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壁垒的本土策略研究

2017-04-13刘源

关键词:融资金融

刘源

(沈阳工业大学 商贸学院,辽宁 辽阳 111003)

突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壁垒的本土策略研究

刘源

(沈阳工业大学 商贸学院,辽宁 辽阳 111003)

中小企业逐渐成为“新常态”下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带动就业、提高国民收入、促进消费和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现实瓶颈。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面临着制度限制、金融压抑、现实壁垒和文化障碍等方面因素,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壁垒需要一系列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本土策略和政策建议。

中小企业;融资壁垒;本土策略

一、引言

根据2016年国家工商总局数据,全国中小企业突破2 0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5 4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全国中小企业对GDP增长的贡献超过65%,对税收增长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吸收了75%以上的就业。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推动就业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6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中小企业出口乏力。国内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明显,国内需求增长缓慢。成本上升和需求下降的双向不利因素挤占了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高污染、高耗能和高成本的传统中小企业受要素制度的约束凸显,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动力受到抑制[1]。从国际环境来看,金融危机之后的欧美发达国家多重危机交织,我国经济运行难以独善其身。渣打银行公布的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SMEI)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连续下滑,融资前景黯淡,盈利能力下降。另外,我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也表明,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小企业经营更加困难,发展动力不足。2016年,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5万亿元,占各类贷款总额的23.9%。虽然银行业小微贷款总量稳步增长,但仍难以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融资发展需求。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口红利消失、金融压抑及创新不足等高耸壁垒,寻觅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现实路径迫在眉睫。

二、中小企业融资缘何壁垒重重

(一)制度成因:自身先天不足

中小企业主要是指一些民营企业,其自身的先天不足使其面临巨大的融资障碍,信贷可得性较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中小企业实力薄弱。其厂房设备陈旧,生产技术落后,产业集群优势较弱,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第二,中小企业发展潜力不足。高耗能产品多,深加工产品比例小,中小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知名商标企业较少。第三,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不完善。“牌照”不全、虚增资本和空壳经营乃业内常态,信息屏障、财务数据失真和关联交易复杂实属必然。第四,中小企业持续经营和抗风险能力脆弱。由于相互拖欠账款,企业信用评级较差,抵质押物确权较难,融资条件难以落实,抗风险能力不足。部分企业信用意识淡薄,骗取银行信贷,悬空银行债权,企业主跑路事件频发。另外,长期以来政府未能厘清权力边界。由于政府主导的正规经济过于强大,势必弱化民营经济的发展,迫使其求助于非法集资、乱象丛生的民间金融,导致病急乱投医[2]。同时,金融领域也缺乏制度创新,未能有效鼓励国有控股银行等设立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

(二)金融成因:金融压抑

我国信用中介机构畸形发展,非充分性竞争与恶性竞争并存,市场化配置信贷资源的国有控股银行盈利模式,造成社会资金向大城市、大行业、大企业集中。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IPO和发行企业债券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是中小企业的传统外源融资渠道[3]。第一,间接融资备受歧视。金融资源高度垄断催生规模歧视,银行信贷倾斜度偏离中小企业。一方面,商业银行“嫌贫爱富”,将中小企业拒之门外。中小企业金融交易成本较高,反担保能力有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存,银行贷款困难重重。同时,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具有期限短、额度小、频率高、投向急的特点,并不符合银行的“成本—效益”核算,因而商业银行往往集中力量向贷款资质更好、有政府隐性担保的国有企业放贷。实力薄弱又缺乏抵押担保物的民营企业与国企的竞争无异于“以卵击石”。分布在县级市以下的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程序繁杂、标准严格、时效性差,降低了信贷可得性[4]。另一方面,民间金融秩序混乱,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当中小企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时,不得已转向民间借贷市场使其面临更大压力。2015年“温州指数”综合利率分别为20.07%、19.32%、18.95%和18.62%,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利润空间逐渐缩小的经济“新常态”时期,民营企业如采用过高的利率获得融资无异于饮鸩止渴。近年来,民间借贷危机频频出现,资金链断裂时有发生,潜在的巨大风险逐渐暴露。因此,现有间接融资渠道很难满足民营企业技术改造、开发高科技项目的资金需求。第二,直接融资壁垒重重。虽然股权融资的易持续性和低成本性特点有利于中小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增强企业知名度,迅速抢占商机,但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诸如市盈率过高、游资炒作疯狂、时间跨度漫长、股权稀释未来收益、IPO市场扩容受阻等,使得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受限[5]。股权融资的平台有沪深中小板和创业板,其中中小板要求拟上市企业连续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 000万元、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5 000万元,营业收入累计超过3亿元人民币,严格的准入壁垒令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望尘莫及。创业板吸纳具有“两高六新”特征的企业入市,且对企业财务指标的要求有所下降,但其对发行人应当主要经营一种业务的要求使得许多追求经营多样化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也使成长性和创新性较为缺乏但亟需资金的中小企业无可奈何。此外,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制度、监管不完善,大量上市企业高管将A股市场作为自己圈钱的平台,广大股民深受其害。债券融资虽然不会稀释企业的股权,具有资金成本较低的优点,但债券融资备受政策制约,集合债融资条件高、灵活性差,集合票据、专项金融债、私募债等债权债务融资创新步履维艰。债券担保机构也因中小企业面临较高代偿风险而大幅抬升担保费用。

(三)现实壁垒:金融创新不足

近年来,影子银行的迅猛发展虽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但潜在的风险及监管当局的限制使其难以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首选[6]。引人瞩目的私募股权融资具有资金源稳定、融资成本小和助推企业规范化发展等特征,但由于退出机制僵化和利益短视化,风险控制条款和对赌协议往往演化成掠夺中小企业的利益平台,如福建“南孚电池”融资失败案例即为明证。福建南孚电池曾作为中国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引入外资PE时,由于公司管理人员与地方政府缺乏对私募并购知识的了解,导致南孚电池的控制权外落,中国民营企业在融资道路上遭受了一次沉重打击。因此,对于普遍管理水平低下、金融知识欠缺的中国民营企业来说,盲目使用PE融资无异于揠苗助长。此外,信贷经纪人、网络借贷平台等新兴民间融资兴起,资金掮客又大行其道,助长社会资金脱实入虚,高利贷和民间借贷利率畸高,难以满足日益旺盛的中小企业资金需求[7]。截至2015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 965家,贷款余额9 508亿元,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76亿元,而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过万亿元。与此同时,2015年第三季度新募集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共计137支,募资总额达到77.75亿美元,募集数量虽有所增加但募集金额有限、规模下降,金融创新依旧不足。影子银行又迎来行业深度调整和监管大考,形成加剧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壁垒。

(四)文化障碍:资本贪婪

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较低,财政赤字连年,债务累累,宏观调控乏力;金融运行滞后,民间金融畸形,资金瓶颈长期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时下银行理财产品眼花缭乱,各类投资渠道纷繁复杂,“资本冲动”倒逼民间游资错乱,投资盲目性成为必然,在创业板和中小板创造大量亿万富豪的同时,众多散户投资者的资金化为乌有。民间非法集资案屡见不鲜,高额回报难拒诱惑,损失惨重无法追回。此类民间借贷通常没有实际的经营做支撑,借新债还旧债,往往由于央行紧缩银根等政策,居民的可供借贷资金大幅减少,骗局难以维系。规模之大、膨胀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社会游资远离中小企业及居民家庭理财尴尬,凸显了社会保障缺失、资本贪婪和道德约束的丧失。企业创造财富,资本寻找牧羊人,缺乏理性的财富创造、财富管理和财富传承,实际上偏离了创造财富的企业源泉。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2015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为15.41万亿元,其中贷款11.27万亿元,居民家庭资金盈余者共有近4万亿元人民币投向了房地产、股市和金市、银行理财、保险信托理财和高档奢侈品投资消费领域。中小企业希冀通过社会游资实现资本跨越的构想,面临着居民家庭生命周期和价值取向调整的严峻挑战。

三、突破中小企业融资壁垒的本土策略

(一)制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金融战略规划

为改善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环境,加快推进民间金融健康发展,需要政府改善金融环境,推进政务、商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的建设。建立融资备案和监测制度,推进民间借贷的“阳光化”“透明化”。搭建平台,加大信息批露,打造资金“洼地”,在融资过程中引入中小企业评级及征信机构,疏通融资渠道。降低金融业准入监管门槛,着力培育中小企业上市目标后备资源,扩大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试点规模,利用专业担保机构提供债券增信服务,创新交易结构,完善风险缓释措施,设计不同层级的风险、收益分配结构,以差异化债券利率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此外,借鉴美国硅谷银行的运作模式,建立科技银行,专注服务高科技中小企业,凭借自身对于高科技行业的精准把握和深刻理解,综合运用风险投资和灵活担保抵押等手段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二)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创新助推中小企业转轨升级

地方经济的发展与中小企业的成长相互依存、相互扶持。地方政府应规范和创新地方融资平台,重新定位功能,强化资金监管,规范公司和政府发债举债行为,统一债务保全方案。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管理者融资知识的科普,使其认识到集合债等融资工具的优势。大力发展当地的担保、评级机构,发挥它们对本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特色和企业发展的信息优势,同时此举也有利于发债的后续监管和信息沟通。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可注入林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上市公司股权等优质资产,通过整体上市或控股、参股等方式,扩大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规模,增强平台公司现金流和盈利能力,寻找和培育新的地方经济增长点,助推中小企业转轨升级。

(三)培育中小企业由商品经营向资本运营跨越的经营能力

我国中小企业应尽快终结“卖血吸毒”式的经营模式,实现由“野蛮成长”向“理性发展”的过渡,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从追求高产量、大规模解放至高效益、高创新价值、高科技含量。要实现产融结合,培养中小企业“造血”能力,激发投资活力,首先,要通过兼并重组实现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构建企业再担保体系,丰富再担保公司资金来源,平衡政府、市场、公司之间的关系,以地方金融创新和有效监管来扭转资金逆流态势。其次,创新投融资方式,综合使用中小企业集合债、集合票据等融资工具,大力推广中小企业私募债等对公司自身条件要求较低、发行较为灵活的直接融资方式。最后,推进资产证券化,健全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加快推进项目融资力度。政府可通过设立中小企业投资基金、开展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及技术、文化等产权交易,鼓励更多符合要求的中小企业在“新三板”交易,通过定向增资的方式实现融资。推动落实“新三板”转板制度,使即将推行注册制的股票市场惠及更多的中小企业。活跃银行间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相关债券产品的交易,保证证券的流动性和可变现性,从而逐步培育和提升中小企业由商品经营向资本运营跨越的能力。

(四)以银行服务的创新支持中小企业跨越式发展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银行应不断提升服务创新能力。首先,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构建中小企业利率风险定价、高效审批和激励约束机制,专属服务要与金融需求相匹配,打造扁平化、批量化、流程化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其次,银行业金融机构可通过开展重组贷款、并购贷款、银团贷款和委托贷款,扩大抵质押物范围,广泛运用第三方保证保险、信用评级等融资服务手段;再次,采取多家机构、政府与金融机构联合担保的模式,分散担保者风险,降低担保费用和保证金,最大限度让利于企业;最后,培育中小企业核心客户,制定财务分析与控制办法,大力发展信贷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理业务和商品融资业务,以业务创新支持中小企业跨越式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是服务地方中小企业的主力军,受困于内源性制度约束,公司治理结构不清晰,内控薄弱,信贷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低下,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资本利润率和拨备覆盖率持续走低。表现为产品单一,业务平台空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人力资源水平偏低。服务中小企业需要城商银行和农商银行“破局转型”,化解特质性风险,克服中间业务缺失在“存贷利差收窄”背景下导致的经营困难。城商银行和农商银行应积极拥抱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消费金融,加强业务创新,积极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

(五)以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为中小企业保驾护航

中小企业的存续发展关系国计民生,为保证中小企业融资血脉通畅,政府必须建立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系统。从法律层面规定中小企业融资的评级、担保、监管及融资过程中各方的义务、出现违约时各方的责任,使中小企业在实现间接、直接融资过程中有章可循,在解决民间借贷、网络借贷中的融资纠纷时有法可依。一方面,完善《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和《商业银行法》等关联性法规,赋予银监会和证监会明确的监管权力;另一方面,在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创新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及时跟进。例如,温州试点的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就需要有相关的法律证实,保障其监控服务功能的合法性与公信力。因此,要不断促进民间融资手段的日新月异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与时俱进,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六)借力互联网金融探索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

鼓励具有信息和“大数据”优势的互联网金融部门或互联网公司与金融机构合作,借鉴阿里金融推出“余额宝”等普通民众理财产品的成功经验,推出“中小企业融资宝”等互联网基金产品,将募集的资金投放于信息披露充分、拥有良好信用记录的中小企业,并在具体运营过程中向网络认购者做好风险提示,明确各方的收益份额,以及一旦发生违约各方的损失承担。同时,还应规范和发展P2P网络借贷平台,利用其在提高借贷双方资金对接效率上的天然优势,引导社会闲散资金投向需要融资的中小企业。监管部门应适当放松对中小企业新型融资方式的限制,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与“互联网+”的融合,充分发挥众筹、互联网金融等的积极作用,为中小企业注入新的融资活力。不过,在拓展互联网渠道的同时也要加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据“网贷之家”统计,截至2016年底,P2P网贷平台达4 335家,全年累计成交量达到2.8万亿元,网贷的历史累计成交量突破4.44万亿元。与互联网金融的“高歌猛进”相比,网贷行业是问题重重,同期全国网贷由于种种原因主动关闭、提现困难和失联跑路等问题平台累计达2 456家,可谓风险高企。2016年,为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银监会联同相关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专项整治,网贷行业的野蛮生长受到有效限制,P2P网贷发展总体向好,风险有所下降,逐步回归理性。

(七)适应“新常态”促进中小企业结构升级转型

当前,经济新常态的“三期效应叠加”凸显,中小企业需要找到自己的“水晶鞋”,才能完成从灰姑娘到公主的华丽蜕变。中小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号召,感受政策风向,把握时代脉搏,摒弃僵化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主动融入互联网、物联网、环境保护等朝阳产业元素,逐步完成企业的技术改造与更新换代。转型后的企业将获得两方面好处,一方面是成本降低、收入增加带来的利润提升使得融资底气更加充足;另一方面,融资成功又有助于企业进一步扩展业务进入良性轨道。与此同时,中小企业也应建立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和内控体系,提高持续经营能力;加强信息披露,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注重诚信建设,强化信用等级;改进运营机制,降低管理成本。身着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促进节能减排等外衣且拥有完善管理制度的中小企业将更易获得政府财政与机构资金的青睐,在融资与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四、结论与启示

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源于制度缺失、金融压抑、创新不足和民众资本贪婪的人性弱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迫在眉睫,其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社会生活的稳定。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成因复杂多样,涉及到企业、政府、中介机构及社会服务等多方因素。因此,解决融资难题也需多管齐下。改革错位的政府角色,制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金融战略规划,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创新助推中小企业转轨升级,培育中小企业由商品经营向资本运营跨越的经营能力,实施更大力度的优惠政策的扶持。以银行服务的创新支持中小企业跨越式发展,以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为中小企业保驾护航,借力互联网金融探索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适应“新常态”促进中小企业结构升级转型。此外,建立中介平台进行良性助推,进一步鼓励企业完善自身等,上述措施必将共同有效推动中小企业实现跨越式成长与发展。

[1]刘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破解路径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6(23):167-168.

[2]吕劲松.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思考[J].金融研究,2015(11):115-123.

[3]丁永琦.关系型贷款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企业经济,2013(2):87-90.

[4]田秀娟.我国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选择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9(7):146-160.

[5]郭丽虹,徐晓萍.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经济,2012(12):36-48.

[6]徐军辉.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J].财经科学,2013(2):11-20.

[7]张微微.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实证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59-61.

On the Localization Strategies for Breaking through Financing Barrier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

Liu Yuan
(College ofBusiness,ShenyangUniversityofTechnology,LiaoyangLiaoning111003)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 have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pillar of our national economy.They play a pivotal role in improving income,stimulating employment and promoting social stability. However,financing is the biggest problem to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SMEs.This study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and points out the financial repression barriers for SMEs,and the relevant policies have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breakingthrough financingbarrier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financingbarriers;localization strategies

F830.9

A

1674-5450(2017)04-0098-05

【责任编辑:李 菁 责任校对:赵 颖】

2017-03-2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YJA790011);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WGD2016023)

刘源,男,四川德昌人,沈阳工业大学讲师,主要从事金融学研究。

猜你喜欢

融资金融
房企融资能力对对碰
融资
融资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9月重要融资事件
民营金融权力榜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