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开放性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7-04-13王玉芳张小菊孙百虎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开放性办学校企

王玉芳, 张小菊, 孙百虎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a.科技发展与校企合作部;b.人事处; c.教务处,河北 石家庄 050081)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开放性教学体系的构建

王玉芳a, 张小菊b, 孙百虎c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a.科技发展与校企合作部;b.人事处; c.教务处,河北 石家庄 050081)

构建校企合作的高职教育开放性教学体系要遵循坚持工学结合,深化校企合作;立足区域经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原则.从教学内容、实验实训设施与场地、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双师型”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等方面构建了校企合作的高职开放性教学体系.

校企合作;高职教育;开放性;教学体系;构建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工学结合”包括三层“开放性”含义:一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平台是校企共建,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二是高职教育教与学的过程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三是高职教育教学团队由校内专职和企业兼职人员共同组成,师资队伍具有开放性.开放性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必由之路[1].

高职教育开放性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它将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转化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构建开放的教学思想、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的学习和实践环境,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信息日新月异,传统的以学校为主体,封闭的教学体系已不能满足社会、区域经济对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本文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及市场需求出发,探索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教育开放性教学体系.

1 开放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1)坚持工学结合,深化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要依托行业、企业办学,形成开放的办学机制,为社会、企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与企业合作,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与学校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和企业共同开发建设实训实验基地,达到资源共建共享,人才共培共育的目的,使职业教育更具职业性和针对性[2].

(2)立足区域经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高职教育是与区域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生命力体现在与区域经济的对接上,应该紧跟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改革的步伐,全面发挥其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方面的作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亦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地更新相关内容[3].

(3)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这里所说的人指的是学生.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学校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虽然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但是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了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多样性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师应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建立开放的教学体系[4].

2 开放性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开放式办学

开展多种形式办学,既是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又是高职院校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高职院校要开展多种形式办学,在办学类型方面,既可开展学历教育,也可开展在职人员继续教育与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还可以开展半脱产与不脱产的函授教育等;在办学主体方面,既可与其他院校联合办学,又可开展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到高职教育中[5].

目前,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一种重要的办学模式.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的条件及教学的实际需要,与企业合作办学,不仅能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而且能让教师和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将教与学融入到工作过程中,提高高职院校办学的针对性和办学效果.与企业共建共享实验实训基地,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构筑双向的开放式教学平台.校企合作让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学生的培养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融合,缩短新入职员工与岗位工作的磨合期;企业在合作中可以享受到有专业理论优势的高校提供的技术服务,如联合高校教师申报项目,依托高校教师的专业优势解决产品开发和技术研发中的难题,为自身的长远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撑.而这有利于拓宽校企合作渠道,建立长期、稳定、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开展多种形式办学,是深化高职教育开放性教学改革、加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也从办学形式上体现出了高职教育的开放性.

2.2 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建设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生产、管理、服务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要有开放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6].

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企业职业岗位需求,因地制宜设置专业,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学计划,逐步建立起个性化的教育模式.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有灵活性,既要面向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又要面向生产与服务第一线的岗位需求,将区域产业结构改革和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变化趋势作为专业建设的依据.高职院校要结合本地和本校的办学条件,不断地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对新增专业的建设与管理,打造品牌专业,形成优势和特色,最终形成与重点学科和专业相匹配的、在地区或行业有影响力的重点专业或优势专业.对原有专业,应不断拓宽专业口径,以增强市场适应力;设置新专业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既要考虑眼前的市场需求,又要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增强新增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课程体系建设要有动态性,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双渗透的开放性课程体系和由理论课、实践课及素质拓展课组成的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动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要联系岗位技术发展需求,及时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这就决定了高职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是动态的、变化的.

当前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大爆炸的信息社会.这就要求高职教育教学内容要有较大的弹性,既要适时淘汰过时或已不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内容,又要及时引入新的前沿科学技术知识,以适应企业不同岗位对前沿人才的需要.但是高职教育也不能一味地迎合市场需求,盲目追求市场化而忽视教育的内在规律,既要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又要保证教学稳定,也要考虑到专业的长期发展和对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总之,高职开放性教学内容的制定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职业岗位的变化和职业技能对新知识需求的变化不断地调整、更新、充实.这个过程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

2.3 实验、实训设施与场地的开放性建设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教育资源短缺,实习实训场所紧张等都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6].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建设,首先,要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现代企业积累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优势,发挥高职院校的科研理论优势,由高职院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形成具有职业性、针对性、开放性的实践教学基地,为校内实训创建仿真的岗位训练环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同时,高职院校还要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职业氛围和物质资源.其次,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程、虚拟车间、虚拟工艺,建立仿真教学环境,改善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实践条件.再次,通过环境和物质资源的整合实现企业和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让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接受最先进的专业技术技能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这样既能克服学校实训基地紧缺的困难,又可以为企业输送高素质、高技术的技能人才,实现校企双向参与、人才共培共育、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2.4 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建设

鼓励教师探索利用互动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式上,采用项目驱动、任务分解式教学;可以将项目引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真实科研项目中,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突出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开放性、有效性及职业性[7].企业通过订单班、冠名班、现代学徒制、共建学院等形式,参与到高职教育中,不仅缩短了入职员工岗前培训的时间,降低了员工的适应性培训成本,而且在人才培养定位、教学内容选择、研发课题等方面实现了与高职院校的零距离对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走进各行各业,学生都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电脑、手机也变成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授课,把知识通过声音、图像、文字结合的形式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兴起,高职教师要积极建设这些课程资源,利用网络和手机开展移动课堂,可以利用一些教学软件发布教学资源、学习活动、小组任务,进行课堂签到等.将移动设备引入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便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减轻教师工作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将相关知识制作成微课、视频并发布到学习平台上,可实现知识体系微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理实一体化.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时随地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学习信心和学习效果.总之,运用现代技术可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和环境.

2.5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开放性建设

高职教育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和灵活性,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广博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2].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打造一支适应能力强的开放型师资队伍.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构建开放性教学体系的必要条件.一方面,高职院校可通过挂职锻炼、定期培训、进修、“访问工程师”等形式,让校内的专职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了解企业、行业的新信息、新技术、新趋势以及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提高专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专职教师或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应通过“内培外引”,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开放性教师队伍.这样既可以保证高职院校有相对稳定的师资,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满足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教学需要,又可以使学校同社会、行业、企业等的联系更加紧密,使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人才培养更切合地方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5].

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学理念,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以教促研,以研带教,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应该制定一系列的科研激励措施,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与企业联合进行横向课题研究,提高科技研发和服务能力;同时要注重平台和团队建设,可以跨学科、跨领域组建科技研发团队,提高技术转化和转移能力.此外,教师也要接受再教育,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高职院校要不定期地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相关院校进修学习,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定期派教师到国外知名职业院校交流学习,吸收他们先进的教学内容、办学理念、成功经验等,提高高职办学层次与办学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双向交流,培养外向型高职人才[1].总之,要通过“引进来,走出去”,不断给教师创造进修学习提升的机会,搭建创新研发的平台,建设一支开放、发展、研究、创新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2.6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是开放性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质上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并使他们成为创造社会财富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生力军[7].

第一,安排创新、创业类课程,将部分涉及创新、创业类的基础课程,如创业学、创新理论、企业管理等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增加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为后续教育打下基础.第二,建立开放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邀请优秀的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参与学校的创业教育,与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业经历,传授创业经验,使学生少走弯路,规避风险.第三,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配备校内导师,为其提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创新、创业项目,为学生提供技术、政策、管理等方面的帮助,并对他们的创新、创业实践过程进行监督与指导.第四,建立开放性的创业实践基地,为有创业理想的学生提供实践场地,供他们建立实体化的创业公司或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实践.第五,建立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专用空间和网站,用于学生交流,提供培训资源;注重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计划”“创业计划大赛”等,独立完成创新、创业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第六,推行宽松的学分制度,允许学生在就读期间休学从事一段时间的创业活动.学生创业项目成果可以代替一些课程的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学校应该努力建设具有创新、创业氛围,人人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8].通过搭建开放、宽松的创新、创业平台,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 结语

“有容乃大”,高职教育要以“开放、包容、服务、共赢”的姿态,寻求全方位、多层次的校企合作,积极构建一个不仅在时间、空间上开放,而且在教学内容、形式、师资队伍等各个环节开放的教学体系,既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学校的市场竞争力,又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行业、企业提供适应岗位要求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1] 陈益武.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探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4):63-65.

[2] 傅伟.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内涵与特征[J].高职教研,2009,6(1):18-21.

[3] 丁金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3):61-66.

[4] 王升,张博.论高职院校推行开放性教学的适切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3):71-74.

[5] 张守兴.试论高职教育的开放性教学特征[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4):141- 142.

[6] 黄学光.论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7(12):148-149.

[7] 王波.开放性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72 -75.

[8] 于少强,尚彩云.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前沿, 2016,5(2):299-305.

责任编辑:金 欣

A school-business collaborative and open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Yu-fanga, ZHANG Xiao-jub, SUN Bai-huc

(a. Scientific Research Department; b. Department of Personnel; c.Teaching Affairs Office,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81, China)

A combination of learning and working is inevitable for a school-business collaborative and open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addition, the collaborative cooperation, market ori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should be taken as a guiding maxim. As of the teaching contents,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teaching methodologies, strengthening of teaching staffs,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do utmost to improve as internal quality.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pen;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2017-02-13

2015年度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王玉芳(1985-),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1009-4873(2017)02-0015-04

G712

A

猜你喜欢

开放性办学校企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寻求开放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