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肌梗死合并慢性房颤病人PCI后抗血小板的治疗策略

2017-04-14黄思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房颤经皮血小板

黄思石

心肌梗死合并慢性房颤病人PCI后抗血小板的治疗策略

黄思石

目的 对心肌梗死合并慢性房颤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l)后抗血小板治疗策略进行研究,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的方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月治疗的132例行PCl后的心肌梗死合并慢性房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4例),按分组分别予以三联和二联抗血小板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对其近期疗效、安全性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26.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5.9%(P<0.05);观察组次要终点发生率27.9%,低于对照组的29.7%,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发生率为54.4%,对照组为65.6%,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用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1%和25.0%,观察组略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联疗法是治疗心肌梗死合并慢性房颤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安全有效的疗法,其短期疗效显著优于二联疗法,且其安全性较高。

心肌梗死;慢性房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抗血小板;三联治疗

心肌梗死合并慢性房颤病人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l)治疗后,其血管内膜内皮并没有完全恢复到健康状态,会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一旦有血栓的形成会增加心力衰竭、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概率。术后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可预防血栓的形成,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概率大大降低[1]。因此对心肌梗死合并慢性房颤病人进行经PCl治疗后抗血小板治疗方法及效果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2]。本研究以132例行PCl后的心肌梗死合并慢性房颤病人为研究对象,对临床常用的二联和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旨在寻求安全有效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我院近3年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32例心肌梗死合并慢性房颤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男48例,女20例;病程2个月~11个月(5.8个月±3.2)个月;年龄58岁~76岁(66.5岁±3.6岁)。对照组男45例,女19例;病程2个月~12个月(5.6个月±3.4个月);年龄56岁~75岁(67.2岁±3.7岁)。所有研究对象均于PCI治疗后仅进行药物抗血小板治疗,且均不伴有严重的内科疾病。研究对象均符合知情同意的相关要求[3]。并对有研究用药过敏史及随访失访的病人予以排除[4]。两组性别比例、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均于PCl治疗后当日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治疗过程中定期入院进行复诊,根据复查结果调整用药剂量或种类。研究过程中对医师及病人均采取双盲操作,以确保研究数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观察组采用三联疗法进行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J20130078,规格为每片10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生产,国药准字2800J3301,规格每片75 mg);西洛他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为603230H55,规格为每片50 mg)。按1片/次,3次/日的剂量口服阿司匹林;按首次8片,之后1片/次,1次/日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西洛他唑则按1片/次,2次/日的剂量口服。联合用药2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给药(3~6)个疗程。对照组按照二联抗血小板疗法进行治疗,其仅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片进行治疗,具体药物、剂量、给药方式及疗程均与观察组一致,参照进行。

1.3 评价指标 疗效:根据复查时冠脉造影检查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①主要终点:死亡,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等内容;②次要终点:以SAT和出血情况为主要内容[5]。计算两种终点的发生率,其发生率越高,则疗效越差[6]。安全性:统计治疗过程与用药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呈反比[7]。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配对四格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主要终点事件比较 随访1年,观察组死亡7例,死亡率为10.3%,11例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2%,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26.5%;对照组死亡率为14.4%,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9%,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5.9%。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SAT、出血及次要终点总发生率,虽较低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

2.3 安全性 随访期间研究对象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病例,亦无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的病例,两组与用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1%和25.0%,观察组虽略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安全性比较

3 讨 论

房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时常见的并发症。目前,虽然临床上有对房颤合并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与对预后影响研究较多,但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争议,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应用,人们对术后并发症的研究有较多的关注,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但因现阶段临床抗血小板药物的种类很多,联合用药的方式更是多样,加之临床研究相对较少,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尚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因此有关PCl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方法及临床价值的研究较为重要。

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现阶段临床常用的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法,虽其价值已得到临床和研究的证实[8],但仍无法满足现阶段临床的需求。西洛他唑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具有作用温和半衰期短特点,且临床研究已证实[9],其安全性相对较高。但因其单独使用疗效无法维持,为确保其临床疗效,临床常使用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瑞典分析表明[10],应用抗凝药物较未应用的死亡率低。此次研究与国外相比更为细致,这可能与本研究入选病例发病率明显高于国外有关。

本研究显示,三联疗法短期疗效显著优于二联疗法(P<0.05),两种疗法安全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疗法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合并慢性房颤抗血小板治疗安全有效。本研究对入选对象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对临床医师进行选择,采取双盲,以降低人为因素对研究数据的影响;药物均为临床常用的药物,从而提高研究方法的实用性。由于受到我院现状的限制,致使研究还存在病例少,缺乏远期疗效,研究数据有待进一步完善等不足之处。

三联疗法是治疗心肌梗死合并慢性房颤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安全有效的疗法,其短期疗效显著优于二联疗法,且其安全性较高,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价值,对临床疗效及病人的生活质量的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

[1] 王春明,杨毅宁.PCI 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研究进展[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26(8):1209-1213.

[2] 冯小芳,黄立宏,黄流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他汀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情况及对脑梗死复发的影响[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5,23(4):195-197;202.

[3] Zhang R,Guo XH,Guo LX,et al.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Beijing,China 2[J].Journal of Diabetes,2015,7(1):968-971.

[4] 张安吉,李凯,刘东武.静滴泮托拉唑钠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4(5):215-217.

[5] Ahmed,Nawaz F,Hasan AA,et al.Degradation of poly(ε-caprolactone) (PCL) by a newly isolated Brevundimonassp[J].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2015,362(1):1-7.

[6] 林志坚,车秀娟,程欣,等.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复发缺血性血管事件风险[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5,22(3):148-151.

[7] 叶益聪,程中伟,张抒扬,等.抗血小板药物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1,24(3):335-337.

[8] Mehmet,Aytürk H,Sunman E,et al.A persisting dilemma for triple antithrombotic therapy:are we close to finding the correct answer[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4,64(2):231.

[9] 张丽君,黄淑田,王瑞英,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心病患者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时间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5,16(2):114-118.

[10] 黄伟杰,肖文星.PCI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8(7):523-525.

(本文编辑王雅洁)

2015年度阳江市医疗卫生类科技计划项目(No.2015-38)

广东省阳春市中医院(广东阳春 529600),E-mail:lttljl66@163.com

引用信息:黄思石.心肌梗死合并慢性房颤病人PCI后抗血小板的治疗策略[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64):715-717.

R542.2 R256.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7.06.023

1672-1349(2017)06-0715-03

2016-09-07)

猜你喜欢

房颤经皮血小板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
手工浓缩血小板过滤白细胞的临床意义探讨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