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2017年福建省中考古代诗歌阅读命题的思考

2017-04-14陈碧芬

关键词:古代诗歌中考阅读

陈碧芬

【摘要】 2017年起,福建省中考九门学科实行统一命题。语文学科新增“古代诗歌阅读”。同时,也对古代诗歌的考查提出要求:“了解古代诗歌的文学样式; 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结合《课标》在评价建议的具体建议中所言:“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的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為考试内容。”

【关键词】 中考 古代诗歌 阅读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3-167-01

一、《考纲》样题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5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这是一首抒写______的五言律诗。(2分)【难度:易】

4.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难度:易】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舟顺风而行之态。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虚实结合,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上述样题涉及了诗歌内容及类别、诗歌样式、诗人情感、语言、技巧。我们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分值5分左右,内容来源于课标中要求的61篇。考察能力点浅显,主要为内容上理解,字、词、句字面意思,基本情感解读。题型可能为一道客观题、一题简单的表述题。

为了探究中考古代诗歌阅读命题方向,现就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进行试命题。

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试命题

(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5分)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这首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

B.“古道西风瘦马”中“瘦”字不仅是马瘦,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在凛凛寒风中寂寥着的疲困不堪的旅人。

C.词的最后一句可谓曲眼,直接抒情。在前四句所述景物的触发下,旅人内心悲凉、肝肠寸断。

D.这首曲把主人公放在一幅特定的画面里,是运用景物烘托的写法来表现秋天的悲凉景象。

2.本曲处处有“秋”色,曲末“旅”思扣击着人的心灵。结合词中所写的景物,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与作者的“旅”思有何关联?(3分)

(二)命题思路

注释:注释小解,是为了帮助学生通过解读注释来判断诗词类别、内容、知人论世,领悟诗情。

第1题:A选项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这一体裁相关知识的掌握与辨别,以及从题眼把握本词基调,分析本词成就。

B选项考查学生能否抓词句中关键词语来把握诗歌情感。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表现了旅人的辛劳。

C选项则是对末句诗词作用的考察,品味语言中情景交融,令人深思的句子,同时要求学生联系前文把握诗人情感。

D选项从写作手法与诗情的关系加以考察。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主要是为了表现作者漂泊异乡,孤寂凄苦的情感。

第2题:意象是包含诗人情感的物象;意境可以由单独一个意象构成,也可以由多个意象组合而成。此题难度比较高,要求学生要非常清楚考查的点是什么,一是找出景物,即找意象,二是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即意境。这个画面与作者的旅思有何关联?考查到意象、意境、诗情及写作技巧。环环相扣,处处是陷阱。在分析完各个意象后,我们不难发现这首28个字的词蕴含着两类不同的景物,构成了两幅不同的画面。藤蔓干枯缠绕着魁梧的老树、黄昏归巢的乌鸦叫唱着内心的苍凉、冰冷凄清的石板古道见不着一个人影、西风瑟瑟、枯瘦的老马儿的马蹄声嘀嗒嘀嗒、夕阳西下这几个意象组合成一种凄凉冷落的画面,这个画面是和诗人的情感相通的,烘托了天涯游子内心的孤寂和凄苦。弯弯的小桥下缓缓淌着淙淙的流水、青瓦石的人家开始升腾起缕缕炊烟等待儿女归家等组合成一种清新、温馨的画面,这副放置词中间位置的图画,有种“人家不是我家”的叹息与哀婉,与前面的景象形成对比,用来反衬天涯游子的孤独凄凉。

歌赏析考查的形式多种多样,本次命题难度较大,对学生能力要求更高。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基本解题技巧是共通的,只要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就能迎刃而解。在中考复习中可以从想意境、悟诗情、赏技巧、品语言等方面培养阅读和鉴赏能力。

三、反思总结

本人深知难以通过一首词的试命题来把握中考诗词阅读的命题方向;难以凭赏析一首诗或者词就将各种赏析技巧运用到位;更难以凭赏析一首词就能体会诗歌的意境、音律、形式、情感等方面的美。此次《天净沙·秋思》试命题在中考难度系数上加大不少,不是为了考倒学生,也不是真正地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借此告诉广大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赏析诗词,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悟生活与人生,进行自我心灵剖析。我国诗歌词曲文化璀璨,内容包罗万象,亟待极富热情的读者去深挖、拥抱它们的美与力量!促进更多的人热爱我国诗歌传统文化,我想,这也是此次将诗歌阅读纳入中考的初衷吧!

猜你喜欢

古代诗歌中考阅读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三步曲
古诗欣赏课在幼师教育中的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