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
2017-04-13黄建华
黄建华 张 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100191)
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
黄建华 张 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100191)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是客观因素与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的产物。对时代的考量是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形成的现实之需;对历史的反思是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形成的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之精髓及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奠定理论根基;习近平总书记自身的理论素养则是其传统文化观形成的基本前提。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中华文化
一、形势使然: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形成的时代考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软实力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关键要素、文化复兴成为民族复兴的支撑条件的新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论述彰显了时代的需求,是对当下国际文化发展态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需求作出科学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对时代所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回答。
(一)世界文化发展态势的大势所需
进入新世纪后,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化趋势空前发展。与此同时,文化软实力和意识形态话语权竞争空前激烈,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国际形势。
首先,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联系愈加密切,它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在国际上突出展现一个国家的民族形象,甚至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上话语权的掌控,在国际政治和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正如习近平所说:“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1]。而要展现和提升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则要充分利用文化的民族特色来增强文化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2],使传统文化成为文化软实力的支撑,为中国经济、政治、外交影响力的扩展提供更加有效的软保护、构筑更有利的软环境,为我们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前瞻的国际视野及其对国际形势的科学分析。
其次,信息在全球跨时空高频率的传输、商业资本的全球流动与发展、人才的跨国交流,使全方位多领域的全球化趋势成为潮流。而这种趋势的发展推动人类文化突破时空、地域、种族的限制,形成前所未有的碰撞、交流与融合的文化新常态。然而,这种交流碰撞的背后是东西方意识形态、传统价值观、宗教文化的较量与冲突。因此,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强对外传播对于维护民族文化安全至关重要。对此习近平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意”[3],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我们的民族文化才能坚定地屹立于文化激荡的大潮。而要使中华民族成为文化强国,通过全方位的文化传播以增强文化的对外影响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习近平从传播内容、方式、途径角度强调:“提高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4]由此可见,习近平基于文化竞争形势之下缜密的逻辑思维和发展策略。
最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价值观受到外来文化隐性渗透的强烈冲击。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生命之根和精神家园,其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和精神旗帜,如果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发生动摇,这个民族则因失去凝聚力和发展动力而无法前行。而在信息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西方国家借助各种隐性方式和途径向中国推送其主导价值观和思想文化,企图通过文化渗透动摇中国的意识形态。如:“快餐文化”“美国大片”“泡菜文化”“日本动漫”等诸如此类的文化消费品作为外来文化符号对国人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削弱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同时,使潜藏在国人意识中的传统道德观、价值取向、民族品格等发生动摇。有甚者以各种方式恶意诋毁中华文化,将其作为封建文化的代表,激化民族矛盾企图分裂中国。有学者曾提出:“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观念也正使得文化圈内的文化种类在急剧地递减”,“西方的文化以其强势的姿态介入世界每一个角落”。[5]而正是基于对此严峻形势的判断,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6]以警惕西方的文化渗透造成意识形态的动摇。而此状况之所以产生,因为我们缺少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体认和深入了解,因此,习近平多次强调要通过多种方式挖掘阐发民族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忠实的文化传承者。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切实担起传播者的责任。
由此可见,习近平之所以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正是基于对国际文化发展态势的准确判断做出的重要战略选择。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发表了多次讲话,系统地回答了在新时期我们为什么要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及其时代价值,如何充分发挥其时代价值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这一系统论述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文化问题的深刻思考,折射出他对现实发展形势的准确把握。
首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传统文化观形成的逻辑起点。习近平在山东曲阜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7]列宁曾指出:在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度里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的。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文化的发展是短暂的,只有得到文化的滋润,社会才能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由此可见,中华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决条件。而中华文化的复兴不仅仅需要现代文化的繁荣发展,更需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一精神根基的复兴与支撑。习近平说“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8]“中华文明渊源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9]突出说明了传统文化作为最深厚的精神力量对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撑作用。因此,在新时期深入挖掘和研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其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对于整合多元的社会意识,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精神导向作用。而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历史根基和精神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和谐、爱国、诚信、友善等理念与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是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特征在现实国情下的创造性升华。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同中华民族的基因,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10]以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涵养作用,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路径。
综上所述,习近平之所以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对内的传承与弘扬,在于当下文化软实力是提升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关键力量;在于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源泉;在于中华文化的复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决条件;在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根脉。因此,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是时代发展趋势的产物。
二、历史之思: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形成的历史渊源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历史是民族和国家各项事业向前推进的必修课。对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脉络的深入思考构成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形成的历史渊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劫难史的深刻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积淀与总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根基,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习近平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11],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宏伟体系,并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然而,随着中华民族在近代的日渐衰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陷入危机之中。鸦片战争开始,民族的衰败迫使国人从洋务运动的器物反思到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制度变革最后走向对文化的反思,甚至是对民族文化的彻底批判和否定。如:1926年,胡适在《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中明确提出了“全盘西化”的主张。[12]文革时期因“破四旧”对大量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古迹的毁灭性破坏,最终使中国传统文化出现断层。因此,习近平指出“: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我们要认识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饱经沧桑,几分几合,几遭侵略,都不能被分裂和消亡,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13],未来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共同发展依然需要中华文化这一精神粘合剂。因此,对中华民族劫难史的反思是习近平重审传统文化的历史缘由。
(二)厘清两种历史思潮的现实需要
“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是近代史上留存至今一直饱受争议的时代性性问题。“文化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错误思潮是影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代表性观点。文化复古主义以无条件的崇尚古代先贤创造的传统,主张“尊孔复古”和“以儒代马”为特点;历史虚无主义以全面否定历史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割断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甚至是歪曲历史,主张全盘西化为特点。这两种思潮的共性即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辩证的思维方式以至于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走向极端。文化复古主义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之分。正如习近平所说:“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14]因此要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而非文化复古或者儒学复苏。同样“历史虚无主义”则是否定以史为据,违背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而对历史文化无理性的全面否定甚至任意歪曲。同时,当今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国人在回归传统的同时也陷入思想误区,将传统文化等同于儒家思想,有甚者提出将儒家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提出“中共第三套话语系统说”。因此,“科学认识传统文化”这一历史性问题是当下我们亟待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由此,习近平站时代的前端,在关于传统文化的一系列讲话中对上述错误思潮和理论做出回应,从时空角度对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中各要素间关系进行辩证阐述。并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是前提;“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15]是基本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是基本原则。由此确定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厘清大众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供科学视角和指导。
由此可见,对中国传统文化劫难史的经验教训的反思与总结及传承发展中的历史性问题的再审视是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形成的历史根据。因为只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在传承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才能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民族珍视心理,意识到其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精神纽带作用,才能以更科学的态度正视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三、一以贯之: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形成的理论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的传统文化观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精髓的继承,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传统文化观的创新发展。
(一)汲取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精髓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文化的社会地位、作用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与概括,是一种科学的、唯物的文化观,其最核心的精髓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依据。在传统文化问题上,习近平坚持:“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16]的态度,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首先在关于历史文化的继承思想上,马克思曾指出:“人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自己的历史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17]恩格斯对此则指出:“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领域,都是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18]此外,马恩经典作家在其著作中对文化继承的观点也进行了充分论证,由此说明对既定条件下存在的精神遗产的继承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一个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批判属性和精神实质。马克思曾对欧洲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宗教文化进行无情的批判,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虚假性和局限性作出合理的阐释,揭示了资本家的利益企图。列宁对此评价指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19]由此可知,批判与继承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最基本的观点和理论精髓揭示了文化传承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提供直接理论依据。
习近平在关于传统文化的论述中,他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理论精髓作支撑,依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和文化发展规律创造性的提出新观点。如:在文化传承上他指出“历史不能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20]强调历史的既定性,同时他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发展脉络和价值对继承的内容、方式、途径也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使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是在结合时代条件对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弘扬,赋予其新的内涵的实践典范。另一方面,在继承态度上他认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而去之”的科学态度,即批判继承,并将此态度延伸至在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上。由此可见,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精髓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传承思想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改革开放以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历代领导人立足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问题和任务,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时代性的文化观点。毛泽东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曾指出:“中国在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21]充分体现其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原则。继毛泽东之后的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分别作为不同时期党的总书记,在本质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毛泽东同志一脉相承,但又与时俱进提出新观点。如:邓小平提出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江泽民在世纪之交更加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教化作用;胡锦涛同志在强调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提练出规范社会成员道德行为的八荣八耻。可见,历届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坚持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统一。
新时期,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重视提升至新高度,立足于新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思想。如:在基本态度上,他在坚持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提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2],做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在当代价值上,充分论述了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深刻启示等;在对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关系上等系统论述,充分彰显了时代的特征和发展需求,体现出习近平广阔的现代化视野,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传统文化观上又一次飞跃。
任何一个科学而成熟的思想理论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完善的。正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理论精髓的汲取,对中国共产党人传统文化思想的创新与发展,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才得到最直接的理论依据和最深厚的理论根基作支撑,进而形成完备的理论。
四、理论素养: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形成的基础条件
外在的客观条件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提供外在的可能性,而他自身的理论素养则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
(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科学评价一个事物最基本的前提是对该事物有全方位的深度了解,科学评析中国传统文化也应当如此。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精神内涵、现实意蕴、价值追求的高度熟悉和把握是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形成的理论基础。纵观其从《摆脱贫困》、《之江新语》到十八以来发表的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以及在不同场合中对历史经典的创造性引用便可得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首先,对历史经典熟练运用。引用历史经典、传达治国理念是习近平讲话的突出特点。《习近平用典》将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讲话中的经典引用分为13个篇目,敬民、为政、修身、立德、廉政等。纵观全书引用几乎囊括了所有诸子百家经典,而且每个篇目的引用包涵其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如:他在参观复兴之路时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23]以表达民族复兴之路的艰难曲折;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上指出:“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24]以强调人民的重要性等;在谈到领导干部修正德引王安石的“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25]要求党员干部多读书等,意蕴深刻、生动形象、深化人民群众及领导干部对相关理论的认识。这种从容熟稔、恰到好处的运用足以证明他对传统经典涉猎之广、了解之深。
其次,对历史优秀文化思想的运用及创新发展。习近平汲取历史的智慧和精华运用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及党的建设、国际关系的各个领域,并结合现实社会发展新状况和新要求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思想进行创新性论述。如:对民族文化之核心“和”文化的第一次全面阐述阐释:“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26];对传统知行观的实践性创新,在内涵和实践范围上突破传统知行观重在纯粹的道德践履范畴,将其拓展到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领域;在现代化建设上,借“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创新性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发展理念和地缘战略构想等,畅通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实现传统优秀思想的超越与升华。
由此可见,习近平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不仅仅是对经典的熟悉,更多的是对经典背后历史意蕴的高度把握,并在现实中实现升华。充分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既是忠实的文化传承者,更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系列论述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为其科学认识传统文化提供辩证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27]此外,他在多次讲话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与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辩证的论述,这些论述既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也切实说明了习近平所具备的辩证思维方式的理论运用。
其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赋予习近平以创新意识,使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习近平同志能够从自身所处时代条件出发,在继承经典本质内涵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内涵。他认为提高文化软实力,弘扬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8]而他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确实实现了对传统经典的转化与发展。例如对儒家的“民本”思想、和文化、德治理念、知行观、民族精神、传统道德的创造性运用和升华,充分展现了习近平创新意识的实践运用。
最后,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始终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立场是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改造中贯彻的基本原则。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指出:“让13亿人的每一份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对传统文化“要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29]使人民真正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和享用的主体。
总之,如果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做支撑,就形不成科学辩证的思维方式,就不会对现实状况及文化态势做出准确的判断,不会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符合现实需求、科学全面的评价。由此可见,习近平同志自身必备的素质是其对传统文化形成科学全面认识的基本前提。
[1][25]习近平.之江新语[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6(1).
[4][29]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1-01(1).
[5]费孝通,方李莉.全球化一体化发展中所遭遇的文化困境[J].民族艺术,2001(1):8-20.
[6][8]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19(1).
[7][27]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3-12-04(1).
[9]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N].2013-09-27(1).
[10]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5-05(1).
[11][14][16]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12]许文星.论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J].北京:北大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1).
[13]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293.
[15][22][28]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6(1).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0-471.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12.
[19]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9.
[20]习近平.在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1).
[21]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3][24]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26]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16(1).
责任编辑:郭丽娟
G122
A
1674-1676(2017)02-0015-06
黄建华(1959-),男,河南新蔡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研究。张 妍(1994-),女,山西运城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