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真”为本建构初中语文真学课堂

2017-04-13

山西教育·教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文本情感

蒋 俊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特别重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看法,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阅读能力以及语文素养。针对这样的课标要求,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深度探究,同时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促进学生的真阅读、真思考以及真表达,构建真学语文课堂,让阅读的纯真之美提振学生的思想精神,打造精彩纷呈的本真课堂。

一、注重诵读,感悟音韵之美

在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只追求形式的热闹,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真滋味,而新课标中就提出来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享受语文课堂“原汁原味”的理念,呼唤语文课堂返璞归真。而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更加重视文本诵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诵读文本的基础上感知语文的音韵之美,体会文本的情感之美,最终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深刻解读,获得独特感悟。

在众多诵读方法中,配乐朗诵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同时效果也非常突出的朗诵方法。在教学《海燕》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海燕》是高尔基的名篇,从体裁上说是一首散文诗,也就是介于散文和诗之间的一种文本,这样的文体非常适合学生朗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自读文本,扫清文字障碍,然后从文本中找出关于描写海燕的句子,并且试着读这些句子。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于文本中的基本情感有了自己的初步体会,这时教师为学生展示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同时为学生播放《海燕》这篇课文的朗诵录音,为学生的朗诵进行示范,同时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文本中营造的意境,最后鼓励学生在音乐声中有感情地朗读文本,让学生在深情朗读的同时体会到文本中作者渗透的坚定信念以及强烈的战斗激情。

从古至今,大家都非常重视诵读的重要性,在诵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充分体会文本的语言之美,而且可以充分体会文本的深刻情感。那么,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的语文课堂也必须重视多元诵读,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和感悟,实现语感的积淀和情感的提升。

二、链接类文,比较构思之巧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编者精心选择了很多文质兼美的作品,很多都是一些文学大家的呕心沥血之作,对于我们的写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语言、情感以及构思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其中,对文本的构思技巧进行分析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将分析文本的构思之巧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粗读课文,完成任务——理清作者的创作思路,初步感知文本。在大家的合作探究下,将文本概括为三个板块:(1)百草园;(2)三味书屋;(3)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比较。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抓住这三个板块进行探究,归纳画面、活动、情感以及形态的不同表现,最终实现了对文本内容的深刻认识——作者通过这样的思路设计以及内容安排,让我们认识到作者对于自由快乐生活的追求。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种巧妙的构思,教师为学生补充了相关的文本,引导学生进行类文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本构思的重要性。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精妙构思、体会文本的深刻内涵,同时为学生补充相似文本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体会文本构思巧妙对于文本表达的重要作用,指导学生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也重视巧妙构思,这样的创新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实践活动,升华情感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活动深化体验、升华情感。在初中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感悟和思考,享受文本中的情感之美,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背影》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篇散文。在朱自清的笔下,围绕父亲的背影这条线索,我们体会到作者和父亲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文本中最打动自己的一个角度进行探究,然后将自己的感悟和大家一起分享。其中,有的学生就抓住了“车站别亲”这一环节中关于父亲背影的两次描写,也就是父亲买橘子的时候两次爬月台的背影,同学们分析道:“在父亲艰难攀爬的背影中,蕴含的是父亲对于儿子深沉的爱,让我们的泪水不禁盈满眼眶。”还有的学生抓住文本中父亲的四次背影进行分析,提出“四次背影,四次泪下”的感受。可以说在这样的文本解读中每一个学生的思想都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在这节课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了这样的实践活动——回家仔细观察自己的父亲,抓住其中的一个细节进行描绘,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学生完成的作业中,可见同学们的用心:有的学生抓住父亲双手的细节进行描绘,指出自己的父亲由于常年在外劳作,双手被冻疮折磨,粗糙的就像是砂纸一样,而不是我们这样光滑湿润的样子;还有的学生提到当自己生病的时候,平时坚强的父亲眼眶也红了,好像病痛在自己身上一样。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实践活动——观察自己的父亲,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的思想情感逐渐升华,实现了情感教育的目标。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计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展示个性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将自己的体验进一步深化,使学生的情感收获更加丰富。

四、整合资源,拓展视野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学改革越来越强调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课本的限制,广泛挖掘阅读资源,让学生接触更加丰富的文本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那么,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让学生从课外汲取营养也就成为构建真学课堂的标准之一。

例如,在《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中,作者将“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诠释得淋漓尽致,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写景散文的经典之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主旨——“温晴”两个字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欣赏到了静卧的小山以及清澈的河水,不仅有古城,还有小村等美景,让学生体会到散文“杂而不乱,多而不繁”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还为学生补充了相关的课外资料,例如《济南的秋天》,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进一步了解了济南这座古城的独特风景,深刻了解到老舍笔下散文的特色所在,同时也让学生学到了写景散文的写作方法。

新课改对于初中生的阅读量有明确的要求,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注重对学生文学素养的考核,这些都离不开学生丰富的阅读体验。但是,教材的容量有限,即便是精选文本,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作为语文教师就要为学生整合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真正在阅读中收获知识。

总而言之,新课改大背景下呼唤语文教学回归简单、回归本真,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注重从不同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真正思考,展示自己的个性,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真”为本,让“真学课堂”的教学理念指导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让我们的课堂褪去繁华,返璞归真。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文本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情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