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在中国各学段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2017-04-14王尚志
王尚志
数学建模在中国各学段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王尚志
(首都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北京 100048)
祝贺《数学建模教学与评估指南》中文版出版,同时,祝贺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IMMC或IM2C)在中国全面推进.在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把数学建模作为数学核心素养,要求数学建模理念贯穿在整个高中数学教育的始终.这些举措都将对数学建模教学、数学建模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将促进数学的教、学和评价的变革.
《数学建模教学与评估指南》是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COMAP)联合美国数学教师协会(NCTM)和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SIAM)合作推出,该书是推动数学教育深入发展的重要著作,也是探索数学建模教学和评价规律的奠基性著作,该书凝练了近几十年数学建模教学和评价的经验,推进数学建模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数学教育中的一体化,对于下一阶段数学课程的教学、评价深入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大学、中学、小学数学教育中,陆续以不同方式引入了数学建模的思想,大体经历了以下阶段.第一阶段,在大学、中学先后开展了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一方面,这些活动为学生展示数学应用才华提供平台,促进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发展,使得很多学生在不同职业发展中,数学应用能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研究和教学上为教师专业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为后续数学建模课程、教学、评价的深入发展,培养了一批中坚力量;更为重要的是普及了数学建模的理念、意义及作用.第二阶段,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校本课程,首先在大学很多学校陆续开设了数学建模课程,包括理科院系、工科院系以及文科院系,建设了一批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的教材,各有特色;在很多中学也开设了不同形式的数学建模校本课程,一些中学还建立了数学实验室,数学建模又是依托实验室开设的主要课程;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本质上也是数学建模.第三阶段,从校本课程至国家课程,教育部大学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把数学建模、数学实验课程纳入了大学数学课程体系,并不断推进数学建模课程在不同院系开设,使得数学建模已经成为很多学校的必修课程,成为大部分学校的选修课程;2003年,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把数学建模列为课程内容,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建模作为数学核心素养,要求把数学建模理念贯穿在整个高中数学教育的始终,把数学建模作为内容主线,安排了具体课时.这也是中国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结果.
在下一个阶段,“数学建模的教学和评价”将面临很大挑战,尤其是对基础教育中的数学建模教学与评价,例如,如何全面推进数学建模的教学?如何评价学生数学建模水平?特别是在考试评价中,如何命制考察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试题?如何提升高中教师自身的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建模教学能力?等.这些都需要广大数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共同努力,克服困难,推动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的数学建模活动,在《数学建模教学与评估指南》一书中还介绍了“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IMMC).这一国际大赛已经举办了3届,主要面对世界各国的中学生.“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IMMC)还特设大中华赛区,使之在中华地区全面推广.该挑战赛通过专家命题的形式持续展示数学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生活中有价值的问题,在思考、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数学应用的能力和才华.挑战赛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这也是一个国际交流的园地,对推进本地区学生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希望广大教师关注、参与此项活动,鼓励、支持、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竞赛;更希望广大教师能把竞赛活动与数学建模日常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探索提升数学教学,特别是数学建模教学的经验.
[责任编校:周学智]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Prospect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in Chinese School Section
WANG Shang-zhi
(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G40–03
A
1004–9894(2017)06–0008–01
王尚志.数学建模在中国各学段的发展历程及展望[J].数学教育学报,2017,26(6):8.
2017–11–25
王尚志(1946—),男,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大学先修课程数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主要从事拓扑学、数学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