓励他们有耐心地将数十年如一日的科学研究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

(二)关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对学术影响的研究

对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对学术的影响,学者们普遍认为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是公益性,科研评价理应以科学研究的公共价值为核心,而对科研的投入和产出是否“物有所值”是社会公众关注的核心。可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公众的利益是直接挂钩的,对其评价直接影响研究者的学术方向和科研成果的产生和转化。因此,各国学者已经开始高度关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应。

目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存在的各类现实问题,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对科研成果本身以及研究者个人做出公正科学的考核,而当前评价体系中出现的种种弊端,不但有碍于高质量研究成果的产生,也对研究者的学术方向造成了错误的引导,尤其对于年轻学者更是有失公平。例如,有学者经过实践研究发现,往往获得资助的研究不一定是最突出的提案或最优秀的研究者,而是那些已经获得很多项目资助的研究人员[5]。这种现象直接导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所获资助形成了“马太效应”,尤其当前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包含研究者所获得的项目资助情况,其科学合理性需要进一步考证。也有学者提出科学的评价结果对国家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定位并调整研究方向[6]。

总之,研究者在认识到科研评价制度对学术发展的重要影响基础之上,开始积极探索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目标的有效路径。

(三)关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体系现存问题的研究

国际科研评价体系自1731年诞生发展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不计其数,并积累了大量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其中关于当前国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存在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同行评审制度弊端显现

当前国际主流的科研评价制度是同行评审制度,而其主观性、开放度和透明度有限等弊端却引起学者们的质疑,尤其是同行评审制度所引起的量化考核逐渐风靡以及“重量轻质”等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例如,有学者研究发现,有关科研评价的研究成果总量近二十年来增加了十倍[7]。同时,所谓的同行评审通常由专家委员会根据研究者的一般能力而审定,却忽视了项目和研究人员的特殊性,评价结果的价值有待商榷,尤其是这样的评价机制对于年轻学者来说是有失公正的[8]。

2.科研评价管理模式需改进

当前的科研评价方法尤其是同行评价的方法主观性较强,缺乏一定的透明度,使得评价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目前,国际上已有大量研究开始关注高校教师绩效评价过程中的种族和性别歧视问题,其中很多研究者认为,非透明的评价体制是科研评价体系中歧视现象滋生并发展的重要原因[9][10]。因此,科研评价的过程应基于透明、合理的机制,其评价结果应获得普遍接受的观点被学者们所认同[11]。

3.评价指标体系亟待完善

合理的评价指标能够极大提高绩效评估的有效性[12]。然而,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中,“唯论文”指标现象突显,正如美国所流传的“发表或者淘汰”一样,文章发表数量在美国和欧洲大学的教师个人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学者认为,文献计量指标缺乏权威专家观点的说明,也不能对一个国家的科学整体进行描述,因此,当前只将引用指数和H指数来代表整个文献计量的现象是有必要进行改革的[13]。

(四)关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研究

随着同行评价和计量评价的弊端日益受到质疑和诟病,关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例如,泰德·特普尔和布莱恩·萨特(Ted Tapper and Brian Salter)认为,英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出现了希望高等教育采用新的治理方式的广泛政治需求[14]。学者们针对科研评价体系中不同的问题各抒己见,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关于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机制等方面。

1.评价内容

在评价内容上,已有学者开始将视线转移到传统研究成果之外的层面。例如,詹卢卡·卡斯泰尔诺茨(Gianluca Castelnuovo)就提倡将科研评价从权威学术期刊的发表数量转向研究者个体,不是考评研究者的个体综合情况而是针对科学影响因子,除了计算传统出版物的数量和质量,还包括研究者的其他活动,如浏览文献、著作和参加的科研会议情况等,进而决定或寻找科研小组带头人[15]。可见,对高校教师的科研评价应朝着更加全面和立体化的方向发展和革新。

2.评价方法

在评价方法上,相关研究主要围绕文献计量法和同行评审法进行讨论。学者们普遍认同应将二者有机结合,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在对高校教师进行科研评价时,文献计量法和同行评审法是高度相关并互相补充的[16]。正如拉尔德·海因茨(Harald Heinzl)所指出的,目前虽然对于计量评价的批评之声很多,但是却没有找到能够取代它的方法,尤其是面对缺乏客观性、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或者是谁来评价评估者自身等问题,并没有一个更好的科研评估体系,因此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之前应该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17]。

3.评价指标

在评价指标上,学者们在积极探索如何通过计量指标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公正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评价对象的价值。有学者认为除了数量,科研生产力和科研价值的大小是密切相关的,高校教师的薪水应与其科研价值挂钩[18]。因此,教师科研价值指标也应纳入到科研评价体系之中。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者们日益推崇积极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广泛性优势,不仅能够弥补传统计量评价的缺陷,也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出研究者的学术影响力[19]。

4.评价机制

在评价机制上,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应大力提高评价过程的透明度,以增加公平性。正如艾布拉姆(Abramo)所言,由于不公平的竞争、裙带关系和其他投机主义盛行的现象在高等教育系统里非正常的存在,使得除了一些小的进修学校和少数私立学校和专科学校之外的大学在质量和声望上的差别并不明显[20]。也有研究者提出,应利用财政、科学和技术等多元指标为公立研究型大学构建一个科学系统的科研绩效评估模型[21]。可见,在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中,健康、系统、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其正常运行的根本。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的理论研究

近年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相关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科研评价的性质、意义、构成要素及发展阶段等方面进行。

1.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的性质

基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独特性,对其评价自然也是复杂的过程,正如朱剑所言,学术评价不能简单地用“是”与“非”或“好”与“坏”来判断,因此其评价结果也应该是多方面组合而成的[22]。对此,袁曦临等将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的复杂性总结为引文的模糊性和广泛的时空影响力两个方面[23]。因此,学者们普遍认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具有评价主体多样性、评价方法灵活性、评价程序公正性等特点,提倡将其特殊性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到科研评价体系之中[24]。另外,刘大椿认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是一种共识性的价值判断,因此实现其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就要不断逼近这种价值判断的认同度。”[25]

2.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的作用和意义

关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的作用,学者们众说纷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微观层面上,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规范学术研究过程,对研究者起到导航和激励的作用,对教师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具有催化功能[26];其次,在宏观层面上,学者们认为,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能够体现高校科学研究和管理的功能定位及价值取向,是推动学术继承与创新的动力,是促进科学事业发展的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并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27]。

3.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的构成要素

对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的构成要素,有学者从学术评价制度的角度进行归纳,例如蔡毅认为,“学术评价体系包括:科研计量统计办法、科研成果登记奖励办法、职称申报评审条例、学科带头人的选定、申请科研基金和学术奖项的评审等方面。”[28]也有学者基于科研评价过程进行总结,如叶继元认为,“一个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是由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及指标和评价制度六大要素构成。”[29]当前此种观点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和应用。

(二)关于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的发展研究

了解过去,才能够超越和创新。因此,学术界对于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热烈讨论,主要从评价方法、评价制度以及评价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

首先,评价方法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代表着一种评价体系不断进步的进程。有较多学者通过不同历史时期所采用的不同评价方法,总结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的发展历程。目前,在该视角下普遍认可的观点是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经历了行政评议—同行评议—量化评价—科研计量综合评价四个阶段[30][31]。

其次,有学者根据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制度的完善过程对发展历程进行总结。例如,有学者将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称为行政评价阶段;20世纪80—90年代中期,称为评价体系初步建立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称为评价体系完善阶段[32]。也有学者将1949—1965年,称为评价工作初步形成阶段;1966—1976年,称为评价工作瘫痪阶段;1977—1988年,称为评价工作恢复改善阶段;1989年至今,称为评价工作发展提高阶段[33]。

最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的相关研究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有学者整理了相关研究的关键节点,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1994年前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设计了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有关研究从分散研究阶段发展到了有组织的系统研究阶段;2000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出版;2001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实践并推广“代表性学术成果”制度;2003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研制成功;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和南京大学分别申报重大项目“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研究”和“建立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研究”,同年,《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通过[26]。可见,自20世纪90年代起,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管理层,关于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的探索和实践从未停止。

(三)关于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体系的现状研究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已经开始逐渐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轨道,但伴随而来的副作用也逐渐产生。因此,学者们致力于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分析当下存在的问题,继而有助于“对症下药”。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当前评价体系中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以及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

1.评价主体角色错位

所谓评价主体,就是“由谁来评”的问题。学者们就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主体的问题提出各自见解。例如,有学者提出,由于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在评审评价者的时候,往往利用名人的声望,而不是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导致非内行的评价者占比过大,影响评价结果的说服力[34]。因此,有学者发出了“学术共同体能否自律”的质疑[35]。另外,有学者认为,“目前社会多样化的评价机构将造成评价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忽略学术标准等现象。”[36]同时,朱剑通过专业评价机构所造成的学术评价单纯依赖“数量”进行评价的现象,呼吁重新审视“学术共同体”的评价主体地位[22]。

2.评价内容相对单一

评价内容即“评什么”的问题。当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论文评价上,而对其他科研成果的评价则显得十分不足。因此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成果是丰富多样的,简单地进行论文评价不能够完全反映出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因此,应该将更多的科研成果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37]。

3.“重量轻质”现象凸显

当下“定量评价”风靡的现象,引起学术界广泛质疑。学者们普遍认为,当前科研评价过度强调科研成果的产量而忽略质量的问题引起学术风气功利化,使得评价结果有失公正性[38]。如刘明指出,“定量评价易引起激励短期行为、滋生学术掮客、误识良莠人才等问题。”[39]也有学者认为,“量化考核虽然存在许多不足,但是目前仍没有更好的评价方法将其取代。”[40]

4.评价程序透明度备受争议

由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成果评价的复杂性和“同行评审”制度的主观能动性,使得评价程序的“透明度”问题一直备受学者们关注,也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学者们对当前由高校制定评价制度、组织并掌控考核过程,行政部门强加干预,而被评价者在最后只能知晓评价结果的评价程序普遍质疑[41]。有学者经调查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只有8.3%的学校在教师绩效评价指标的制定上,经过全体教职员工或教职工代表公开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反馈修订等过程;27.8%的学校对部分指标的选定进行过公示;而有一半以上的学校绩效评价指标是直接由上级制定的[42]。另外,“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尚未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投资绩效评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缺乏应有的考核、监督和评价,导致高等教育一方面存在资金困难,另一方面存在损失浪费、效益低下的现象。”[43]

(四)关于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研究

由于当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体系存在种种问题,于是学术界关于如何完善当前评价制度各抒己见,积极献计献策,为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评价主体的重新选择和定位

关于评价主体的问题,学者们主要针对“学术共同体”的地位回归以及评价机构的选择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史万兵认为,“评审专家对鉴定的科研成果有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的权利,有要求成果完成者进行答辩或重复实验的权利。”[44]刘大椿针对行政评价过度强调“量”的现象,呼吁回归学术共同体的“自为式”评价,并给予其更多的自主权[45]。朱剑在呼吁学术共同体主体地位的同时,强调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必须能够真正独立,使权利和责任相平衡,并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这样才能够实现评价的公信力[37]。另外,针对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的种种现象,马俊峰认为,“同行评议专家必须具备为人正派、做事客观的作风,不以他人意志为转移,一切以学术问题和科学研究作为评议的唯一标准。”[46]张书晔等提出“应完善评审专家的遴选程序,建立专家信誉评价制度和申报者申诉和听证制度等。”[47]任全娥也提出“应追本溯源,从期刊发表论文时的同行评议机制与审稿程序开始,提出期刊人员的自律性,进而净化学术环境。”[48]

2.走出“唯论文”壁垒,丰富评价内容

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科研成果丰富多样,然而,当前评价内容主要针对发表论文进行评价的现象不免过于单一。因此,学者们呼吁丰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内容,走出“唯论文”壁垒。例如张武认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主要分为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和资料编译成果三大类,其中基础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专著、论文等,应用开发成果主要有调研报告、方案书等,资料编译成果包括工具书、译著、资料汇编等。”[49]张树良等提出,“将科研成果分为传统研究成果和非传统研究成果两类,前者包括著作、会议出版物、论文等;后者包括专门策划的活动(如展览)、现场表演、原创作品、记录或呈交的作品以及非传统研究成果集等。”[50]也有学者认为,“尤其是文学、新闻传播等学科应将作品、创作、设计等成果纳入到评价范围。”[37]

3.“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无论是定量评价还是定性评价,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二者孰是孰非的讨论从未停止,但总结起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主张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例如,朱军文等在详细分析了同行评议和科学计量学两种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及缺陷之后,认为在科研评价中,最重要的是根据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来选择最契合的方法[51]。张希华等同样认为,不能简单地用数量或完全不考虑数量去评价个人的学术水平,应建立“以质为主,质、量结合”的评价体系[52]。可见,学者们纷纷赞成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互通有无,从而使评价结果真正体现科研成果的价值[53]。

4.强化“质量”评价指标

由于现有评价体系过分追求“数量”,成为引发学术风气功利化的诱因,因此,学术界开始大力要求强化“质量”评价指标在科研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同时弱化数量指标[54][55]。例如,朱军文等提出,“应减少定量评价的使用范围,延长评价周期,提高基础数据质量,并建立定量指标的质量标准对数量标准的单向替代机制。”[56]另外,史万兵等也提出,“建立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KRPI),侧重对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社会效益的评价。”[57]可见,如何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成果的价值进行评价成为当下科研评价体系亟需解决的问题。

5.提高评价程序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公正合理的评价程序是保证评价结果真实有效的前提。当前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成果评价采取结果公示机制,而缺乏对评价过程透明度的展示,因此引起学者们关于加强评价程序过程透明度和公正性的讨论[58]。其中邓毅认为,“要建立真正公平、透明的评价机制,就需要建立‘阳光机制’,对评价者进行监督,同时要避免官僚化评价和学霸式评价。”[59]谭春辉认为,“公正的评价程序应遵循主体平等、实质参与、价值中立、程序理性、程序公开、程序自治等原则。”[60]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合评价

科研评价作为维护科学研究主旨、引导学术研究方向、监督科研活动运行的关键环节,对科学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繁荣与否、进步与否,事关一个国家‘软实力’及综合国力的强弱。”[61]然而,我国当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受到多方质疑,面临着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术界相关研究已取得丰富成果,但仍有继续深入研究的空间和必要。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发现国外关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性讨论,关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对学术的影响,以及评价体系所存在问题、改革举措等方面。尤其对论文类科研成果的评价,在评价方法科学合理化以及细化科研成果社会影响评价指标等方面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理论的研究、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的发展研究、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体系的现状和改革举措等方面展开。

纵观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已有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为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多数研究对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缺乏明确的边界和划分,将二者统称为“人文社会科学”,弱化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服务效能评价。例如,在对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的评价中,焦点集中在科研项目的前期投入,如项目申请、项目审批以及经费分配等方面,而针对项目成果的质量和应用情况却没有一个系统的评价体系。

事实上,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人文科学科研成果更多地转化为人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文化人格和文化成果;而社会科学则更加强调科研成果的实用性,研究成果可直接转化为决策方案、方针政策、管理效益和制度规范[62]。因此,其评价体系就不能等同,应该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分别加以探讨,根据其各自学科的特殊性,分别建立高校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教师科研评价体系,从而客观科学及针对性地评价高校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教师科研成果,进而有效发挥教师科研评价的作用。

[1]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念[M].高师宁,何可人,何克勇,等,译.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21-185.

[2]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译.杭州:杭州教育出版社,2002:2.

[3]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杨富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70.

[4]德里达中国讲演录[M].杜小真,张宁,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107-135.

[5]Grit Laudel.The Art of Getting Funded:HowScientists Adapt to Their Funding Conditions[J].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2006(7):489-504.

[6]Dragan ivanovi,Duan Surla.Milo Rackovi.Acerifdata model extension for evaluation and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of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J].Scientometrics,2011(1):155-172.

[7]Richard Van Noorden R.Aprofusion ofmeasures[J].Nature,2010(17):864-866.

[8]RaffM,Johnson A,Walter P.Painful publishing[J].Science,2008(14):1-36.

[9]Zinovyeva,N.,Bagues,M.The role of connections in academic promotions[J].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Applied Economics,2015(7):264-292.

[10]Van den Brink,M.,Benschop,Y.,Jansen,W.Transparencyin academic recruitment:A problematic tool for gender equality[J].Organization Studies,2010(11):1459-1483.

[11]Waldemar W.Koczkodaj,Konrad Kulakowski,Antoni Ligeza.O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entities in Poland supported byconsistency-driven pairwise comparisons method[J].Scientometrics,2014(3):911-926.

[12]Franceschini,F.,Maisano,D.,&Mastrogiacomo,L.Evaluating research institutions:The potential of the success-index[J]. Scientometrics,2012(1):85-101.

[13]A.E.Varshavskii,V.V.Ivanov,V.A.Markusova.Adequate Assessment ofScientific Output[J].Herald of the Russian AcademyofSciences,2011(4):358-363.

[14]Ted Tapper,Brian Salter.Govern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Britain: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s for the FundingCouncil Model[J].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2004(1):4-30.

[15]Gianluca Castelnuovo,Daniel Limonta,Luis Sarmiento,Enrico Molinari.A more Comprehensive Index in th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The Single Researcher Impact Factor Proposal[J].Clinical Practice&Epidemiology in Mental Health,2010(6):109-114.

[16]Norris,M.,Oppenheim,C.Peer reviewand the h-index:Twostudies[J].Journal ofInformetrics,2010(3):221-232.

[17]Harald Heinzl,Philipp Bloching.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Scientific Quality[J].Numerical Analysi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ICNAAM,2012(9):424-426.

[18]Giovanni Abramo,Ciriaco Andrea D’Angelo.An assessment ofthe first“scientific habilitation”for university appointments in Italy[J].Econ Polit,2015(3):329-357.

[19]Anne-Wil Harzing.A preliminary test of Google Scholar as a source for citation data:A longitudinal study of Nobel prize winners[J].Scientomertrics,2013(3):1057-1075.

[20]Abramo,G.,Cicero,T.,D’Angelo,C.A.The dispersion ofresearch performance within and between universities as a potential indicator ofthe competitive intensityi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J].Journal ofInformetrics,2012(2):155-168.

[21]Mario Coccia.A scientometric model for the assess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within public institutes[J].Scientometrics,2005(3):307-321.

[22]朱剑.学术研究,谁人评说——学术评价主体与评价机制的重建[N].光明日报,2010-08-17(11).

[23]袁曦临,刘宇.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复杂性与引文评价指标的修正[J].图书情报工作,2010(14):24-27.

[24]谭春辉.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理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3(2):16-23.

[25]刘大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之审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4-59.

[26]邱均平,任全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研究发展[J].情报资料工作,2006(4):10-15.

[27]徐燕刚,庚光蓉.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体系的导向及其合理性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20-123.

[28]蔡毅.建立一套良好的学术评价体系[J].学术界,2003(6):58-72.

[29]叶继元.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探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0(1):97-110.

[30]朱少强.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综述[J].评价与管理,2007(4):39-63.

[31]王迎春,郑建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评价体系的建构[J].图书馆学研究,2010(17):2-4.

[32]齐晶晶.浅析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变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9(6):142-146.

[33]王光彦.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4]刘大椿.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限制与超越[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149-156.

[35]刘贵华,柳劲松.教育科研评价的中国难题[J].高等教育研究,2012(10):25-29.

[36]刘大椿.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若干问题及应对[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05-14(005).

[37]蔡曙山.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和社会科学评价[J].学术界,2002(3):7-20.

[38]张喜爱.当前高校科研评价制度建设的问题和建议[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1):88-91.

[39]刘明.现行学术评价定量化取向的九大弊端[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1):90-94.

[40]向宝云,卢衍鹏.对人文社科科研量化管理两面性的反思[J].社科创新论坛,2007(1):25-28.

[41]张波,叶晓.应用型大学的科研评价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10-13.

[42]王克君,曾觉吾.战略导向视域下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创新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99-103.

[43]史万兵,姚俊.发达国家大学投资绩效评价研究[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34.

[44]史万兵.教育行政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53-154.

[45]刘大椿.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管理的理性回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11-26(11).

[46]马俊峰.评价活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83-184.

[47]张书晔,余学军,史玉成.论学术腐败治理与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的完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09-114.

[48]任全娥.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5-118.

[49]张武.社会科学管理理论与实践[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234-236.

[50]张树良,张志强,王雪梅.国际科研评价体系现存问题及发展新趋势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5(8):1127-1133.

[51]朱军文,刘念才.科研评价:目的与方法的适切性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3):47-56.

[52]张希华,张东鹏.高等学校学术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20):88-91.

[53]安雪飞,张立珊.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评价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5(1):90-91.

[54]王克君.美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642-646.

[55]刘在洲,张云婷.高校科研质量评价问题与改进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4):95-98.

[56]朱军文,刘念才.高校科研评价定量方法与质量导向的偏离及治理[J].教育研究,2014(8):52-59.

[57]史万兵,杨慧.高等学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高教探索,2014(6):112-117.

[58]陈慧颖,刘在洲.关于完善我国高校科研质量评价的思考——基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政策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80-83.

[59]邓毅.完善学术评价制度有待深化细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7(13/14):49-51.

[60]谭春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程序公正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93-99.

[61]邱均平,谭春辉,任全娥.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上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89-110.

[62]王忠武.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三位一体关系[J].科学学研究,1999(3):3-9.

A Review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for University Teacher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Shi Wanbing,Cao Fangfang
(College ofHumanities and Law,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0612)

The unique nature of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makes it more complextoevaluate.Foreign and domestic scholars have carried out a lot ofresearches on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for universityteachers of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tryingtoexplore a reasonable path for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This studyreviews overseas and domestic researches on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for university teacher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in 20 years,including theories,problems in the current evaluation system,and related measures,etc.By analyzing contributions and limitations in the above studies,it suggests that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should b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by establishing separate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two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evaluation objectively,scientificallyand effectively.

universities;humanities;social science;teachers;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research review

G 647

A

1674-5450(2017)01-0091-08

【责任编辑:赵 颖 责任校对:赵 践】

2016-10-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项目(BFA150043)

史万兵,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东北大学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教育政策研究。

猜你喜欢

科研成果社会科学学者
科研成果转化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学者介绍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加强医疗科技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
学者介绍
审批复杂 科研成果落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