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颓废主义美学及其审美价值分析

2017-04-13程勇真

关键词:波德莱尔尼采现代性

程勇真

(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颓废主义美学及其审美价值分析

程勇真

(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颓废主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范畴和美学范畴,但作为一个有争议的概念,它至今未能获得足够的美学重视。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颓废主义,研究它的审美意涵,并对其富有争议的审美价值做出较为客观公允的评价。我们首先需要搞清颓废主义与颓废两个概念的不同。颓废主义美学有三方面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对待颓废主义美学我们必须理性客观,一方面看到它消极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它积极的美学色彩。

颓废主义美学; 颓废; 审美价值; 反思

颓废主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范畴和美学范畴,但作为一个有争议的概念,它至今未能获得足够的美学重视。然而,颓废主义作为审美现代性的典型体现,作为现代主义艺术的美学症候,它至今仍然占据我们日常生活领域及艺术领域的重要一隅,对我们造成重要影响。基于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颓废主义,研究它的审美意涵,并对其富有争议的审美价值做出较为客观公允的评价。

一、颓废主义美学的审美意涵

何谓颓废主义美学?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搞清何谓,义们必须颓废主义与颓废两个概念的不同。一般来说,颓废是一个普遍性概念,作为人类的一种恒久危险,它存在于每一个时代,并不仅仅属于腐败的时代。据卡林内斯库的观点,柏拉图是第一位建立“颓废概念本体论”的西方哲学家,因为他的理念论把理念视为纯粹的、永恒的存在,而可感世界中的一切都受到时间和变化的腐蚀,由此建立了一种垂直型的时间观,即“时间是一个持续的没落过程”,这种时间观实际上内在地暗含了某种“形而上学的颓废(或衰退)概念”[1]164。后来的基督教末世论理论,即它对历史终结的信仰,进一步发展了颓废概念。由于坚信极度衰朽和罪恶将导致最后审判日的必然来临,所以,颓废最终成为“世界终结的痛苦序曲”[1]165。

颓废主义不同于颓废的无时间性,它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历史概念。据西美尔的分析,颓废主义思想最早可上溯至中世纪,因为西方“自基督教以来,实质上由弱者、平庸者、次要者组成的大多数人,实现了对由强者、高贵者、独特者组成的少数人的外部和内部统治”[2]176。社会主体力量的变迁势必导致原初道德观念及价值的逆转,如起初被赋予美好含义的词汇胜利、高贵、伟大、美、智慧等,逐渐失去其原有的道德优势和道德尊严,匮乏、受难、失败、缺陷、低贱等开始出现道德价值的回升。西美尔由此由衷地喟叹道:“基督教意味着对衰亡的、堕落的生活的宗教神圣化。”[2]177西美尔认为,正是基督教开启了对无价值、无意义、颓废事物的尊崇与神化。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颓废主义最早萌发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末支配了整个欧洲的巴洛克艺术,认为正是它的繁复、细腻、奢华、充满激情以及藏匿其中的骚动才滋生了颓废主义。克罗齐甚至认为,作为“永恒的美学罪孽”,巴洛克艺术同颓废主义一样,都是人类罪孽不可救赎的“具体历史形式”[1]235。由此,在道德美学的意义上克罗齐坚决拒绝了巴洛克艺术和颓废主义。

根据克罗齐及其他更多学者的意见,颓废主义作为一个现代性概念,作为现代性的一个典型症候,实际上是浪漫主义运动的产物,具体“指各种各样的后浪漫派流派、运动或‘主义’”[1]235。的确,浪漫主义对激情、肉体、失败、死亡、奢华等事物的喜好,以及由此而来的伤感情绪,都深深影响了颓废主义思想,使颓废主义开始在一片激情而黯淡的场景中萌生。继承了浪漫派思想的波德莱尔,比较早地开启了对颓废主义的形象书写。由于波德莱尔坚信不存在绝对的、永恒的美,只存在来自于人类激情的“某种永恒和某种过渡”相交织的美[3]272,所以波德莱尔热衷于表现人性的丑陋和黑暗,并在城市的废墟中寻找人类颓废的激情。在《恶之花》中,那些不可言喻的垃圾、死亡、肉体、失败及颓废的情感,都得到了波德莱尔毫不吝惜的,甚至有点夸张和放肆的描写。当然,波德莱尔的美学思想是复杂的,他不仅欣赏腐败与死亡,而且尊崇宏伟与激情;不仅欣赏古代传统庄严或暴烈的举止,而且对浮世浪荡子的行为也青睐有加。在《1859年的沙龙》中,他曾经这样表达自己对“宏伟”的审美爱好:“在自然中和在艺术中,假定价值相等,我偏爱宏伟的东西,巨大的动物,雄伟的风景,巨大的船,高大的男人,高大的女人,宏伟的教堂,等等,把我的趣味变成原则,我认为在缪斯的眼中,规模也并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因素。”[3]392在《1846年的沙龙》一文中,波德莱尔则又认为浪荡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定概念,并把浪荡作风与审美现代性问题紧密相连。受波德莱尔影响,诗人马拉美、魏尔伦等都紧步波德莱尔思想的后尘,表达了与其相似的主题。后来英国的王尔德更在波德莱尔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把颓废主义同唯美主义紧密联系起来。

在颓废主义问题上,与克罗齐相似,尼采也在一定的道德高度上拒绝了颓废主义。因为尼采信奉极端的个人主义和生命主义,所以,现代社会理性主义的普遍流行,在尼采看来,必然会导致造成生命颓败和衰退的颓废主义的流行。基于此,他不仅否定了颓废主义,而且极力提倡一种洋溢着生命本能的酒神精神;不仅反对传统非自身化的道德观,而且提倡一种普遍的非道德主义思想。在《苏格拉底的问题》一文中,他嘲讽那些可怜而虚假的哲学家和道德家说:“就哲学家和道德学家来说,他们在与颓废作战,因而他们已经走出了颓废,这是一种自我欺骗。他们没有能力走出颓废:他们作为手段、作为拯救所选取的东西本身仍然只是颓废的一种表现——他们改变了颓废的表现形式,却没有清除颓废本身。”[4]89西美尔甚至认为,正是由于尼采坚持个体性原则,强调强力意志,突出生命自我的绝对价值,所以竟把19世纪西方的民主与社会化趋向,视为“把人类价值引向堕落的道路,甚至完全看做一种颓废”[2]201。尼采通过否定理性主义由此否定了颓废主义,也间接否定了政治学意义上的现代社会的民主化倾向。

到20世纪初,根据克罗齐的说法,颓废主义更发展为各种现代主义,换言之,现代主义在本质上即颓废主义的各种具体征象。克罗齐于1919年写就的《图像艺术史》一文中曾谈及这个问题,他说,作为思想“新倾向”的颓废主义,实际上包含有印象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运动[1]235。颓废主义由此开始和唯美主义、形式主义、现代主义相合一。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在前苏联等国家,由于政治的原因,颓废主义概念被高度政治化,和社会意识形态紧密联系在一起,颓废主义作为腐朽堕落的资产阶级文化受到严厉批判。这种情形也严重影响到我国建国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那时,由于我们国内正受到革命主义文化的冲击,人们都狂热地崇拜英雄主义,对颓废主义当然嗤之以鼻。这种情形一直到1979年才有所改变。随着社会思想的不断自由解放,特别自80、90年代以来,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的颓废主义美学再次在中国泛滥开来,至今仍在一定程度上宰制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及审美方式。

总体上看,颓废主义美学作为一种纯粹的美学理念,是西方资产阶级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西方社会技术进步和个人主义思想高度成熟的结果。仅就作为一种美学风格看,它注重诗歌语言的感官性、破碎性,注重细节描写的繁缛性、奢华性,同时注重情感表现的忧郁特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颓废主义是美学个人主义在我们日常生活领域及艺术领域的典型表现。

二、颓废主义美学的审美价值

从生成哲学的角度看,颓废主义美学的确是一种否定性美学,缺少一种生机勃勃的昂扬情调,经常和肉体、激情、衰落、失败、死亡、伤感、奢华等灰色主题相联系,这是它经常遭受人们诟病的地方。特别在我国,由于颓废主义经常和政治意识形态问题相联系,所以颓废主义遭到了人们极大的误解和偏见。然而,正如尼采所说,欲要“开启新一天的朦胧曙光”,我们“要在一种对一切价值的重估中去寻找,要在一种对所有道德价值的摆脱中去寻找,要在一种对所有以往被禁止、被蔑视、被诅咒的东西的肯定和信赖中去寻找”[4]422。尼采的话很具有启示意义。的确,对事物我们要秉以双重的目光,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以往被粗野的道德践踏之处,发现事物原初具有的温暖的色彩和光芒。具体说来,颓废主义美学有三方面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颓废主义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和美学风格,内中含有一种对人类生命本性的内在体认和尊重。

人的生命作为一种原始事实,具有绝对的价值和意义,任何源于生命的事物都值得我们尊重。然而,作为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人的生命形式却充满着矛盾:轻信与不信,畏缩与鲁莽,依赖性与独立的愿望,甚至死亡冲动与生命冲动,都内在于我们的生命。正像帕斯卡尔说的那样,人是无穷小与无穷大之间的一个永恒中项,他的价值指针并非指向任何狭隘的一端。尼采甚至认为,否定的本能、腐败的本能,以及颓废的本能,往往在暗中悄然宰制我们,并未远离我们而去。

在一定意义上说,颓废主义美学正是对人类自身这种真实境况的逼真描述,它道出了我们人性存在的本然事实:即人具有腐败和颓废的本能和冲动。作为一种美学理念和文化风格,颓废主义美学鄙弃绝对的肯定性艺术,更多地赞成从否定性维度出发,来直面人性中和生活中晦暗而真实的一面。在《否定辩证法》中,阿多诺指出,正是由于颓废“无情的否定性”,颓废才成为‘更好的潜在可能性’的庇护所,能够释放出隐藏的乌托邦力量”[1]228。的确,颓废主义美学作为一种主体性文化,由于它的否定性力量和拒斥作用,能够在一定意义上有效地拒绝来自外部专制世界的粗暴与傲慢,成为一种美好可能性的安全庇护所。

其次,颓废主义美学作为审美现代性的典型体现,不仅是对资产阶级现代性的反抗,对中产阶级市侩现代性的否定,更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审美和艺术独立自足性的坚持。

客观地讲,颓废主义虽然在一定意义上说有些许破坏性的社会后果,但在艺术上它是有益的。特别是颓废主义作为审美现代性的典型体现,它不仅是对进步、科学、理性等资产阶级现代性的有力反抗,更是对充满了庸俗世界观、功利主义成见等中产阶级市侩现代性的直接否定。并且在一定意义上说,由于颓废主义最早和浪漫派运动,以及后来的唯美主义及现代主义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颓废主义美学总体上表现出一种不可遏止的形式主义冲动。这种形式冲动基本上决定了颓废主义对艺术最基本的理解,即艺术作为纯粹的精神性活动,它有别于外在粗糙的物质性存在,具有卓越的独立性,不允许道德和科学随意染指。

因此一般来说,颓废主义艺术摒弃现实主义及自然主义,反对艺术的模仿性,否定真实在艺术中的崇高地位。相反,它推崇想象力、创造性,以及优雅和热情在艺术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颓废主义对忧郁、痛苦、神秘、不规则、绝望,以及对偶然、瞬间、过渡等现代性的强调,极大地丰富了美学的风格,从而使颓废主义美学无可置疑地隶属于现代美学的思想范畴。

当然,颓废主义美学对审美主义的坚持,对资产阶级现代性的反抗,不仅是对艺术自主性的尊重,而且可以极大地增进我们对生活审美的理解。在比较有机社会和颓废社会的不同时,卡林内斯库甚至说:“颓废时期会有利于艺术的发展,而且更一般地说,会最终导致对于生活本身的一种审美理解。宁取颓废而不取它的极端对立面(即原始主义),至少从文化上说显得是一种合理的选择。”[1]184-185

最后,颓废主义美学作为美学个人主义的集中体现,暗含了一定的政治学意义。

作为一种特异的文化风格和美学风格,颓废主义同个人主义思想关系密切,也可以说,个人主义是颓废主义的思想核心。美学个人主义反对统一、专制、客观性等,务求个体情感和意志的满足,这势必具有一种潜在的政治解放意义。正如卡林内斯库所言,正如客观性、等级等,务求个体颓废主义风格“只是一种有利于美学个人主义无拘无束地表现的风格,只是一种摒除了统一、等级、客观性等专制要求的风格。如此理解的颓废同现代性在拒斥传统的暴政方面不谋而合”[1] 185。特别是那些即将被历史抛弃和消灭的个人,他们更是坚持以否定性的方式体现出自我生活的独立风格,借以打破专制性历史恐怖的幽灵,不管这种坚持何等脆弱和无力。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颓废主义所内含的美学个人主义思想便具有了深刻的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即它是对一种虚假的总体性意识形态的含蓄抵制,对一种更宽容、更自由社会来临的满怀期待。安纳托尔·巴茹曾认为,颓废作为对现代性的意识和接受,“不过是人性向着种种理想的攀进”而已。实质上,每个人的生命何尝不是尼采所说的那样,是一颗朝向未来的种子呢。

三、关于颓废主义美学的反思

一般来说,一种思想是优美的还是丑陋的,主要看它是否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我们唯有从生活本身出发,以生活作为一切意义和价值的衡量标准和尺度,我们才能最终发现蕴藏在事物内部的诗意与温情。颓废主义美学也是这样。颓废主义美学因为与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息息相关,并非一个高居浮尘之上的虚无概念,便由此获得了它全部的哲学和美学魅力。

固然,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和美学概念,颓废主义美学从未止息关于它的争论。但我们必须记取:世界上没有纯粹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即使颓废与进步,也是一对互相包含的概念,正如卡林内斯库所说:“高度的技术发展同一种深刻的颓废显得极其融洽。进步的事实没有被否认,但越来越多的人怀着一种痛苦的失落和异化感来经验进步的后果。再一次地,进步即颓废,颓废即进步。”[1]169卡林内斯库说得没错,正是进步和高度的繁荣才孕育了颓废主义美学。颓废主义美学滋生于进步而不是相反。

因此,对待颓废主义美学我们必须理性客观,一方面看到它消极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它积极的美学色彩。倘若必须要我们做一个价值选择,那我宁可选择一个具有颓废色彩的世界,选择一个允许颓废主义美学存在的社会。因为我们恐惧,“在一个没有颓废的世界中,生活如何才能自觉地意识到它的意义呢?如果没有颓废—没有诱惑,人们又如何践行必不可少的克己艺术呢?”[1] 211其实,正是纯粹和完美,而不是混杂和颓废,才应该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和恐惧。我们应该拒绝同一性,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和温情聆听那些蛰伏在生活幽微处的物什的歌唱,应该怀着同情的态度谛视那些被人们粗率地拒斥的事物的色貌。只有这样,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生活的含义,理解幸福内在的本质。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颓废主义的实际本性是丰富复杂的,任何对它简单的肯定和否定都是肤浅粗率的。

[1]马 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顾爱彬,李瑞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2]格奥尔格·西美尔.西美尔文集——叔本华与尼采[M].莫光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M].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4]尼 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六卷[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责任编辑 伯 灵 校对 伊人凤)

Research on Decadent Aesthetics and Its Aesthetic Value

CHENG Yong-zhen

(College of Literature,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450001,China)

Decadentism is a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category and aesthetic category,but as a controversial concept,it has failed to get enough aesthetic attention.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re-examine decadent aesthetics,study its aesthetic meaning and make more objective and fair evaluation about its controversial aesthetic value.It is the first thing for us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ecadent aesthetics and decadence.Decadent aesthetics has three positive espects of value.We must be retional and objective about decadent aesthetics,on one hand,we must see its negative value,on the other hand,we should see its positive aesthetic color.

decadent aesthetics;decadence;aesthetic value;reflect

2016-12-18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14BZX005);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项目(SKL-2015-1085)

程勇真(1971-),女,河南原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美学研究。

10.13888/j.cnki.jsie(ss).2017.02.003

I01

A

1672-9617(2017)02-0156-05

猜你喜欢

波德莱尔尼采现代性
虚无与轮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维
“命运是自我选择”:《波德莱尔》传记批评解读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南方
一个作为音乐家的尼采——尼采音乐思想探析
论《现代中国作家与法国文学》中的波德莱尔考察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
波德莱尔美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