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德润课堂的思考与实践
2017-04-14钱瑾
钱瑾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积极倡导“德润课堂”,切实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新时代小公民。
[关键词] 德润课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教学
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就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教书育人,根据少年儿童特点和成长规律,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德润课堂”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努力方向,也是开展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教材的资源,夯实素质教育,强化德育,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小公民。
一、慧眼识素材,把准训练点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内容的训练点。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把握住这些关键点,才能确立德育目标,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纵观当下的《语文》教材,可以把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和教育的文章分成以下四大类:
一是人物榜样类。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写人的文章,这些文章均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如《钱学森》这篇文章,叙述了钱学森在赴美留学期间,不为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所动,历尽艰辛回到祖国,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钱学森的拳拳爱国之心。再如《船长》这篇文章,通过描写船长在遇到沉船危险的时候,镇定自若地组织乘客和船员井然有序地撤离,而自己卻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充分体现了船长的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
二是生动故事类。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曲折的情节、独到的视角,常常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爱之链》叙述了乔依帮助了老妇人,老妇人又帮助了乔依妻子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友善。《诚实与信任》通过文中的“我”不小心碰坏了小红车的反光镜,主动留下联系方式愿意赔偿,而小红车主打来电话不要“我”赔偿并向“我”表示感谢的故事,说明了诚实与信任的重要性。
三是名胜古迹类。中华大地山河壮丽、物产丰饶。教材中有很多描写山水景色的文章,如《黄果树瀑布》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壮观景象;《记金华的双龙洞》让学生跟随着作者游览的踪迹,感受到了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神奇。还有《莫高窟》《烟台的海》等文章,学生们徜徉在优美的文字中,欣赏着祖国美丽的风光,一种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四是历史文化类。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在这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中国的汉字,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华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汉字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再如《牛郎织女》,这是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民间故事也是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口口相传流传至今的。这些课文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
二、润物细无声,找准训练法
找到课文中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训练点后,还需要在课堂上找到适当的方法,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一般来说有以下四种方法:
一是诵读法。诵读法是语文教学中最传统、最古老的教学方法。它是通过反复诵读,疏通文字、体会感情,理解内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朗读也是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声音信息,是多种生理心理机能共同参与协调合作的阅读方法。
新课标指出:学习诗歌、散文等一些抒情类的文章时,要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我们爱你啊,中国》,整首诗歌洋溢着浓浓的爱国之情。学生通过自读、听老师范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感受到了祖国的地大物博、美丽富饶、悠久历史以及光辉成就。
再如《安塞腰鼓》,这篇文章文字优美,利用排比、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给读者展现了黄土高原上一场惊心动魄的安塞腰鼓的场面。读着文字,想象着那壮观的场面,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安塞腰鼓的豪迈粗犷、刚劲奔放、气势磅礴,也能感受到黄土地人民憨厚朴实、昂扬乐观的性格。
在诵读的过程中,不用教师多说,学生作为一位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一颗爱国的种子在心中萌发。
二是体验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换位体验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换位,学生会深入人物内心,对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
如《诚实与信任》这篇文章,在学到文中的“我”写了一张字条把联系方式留下,并把这张字条压在小红车雨刷下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当成是文中的“我”进行采访:“你为什么要在纸条上留下你的联系方式啊?你就不怕小红车主来找你麻烦甚至讹诈你吗?”学生入情入境,回答道:“是我撞坏了小红车主的反光镜,我不能逃避,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做人的根本。”“我不怕小红车主找我麻烦,当然也不怕他讹诈我,我相信他是个好人。”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文中“我”的诚实和对小红车主的信任。而在后续的学习中,他们更能体会到“诚信”是相互的,正因为“我”对小红车车主付出了诚信,所以也赢得了小红车车主对“我”的诚信。
三是辩论法。“辩论”指围绕一个辩题正反双方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随着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提出的要求,辩论越来越普遍地运用于语文教学中。真理总是在辩论中越辩越明,语文课上,有时学生不一定能一下子领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辩论。
如《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天游峰的扫路人累还是不累”进行探讨。在探讨中学生逐渐明白,因为天游峰的扫路人热爱生活,热爱他所从事的这份职业,所以即使他的工作量很大,他也不累。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扫路人的敬业精神。当然,潜移默化中,他们也明白了,只要心中有爱,就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把最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相信等孩子们长大了,他们还会想起这位天游峰的扫路人,就不会抱怨自己的工作苦或者累,而会保持一颗快乐的心,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做好。
四是拓展法。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要根据教材特点对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补充,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和把握。特别是教师在结合语文教材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拓展生活中鲜活的事例,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受。
如《诚实与信任》一文,向学生传递的是一种诚信的正能量。但是,课文写的是发生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个故事,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遥远。无独有偶,很多日常的新闻中也有同样的例子。例如有一名学生在放学途中不小心刮坏了一辆车的反光镜,也主动留下了字条和联系方式;一位清洁工人打扫卫生时,不小心在停靠路边的车上留下了划痕,也主动留下联系方式要求赔偿。拓展这样的事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会真切地感受到诚信就在身边。
在积极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教师只有以语文课堂为依托,真正做到“德润课堂”,才能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美德深入人心,才会成就一代好公民。
责任编辑 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