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研究
——以惠州学院为例
2017-04-14肖汉
肖汉
(惠州学院电子科学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研究
——以惠州学院为例
肖汉
(惠州学院电子科学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迫切,而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平台的建设。文章在界定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内涵的基础上,针对理工科大学生分析了当前发展现状,借鉴美国创客实验室、创新创业中心和孵化基地的发展经验,提出了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要有开放式的发展理念、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多元性的社会支撑的建议。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虽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其基本内涵却被广泛认同,它不是将“创新”和“创业”简单地叠加,而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以专业教育为基础,通过创造、创新和创业一体化过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获取创新创业精神、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培养活动[1]。我国正面临经济转型和全球化的激烈竞争,探索如何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有助于对培养高质量理工科大学生,这将有助于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缓解愈加激烈的就业市场,提升学生主动适应甚至挑战社会的综合能力。然而,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传统专业教育,不仅仅要求掌握全面的创新创业知识,更强调人才能力素养的提升,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因此,建立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界定了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内涵的基础上,以惠州学院为例分析了当前发展现状,并借鉴美国创客实验室、创新创业中心和孵化基地的发展经验,进而提出了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要有开放式的发展理念、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多元性的社会支撑的建议。
一、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内涵及发展
平台是有着丰富内容的集成系统,一方面意味着一个开放性的舞台,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学习,另一方面又能为达成活动目的提供稳定的资源。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这一概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但自2015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各高校相继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中都包含了关于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及平台建设的内容[2]。笔者归纳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应为由高校统筹,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通过软硬件资源投入和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实现资源有效运行的服务体系。理工科是培养产业技术人才的摇篮,是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因此,抓好以实践平台建设为重点的理工科创新创业教育,将为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及支撑。
以惠州学院为例,作为一所地处珠三角腹地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随着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业结构和学生人数不断向电子、化工、服装、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及计算机等理工类学科倾斜。学院以创建高水平的理工学科为抓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方面学院把握好创新和创业在实践平台建设中的内在关系,遵循创造、创新、创业、创优一体化建设的思路[3],加强专业实验室、企业实训和项目孵化基地等硬件平台建设。目前,学院拥有理工类实验室60多个实验室,包括理工类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满足各理工科专业的教学实践工作。为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进行产品开发、团队建设、互联网商业的场地需要,包括协同创新中心在内的校园孵化基地已建成并在不断完善中。同时,为加大“产学研”校企合作力度,先后与校外联合建设了6个理工类省级及以上的实践教学基地。
另一方面加强组织科技创新大赛、创业大赛、科技创新创业社团活动等软件平台建设。学院强化了实践教学,加大了对学科竞赛的投入和绩效鼓励,促进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开始从探究式学习向创新性研究转变。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业已成为人才培养特色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十二五期间,学生参加了省级及以上的专业学科竞赛共有30余项,先后摘得各类大奖,不断刷新多项比赛记录,累计获奖983人次。许多学生科技作品还申请了专利,近年来达114件之多。
二、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问题分析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虽然发展动力强劲,但学院随着平台的规模运行,发展瓶颈愈加明显。
(一)创新实践平台利用率不够
现有创新实践平台运行制度不够完善制约着学生的自主创新。首先,开设开放实验室,但受开放时间限制,无法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其次,学生实验实训仅限统一安排的上课时间,占用大量的课时,缩短了学生其他综合素质提升的时间。最后,学生实验实训仅以完成课程目标为目的,并没有结合资格证书考核与创新创业的需要,导致目标导向不清晰,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二)创新项目创业转换率不高
虽然学生创新意识得到显著的提升,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学生创业意识较为淡薄,具体表现为:一是毕业生中创业人数比率低,据统计2015届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仅占0.93%。学生创业成功率更低,2015毕业学生创业团队成功注册公司的仅9家,2016年也只达到18家;二是学生获奖科技创新作品、专利鲜有转化为创业项目;三是学生在作品设计的时候很少考虑作品的成本和商业开发价值,往往作品实用性不强,大多仅停留在功能实现层面上。
(三)实践平台师资力量不强
惠州学院成立了许多创新创业社团组织,它们通过举办各类竞赛,举办学生培训讲座等形式,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员既是实践活动的举办者,同时又是活动的重要参与者,积极营造了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但在活动举办的同时,缺乏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属于一门新的学科门类,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如创业大赛中创业项目策划书的撰写,需要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才能满足指导要求。而目前学院理工类专业外聘行业企业专任教师占比仅4%,外派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教师占比仅1.8%;另一方面为由于教师指导绩效分配制度不完善,教师指导内驱力缺乏,活动组织难以调动。
(四)实践平台社会支持力度不大
惠州学院实践平台在创立的过程中大多依靠本校的资源,资金来源单一。由于缺乏校外企业等团体的引导与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企业孵化过程中,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往往走了很多弯路,企业生存能力弱。此外,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成效的标志性与显示度有待提升。一些本地的科创型企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外包,学院虽是人才的聚集地,但没有形成人力资源的整合。
三、美国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借鉴
美国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源地,发展日趋成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从传统的商业管理学科独立出来,由单个的个人层面逐步向“非功利”的组织层面和社会层面拓展,回归到教育的本能[4],并渗透到各学科领域。其中,美国理工科高校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经验值得借鉴。
(一)建设创客实验室,营造开放实践空间
美国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地位,更是成为一种文化,如克里斯·安德森的“创客”理念[5]风靡网络,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此背景下,传统高校实验室的专门功能或单一功能的实验室已经不能满足“创客”的需要。以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6](MIT Media Lab)为代表的创客实验室纷纷成立,甚至开发了标准化微观装配实验室(Fabrication Laboratory)项目,通过募捐等方式向全球推广[7]。这些拥有实体场地的平台配备了3D打印机等各种先进制造设备,通过共享软件和硬件平台,使不同专业文化背景、不同技术程度的学生在一起产生创新的火花,为师生提供了制造产品原型的创意平台。借助此平台学生们头脑中大多数新的产品点子都可以变成现实。
(二)成立创新创业中心,开展专业实践活动
美国许多理工类高校都设立了创新创业中心,为学生提供高水平专业性的课程、咨询和实践活动。学校一方面标准化课程内容,如美国创业教育联盟(The National Consortium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发布了《创业教育国家内容标准》(National Content Standards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7]。该标准主要包含创业技能标准、基本商业知识和技能标准以及商业技能三大主要模块,15项子指标。该标准强调创业的成功与否与创业的观念、个人的特征、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高校的课程组织方面,突出了学生的观念、特性、知识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社团活动、创新创业大赛统一于课程安排,如2011年改名的麻省理工马丁信托创业中心每年都会举办商业大赛。另一方面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突出教师的实践能力,多渠道满足“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以聘用企业家以顾问、讲座、兼职乃至全职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三)打造企业孵化基地,共建公共服务平台
美国高校企业孵化基地(University Business Incubation)有着深远发展历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硅谷科技园、北卡罗纳三角研究园为代表的孵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各地涌现,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不断深化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企业与大学紧密合作,共同管理。政府一方面通过投资、补贴的形式重视孵化基地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通过立法让高校、企业及非营利组织参与到建设中来,为创业者提供创业的沃土。[8]二是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孵化基地不再仅提供低价场地租金、低税金和低效资助,而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逐渐转向信息和网络化、技能培训和人才交流的支持。三是企业化的运作模式。平台本身不应该只是一个准学校机构,而应该与企业类似,其产品是成熟的企业家和企业,并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的服务功能才能满足新创企业的需求,最终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转。四是行业协会、基金会等大量非营利机构提供重要支持。美国成立了国际企业孵化协会(NBIA),每年举办会员的年会,以表彰各优秀组织,提供交流的平台。自1951年成立了第一个主要赞助创新创业教育的基金会——“科尔曼基金会”以来,美国出现了许多支持创业的基金会,这些社会机构提供的基金能够赞助创新创业竞赛,激励学生自主的创新创业。
四、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的建议
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理工科大学生掌握专业理论和技能,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高校有责任在人才培养中加强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是服务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就业创业和社会服务的基地。基于美国的发展经验,惠州学院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一)树立开放式的发展理念
从美国实践平台建设的经验来看,不管是哪个平台的建设,其出发点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需求。这就要求平台的使用与开发都带有开放性的特征。其一,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活动选择及创新创业的自主能动性,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与支持。其二,打破专业界限,基于多学科、跨专业的角度发挥实践平台的作用。“跨界融合、集成创新”是高校工科专业践行创新创业教育,适应新工科革命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平台使用效率才会增强,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思路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中心的实质是实现实践平台一体化的发展。一体化发展思路是弥补当前学院理工科学生创业成功率低、创新实用性不强缺陷的重要措施。创新创业并非是单独孤立,第一,要以项目为连接,实现创新创业活动的一体化,在学生创新的意识和思路下,发现研究的商业价值,实现创新创业有机地嫁接,而不是创新创业两张皮,造成资源浪费。第二,要实现创新创业资源获取的一体化,如创业中的建设,通过课程教学、网络信息建设、资源整合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也促使了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将加入其中。
(三)发展多元性的社会支撑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是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转型发展而后天人为规划的资源集聚平台。美国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市场的推动以及科学的规划,需要多方面力量的共同支撑。这种支撑特色鲜明,一方面根植于地方区域,依据产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状况、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另一方面形成了长效合作机制。其协会组织加强了交流及标准化的建设,多方的商议机制使政策的制定更为完善。多元的社会支撑带来的是实现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高志宏,刘艳.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27-45.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6.
[3]张臣,周合兵,罗一帆.大学生创新创业一体化实践平台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262-265.
[4]邓汉慧,刘帆,赵纹纹.美国创业教育的兴起发展与挑战[J].中国青年研究,2007(9):10-15.
[5]克里斯·安德森.创客:新工业革命[M].广州:中信出版社,2012:48-89.
[6]杨建新,孙宏斌,李双寿,等.美国高校创新教育实验室和社会创客空间考察[J].现代教育技术,2015(5):27-32.
[7]EntreEd.National Content Standards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B/OL].(2004-06-01)[2016-05-08]. http://www.entre-ed.com/Standards_Toolkit/.
[8]徐井宏,缪纯.聚合国内外创新创业平台案例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21.
【责任编辑:赵佳丽】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Platform for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Taking Hui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XIAO Han
(School of Electronic Science,Huizhou University,Huizhou 516007,Guangdong,China)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badly need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with ability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which cannot be cultivated without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platform.This paper defines the innovative-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platform,analy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introduces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especially in Maker Laboratory,the school center for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and university business incubation,and propos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latform call for open development concept,integrated development ideas,and diversified social support.
college student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practice platform
G646
A
1671-5934(2017)01-0125-04
2016-05-03
肖汉(1987-),男,湖南宁乡人,助教,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