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胆红素、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意义

2017-04-14高爱滨魏兆丽

山东医药 2017年14期
关键词:微血管胆红素肾小球

高爱滨,魏兆丽

(滨州市中心医院,山东滨州251700)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种器官功能逐渐减退,老年人(年龄≥60岁)肾脏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GFR)逐渐下降,肌酐清除率逐渐降低。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DKD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长期血糖控制不良造成的机体氧化应激密切相关。近年研究表明,胆红素是体内内源性抗氧化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对氧化应激介导的疾病具有保护作用。胱抑素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的成员之一,也通过参与氧化应激促进DKD的发生发展,是判断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比临床常用的肾功能检测指标敏感性更高[1,2]。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们检测了154例老年DKD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及胱抑素C水平,探讨二者在DKD发病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在我院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54例,其中男82例、女72例,年龄(68.46±4.62)岁。2型糖尿病的诊断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的诊断标准[3]。DKD诊断标准[4]依据201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的DKD诊断标准。单纯糖尿病为排除糖尿病合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早期DKD为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在3~6个月内至少出现2次尿白蛋白在20~200 mg/L,并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DKD为大量白蛋白尿,在3~6个月内至少出现2次尿白蛋白>200 mg/L,可伴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其中单纯糖尿病组(B组)62例、早期DKD组(C组)51例、临床DKD组(D组)41例。排除脂肪肝等肝胆系统疾病、心肺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原发性肾脏疾病、尿毒症行透析治疗、感染及其他重大疾病者,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特殊用药史。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72例作为对照组(A组)。各组间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血清胆红素及胱抑素C水平检测 采集各组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胱抑素C水平。

2 结果

2.1 各组血清胆红素及胱抑素C水平比较 TBIL水平比较,A组>B组>C组>D组(P均<0.05);DBIL水平比较,A组、B组>C组、D组(P均<0.05);IBIL水平比较,A组、B组>C组>D组(P均<0.05)。胱抑素C水平比较, A组

表1 各组血清胆红素及胱抑素C水平比较

注: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与C组比较,▲P<0.05。

2.2 临床DKD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示,TBIL为临床DKD的独立保护因素,胱抑素C为临床DKD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临床DKD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DKD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患病率日益增多,在西方国家已成为导致慢性肾衰竭的最主要原因。调查显示,在糖尿病人群中DKD发病率为20%~40%,然而早期DKD起病隐匿,缺乏典型临床表现。目前,早期诊断DKD的标准主要是依靠尿微量白蛋白,然而近年研究发现,一些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即使尿微量白蛋白在正常范围,仍会有肾脏病理改变及肾功能减退[5]。因此,寻找有助于早期诊断DKD的检测指标,对于DKD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胆红素是一种四吡咯色素,70%以上来自衰老红细胞破坏释放的血红蛋白。胆红素难溶于水,在血清中主要以胆红素-清蛋白复合体的形态运输。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为DBIL,未结合葡萄糖醛酸的为IBIL。胆红素分子由于氢键的作用,形成卷曲、不对称状态,易于使C10位上的氢原子充分暴露而易于活化,是胆红素在体内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原因。生理浓度下的胆红素具有强抗氧化性,可防止低密度脂蛋白脂质过氧化。由于胆红素的亲脂性,容易通过血脑屏障造成脑部损伤,故早期的研究认为,胆红素是一种内源性毒素。但近年随着对血红素加氧酶(HO)/一氧化碳胆红素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血红素代谢产物胆红素及HO本身均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抗炎及抑制细胞凋亡能力[6,7]。当胆红素浓度下降时,体内氧化的LDL(OX-LDL)增多[8],可损伤肾小球系膜细胞、内皮细胞、足细胞。CXCL16抗体、IFN-γ、ADAM10抑制剂等可导致OX-LDL诱导的脂质在肾小球足细胞堆积,从而促进肾小球硬化[9]。另外,OX-LDL可促使细胞内活性氧(ROS)产生,使抗ROS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下降,从而造成内皮细胞损伤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10]。因此,胆红素可以降低细胞内ROS的浓度,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11]。胆红素含有一个可延伸的共轭双键系统和活性氢原子,能够阻止氧化作用,而DBIL作为白蛋白配基,虽然也在血浆中转运,但其结合性不如IBIL紧密,故抗氧化性相应较弱[12]。本研究发现,四组人群之间,TBIL水平比较,A组高于B组,B组高于C组,C组高于D组,TBIL为临床DKD的独立保护因素,提示病情较重者的TBIL下降明显,胆红素水平下降可促进老年DKD的发生、发展。

胱抑素C是一种低分子量、碱性非糖化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的有核细胞和体液中,其在血中的水平不受炎症、感染、肝肾疾病的影响。研究发现,胱抑素C是判断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能准确反映eGFR的变化,参与DKD的发生、发展[13],能够早期识别蛋白尿在正常范围的DKD患者[14]。此外,胱抑素C也参与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代谢过程,可以升高血浆Hcy水平,引起氧化应激,导致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减退,促进微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15]。本研究发现,各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比较为A组

综上所述,胆红素和胱抑素C均参与了老年DKD的发生、发展,胆红素水平随着DKD病情的进展而逐渐下降,胱抑素C水平随着DKD病情的进展而逐渐升高,胆红素和胱抑素C在老年DKD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微血管胆红素肾小球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