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补价值与理性断裂的重要途径
——论中学历史教育的时代使命
2017-04-13李喜燕
李 喜 燕
(苏州市高新区第二中学,江苏 苏州 215011)
弥补价值与理性断裂的重要途径
——论中学历史教育的时代使命
李 喜 燕
(苏州市高新区第二中学,江苏 苏州 215011)
当下社会面临着价值与理性的断裂。一方面,人们在公共领域中崇尚工具理性,价值仅仅萎缩至私人好恶;另一方面,人们对此理性知识系统的反弹,又投身于具有反智主义倾向的国学热中,而贯穿于知识化与反知识化之中的则是极强的功利主义。人在此异化状态中,依靠作为工具的知识或者反知识来获得成功。历史学科本身蕴含着理性逻辑与人文价值。从中学历史教育阶段开始加强青少年的历史教育,可以兼顾理性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纠偏的效用。
价值; 理性; 异化; 历史教育; 中学
历史是人类文明时间性的记录,它表面上仅仅是历史事件的堆积,但后面却蕴含着历史规律以及相应的历史评价。因而,历史教育就是要学习者在历史事件中建立规律性的联系并做出价值性的评价。这种规律性的联系,不仅仅在历史事件中有效,甚至可以让学习者在当下展望未来。这种价值性的评价,也不仅仅在历史事件中有效,甚至可以让学习者树立起自身的价值观、世界观。由此,我们可以说,历史教育并不仅仅是陈迹的凭吊与整理,而是一种指向当下的人文教育。人在历史传统中,被历史传统所塑造、所影响,由此再进一步,亲自投身到未来历史的塑造中去,用自己的言行来书写未来史。
中国当下社会具有价值与理性断裂的症状。一方面,工具理性、实用主义大行其道,另一方面,在国学热的大潮中,反智主义、各类迷信方兴未艾。理性与价值互相排斥、互相隔绝,未能真正得到融贯整合。人在这种文化状态下,亦呈现为一分裂的人——身体享用着理性造就的科学技术成就,而脑子里却充斥着超自然的神灵。这是整全的人的自我异化,用弗洛姆的说法,就是这种异化“渗透到人与自己的劳动、消费品、国家和同胞以及自身的关系之中”[1]。
对于社会文化的纠偏固然具有多种渠道。然而,教育绝对是必要渠道之一。而对于尚未完全踏上社会、尚未完全沾染上此类习气的青少年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如果对于青少年的教育能够获得成功,则容易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对于价值与理性的融贯整合的教育而言,中学历史教育将肩负极为重要的使命。
一、现代性背景下的理性与价值
理性与价值都是整体的、完善的人所不能欠缺的两大要素。理性是人与对象在主客分置的状态下所达到的客观的、静态的、稳定的、形式的认识,例如数学,逻辑等。价值是人与对象在主客相融的状态下所达到的主体的、整体的理解,例如世界观、生死观、人生观等。
在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理性的力量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获得极高的地位。吉登斯认为:“形式理性的扩展与实质理性的实现——也就是说,通过把理性计算应用于实现特定的目标和价值上——之间的关系是令人难以捉摸的。现代理性资本主义,若用效率和生产力的实际价值来衡量,很容易被认为是人类发展起来的最先进的经济体系。但是,正是促成这种情况发生的社会生活理性化,导致了与西方文明中一些最有特色的价值——例如西方文明中所强调的个人创造力和行为自主性——相抵触的结果。现代生活的理性化,尤其是体现在官僚制组织形式中的理性化,越来越将人们带入了某种‘牢笼’。”[2]不仅仅是西方社会,东方社会中的“理性牢笼”也随着现代性的开展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理性不但在自然科学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还进一步规范人文社会科学,以定性定量的方法来处理各类社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价值的领地不断被侵袭,不断向内萎缩。价值问题仅仅变成私人领域中的个人选择,而公共事务则必须遵照客观的理性精神所约定的最为有效的方式进行处理。
理性精神的客观化编织了一套知识、概念、标准的程序框架。人的公共行事需要遵守此框架的游戏规则,而人的另一部分的价值需求则沦落为纯粹的个体欲求。于是,人仅仅看到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意义,而将知识系统当作成就自己目标意义的工具,或者不自觉地融入此知识系统中而磨平为毫无个性特色的庸人。
人生被不断地投入理性的知识系统,被各种各样的标准所考核评价,并依照理性所制定的各种客观标准去从事生产和消费。甚至于,我应该如何吃、如何睡、如何玩,都有专业的技师通过相关的社会科学的分析而得出最佳的模式。也就是说,人生被理性所规范,丧失了真正的生存。真正在起作用的是理性构造的形上之网,以及落于网眼中的每个人限于自身价值的私欲(所谓理性经济人假设,其意义在于:理性用科学的框架来笼罩社会人生,其立场是中性的、工具性的;而经济人是成本低而收益高的,其立场是价值性的。这种预设对于人的引导,就是让人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理性成为世界的主宰,人除了理性之外的肉身性都成为理性的残渣,是需要规范的东西。这样,人的整体的生活世界产生萎缩,只有理性一家独大。人不断地形而上化,成为概念系统的附属物。
二、教育的异化:功利化与知识化
在这样的时代文化背景下,教育本身也出现异化。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尽量成为整全的人。其中,涵养人的性情、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可以说是极为重要的两个维度,而具体的知识与最终的效果是在前两个维度的教育过程中顺理成章带出来的。但是,异化的教育却是反客为主,具体的知识与最终的效果成为教育的根本,而涵养性情与培养学习能力反而成为附属或者根本被忽视。
在中国古代教育中,教育的异化仅仅出现在功利化上,读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敲门砖,章炳麟所谓“艰苦卓厉者绝无,而冒没奔竞者皆是。俗谚有云:‘书中自有千钟粟’”[3]。但在涵养性情,培育品德方面,无疑发挥着相当可观的作用。儒家的十三经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诲,包含了道德生活的先天根据,以及历史成败的道德法则。
在中国废弃私塾,走向新学的过程中,现代性的负面作用也加剧了教育的异化。一方面,教育的异化仍旧保留了功利化的倾向,这与人的价值范围萎缩至个人领域相关;另一方面,教育的知识化、去道德化的倾向日益严重,这与理性主义的崛起紧密联系。
在教育知识化与功利化的双重异化状态下,教育的好坏在于一套理性设计的考核标准,既要对老师进行考核,也要对学生进行考核。被考核者需要将极大的精力投入到应付这些考核中去。这些考核标准都是知识体系,网络状的系统,于是我们的教育就在于尽快尽早地掌握这套知识系统。课堂教育就成为知识点的教育,无论是翻转课堂、慕课、学生主体等花样繁多的教学改革,如果必然以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多少为考核标准,那么这些教改仍旧是在异化框架下的教改。
理科、工科的教育和职业化教育基本上都是知识化、技能化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尽快掌握知识系统,可以在实践中反复操作。唯有文科教育,在人文培养上具有一席之地。只是现在的文科教育主要侧重在客观答案的掌握上,历史、政治主要以背诵知识点为主,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语文教育中的文章分析与文章写作,都蕴含了客观化的套路。语文教育中所谓的美文充斥着精致的雕琢与小我的情感,缺乏天下关怀与理性论证的宏大气魄。
这样的教育虽然增强了评定学生的客观操作性,但也大大降低了学生的整体学养,所谓优秀的学生,主要是掌握知识系统,善于发表小我情感的人。他们被既有的知识系统塑造,也成为既有知识系统的代言者,但永远缺乏改革既有系统的力量。
三、民间的反弹:国学热潮下的功利化与反智化
在理性化、教育异化的社会中,有些人对于这种异化产生反弹。这主要表现为2000年之后逐渐形成的国学热。时下国学教育具有的一大特征是性情的涵养远远超过知识的传授。它不注重知识的记忆与理性的思辨,而是要求人在实践中去行动、去落实、去体会。
按道理说,这可以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有益的补充。然而,国学热却在价值追求上走过了头,其中弥漫着大量的反智主义与功利主义。知识系统被认作外在的负担而遭受抛弃,国学热衷者一味地热衷于身心的灵修,知识系统、理性思辨成为身心灵修的对立面。而这些灵修在没有知识理性的支撑下,显得极为愚昧,其中江湖骗子、各种伪大师大行其道,骗财骗色不绝如缕。在这些反智主义的背后,又充斥着功利化的倾向。“当今社会公众对于‘国学’的功利心态过于严重,要么借‘国学’为自己贴金,伪装有学问,要么借助‘国学’谋取商业利益,凡此等等,都标明没有真正认识到国学的精神本源与实质。”[4]一些热衷于国学者,大抵认为学习概念知识成不了大才,唯有依靠反知识的信仰与修行,才能真正成就大才。各种宗教以及准宗教,甚至于含有理性精神的儒学,都成为功利化与反智化所消费的工具。他们并不真正研究这些经典,而是以自己胡乱的感觉再撷取经典上的某几句话,就俨然成为某精神领域的大师。他们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有更多的追随者。这些追随者本来在理性构造的知识系统中深受其苦,故在心灵层面极需释放压力,这就很容易被这些大师的“精神力量”与速成大才的许诺所蛊惑。
因此,可以说在当下中国社会的文化精神方面,学校教育是理性化、知识化偏向严重;民间的国学教育反理性化、反知识化偏向严重。前者导致领域细分,专家只懂自己的领域,缺乏整体视角与人文关怀。后者导致反对一切知识和思辨,信仰降为迷信。各类教育或多或少弥漫着功利化的倾向,希望依靠掌握知识系统或者彻底抛弃知识系统来成为人生的赢家。可以说,这些教育方式对于性情的涵养与认知能力的培养都有欠缺。
四、历史教育:兼具理性规范与人文关怀
鉴于学校人文教育与民间国学教育的异化,价值与理性日益断裂甚至发生对抗,于是两者都成为功利主义的手段。人们学习知识仅仅是为了成功,为了获得个人的满足,知识本身仅仅是成功的手段。人们学习国学也仅仅是为了成功,为了获得个人的满足,国学本身也成了成功的手段。
如果教育本身是为了成就完整的人格,那么价值与理性应该获得整合,人也不应该局限于小我的视域中,而是应该具有兼济天下、博通古今的情怀。如何扭转这种异化的文化风气呢?答曰: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是可以整合价值与理性的较为理想的途径。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本身具备理性规范与人文关怀,而此特征则为其他学科所不具备。例如,理科与工科,侧重理性规范与运用,是现代性下的产物。其学科本身没有办法反思现代性的弊端,反而容易帮助现代性论证其合法性。而经济、管理、法律等社会科学也逐渐使用数学模型来处理问题,它们处于一种工具性的地位,至于此工具要达到的目标, 则不是它们所考虑的问题。现代社会空间的标准化、系统化,主要就是这些学科在发挥作用。剩下只有文学、史学、哲学三个学科。文学偏重情感,其中具有极大的价值性维度,但是缺乏理性的规范,故文学难以担当起弥补两者断裂的重任。哲学兼具价值与理性,但是门槛太高,需要学习者脱离经验世界进行抽象思辨和概念演绎。哲学美则美矣,却无法在现阶段作为文化普及的主流。于是,剩下的唯有历史学科。历史学科不脱离经验世界,是以往经验世界的记录,故能引发大众的兴趣,可以作为大众文化的入学门径。历史不仅仅是历史史实,而是需要进行史料考证,需要建立历史规律。理性的力量就潜藏在史料考证与历史规律的生成过程之中。历史人物的生死存亡,历史朝代的兴亡更替,必然会引发学习者的人生感叹,从而脱离小我的世界,进入中西文明的大我世界。因此,比较诸多学科,唯有历史学科可以兼具此类优势,整合价值与理性,抹去急功近利之风。司马迁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谓史学的精髓。
此外,历史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具有自身的推广优势。因为,在理性与价值断裂的时代,虽然双方各执一词,但在功利主义上则会达成共识。他们一般会问,学习这个有什么用?对于偏重理性的群体而言,他们会觉得哲学太空灵,文学太感官,都没有具体的用处。而只有历史可以提供兴亡的经验,相较于哲学、文学,历史还有部分用处,故他们不会像排斥哲学、文学一样来排斥历史。对于偏重人文的群体而言,历史兼具文学的叙事性和哲学的价值观,也多数不会排斥历史。因此,历史教育可以成为偏重理性与偏重价值的两大群体的共同交集。
五、中学历史教育:反异化的实施路径
历史教育可以贯穿人生的始终,它需要坚持不懈地与异化的社会风气进行抗争。历史教育可以从中学开始。小学的历史教育主要以讲故事为主,其在启发学生精神的作用上并不能超出语文教育的范围,故无法凸显其独特的效用。而中学阶段则是对于青少年人文精神培养的大好时机。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可以看武侠小说、历史演义小说,也可以进行数学、物理等理性抽象思维。人在初中、高中阶段,一方面,理性与价值的能力已经开始发展;另一方面,在初中、高中阶段,以应试为特色的异化运动已经开始,故历史教育可以从中学历史教育开始入手。
(一)理想的中学历史教育
固然中学历史教育本身具有反异化的力量,但鉴于中学历史教育所处的异化环境的影响,其教学主旨、课程定位都被普遍的知识化、功利化了,而真正要发挥中学历史教育反异化的功效,则必须对于课程定位与教学方式予以全新的调整。故而,从理想层面上,中学历史教育调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课程定位的调整。课程定位从社会科学知识系统中的组成部分转换为人文素质培养的基本课程。中学历史教育不是与其他地理、英语、数学等并列的学科,不是诸多知识系统的组成部分,而是对于整体人文培养的基础课程。
在中国古代,儒家十三经为士人学习的根本。十三经并不以讲述学科知识为主,而是传述人生与历史的道理。古代经典教育是整体人性的教育,而不是专门技能、专门知识的教育*①《尚书》《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是对史事的记载与道德评价,《周礼》《礼记》《仪礼》是对古代制度的记载及其意义的阐发,《诗经》《论语》《孟子》《孝经》《易经》则充满着对历代政治的功过是非的道德评价与人生命运的反思。。在学术的近代转型中,清代章学诚道出“六经皆史”的口号,揭示出经典教育与历史教育相一致的地方。经典教育含有历史的考辨以及对于历史的道德评价,而后者更可以独立为一套完全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理性与价值并重的功效。在当代,历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承接古代经典教育的功能,它与经典教育同样具备史实的考辨与道德的评价,并能够影响历史学习者的人生理解。
鉴于中学历史教育启迪人性的功效,故需要大量增强历史教学课时,使历史成为真正的主科;同时,为了防止历史教育的再度异化,需要废除历史教育的统一化考试。
(1)增加中学历史教学课时。历史教学需要大量的课时来阅读历史材料,讨论前人建立的历史脉络,抒发学习者自身的历史评价。故原来的课时远远不够,需要加大课程时间(理想状态是每天上午有四节课的时间来讲述历史),并需要学生利用大量课余时间来进行调查研究。历史老师需要对于某些历史事件的史实考证和价值评判进行引导。
(2)废除中学历史教学考试。统一考试是标准化的产物。一旦考试,历史教育就会沦为历史知识点的背诵,如此必然会导致异化力量的反扑。故历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建议不进行统一考试。历史教育的测量标准不在于历史知识、历史评价的记诵,而在于如何利用网络、数据库、图书馆,通过阅读历史文献,以及师生共同讨论来自行推导相关的历史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阐述自身的历史评价。由于这种考核难以标准化,故建议不进行统一考试。衡量学习的效果,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第一,只有基本合格线,只要修完此大量的学时的历史课程,无论表现好坏,皆可合格。第二,在基本线上分两个等级,比如优、良。以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课堂作业为基础,让同班同学以及任课老师以适当的权重进行公开投票,每位同学的历史学科成绩依其被投票的结果而被计入优、良的等级中。历史学习不合格者,不能参加中考与高考。历史学习的优、良等级差异,作为录取参考。
历史学科不参加统一的中考与高考。其他的知识性的学科,仍旧进行全国统一考试。中学历史学科有学习精深者,可以攻读文史哲的师范生,具有文史哲师范生招生资质的高校可以单独面试招生,实施宽进严出的政策。
其二,教学方式的调整。教学主旨从知识记忆转换为涵养性情与培养学习能力。
(1)如果中学历史教育不参加统一考试,那么中学历史教育可以不需要统一的教科书,只需要参考教材。这些参考教材应该以传统史书、历史学家专著为主,如《史记》《汉书》《文史通义》《国史大纲》等。历史老师需要发给学生相关史料,依照学生的年龄而适当分类。初中生以历史人物的传记为主,高中生则可以加入历史制度、历史地理的学习。
(2)在学习过程中,历史教师进行客观的文献梳理,知识讲解,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主观的价值引导。同时,也要求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数据库、图书馆查找客观性的答案,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在主观的历史评价上,学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必拘于前人的定论上。
(3)历史课堂需要小班教学,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对于历史史实的讨论,需要诉诸文献证据与逻辑论证,允许每位学生以理性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历史规律的联系。对于历史评价以及自我价值观的确立上,则需要一定的引导。比如,通过历史人物的学习,可以知道人性的各种可能性,通过历史制度、历史地理的学习,可以知道人的存在的人为限制与自然限制。而人性的可贵处就是发动人的道德实践,从而不断地突破人为的限制与自然的限制。人虽有限,但可以不断地迈向无限。学生可以不赞同老师的价值观或者前人的价值观,并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和人生理解,但他必须知道他的差异性的观点必须通过尊重他人以及依靠理性的论说方式才能被大家了解。
如果能够在上述课程定位与教学方式上进行调整改革,则中学历史教育可以免于异化的灾难,其反异化急先锋的地位就可以确立。
(二)民间的历史教育
上述是理想层面的历史教学。然而,在现实教学生活中,这种调整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实现,于是灵活性比较强的民间教育就可以先做这番工作。
当下民间书院、私塾和国学教育的弊端是以背诵蒙学读物以及儒释道三教经典为主,甚至只背不讲,以为经典本身自有神力,走上了神秘主义的道路。国学热潮下的功利化与反智化的特征并不利于一个民族的健康发展。而在民间国学教育中,逐渐引入历史教育,则可以避免这些错误的走向。神秘主义、反智主义在客观的历史事实以及理性分析面前,则会大大失去其效力。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火爆以及《明朝那些事》《大秦帝国》等历史通俗读物的畅销,说明民众需要历史。“百家讲坛”的名嘴被业内人士称为“教授说书”。“教授”代表专业性,“说书”代表故事性,故其主要表现为讲述历史故事,并加以理性地分析。这类电视节目收视率颇高,既不同于媒体的纯粹娱乐化,又不同于学院的纯粹知识化,而是“历史事实+理性分析”的模式。从此模式的受欢迎程度来看,历史教育可以被推广到民间,促使民间国学走向理性化的轨道。比如,专业的历史教师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真正的人文素质教育,则可以去书院、私塾讲解《史记》的人物本纪、列传,或者开设读书会,读《资治通鉴》等书,从而引导民间国学风气的转变。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民间历史教育的担当者,需要专业的历史教师,而不是一般的历史爱好者。一般的历史爱好者容易情绪化、偏执化,固守一家之言,而容不得他人的反驳意见,这样就难以通过历史教育真正进行理性对话。专业的历史教师或许也会有此弊病,但相比前者可能好一些。此外,高校历史教师人数较少,而且并不是任何地区都有高校,有高校也未必有历史系。而任何地区只要有中学,必然有历史教师。真正要在民间历史教育中起到普及作用的,必然需要大量的历史教师的参与。其中,中学历史教师应是主力军。
参加的读者,可以是中学生,也可以是大学生以及工作的成人群体。对于学生群体而言,他们学习历史可以弥补课堂应试之不足。对于学习理科、工科的群体而言,他们可以组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相关的阅读与讨论,从而补足此群体所缺乏的人文情怀。对于原本就学习国学的群体而言,可以在阅读佛教、儒学经典之外,再增加史籍的阅读,注重音韵、训诂、文字的考订,注重史料之间的联系,这样就不会产生反理性的倾向,相反会认识到理性知识的重要作用。
历史教育的民间普及可以引领国学走向理性与价值协调发展的道路。一旦对于国学的理性学习成为社会的共识,则此共识的力量必然对我们的教育产生影响,从而为教育的进一步改善提供契机与推力。
[1] 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124.
[2] 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233.
[3] 姚奠中,黄国炎.章太炎学术年谱[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4:101.
[4] 徐汉晖.“国学热”现象透视与反思[J].山西师大学报,2015(1):117-120.
[责任编辑 邱忠善]
Era's Mission of the History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An Important Way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Value and Reason
LI Xi-yan
(SND No. 2 Middle School, Suzhou Jiangsu 215011, China)
In today's society, there is a gap between value and reason. First, people believe in instrumental reason in the public field, so value is reduced to personal likes and dislikes; Second, people's responses to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reason are indulged in the national learning craz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anti-intellectualism trend, so the intense utilitarianism goes through the process between knowledge drive and anti-knowledge move. People, in such an alienated state, succeed by means of the knowledge as tool or anti-knowledge. History, as a subject, contains reasonable logic and human value. Thus, in the period of history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history education of youngsters , so as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value and reason and then to a certain extent play an effect of rectification.
value; reason; alienation; history education; secondary school
2016-11-24
李喜燕(1983-),女,山东菏泽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教育。E-mail:lixiyan988@163.com
G633.51
A
1004-2237(2017)01-0115-06
10.3969/j.issn.1004-2237.2017.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