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2017-04-13李丽

三晋基层治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李丽

(山西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1)

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李丽

(山西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1)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推进,一直以来作为互联网参与者的青年学生,其传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知识传播方式都出现了新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提出了新挑战,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变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式的新发展。

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变化

由于互联网的隐蔽性、自由性,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能够摆脱现实社会诸多社会关系、道德关系的约束,忽视了自己作为“社会人”的责任,很容易放纵自己的行为,这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一)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网络环境中,互联网没有时间、空间甚至国界的限制,它消除或淡化了单位、行业、地区、国家之间的界线;同时,互联网环境带有很大的虚拟性,一方面容易使教育客体在网上传播真实信息,吐露真情实感,另一方面又为其不良行为和丑恶面孔提供了伪装面具,让信息接受者难以分清真假、好坏、善恶。另外,互联网虚拟化的特征,一方面有助于教育者获得真实信息,准确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而且能消除直接教育可能产生的逆反心理,容易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则使教育行为往往在不可控制和无法预测的条件下进行,施教者无法即时获得受教者的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想教育的效果。

(二)互联网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下教育主客体双方的地位

在互联网环境中,教育的主客体之间的角色是虚拟的,在教育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另外,互联网文化是多元的,具有强烈的大众参与、自主选择等特征,它充分尊重受教育者个人的独立个性和自主选择,这有力地提升了受教育者的地位,教育者应做的是以平等交往的心态和“网友”的平等身份参与网上教育活动。

二、运用互联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

(一)互联网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资源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材料的获取,基本是通过电视、广播及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介。这些方式不便于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储存,传播速度较慢,获取资源的代价也较高,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互联网本身具备的知识涵盖量广、信息量大的特点,且大部分的信息材料是公开的、免费的,获取信息的方式比较快捷,为广大教师和学生甄别有效信息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有利于师生彼此的互动。

(二)互联网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开展一般较为单一,基本模式就是课堂的教学为主,社会实践和各种研讨座谈为辅。传统的教学模式时常会造成学生心理的逆反情绪,在被动的听课中,教师讲授的内容不一定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往往不及预期。在互联网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可以采用课堂授课的形式,也可以将相关的课件、各种影像资料上传到学校的网站上供学生下载观看,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发布最新的信息,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观看。这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打破了局限性,并且节约时间和成本。

(三)互联网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化进程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基本都是围绕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开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学校和家庭教育完成,可以说,学生身处的环境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很大,而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学习的途径越来越多,教育不仅仅是来自家庭和学校课堂中,而更多的可以来自校外、甚至是国内外。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迅速的掌握全球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这就为全社会参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巨大可能,从而更利于大学生尽早接触社会环境,并能顺利的适应将来的社会工作。

三、互联网时代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

互联网时代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优势,我们应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教学方式和互联网这个信息传播新平台有机结合,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直接参与者,直接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在互联网时代下,更应该顺应时代变化,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拓宽思想教育工作的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一媒介,扬长避短,在日常教育工作中不断发挥互联网的正能量。另外,我们还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牢牢掌握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大学生在互联网的使用中,不断引导他们要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进而提高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以抵御外界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二)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应该广泛采用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的“渗透式教育”,通过音频、视频、图像等多媒体技术将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文献资料上网,变成学生乐于接受的鲜活形式,升华理想信念,打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式的不断拓展中受到先进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象和覆盖面的新拓展。另外,在互联网环境中,一些大学生热衷于“网络生存”,不与他人联系,疏于处理人际关系,容易导致一定的心理障碍与人格畸变。对此,应开设心理指导课,让大学生及时了解“网络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怎样预防诸如网瘾、信息焦虑和人际孤僻等心理问题,积极开展网上咨询,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

(三)必须加大对大学生上网的引导与教育

现阶段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伴随着家长的过分溺爱成长,面对网络中的各种信息,缺乏良好的个人辨析能力,因此必须想方设法加强对他们的引导与教育,尤其在上网方面,要将网络法制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大学生是互联网的使用者,也往往是各种网络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网络发展的趋势和所要发生的社会思想政治、道德问题,通过疏导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伦理教育,提高广大学生对假、丑、恶的分辨能力,使其在网络上的言行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

(四)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擅于从互联网中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善于使用移动端设备阅读、吸收、存贮信息,并把信息运用于教育实践。其次,在信息交流与传递目标时,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与社会整体目标协调一致,遵循信息法律法规,尊重个人隐私等等。再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探索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构建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此外,还需要优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结构,吸引精通网络技术的科技人才到队伍中来,造就一批既懂技术又懂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让技术专家、理论名家成为网络宣传的核心力量,加紧开发高质量的教学软件和数据库,加快建设适应发展需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教材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能。

责任编辑:徐 芳

G711

A

1674-1676(2017)02-0059-02

李 丽(1986- ),女,山西武乡人,山西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系辅导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