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美育策略探究
2017-04-13李万斌
姜 约,李万斌
美育是将美学思想融入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一个以艺术教育为主的课程体系,并通过这个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学科。换句话说,美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现实的功利活动以外欣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培养和对现实中美的欣赏,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提升,进而成为一个不为现实功利束缚的完整意义上的人。
美育的重要性自古以来就受到中西圣哲们的高度重视。撇开西方思想界不论,仅就中国思想史而言,前有圣人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特别强调美育在人格塑造中的独特作用;中有宋明大儒追寻孔颜乐处,接引后学不为现实功利所困;[2]后有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力倡以美育代宗教,[3]填补人们在脱离宗教之后形上追求的空白。到上世纪末,美育更是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首先是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1990年—2000年)》,其第36条明确指出美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作用,并对推动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宏观要求。其后,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上代表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讲话时也强调美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在全球化中减少冲突、增进理解等方面均可发挥重要作用。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美育工作“十七字方针”,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分别代表党和国家对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提出了宏观的要求。
可惜的是,上层精英乃至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并没有保证美育在全社会得到很好的实施,更不能保证它的效果。作为一门本质上务虚的学科,美育在现实环境中的地位其实是相当尴尬的。从家长和学生这方面看,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与其花费时间和金钱去听一场音乐会、看一场书画展或者读一本高雅的纯文学作品,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去学习知识和技能,以便考一所好学校或者考一个增加就业门路的资格证、等级证来得实惠,因而对他们来说,重要的不是能否欣赏一场音乐会、一幅绘画、一尊雕塑或一部纯文学作品,而是能否凭借手中的硬件(毕业证、资格证、等级证等)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当然也就很少有人愿意“浪费”时间和金钱去培养审美所需的必要的审美能力了;从学校这方面看,尽管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的教育方针早已耳熟能详,但由于观念并没有根本转变,加之缺乏具体有效的统一实施方案,因而对于美育的重视往往成为“雷声大、雨点小”的口号。实际情况常常是说得多,做得少,理论研究多,实际行动少。事实上,在升学、就业的强大压力下,美育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平衡构架中常常和德育、体育一起被智育的优先发展所悬空。相比起德育、体育更显明的实效性来讲,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评估手段,美育的被悬空就变得常常是容易被理解的。
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作为培养社会精英或(退一步讲)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机构,鉴于现今大学生群体本身的人数众多,同时考虑到大学生思想观念在整个社会观念中的潮流引领作用,高校就更加具有重大的美育责任。高校的美育搞得越好,培养出的人格健全的大学生越多,就越能够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使整个社会逐渐摆脱功利主义的牢笼,换言之,只有当作为社会思潮之引领者的精英知识分子(高素质劳动者)摆脱了物质对人的异化,他们才有可能通过自身的榜样作用引导整个世俗社会逐渐摆脱异化。在可操作的层面上说,高校在美育方面越是成功,就越是有助于把整个社会从异化的陷阱中拯救出来;反之,高校越是不重视美育,越是把自身看成一个纯粹的职业培训机构甚至劳动力生产车间,就越有可能迅速丧失自身作为大学的本质性特征,并进而丧失作为整个社会精神导师的地位,换言之,高校如果不能成功地超越功利追求,在境界上占据高地,就不但不能成为世俗社会的精神导师,反而会成为世俗观念的追随者,并进而从反面促成世俗社会的持续堕落。当功利主义成了社会唯一的价值标准,整个社会都将放弃对获得精神自由的超越追求,这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对精神自由的放弃恰是对人之所以为人的灵性的放弃。
问题于是凸显出来,在硬币的正面,社会的高层精英已经开始高度重视美育的作用,并试图从宏观政策上对其进行阐述或规定,使得美育工作有了加强的可能和努力的方向;在硬币的反面则呈现出大不相同的景观,一方面,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社会大众乃至大学生群体并不真正理解美育的意义,因而美育的号召很难获得实际的响应,另一方面,高校自身重视美育的程度参差不齐,而且关键的是,很多高校即便非常重视美育这项工作,也因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估手段或者从事美育教学的师资等等原因,而在具体的美育工作中无从下手。这种状况就给美育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个摆脱困境的重大研究课题。
鉴于高师院校的主要任务乃是培养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师范生自身美育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反映到其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成为影响整个国民美育素养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相形之下,高师院校的美育任务就比其他类别的高校更加重要、更加紧迫,其美育效果也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因此,就当前状况而言,“如何让高校美育落到实处”的问题,在其最紧迫处,就变成了“如何让高师院校的美育落到实处”的问题。因此,本文将目标锁定为讨论加强高师院校的美育策略,意图借此为高校美育工作的落实提供某种范例。
一、转变育人观念,以美育塑造健全人格
思想观念决定行为方式。在今天这个普遍认为读书就是为了找一个好饭碗的时代,一所高校能否生存或者较好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以及就业质量的好坏。虽然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部分地反映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悖论的是,很多人、很多学校乃至一些政府主管部门却把它当成了检验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法宝。这种状况作为教育市场化的恶果,为高校良性发展制造的诸多麻烦,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我们暂且将其放置一边,这里只讨论与美育相关的问题。
就实践层面而言,高校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随顺时代思潮的变迁而对自身的发展路向做出应时而动的调整,本也无可厚非,但反过来讲,高校如果一味地追随时代潮流,而忘却自身提升心性、塑造灵魂的天职,抛弃自身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与高尚人格的坚守,则将无可怀疑地堕落为一个工匠生产基地(在这种情况下,一所高校的就业率越高、就业质量越好,反而越是社会的悲哀,尽管越来越多的人乐于拥有这种形而上的悲哀)。因此,高校只有首先保持自身作为精神象牙塔的超越追求,坚守自身的属灵本性,才能在面对世俗诱惑的时候不为功利所动;其次,即使为了现实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思潮的倾向,也不能完全放弃自身的超越指向而成为世俗功利的俘虏。换句话说,就是高校在调整自身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决不能将传统文化、艺术修养等提升人的心性、塑造人的灵魂的课程一股脑的抛弃,否则,高校培养的所谓“人才”就很可能成为一群具有高超的生存技巧,而不懂得生活意义的人。人的灵性的丧失,对人类来讲,就意味着人的类本质的丧失,而一个丧失了类本质的人严格说来已经不能算是人了,可见,这是多么危险。对于当今中国这个每四个同龄人中就能产生一个大学生的时代来说,大学能否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培养出人格健全的人,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作为以培养教育工作者为主要任务的高师院校,其责任之重大不言而喻。
就思想层面而言,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乃是人类超脱于动物之上,而为“万物之灵长”的决定性因素。人类依靠科学而获得对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建立道德准则来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一方面,人作为“为自然立法”的理性动物,对真和善的追求都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的。用康德的话来说,对于“真”的追求构成了人类的“纯粹理性”,对于“善”的追求则构成了人类的“实践理性”,这两种理性决定了人类能够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保持一种清醒的意识。另一方面,人类又不仅仅是理性的动物,他还是而且首先是感性的动物,必然要面对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的感性世界,也必然要对所遭遇的感性对象做出或美(使之精神愉悦的对象)或丑(使之感到厌倦或厌恶的)的情感判断,这就是康德所说的“判断力”,[4]我们所说的“美感”。作为一种超越了功利追求的感受,美感赋予了人类以灵性,因为拥有了这种灵性,人类才能站在对象世界之外以同情的眼光来观照世界,甚至将自身融入到对象世界之中,成为世界整体中的一部分,进而更好地保护这个念兹在兹的世界。
为此,高师院校若想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培养更多合格人才,就必须自上而下地转变那种唯利是图、唯就业率是尊的庸俗观念,将美育作为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不可或缺的手段以及自身必须坚守的育人准则。
应当特别强调的是,这种观念转变必须是自上而下,而非自下而上的。对于我们谈论中的高师院校来说,鉴于目前中国高校所实行管理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因而必须首先促使这类学校的校领导,尤其是校长转变观念,因为他们才是所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最高决策者。只有在校领导尤其是校长转变了观念之后,才能接着谈教师、辅导员、学生等其他人的观念转变问题,而不能等到所有教师、辅导员、学生都转变观念了,再来转变领导的观念,否则情况就只会变得更糟。应当警惕的是,高校领导转变观念,决不能只是在口头上念叨念叨,而必须落实在他们治学理校的实际行动中,体现在由他们确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
二、提供制度保障,为美育开展扫清障碍
前文我们谈到高校领导育人观念的转变在加强美育教学工作中的关键性作用,但仅有高校领导的重视还是不够的。高校美育要想取得实质的进展,领导层的正确认识只是必要的开端,美育要得到真正的发展,必须首先得到绝大多数高等教育局内人的重视和实践,因此,必须使尽可能多的师生理解、同情美育;其次,高校实施美育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师资,那些本身缺乏美育师资的高校可能会因为这个客观原因而将其无限期的搁置,从而造成一种认知高度与践行力度的错乱,因而,对于本身并不缺乏师资的高师院校来说,必须在认识和实践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跨越“知”“行”之间的鸿沟,做到有认识就有行动的知行合一;其三,由于美育本身通常只能给学校增加软实力,而很难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当人们以市场准则来衡量美育功用的时候,就很容易在实际工作中逐渐将其边缘化,甚至使它事实上处于一种被遗忘的状态,因此,必须做到像对待思想政治教育那样持之以恒地坚持和推进美育工作。
鉴于认知水平、知识结构、个体修养等方面的区别,认识上的统一很难一下子达到。对于有较高人文素养的文科教师来讲,认识到美育在人的成长乃至社会建构中的重要作用通常并非难事;但对于大多数理、工科教师和更大多数的学生来讲,要让他们像重视知识、技能一样重视审美,就不是那么简单了。然而我们又决不能等到全体师生都理解了美育的重要作用之后再来开展美育,在这种情况下,权宜之计只能是先把这项工作开展起来,并在开展美育工作的过程中,让全体师生逐渐体会、理解美育的重要性,进而同情并参与到美育工作中来。在认识普遍不那么到位的情况下,对于已经认识到美育重要作用并打算将其贯彻下去的高师院校领导来说,当前要做的,就是从制度上为美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第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美育课程列入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具体而言,就是不仅要让美育课程进入高师院校课程体系,而且要将其分为必修、必选、选修等类别,让它成为师范生培养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具体地讲,就是要在师范生必修科目中至少设置一门美学通识课,并且要像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重视它,同时在选修课体系中尽可能多地开设诸如书法、国画、油画、音乐、歌剧、电影、电视、舞蹈、雕塑、建筑、园林以及自媒体艺术等等方面的审美鉴赏课程,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素养,有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并且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身专业的不同至少完成一定数量学分的选修课程。此外,学校还可经常邀请一些国内外的人文社会学者来校讲学,培养学生较高的人文素养,借此增强其对美学理论的理解,并进而提高其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
第二,成立专门的美育工作机构,将美育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务预算。学校可以参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成立一个美育教学工作部,或者组建一个美育工作研究所,专门从事本校美育工作的日常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同时,可以参照思政工作的经验给美育工作机构划拨相应的工作经费,确保这样的机构能够正常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在人员配置上,美育工作机构应以主要从事美学理论的研究人员领衔,成员可以涵盖本校的全部艺术专业教师,还可以聘请国内外其他高校、研究机构或艺术团体中的优秀人才作为兼职研究、教学人员。有了这样一个机构,学校的美育工作就能有条不紊地顺利推进,它可以保证学校既有教授美育课程的教学队伍,又有从事美育科学研究的理论队伍。在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机构架设中,美育教学实践为美育理论研究提供鲜活的研究素材,以本校美育教学实践为主要材料来源的美育研究成果又反哺美育教学实践,从而形成美育教学实践与美育理论研究互生共赢的良性循环。
第三,构建一套美育工作评价机制。目前,虽然国内尚没有对美育工作及其效果进行有效测定的评价体系,但高师院校可以凭借自身现有的人才和研究优势,尝试构建一套美育工作评价机制。这一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教务部门可以组织课程标准专家和美育工作者,一起制定美育必修课、必选课和选修课的课程标准和考核实施办法,使得每一门课程都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二是可以组织校内相关美育工作者尝试按照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科技美等不同类别制定相应的审美能力测评标准,并在教学和测评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第四,建立分管校领导、机关职能部门、院(系)负责人共同组成的三级管理和督导体系。在学校层面,成立一个以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甚至可以是校长、校党委书记)为组长,教务处长、各院(系)行政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美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与教学工作会议同步召开全校性的美育工作会议,总结美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经验教训,为下一步美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为了保证美育课程开设质量,学校应该把美育课的开展情况纳入教学督导范围,建立一个由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院(系)督导小组和学生美育工作评议员组成的三级督导体系,为确保督导效果,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里面应该至少聘请一位美学(或艺术学)专业出身的督导员。有了这样的美育工作管理和督导体系,美育工作的开展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内驱力。
三、整合两支队伍,让美育课程得到质量保证
从本质意义上讲,美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指在大量的审美实践中传授给学生一套判别美丑的标准,使之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对象世界时,能够有效地加以鉴别,从中拣选出美的对象,以同情的眼光加以观照,进而获得审美的愉悦以至心性的提升。对其中丑的对象则或者从情感上加以排斥,或者将其作为美的参照物,为更好地欣赏美服务;或者站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对其加以欣赏,获得一种亚里斯多德意义上的喜剧感;又或者从其反常的形式中获得某种康德意义上的崇高感;再或者从美、善的被无情毁灭中获得某种鲁迅意义上的悲剧感……通过长期大量地开展此类活动,进而培养出学生相应的审美情趣、生活格调、价值观念以至完满的人格。这一方面的美育可以称之为审美鉴赏教育。另一方面,它又指传授给学生诸如作词、谱曲、绘画、色彩、题材选择、形象塑造、主题提炼等创作技法,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思想倾向乃至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影响,培养学生在创作实践中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念和价值标准进行创造,生产出美的对象的能力,这方面的美育可以称之为审美创造教育。
针对美育的这两方面内容,高师院校可以通过整合自身现有资源,有效组织师资,使美育工作得以从口号变成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
审美鉴赏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官,使之具有审美能力。模仿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要把学生的耳朵训练成具有音乐感的耳朵,把他们的眼睛训练成具有形式感的眼睛,使他们在面对美的对象时不至于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换言之,审美教育就是首先要把学生培养成懂审美、会生活的人,而不是成为一个“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的“忧心忡忡的穷人”那样成天奔波劳碌于生存之计的人。[5]其次,审美鉴赏教育要教给学生一套判别美丑的标准。可以肯定,并非所有的绘画都是美的,并非所有的音乐都能陶冶人的情操,也并非凡是以艺术的名义出现的东西都是美的。对于心智尚不成熟而又有一定独立意识的大学生来讲,由于他们的价值标准还没有最终定型,他们既可能受到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标准,又可能受到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形成错误的价值标准,因此,审美鉴赏教育的责任就是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去引导学生,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标准,从而不至于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对象世界时,错将乖张丑陋之物当成美来欣赏,将美的东西反而当成丑加以排斥或者嘲笑。再次,审美鉴赏教育还要教会学生在面对具体审美对象时如何去感受和体会,也就是将自己养成的审美能力与价值标准结合起来去审美。这三个方面就共同要求从事审美鉴赏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正确的价值标准,同时懂得一些基本的艺术创作规律和手法。也就是说,需要一批党性过硬、以理论研究为主,又有一定艺术创作基础的教师。
审美创造教育通常专就艺术专业学生而言,但是对于师范生来讲,由于他们将来也要肩负重大的美育任务,所以即使不专攻艺术,也应该懂得美是如何创造出来的,甚至应该至少学会一些简单的美的创造技巧。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他们面对更大数量的中小学生时,把美育真正和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并列起来,形成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平衡构架(一个优秀的中小学老师,无论他从事哪一学科的教学,如果他自身有足够的美育素养,都可以教会学生欣赏所学东西的美,而不是像当前普遍存在的看法那样,偏颇地认为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此基础上,也才有可能进一步对整个社会的异化倾向进行矫正。这就要求必须有足够的创作型或者表演型(表演作为对作品的演绎,同样是一种审美创造)教师来开设大量的创作、表演类选修课,当然,为了节省人力资源,也可把这种创作类课程与具体艺术门类的鉴赏课程合并进行。
以上两类教师的区分并不绝对,我们当然提倡从事美育教学的教师既是理论家,又是创作家,但对一般人来讲,从事理论研究和从事艺术创作常常是“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事实上,既是理论家,又是创作家的人虽然不是没有,但是毕竟少之又少,很难普遍推广。对于现阶段的高师院校来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整合现有的理论教师和创作型教师,让他们各施所长,相互配合(那种要求高校教师普遍充当理论家的做法其实是违背规律的,充其量只能把这种要求作为他们为之奋斗的理想而已),一起把高师院校的美育抓好抓实。同时,要通过人才引进和将现有美育相关专业教师送出去培训等途径来配足师资,确保各种美育课程有人教,而且尽可能由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人来教,
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抓好了高师院校的美育教学,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全面落实其他高校的美育工作,再进一步,整个民族的人格提升与灵性回归问题也就指日可待了。
[1]朱 熹.四书集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156.
[2]徐湘霖.“孔颜乐处”心解——宋明之际一段儒释“心性”通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10):65-69.
[3]蔡元培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53-57.
[4]康德三大批判合集[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7.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