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心理失衡的表现与调适
2017-04-13李雨秋
李雨秋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合肥,230601
社会转型期心理失衡的表现与调适
李雨秋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合肥,230601
社会转型对民众心理产生了重要影响,亟需对失衡心理进行调适与优化。通过与传统社会成员的心理状况对比,可以看出转型期社会成员的心理变化表现在: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使个体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实际所得与心理预期的不对等加深了民众的相对剥夺感,生存的压力和竞争的加剧使人们陷入了无限焦虑,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带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对社会心理的重构,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其次,要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最后,要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转型;心理失衡;表现;调适
1 转型之痛:心理失衡的时代背景
相比较于梁漱溟提出的家庭为根的“伦理社会”,以及费孝通提出的以“差序格局”概念来理解的“熟人社会”,如今,中国正处于一个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信息化的时代,这一切无不表明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即社会转型。从传统的封闭性社会到现代的开放性社会、从礼俗社会到法理社会、从同质单一性社会到异质多样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结构转换、体制转轨、观念转变和利益调整的重大变革,社会的分层流动、组织制度、群体关系,成员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亦随之更迭。纵观中国的社会转型,不可否认在这一时期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国民经济总量和民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然而,转型期的中国在取得辉煌成就的背后却潜藏着无形的危机,国情的复杂性和机制的变动性决定了转型过程中社会问题产生的必然性。正如塞缪尔所说:“现代化社会的状态相对稳定,而作为社会转型的具体化,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则滋生着动乱。”[1]
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转型,社会转型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改善了社会成员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社会转型期经济的发展并没有消除社会成员心理的隐忧,意识消极化、情绪低落化、思想异常化、态度负面化等不和谐的情绪弥漫开来,出现了“物质富裕了,精神贫困了”的现象,这俨然成了社会转型“成长中的烦恼”。如此一来,失调心理与非理性情绪的长期积累必然会导致社会成员越轨行为的发生与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国民心理失衡的现状亟待重视与解决。
2 心理失衡现象透视
社会转型为大多数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场域和机会,但是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转型期社会政治体制和经济形态的改革,而忽略了社会成员的心理在这一阶段的变化。社会心理作为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和社会转型的晴雨表,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时期内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观念共识和价值取向的整体性[2]。现代社会心理学奠基人勒温指出,关于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具体而实在的社会心理现象上,不能脱离个体所处的环境而空谈其心理表现。因此,许多学者开始立足于社会现状,将人们的心理嬗变置于转型社会语境中进行解读与思考,从结构层面深入到人心层面,进行以社会转型为视角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周晓虹教授将近30年中国人的心态所发生的微观嬗变称为“中国体验”,认为这是改革开放带给中国人民的主观感受和心理积淀,不论怨恨焦虑还是积极乐观,都是史无前例的社会转型在国民精神和社会心理上的投射,它在心理层面上赋予中国经验以完整的价值和意义[3]。“积极心理学”的发起人彭凯平指出,当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包括无根心态、竞争心态、受害心态、仇恨心态和矛盾心态。对此,应当鼓励国民建构正确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知,培育自立、宽容、理性的人格特性[4]。马广海认为,社会心理是社会群体内情绪、情感、社会认知以及价值取向的总和,对社会心理的测量可以从社会情绪、社会认知、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意向四个维度进行[5]。此外,诸多学者围绕政治制度、经济变革、文化变迁等方面对民众的心理现象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由此来接近心理之所以失衡的本质原因。到目前为止,很多对国民心理的解读与思考仍是停留在表象,无论是纯理论的研究,还是基于本土化实证研究基础之上的理论建构,还没有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理论模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一个名词:幸福感,概言之就是社会成员基于自身的安全感与满意度而主观产生的一系列欣喜和愉悦的情绪。值得注意的是,快速的社会转型使民众难以适应,对社会成员的心理产生了全方位、高强度的冲击,与客观福祉的提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主观心理层面的幸福感并没有呈现相应程度的上升,个体心理问题多发,心理失衡现象更为普遍,成为迅疾变迁背景下的时代症候。Max Weber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指出,一个国家的长足发展应以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作为保障,而非物质的富足与资源的充沛[6]。 因此,在充分认识社会成员心理失衡表现的基础上,要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对策,才能谋求体制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实现和谐社会与和谐心理的共同发展。
3 心理失衡的表现与成因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无序化、多元化、个性化的社会信息涌进了人们生活,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使社会成员难以适应,出现了失调的社会心理和急速社会变迁下的众生百态。
3.1 价值取向偏离
个体的价值取向代表着个体看待世界的态度,反映了社会认同和自我认知,决定着个体所做出的行动选择。在社会秩序失调、社会规范重组时期,社会成员传统的价值观体系受到很大挑战,而正向的主流价值体系尚未形成,人们将道德伦理的积淀抛于脑后,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出现混乱,使得文化传承与道德建设处于真空状态[7]。 在拜金心理的诱导下和物本主义的影响下,部分社会成员的思想呈现出重物质利益、轻价值追求的发展趋势,人们物欲的膨胀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忘却了精神世界的丰富和理想信念的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交也逐渐失去心灵的温度。由此看来,价值取向偏差极易使个体发展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迷失应有的人生方向。
3.2 社会不公平感凸显
当下,我国社会快速发展,但高收入群体的奢侈与低收入群体的贫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生活满意感、需要满足感和价值实现感为代表的主观幸福指数不断降低。就国家总体而言,国民经济总量突飞猛进,位居世界前列;但就社会成员个体而言,不公平的分配制度造成了两极分化的局面,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利益分配不当、激励机制扭曲以及贫富差距过大使得弱势群体向上流动遭遇瓶颈,社会分化明显。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面对在社会地位、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反差,弱势群体的自卑情绪不断蔓延,阶层认同极化现象愈加普遍,相对剥夺感强烈,自我效能感减弱。此外,社会不公平现象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金钱和权力对教育、就业、民生等领域的渗透造成的机会不平等已成为社会阶层固化的因素之一。在“不患寡而患不均”心理定势的影响下,一些弱势群体欲求改变现状的心理极度敏感和脆弱,加深了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3.3 全民性的社会焦虑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每个社会成员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安其所,遂其生”的理想状态很难实现,当个体行动无法实现预期目标时,就会产生无助感、失落感、挫败感等非理性情绪。同时,个体在自我认同的过程中,心理上的危机感导致角色混乱,从而引发堕落甚至反社会行为。正如齐美尔所说的“现代性体验”:个体在面对文化冲突、阶层矛盾和社会变迁时会无所适从,对环境压力和潜在危机会悲观无助。如白领群体因社会竞争压力大而精神紧张,青年群体因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而情绪压抑,边缘群体因处境凄凉和生活贫困而苦闷自怜[8]。社会的结构安排、制度设计、经济地位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大多数人受到社会排斥,关系到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度不合理,使人无法实现社会期望,难以达到社会认同,从而导致脆弱焦灼心理的产生。
3.4 信任危机加剧
随着转型的不断深入,如今的社会已逐渐从熟人社会转化为陌生人社会,社会空间的分化衍生了新型的“在场”和“缺场”的关系,即面对面的现实交流和互联网空间的虚拟社交。陌生人之间的“隔空交往”增加了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随之而来也催生了信任缺失问题。此外,面对利益纷争和博弈权衡,人与人之间缺乏一种道德的联系和约束,社会成员之间在交往时戒备心较重,这种“弱关系”的人际信任无形中树立了一堵高墙,最后在世态炎凉的社会环境中演变成了彼此之间的冷漠。信任危机不仅表现在个体之间,而且还延伸到群体与群体之间,如官员和百姓、医生和患者。在政治行为中,政府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的发生,渎职案件、腐败案件、违纪案件的曝出,对政府整体角色与运作产生了负面影响,政府产出未能有效满足公民期待,使百姓对政府的期望值、信任感和满意度逐渐下降。在医疗过程中,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双向人际关系本应是尊重和理解,而近几年,由于互相不信任,医患矛盾日渐升级,冲突不断,医闹现象频发。诚信作为社会运行最为关键的要素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精神纽带断裂了,结果必然就是社会转型进入盲区。
4 心理失衡的调适路径
社会心理问题作为社会问题之一,其本质是社会综合发展状况在观念和心理上的反映。一个健康成熟的社会状态,既表现为国家经济的增长,又表现为国民心态的平和。因此,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成员失衡心理的调适。对于心理失调的现状,必须整合多方力量,通过优化社会阶层关系、实现社会公平公正、扩大社会有序参与、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来实现个人身心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4.1 深化政策制度改革,保障利益群体合法权益
社会成员在现阶段出现心理动荡等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究其根本是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所致。在如今这个高度流动性和高度异质性的转型社会中,个人无法像传统社会中完全按照熟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来完成社会化过程,必须依赖于制度这一杠杆进行调节。因此,实施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健全惠及民生的保障体系方为上策。第一,公共政策要走出转型期的困境,建立合乎国情的社会发展机制,包括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人民民主参与制度、合理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全方位、多角度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第二,要从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着力解决就学、就业、就医、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提高公共事务管理水平。第三,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政府部门在开展社会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察民意、解民情,给予民众充分的话语权,使其有机会理性地表达利益需求。
4.2 加强道德文化建设,优化民众思想观念
面对思想道德领域的多维形态,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教化,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践行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时,要尊重多样化的道德诉求,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9]。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主流媒体应指引积极的舆论导向,强化健康的社会心理,树立正确的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此外,要弱化对某一群体固有的错误的刻板印象,改变偏见态度,主动过滤群体行为和公共事件中的不良信息,用正确的视角看待人和物,以实现合理的心理需要与心理预期。
4.3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重构社会支持网络
建立多层次的心理疏导机制,构筑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对相关群体给予人文关怀和人格引导是缓解心理失衡的重要手段。个人要强化正确的社会认知,增强自我认同,运用优势视角发现自己的能力所在,勇敢面对人生困境,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同时,要建立心理支持机制,拓展社会支持系统,落实全球心理健康防治的基本模式即预防—治疗—发展模型。在心理失调发生之前采取一定的措施,宣泄过多的心理动能,保持心理系统稳定平衡;在心理发生消极嬗变之时,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及治疗,回到具体的人际交往场景中了解并服务对象,纠正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提高自身的抗逆力,从而有效改善人际交往关系,以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扩展自我发展的空间[10]。
5 结 语
总的来说,中国社会转型之势不可逆转,由此带来的民众心理嬗变正在悄然发生。在社会转型期间,不难发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负面信息的来袭使积极正面的价值取向面临挑战;政策制度的弊端和利益表达机制的欠缺,导致弱势群体对社会现状感到不满;巨大的生存压力令人陷入无尽焦虑;骤然之间加快的生活节奏,极易导致人们迷失方向。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心态基础之上的,社会心态作为社会发展的映射也影响着社会结构的调整与社会形态的变迁。社会心理优化是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的桥梁,全社会成员应该共同行动起来,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重构社会转型的“软环境”,强化社会转型的正效应,以赋予这场巨变深刻的精神意义,营造社会全面发展的应然状态。
[1]塞缪尔.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01-102
[2]娄成武,张平.中国政治稳定性的社会心理基础透视[J].理论与改革,2013(1):27-33
[3]周晓虹.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理解社会变迁的双重视野[J].天津社会科学,2011(6):12-19
[4]彭凯平.大国心态: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间社会心理问题及对策的心理学浅议[J].经济界,2010(4):21-23
[5]马广海.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阶层分化与社会心态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研究生院,2010(2):31-73
[6]Max Weber.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203
[7]王俊秀.当前社会心态的新变化[N].北京日报,2015-11-30(19)
[8]温淑春.当前我国社会情绪的现状、成因及疏导对策[J].理论与现代化,2013(3):104-108
[9]范和生,唐惠敏.论转型期中国社会心理的重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6-73
[10]陈丽娜.注重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建设[J].红旗文稿,2012(16):27-28
(责任编辑:周博)
10.3969/j.issn.1673-2006.2017.06.007
2017-03-18
李雨秋(1994- ),女,安徽宿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
C912.6
A
1673-2006(2017)06-00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