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美学视阈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探析

2017-04-13李雅琪

宿州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美学美丽人类

李雅琪

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州,350100

生态美学视阈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探析

李雅琪

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州,350100

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在生态美学视阈下,针对乡村生态功能多样性和文化美学价值丰富性的特点进行分析。从乡村美学价值层面入手,强调乡村生态美学价值、景观美学价值、人文环境美学价值的重要性,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深入探讨,使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环节。最后提出在生态美学视阈下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对乡村生态环境进行“祛魅”、树立村民正确的自然观和生态审美的生活方式以及推进以人文风情为特色,发展“体验式”文化产业,为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生态美学;生态审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价值;复魅

1 问题的提出

在全球化背景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美学的提出与其他相关学科一样,以生态问题的出现为背景。生态美学所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在审美思维中的认识,是国内外美学研究学者针对现代性问题从各个角度进行的一种深刻反思。从生态美学视阈看,乡村生态具有多样的生态功能和丰富的文化美学价值。

徐恒醇认为,“生态美所体现出的正是人与自然的审美共感和生命关联。这种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是基于人对自然界的依附关系,进而建立在生命与生命、生命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共同进化的基础上的。由此也使人感受到这种生命的和谐共生的必然性,并唤起人与自然的生命之间的共鸣”[1]。同时,他以生态美学为视角对现实生活展开思考,对生活方式的审美追求、生活环境的审美塑造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王德胜则认为“亲和”是审美生态观的第一要义,在他看来,“要构建起这种审美生态观,人首先需要培养自己对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外部存在形式的亲和力,养成一种对于生命整体的直觉与敏感”[2]。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延续和发展,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人们往往忽略了乡村建设,中国乡村正面临着边缘化和空心化问题。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定义,黄杉等认为:“‘美丽乡村’既包括丰富的生态资源、整洁的村庄面貌、优美的人居环境,也涵盖发达的乡村产业、完善的公共设施、幸福的乡村居民,在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方面均有优异表现,乡村居民的幸福指数不低于城市居民。”[3]和沁则把生态置于生产生活之上, “美丽乡村建设实质上就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即在乡村的生产与生活中,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乡村内部和乡村自身发展与自然、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建设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乡村面貌”[4]。而翁鸣认为:“美丽乡村的最终目标是经营乡村,即用高水平的乡村建设夯实乡村经营的基础,用高效益的乡村经营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可持续性。”[5]

总体来说,关于生态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整体上碎片化、零散化,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国内公开的文献资料中,鲜有学者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美学相结合进行论述。本文在生态美学视阈下,从乡村美学价值层面入手,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深入探讨,使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这正是本研究的着眼点。

2 生态美学辨析

20世纪90年代中叶,生态美学在中国逐步兴起,它是美学与生态学巧妙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交叉学科,是生态文明延伸而出的一种新的视角和立场。按照曾繁仁先生提出的观点,生态美学是“以崭新的生态世界观为指导,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涉及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以及人与自身等多重审美关系,最后落脚到改善人类当下的非美的存在状态,建立起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审美的存在状态”[6]。

目前,乡村建设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缺乏对乡村生态功能多样性和文化美学价值的考虑,人们侧重于乡村产业开发与经济功能,生态遭受了破坏、生物和景观多样性减少、乡村文化的保护缺失、文化传承出现断裂等。针对以上问题,生态美学为乡村建设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与新立场。

2.1 突出自然生态审美意识

生态审美的根本意义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生态美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在人与自然的发展历程中,乡村以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质朴的消费行为、尊重自然、崇拜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传统观念保持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生关系,形成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在向大自然索取生存资源的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馈自然、尊重自然,让自然保持着原生态的美,体现出了乡村自然形成的生态审美观念以及生存智慧。

自然,是人类生存生活创造人类文化的前提。人类生存的自然地域总会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广袤的平原、沟壑纵横的黄土地,还有蜿蜒崎岖的山区等。正因如此,先天对环境的认识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往往可以让人类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不同的自然现象并加以创造,慢慢形成以自然为母体的审美文化。人们的审美意识将人与世界关联在一起,将生态观念作为整个审美观的价值取向,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以节约资源、质朴生活、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新的审美体系。

2.2 摒弃二元对立

在价值论与存在论的美学范畴中,生态美学肯定了大自然的内在审美价值,主张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并以此为出发点,摒弃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论调,呼吁人们去发现自然的美,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平等共生”的关系,以及不可分割的整体性,这是一种包含了生态维度的当代审美观,囊括了人与自然界、人与全社会以及人本身的审美体系。这种新型的审美观的标准在于,要思考开展审美活动的同时,是否有利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并以此衡量自身行为的对错。但是“审美”并不总是“对的”,审美也应符合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标准,而并非一成不变。

2.3 反思人类审美偏好

“人类审美偏好”是典型的以人类为中心主义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审美习性,需要反思与批判。生态审美的价值准则必须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这两点是判断某物种是害还是益的标准。因此,在生态审美中,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为益,反之则为害。根据上述两点可以发现,正确的生态审美价值至关重要,如果完全以人类偏好的审美去对待自然生态环境,那将会造成重大的生态灾难。比如,在人类的审美观念中,用动物的皮毛做成的大衣,是美丽与尊贵的象征,但对于自然界的生命来说,无疑是一场大灾难,多种物种因此面临灭绝。自然界越来越不自然,环境持续恶劣。从这样的社会现实看,人类的偏好性审美,根本无益与自然界的平衡发展,失去了自然的原动力,更多的应该保持一种欣赏的心态去对待自然之美,否则,必然导致生态灾难。

3 乡村价值与生态美学的契合

3.1 乡村生态的美学价值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乡村是不可或缺的,它不仅会消失,而且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迸发出更加强烈的生态意义,这一点跟奢侈品的意义是一样的,因为稀缺而产生价值。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笔下多美景,它们大多描述了我国绚丽的山水之情、田园之意,因此,山水田园作为文人墨客抒发己见的重要对象,也是他们寄托心灵和精神的家园。如今,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之中,社会发展也由农耕社会、工业社会逐步向信息社会和生态文明社会迈进,并处于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之中,寻求物质生存的地位显著提高,因此,众多乡村将此作为当务之急,山水田园的“诗情画意”在人们的观念意识中慢慢被遗忘。正如地理学家杰斐逊指出的:“城市和乡村是一回事,而不是两回事,如果说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那就是自然环境,而不是人口在上面的堆砌。”[7]乡村在自然环境的维护上所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如对各种污染物的净化和缓冲,粮食、蔬菜以及氧气、水资源等人类生存所需的基本天然物质的供应等。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曾说:“这种价值用语言来证明是很困难的,它有一种自身的内在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能不为日常生活之所需所迫,也要求人们通过参与,从而获得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8]191不管这个社会怎么发展,人类都不可能摆脱最基础的生态环境。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将成为人们所迫切需要的,所以说,在未来,乡村会成为一种“奢侈品”,这种联系永远不会被割断。

3.2 乡村景观的美学价值

乡村的伊始是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乡村景观的价值恰恰就是最原始的价值,即生存为本。若涉及审美境界,则是表达生命与生俱来的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钢筋水泥的灌注让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人们欣赏着新城市的繁华、霓虹灯闪烁、车水马龙的同时,却又开始怀念曾经的田园小径、满天繁星。从古至今,人类对生活环境的归属感不断地发展和演变。美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以“归家”作为比喻,“人们迷失在路上时,沮丧之感油然而生,这是因为人们需要一种‘家’的感觉。人们的家园是依靠文化所建成的园地,但须要补充申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家园也是以自然为根基的,索尔给人们的是一种自己属于这块土地的‘归属感’”[8]407。现代景观理论认为,乡村自然形态的美是“真”和“原态”的、充满着和谐的、天然的美。乡村的形成不仅仅是因为人口的聚集,其中还包括自然地域、气候的影响,因此,每一个乡村都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景观美学价值。当在田园看风景时,人们们会惊讶地发现它所蕴藏的“如画性”:大规模的田地总是以块状或者线条随机组合成各式各样的图形,它们是以“纯粹的形式”展示在众人眼中,并且作为日常的环境真实存在着,它并不是人为的雕琢与人工的布景,而是乡村日常最原生状态的展现,给人们以无穷无尽的艺术般享受,带来舒心的感觉。在自然环境与乡村景观相互交融之际,无论是广袤的大西北,还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都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民风民俗,都饱含着丰富的自然哲学之美。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乡村依旧保持着它自身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展现出真实性相融和有机性结合的图景。首先,典型乡村的人居环境往往就是“一幢房子、一个院子、一丛园子、一片林子,共同构成一个群居的村落”,精致而细腻的乡村风格大大地区别于以“功能结构分块”和“景观大致相同”为象征的现代大都市,着重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友好准则。其次,乡村所具有的“如画性”都是真实存在的,是人类生存必需具备的因素和条件,绝无人为雕琢的因素存在,并且展示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场景相融合的最原始生态的样貌。这与在“标新立异”中寻找“趋同化”的城市景观审美,有着本质性的区别。人类依山傍水而生,在回归自然中得到家园的归属,也融入自然,维护整个自然生态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3.3 乡村人文环境的美学价值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人们对与物质的需求也越发旺盛。为了生存而整日奔波,身心上的极度疲乏与焦虑,让人们对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普遍无法产生归属感,在人们内心深处,对家的定义还是停留在童年时生活的场所。在“美”的历史上,人们生于乡村并安于乡村,在农耕生活中,人们脚踏实地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种出绿色的麦苗、金色的稻穗,他们享受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对自己生存的这片土地无比地熟悉,对这里的一草一木、蔚蓝的天空和闪烁的星星都觉得无比亲切,这就是他们的“家园”——保持着最早接触到的自然之美。从所周知,中国古代所倡导的“和合文化”深入人心,这种“中合美”着重强调吉祥安康,实质是指天人、阴阳、乾坤和谐相处,从而达到人与社会吉祥安康的目的[9],也与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不谋而合。庄子推崇“返璞归真”,主张人的精神复归至虚极本真、静笃淳朴的自然之美,即“自然而然”的天道本初美和“无为而为”的人性朴真美统一于同一境域之中[10]。这种美已经在人们心中扎根,当人们离开这片土地来到钢筋水泥中时,更多的是为了生存而非生活。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那些“自然美”无比的怀恋、追忆和向往。乡村虽然贫穷,但却具有独特的文化气息,从饮食、民居到语言、服饰,都能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区域特色。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下,乡村就成了人们寄托感情的场所,满足人们对于过去的留恋。在人类的历史中,乡村是人类记忆沉淀与传承的美好过去,是人类心中的家园净土。

4 生态美学与美丽乡村建设

4.1 对于乡村生态环境的“复魅”

“人类纪”的到来意味着人类要反思与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所谓的“魅”,就是附着在事物表面上的那层虚幻的东西。在古代农耕社会中,因为科学技术落后,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了解不够深入,所以将神秘现象与鬼怪神灵画上等号,因此“魅”就产生了。在过去,有些偏远乡村,狐、猪、牛等动物往往带有一定的神圣色彩,是不能捕抓掠杀的,否则就会带来严重灾难。而如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正所谓“知识就是力量”,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能力逐日上升,自然因此慢慢褪去其神秘色彩。然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所谓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复魅”主张,主要是针对现代科技的过度使用,对自然界中存在所谓“神奇”现象的抹杀,恢复其自然的神秘性和内在的审美性[11]。这意味着,人类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破除人类偏好性审美的思维牢笼,还原自然原生态的存在,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基础上,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使自然得以恢复其本真的魅力。自然的神圣性是溢于言表的。首先,人类伟大的母亲是自然,人类从自然中来,又将回到自然中去。其次,人类共同的家园是自然,人们所依靠的阳光、空气、水和食物都来自于自然。虽说人类是伟大的,但是在大自然面前,一切都是那么渺小,所以应时刻保持着对自然适度的敬畏之情。而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进程中,也必须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优先,因地制宜,确保整个乡村生态环境的平衡,确保“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情传承。政府应该大力推行环境保护政策,切实提高执行力,高度重视美丽乡村的建设,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的行动,建设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管理有序、生活富足、文明祥和的美丽乡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扎实推进乡村的“生态工程”。

4.2 树立村民正确的自然观和生态审美的生活方式

要想正确地树立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和正确的自然观,必须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到“生态整体论”。“人类中心主义”在社会中长期占据不可动摇的地位,体现出重要性,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战胜自然、控制自然的观念根深蒂固,人类始终将自己位于自然之上,是大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关系逐渐崩塌。因此,要正确认识到自然之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类尊重自然的天性,而并非人类以自己主观审美去“人化”的自然。每个公民都要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端正自身的态度,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准则。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审美态度将成为自然环境与当代人类“和谐共生”的基本态度之一,这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审美态度,也是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即人与自然是一体的,而非相互对立的。当下的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关键在于人类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建设现代“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培养人们生态审美的生活方式,即人类所倡导的“诗意的栖居”的生活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够了就行”、环保循环、珍爱生命等内容。所谓“够了就行”的意思是指一种不去追求铺张浪费,奢华高调,崇尚节俭,向自然界索取必要的生存物质;而“环保循环”则是在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中,尽量去选择一种物质和能量可以循环利用的生活方式,选择生物能源,做到不污染环境,自觉、自发地保护生态环境;“珍爱生命”就是遵循客观规律,珍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尊重大自然的每一个生命,实现和谐共生[12]。正如美国生态学家格里芬所说:“我们必须轻轻地走过这个世界,仅仅使用我们必须使用的东西,为后代和邻居保持生态的平衡,这些意识将成为常识。”[13]

4.3 以人文风情为特色,发展“体验式”文化产业

在中国的古代诗词中,文人墨客用了大量的词藻来描绘乡村生活的美好,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类的诗句数不胜数。这说明乡村本身就具有其应有的魅力。但在现代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中,从居民建筑到饮食风俗,再到娱乐文化都渐渐脱离了传统的乡土风味,传统乡村的人文魅力已经渐渐消失在城市的纸醉金迷中。乡村重视民风民俗、文化信仰等精神传承,城市应该取乡村之长来弥补因为过分重视产业发展而造成的失衡。其次,在各地扎堆推行美丽乡村的建设中,要注重保护乡村原有的特色,切忌大拆大建,搞“面子工程”,要科学规划,尊重乡村文化的传承和村民的生活风俗,充分发掘和保护传统村落等历史文化产业。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乡村培育成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确保古村落的环境美、人文美,让其成为弘扬乡村生态文化的重要根据地,发展其农耕文化、人居文化和山水文化,发展“体验式”文化产业。

5 结 语

概述全文,生态美学对美丽乡村建设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在生态美学视阈下,乡村体现出生态、景观、人文环境的美学价值。建设“美丽乡村”任重而道远,在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深入探讨时,必须将乡村所呈现出的美学价值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只有将乡村自然生态的真善美合而为一,乡村才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呈现出独特的魅力与独特的“归属感”。

[1]徐恒醇.生态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36

[2]王德胜.“亲和”的美学:关于审美生态观问题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34-40

[3]黄杉,武前波,潘聪林.国外乡村发展经验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探析[J].华中建筑,2013(5):144-149

[4]和沁.西部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模式与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9):187-190

[5]翁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和创新的典范:“湖州·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湖州模式)研讨会”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2011(2):93-96

[6]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75

[7]罗守贵.城市化过程中乡村的价值及其保护[J].城市,2003(2):31-33

[8]霍尔姆斯.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9]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局,2010:319-320

[10]南木子.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60-62

[11]曾繁仁.当前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4(2):204-206

[12]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局,2010:362-367

[13]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27

(责任编辑:胡永近)

10.3969/j.issn.1673-2006.2017.06.001

2017-02-21

李雅琪(1992-),女,福建三明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哲学。

B834

A

1673-2006(2017)06-0001-05

猜你喜欢

美学美丽人类
盘中的意式美学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外婆的美学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纯白美学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