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共产主义社会阶段论与当代意义
2017-04-13张当
张 当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共产主义社会阶段论与当代意义
张 当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
1875年,巴黎公社失败的余波和拉萨尔派的错误观点直接影响着共产主义运动,为了防止误解加深,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了拉萨尔派,并且阐述了共产主义阶段论以指导共产主义运动的进行。在俄国,列宁继承和发扬了共产主义社会阶段论,指导俄国进行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并顺利地建成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这一理论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着中国道路的建设。
《哥达纲领批判》;共产主义阶段论;列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1世纪以来,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资本主义逻辑在全球化浪潮中遍布每一个角落,伴随的还有其周期性危机。“二战”以后,人们在重建家园的同时重构价值,人们对生存的渴望和反思,使得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社会主义超级大国苏联的建立,对共产主义事业意义重大。六十多年来,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抗衡,经过长期“冷战”的美苏争霸格局后苏联解体,这是导致共产主义运动低潮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作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好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意义开始凸显。面对发展难题,“两个百年”目标、“三步走”战略、“改革开放”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我们看到,共产主义目标的实现任重而道远。从理论和实践出发,共产主义社会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段,如今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更是对共产主义阶段论的进一步丰富与升华。
再看西方社会,欧洲难民危机与华尔街金融危机等不断地发生。在资本主义逻辑下发展的社会所具有的严重弊病,溯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从1844年开始,马克思毕生都致力于“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研究,他对资本主义的产生、结构、内容、发展做出了科学的分析,具体分析了“分工、劳动、交换、消费”等领域。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的产生是有理由的,而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必然的,但是,共产主义社会迟迟没有到来,这让人们对“两个必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产生了质疑。面对这种质疑,我们需要从《哥达纲领批判》中寻找答案。
一、文本的历史与解读的多样性
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理论需要来看,我们对《哥达纲领批判》(以下简称《哥批》)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国,《哥批》中文版最早由熊得山翻译,1922年在北京的《今日》杂志1卷4号发表,1925年李春蕃中译本由上海解放丛书社出版,1939年何思敬、徐冰的中译本由延安解放社出版。建国后,对《哥批》关注较早,影响较大的研究者是李达。他运用其中观点对共产主义社会进行阐释,在1959年所写《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一文中指出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两阶段论,说明了“什么是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怎样,要通过怎样的途径去实现共产主义”[1]1。之后,国内对于《哥批》的关注逐渐兴起,对《哥批》写作形成的背景、写作过程有了深入的了解。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对《哥批》的研究可谓到了一个新的高潮阶段,主要体现在研究的多角度、多维度,其中包含了马克思劳动分配思想、历史规律论、平等公平思想、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国家与民主思想、共产主义国家理论等。
在当代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实践已成为发展的基石,我们既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又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那么,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什么样的理论基础?这种理论基础是怎么发展来的?这种理论基础是否可靠?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创始者那里寻找答案。马克思在1875年写作的《哥批》就是马克思主义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建设道路的理论发源地,也是指导苏联、中国等国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理论依据。这一理论文本是在马克思去世之后,由恩格斯所发表。当时的社会反响是强烈的,主要有两种态度:
一方面是肯定与赞扬。持肯定态度的代表人物有拉法格、考茨基和奥地利社会民主党。他们认为马克思的这篇批判是十分杰出的作品,给予了这篇文章以高度的赞赏。考茨基认为《哥批》写得十分之好,这就是对拉萨尔派毁灭性的打击。除了考茨基,不少人都将《哥判》作为对拉萨尔派批判的主要理论武器。
另一方面则是否定与贬低。持否定态度的有李卜克内西、倍倍尔、梅林、伯恩斯坦。依梅林看:“马克思平常他习惯于根据工人运动的重大成就来评价工人运动,这次却过分地把事物放到显微镜下面,在词句的笨拙、不恰当、不准确这些小缺点后面寻找实际上不存在的险恶企图。”[2]86这是当时对马克思进行攻击的主要观点之一。
俄国受《哥批》影响较大。最直接体现在对列宁的影响。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对马克思《哥批》做了全方位的阐释,并十分赞同马克思的观点,进而运用到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之中。
从《哥批》内容来看,马克思“跳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种种法权概念,他本身并没有构建共产主义社会的“平等观”“正义观”“公平观”,而是提出了“现实的平等”,即对正义、平等、公平等概念不受制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影响,而是跳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洞穴”来讨论的。马克思的观点认为:如果不消灭私有制,就无法构建对新关系概念的描述。那么,我们就回到马克思,站在消灭私有制、无产阶级革命、打破分配交换形式的立场,结合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再梳理和理解马克思分析的共产主义社会阶段论。从现实角度出发,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是历史的必然;从批判角度出发,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逻辑体系的弱点并将其摧毁。
二、“被忽视”的前奏
1871年,“巴黎公社”倒下,这对马恩以及共产党人的打击很大。欧洲的工人运动重心转向德国,德国经历几年的发展,工人运动发生较大的变化,德国工人的两派在1874年寻求联合找出路,《哥达纲领》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
《哥批》是对《哥达纲领》所做的批判,《哥达纲领》表达了拉萨尔派的观点,其主要受拉萨尔影响。马克思看到了拉萨尔派“偏离”性质的主张,同时,他也时刻以法国的“教训”为警惕,以巴黎公社失败为鉴。“法国大革命诉求的是解决国内问题,最后却演变成拿破仑的帝国主义。”[3]202法国在1848-1850年间的阶级斗争让马克思看到了法国无产阶级的软弱,也让马克思看清了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与本来面目。德国的阶级斗争同样存在法兰西式的隐患,无产阶级可能被资产阶级利用,德国工人的处境会面临严峻考验。如果德国工人的党纲出现问题,那么实践也必将出现问题,为了防止党的纲领走偏、工人精神堕落,马克思决定打破沉默。
马克思对合并纲领的重要观点逐句批判。他先是分析了劳动与财富的关系,并且批判拉萨尔派所主张的劳动财富观。拉萨尔派没有认清资本主义的面目,并且对共产主义抱以幻想。然而,只有无产阶级革命与斗争才能打破对共产主义的幻想。正如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伍德所说:“工人无论是被支付公平的工资还是不公平的工资,都在遭受同样的剥削。”[4]141由此,拉萨尔派的空谈性质可见一斑。
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立足点,说明了共产主义社会具有可实现性,其现实的根基在于:“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5]434“共产主义社会”的建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资本主义的娘胎”等复杂的斗争过程。共产主义社会要“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那么,其建立的前提和基础就在于:消灭私有制,消灭雇佣劳动关系,改变所有制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对比巴黎公社运动和十月革命来看,对共产主义阶段论需要反思和研究的重点就在于这“被忽视”的前奏:即旧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过渡。我们看到,革命理论的改变,使得法国和俄国分道扬镳,但是,列宁对理论的发展与科学的引导对俄国有着重大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是在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成功进行的。列宁没有忽视这“被忽视”的前奏,但巴黎公社运动则因忽视而失败。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5]445从列宁对《哥批》理解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前奏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种国家的建构形式是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它既是前奏,又是过渡。
“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的国家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之前更初级的阶段,此时的国家具有以往国家的形式。但是,对于共产主义社会中的国家制度问题,马克思并没有仓促地给予回答,而是以科学的态度予以回应。共产主义社会中的“社会职能”是要解决人民的问题的,而不是非要将“职能”放到国家层面才能施行。重要的不是国家的权威和法律,而是切实保障人民的主权,帮助人民解决问题,为每一个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面对如何科学地回应国家与社会的建设问题,马克思提出了科学的理论方法:通过观察和人民的诉求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将国家“供起来”,不是将社会职能等同于国家职能来看待问题,而是要在实践中回答社会职能的内容,要在实践中检验社会职能的实施。
马克思科学地依据已有的材料提出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道路。正如列宁分析到:“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着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6]25科学的共产主义理论不是凭空的捏造和主观的任性,而是建立在科学的材料、科学的分析、科学的批判、科学的论证基础之上。那么,从共产主义来看“现代国家”,马克思认为其是“虚构”的:现代资产阶级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在未来,资本主义之后,私有制灭亡,生产资料公有化,现实基础重新洗牌,人们的思想将不再囿于抽象的平等。
在《哥批》发表前后,有两个重要的无产阶级运动:巴黎公社运动与十月革命。1871的巴黎公社运动与1917的俄国十月革命有着相似之处,但二者的结局不同。两个“革命运动”都源于列强之间的战争,但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比巴黎公社的领导集体要强很多,十月革命成功了,这与列宁是分不开的。
列宁是将马克思在《哥批》中过渡阶段理论充分理解和发挥的继承者。他在十月革命前夕写作的《国家与革命》就对《哥批》做了充分阐释。在列宁看来:“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7]87帝国主义的重要表现是垄断组织,而其背后强大的资本逻辑支撑着垄断组织的膨胀,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帝国主义是一个两级分化的阶段,也是资本主义的“顶峰”,发展的不平衡与资本主义的腐朽寄生性突出,而这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即将到来的前奏。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韩毓海教授评析到:“列宁非常重视社会主义运动的阶段性特征,从而提出了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的理论。”[8]261
在这一阶段,“无产阶级”是作为“统治阶级”的,在《共产党宣言》中,这与“争得民主”的要求是并列在一起。在这个过渡时期,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人民民主专政。马克思看到《哥达纲领》的缺陷在于:“纲领的政治要求除了人所共知的民主主义的陈词滥调,如普选权、直接立法、人民权利、国民军等等,没有任何其他内容。这纯粹是资产阶级的人民党、和平和自由同盟的回声。”[5]445资本主义时期的民主制度是为了多数富人服务的,是统治阶级利益的“民主”,而过渡时期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组织形式,这就要求在最大范围内实现民主制。争取民主权利是正确的。但是,不能陷入资产阶级的民主泥潭。
列宁接着马克思的提问,进一步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即被压迫者先锋队组织成为统治阶级来镇压压迫者,不能仅仅只是扩大民主,除了把民主制度大规模地扩大,使它第一次成为穷人的、人民的而不是富人的民主制度之外,无产阶级专政还要对压迫者、剥削者、资本家采取一系列剥夺自由的措施。”[6]29列宁的对理论的发展和优秀的领导,是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之后没有重蹈“巴黎公社运动”覆辙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一过渡阶段,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要求消灭剥削他人、压迫他人的资产阶级。但是,国家建立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只是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要手段。共产主义社会——真正民主的社会、真正人的自由全面的解放,在通过过渡阶段的前期清理与奠基后才可能得以实现。对于此,马克思站在历史和现实的层面,对拉萨尔派的空想进行了批判,而他自己并没有陷于空想,马克思“只是较详细地确定了现在所能确定的东西,即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之间的差别”[6]31。
三、共产主义社会阶段论的结构
我们熟悉的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逻辑在于:生产—产品—私有化—私有财产—交换—消费—再生产。如果我生产出来的东西不属于我,属于资本家并被占有,那么,资本家通过法律等手段,将产品私有化变成个人财产,从而进行交换活动时,生产者就处于被剥削的境遇。马克思打破此逻辑,他发现,“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转为个人的财产”[5]434。他讲到:“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领回来。”[5]434
资本家掌握生产资料,私有财产向资本家堆积。在私有制条件下,人们争取平等权利只是痴人说梦。无产阶级不掌握生产资料,不消灭私有制,那么,劳动就不是自主的,资本生产关系将以雇佣的形式维持。所以,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就在于资本主义社会提供的物质基础与新社会发展逻辑提供的公有制与新的劳动分配形式。
(一)第一阶段
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之一是“资本主义的娘胎”。那么,共产主义诞生之初就具有其“娘胎的基因”。马克思在《哥批》中将共产主义社会分以两个阶段的结构呈现给工人,即“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以下简称“第一阶段”)与“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以下简称“高级阶段”)。
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不是断裂和分离的,因为第一阶段并非是独立的社会形态。第一阶段之所以不同于高级阶段,并不在于生产资料公有制上的不同,而在于历史的印记所留下的痕迹是不同的。而最大的不同在于分配形式,这一点是改变所有制内容之后无法立即改变的现实。旧时代的印记暂时还抹不去,人们对“平等权利”的渴望仍带有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这些弊病,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5]435。第一阶段,消费品分配还需要按照等价交换进行,并且实行按劳分配。
马克思提出的这两阶段结构,是侧重于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转变时期所具有的一些不足之处,是对民主和平等未能广泛实现之前所做的分析。有人会认为,这是马克思的让步和退却。事实上,马克思之所以这么分析,在于他看到了商品交换和分配在共产主义社会初期依旧处于不平等的状态,绝对的平等或者说以劳动为尺度来衡量的平等多少都还有着资产阶级权利的缩影,马克思分析到:“在提供的劳动相同,从而由社会消费基金中分得的份额相同的条件下,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到的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如此等等。要避免所有这些弊病,权利就不应当是平等的,而应当是不平等的。”[5]435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社会所留下来的权利结构、经济基础与文化发展对于新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但是,在第一阶段,人对人的剥削已经不可能,私有制已经灭亡,与高级阶段不同之处在于“按劳动分配消费品”。第一阶段的任务完成后,国家自然就会消亡,平等的诉求自然会消失,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正如列宁所说:“要使国家完全消亡,就必须有完全的共产主义。”[6]35
(二)高级阶段
第二阶段即高级阶段,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5]435-436
这一段经典的论述,让无产阶级拨云见日。苏联、中国等国的共产党纲领按照这一段话来阐释共产主义。1844年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批判,在1875年得到了最终答复:劳动是第一需要,全面自主自由的劳动是人发展的需要,劳动在失去“奴隶性”和“压迫”的主客体之后,恢复了其对于人而言的重要意义。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的消失,也意味着德国古典哲学中二元论的终结。从康德那里,我们发现他忽视了认识论中一个重要部分——“手工劳动”,他所做的工作始终是在“证明脑力劳动的自我奠定的自律”,但是,“手工劳动创造了物,而理论理性只能考察物的‘现象’,而且手工劳动具有另一种不同的实在性特征,这种特征决不能归于知识客体”[9]1。康德没有考察这一点,但马克思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马克思是在“社会关系的总和”意义上来表达人的本质的。
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为了人,而其主要的前提在于集体的财富“充分涌流”,资产阶级看不到这一点,所以剥削索取,狭隘卑鄙。列宁则站在国家消亡的角度,将马克思的“经典表述”反过来分析,他说:“当社会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时,也就是说,当人们已经十分习惯于遵守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已经极大地提高,以致他们能够自愿地尽其所能来劳动的时候,国家才会完全消亡。”[6]36他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作为起点,说明了人类在经历资本主义发展之后的社会形态的内在逻辑。至于资本主义的“死”期,马克思并没有给出具体答案,他只是告诉了我们科学的方案与前提条件。
我们现如今使用的“社会主义”的概念,是由列宁提出的,他说:“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把它称作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6]37在第一阶段,具有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必备因素和条件,同时,也具有前一代社会所留下来的痕迹,所以具有不彻底性。通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立的消解,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得以极大地发展,物质“丰裕”的社会得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才得以实现。列宁为我们提供了“社会主义”的概念。
四、共产主义社会阶段论的当代意义
对共产主义社会阶段论的探讨,不仅是为了弄清这两个概念,而且是为了弄清马克思的提问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当代中国,我们正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共产主义阶段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应。重要的是:全力地解决人民生存、生活上的问题,立足于“基本国情”,关注民生,充分发挥人民民主专政的优势。在物质基础还未达到“丰裕”之时,我们需要阐明任务,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期待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在多年奋斗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是时间和空间上马克思主义的延续,是对共产主义社会理论的丰富和补充。当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妨回过头来读《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中看马克思、恩格斯面对现实难题的解决思路,从而为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找到思路。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以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气魄,解救了水深火热之中的无产阶级,将他们在思想和组织上凝聚成为一个“坚强的政治实体”,结束了德国、俄国、中国的战争与动乱,解救了受苦被压迫的人民,将社会主义新秩序变为现实。
我们需要延续前辈们对理论的把握和对现实的关注,不能异想天开地在幻想中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也不能在问题到来时不闻不问,而要在关注现实中生发理论的枝丫,要在理论中寻求对现实的回应,用辩证、运动、变化、发展的历史态度去面对现实,从而更好地面向未来。
对于《哥达纲领批判》的研究,我们还可从劳动、平等、分配、国家、教育等主题出发。共产主义社会的阶段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批判拉萨尔派的立场,在批判中,马克思再次阐释了共产主义重要理论,明确表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提和要点。通过列宁的新释,以及比较巴黎公社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我们看到共产主义阶段论所富有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时代在快速地发生变化,立足实践,着眼当下,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理论仍需要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和阐释。
[1] 李达.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J].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9(1):1-7.
[2] 梅林.德国社会民主党史:IV[M].北京:三联书店,1986:86.
[3] 爱德蒙·威尔逊.到芬兰车站[M].刘森尧,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02.
[4] 艾伦·伍德.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25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141.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卷三[M].中央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4.
[6] 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中央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
[7]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M].中央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87.
[8] 韩毓海.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61.
[9] 索恩·雷特尔.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西方历史的认识论[M].谢永康,侯振武,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1.
[责任编辑 邱忠善]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age Theory of Communism inCritiqueoftheGothaProgrammeand the Contemporary Meaning
ZHANG Dang
(School of Philosoph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In 1875, communist movement had been influenced by the aftermath of Paris Commune’s failure and the wrong views by LaSalle. In order to prevent misunderstanding from deepening, Marx criticized the LaSalle inCritiqueoftheGothaProgramme, and set the theory on the stage of communism so as to lead the movement of communism. In Russia, Lenin inherited the theory, guided the Russian October Revolution, achieved the victory and successfully built the first socialist country in the world.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heory also influenc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road.
CritiqueoftheGothaProgramme; stage theory of communism; Leni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017-01-05
张当(1991-),男,安徽巢湖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历史唯物主义。E-mail:ddwwaa007@qq.com
A811
A
1004-2237(2017)01-0049-06
10.3969/j.issn.1004-2237.2017.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