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共党史学科博士论文的写作
——以2005-2016年中央党校党史学科博士论文为例

2017-04-13王明科

三晋基层治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博士论文史料选题

王明科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试论中共党史学科博士论文的写作
——以2005-2016年中央党校党史学科博士论文为例

王明科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中共党史学科博士论文,从研究与写作视角看,在选题内容、概要写作、研究方法、框架结构、史料搜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整体上体现出研究视野开阔、研究方法多样、研究态度严谨端正等典型特征。本文以2005-2016年中央党校党史学科博士论文为例,对其进行概括性总结,以期为党史学科教学、论文写作等相关研究提供裨益,并为更好地开展党史研究提供了一定启示。

中共党史;写作研究;博士论文

近年来,中共党史学科博士论文成果丰硕,以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为例,从2005年至2016年,共培养博士生90余人,指导撰写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博士论文。笔者以这些博士论文为主要资料①,拟从选题倾向、概要写法、研究方法、框架架构、史料搜集、写作风格等几个方面就博士论文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一、关于选题内容

(一)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对象研究

以某一特定历史时段的特定事件研究为选题。特定时期往往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如建党之初、土地革命时期、延安时期、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初期等;特定事件则是从某个角度切入,一般是官方修史中表述不够充分或研究、阐述不够详细的历史事件,诸如微观的政治、经济、制度、生活、宣传、组织等方面。比如刘艳的《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出国(境)考察研究》(2015)②,特定阶段是“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特定问题是“出国(境)考察”。这样的选题时间跨度相对较小,史料整理相对集中,在研究和写作时整体上容易把握。但也可能遇到史料搜集不易,问题论述较难展开,宏观视角欠缺等问题。

(二)对特定对象的纵向考察研究

对党的历史上某一特定问题、特定对象作纵向地、全程全面性地考察,以厘清问题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从中得出有益于问题解决或制度建设方面的结论。比如,孙明增的《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2016),就是以“入党条件”为特定对象,从建党之初开始梳理研究,总结概括分析入党条件在各个历史阶段、同一历史阶段的不同地区(国统区和根据地)的发展、变化脉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这样的选题优点在于具有大历史观的脉络感,可以呈现特定对象或问题的全貌。但由于选题的时间跨度较大,也可能会导致整体不好把握;另外,由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变化情况不同,史料丰富程度也不同,容易造成论文内容中有重有轻现象明显等。

(三)对某一具体历史活动或载体的考察研究

深入到某一具体活动或载体中,挖掘其展开的前因后果,细化和深化对具体事件、活动、载体的历史细节的把握、认识和分析。比如研究某一次重要会议,研究某一本重要的历史刊物,研究马克思主义书籍传播与阅读等,反映了党史研究由宏大叙事转向微观考察的一种倾向,主题与时空,特别是空间都更为微观。比如,王广峰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研究》(2016),以1979年的第四届文代会为研究对象,考察和研究了会议的缘起、过程、争论、影响、意义等内容。另外,此类选题还包括个案研究类,即就某一重大党史事件的微观实践进行考察,以作为对这一重大党史事件的补充研究,刷新对于重大党史事件的认识,充分展现重大党史事件的历史多面相。比如,马龙虎的《寿张“大跃进”运动研究》(2007)、张健的《山东省齐河县四清运动研究》(2008)、谢敬《新乡市反右派运动研究》(2008)等,均是通过研究上层政策与底层实践的互动关系,揭示历史活动中以往不被关注的一些历史细节,丰富对于历史活动演变规律的认识。这类选题优点在于撰写时便于把握,焦点集中,但同时也需要有充足的史料支撑。

(四)对党史人物的研究

博士论文中对党史人物的研究,受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功力、博士论文的容量等因素所限,较难从全面的人物分析角度展开。一般主要是从党史人物的某个角度切入,侧重研究党史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历史作用和历史贡献等。比如,汤哲的《习仲勋地方施政实践及思想研究》,主要以习仲勋在陕甘边区、西北局和广东省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地方领导工作经历为研究对象,梳理习仲勋地方施政实践及思想的发展脉络,从而深化了对这一重要党史人物的研究,同时还拓展了地方施政研究的视野[1]。陈莉莉的《龚育之与中共党史研究》(2009)选取龚育之从事党史研究的历程(1978-2007)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龚育之对党史研究的贡献,视角独特。另外,还有朱树彬的《毛泽东个人崇拜现象的历史考察》(2007)、高天鼎的《胡耀邦与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研究》(2015)等,也体现了此类选题的基本特征。

另外,从选题内容看,还有以研究综述为选题方向的博士论文,比如,陈建坡的《“文化大革命”史研究30年述评》(2009),以“文革史研究”为研究对象,对30年的文革史研究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从博士论文写作看,视角也颇为独特。

总体分析,党史学科博士论文的选题倾向受三个方面因素影响较多:一是受到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的影响较多。比如,党史专家李君如在“协商民主”方面研究较多,他的学生,则分别以《基于中国特色视域的基层协商民主研究》(李旭臣,2014)和《协商民主化解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研究》(赵祥彬,2015)为选题撰写博士论文。二是受博士生本人的工作或生活经历影响较多。有的在选题时,特意从工作和党史研究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选择研究内容,比如:刘永彪读博时任南京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其博士论文《创新型国家的基因工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探究》(2006),就选取了与自己工作范围相近的“高新区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还有的受工作或生活地域影响较多,比如,张修成(2007届)长期在山东威海工作,其博士论文《1978年以来中国信访工作研究——以山东威海为个案》,便与其工作地域关联性大,在搜集史料、深挖细节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便利性。三是受博士生的硕士阶段的研究领域影响较多。有的博士生的论文题目是在硕士生的研究基础上拓展、深化而成的,比如,成林萍(2011届)的《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及实践研究》,其选择这个题目的原因之一,就是她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研究了“毛泽东晚年民主政治思想”,有了一定的前期积累。当然,博士论文的选题倾向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兴趣因素,也是影响博士生选题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研究者对自己的选题不感兴趣,是不可能完成高质量的博士论文的。同时,博士论文选题的最终确定,也常常是各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关于概要(提要、摘要等)写作

概要是博士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论文核心观点、主要内容的高度精炼概括,是便于读者提纲挈领地了解论文核心思想的一把“钥匙”。笔者通过对研究样本的分析,总结出概要的两种写作模式:一是按照论文的框架结构,逐章概述核心内容和观点;二是以宏观角度,概述整篇论文的核心思想,不分章节。

第一种模式优点在于脉络清晰,因为全文的章节结构本就十分条理,因此以此提炼的概要内容,实际就是论文内容的缩写。但这种写法容易将读者引入作者的框架思维,而不能够准确深刻地把握论文的要义,也就是说,过于清晰地脉络反而冲淡了论文核心思想的表现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关键点;而且,这种模式容易使概要粗浅化,缺少学理性和学术性韵味。比如,安娜的《中共八大至十二大全国党代会报告研究》(2014),在“论文摘要”部分即提到“论文共分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正文分为五章。”然后逐一介绍引言和各章节内容,层次清晰,一目了然,但略显重点不够突出,缺少对论文最核心论点和创新点、重点的精炼概括和总结。

第二种模式则是完全从选题角度出发,高度概括全文核心思想,夹叙夹议,不面面俱到,重在突出重点内容和关键思想,学理性与学术性较强,但把握起来较难,需要极强的概括和叙述能力。比如,汤哲的《习仲勋地方施政实践及思想研究》的概要部分,以地理位置为脉络,按照“点—区—面—圈”进行梳理分类,“点”是指陕甘边区根据地,因为它曾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区”是指习仲勋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先后任职陕甘边区关中分区、绥德分区区委书记;“面”是指习仲勋任职西北局,成为独当一面的地方要员,“圈”是指习仲勋任职广东,成为构建“改革开放圈”的元勋。

当然,概要没有固定的写作模式,也不能简单地以模式来判断概要写法的优劣。采取何种模式更为科学规范,主要应依据论文的选题内容,目标定位都是为了呈现论文的核心思想和要义。

三、关于研究方法

党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在研究中不断深化拓展的问题。这一现状反映在博士论文写作中,表现为研究方法阐述多样化、多名称化、多类型化等特征。笔者对研究样本作了定量分析③,具体如下:

首先,论文均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进行理论研究和阐述的,有近1/3的论文明确注明坚持唯物史观,坚持唯物辩证法或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有的还对唯物辩证法进行了简要阐述,特别是结合论文内容及方法使用进行了阐述。比如,金兴伟的《1940年后的东北抗联研究》,首先提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并结合论文内容进行分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在学术研究中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东北抗联后期斗争史研究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客观历史事实出发,从各种历史现象中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避免用个人感情色彩进行主观判断。”[2]

其次,就具体方法而言,使用较多的主要是:

1.多学科综合研究法(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即在进行相关党史问题研究时,引入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原理进行辅助分析,以期达到更好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比如,谌玉梅的《延安中央党校的整风运动探讨》运用了政治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作者认为这种方法“既可提升本论文的学术价值,也可增强论文的可读性”[3]。再比如,周震的《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大学研究》,也运用了学科交叉法,作者认为:“革命大学的研究不仅仅是个党史论题,还涉及到教育理论和教育史,是一个跨学科题目。跨学科研究革命大学,可以对其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研究,摆脱以往党史研究给人的呆板印象,并增加受众范围,提高学术成果的影响面。”[4]

2.文献史料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相关文献,并通过对文献进行解读从而形成科学认识的方法。任何一种历史研究,都首先需要以占有丰富、可靠的文献资料为基本前提。比如,汤哲的《习仲勋地方施政实践及思想研究》中,首要方法就是运用文献分析法。“关于习仲勋地方施政的专门性论述并不多,大都散见于报告、文章、指示的字里行间,并体现在中央或地方文件、相关党史人物的论集以及其它有关党的文献之中。通过查阅这些文献资料,对有关的材料进行思维整合和理论抽象,探究习仲勋地方施政的原旨和概貌,从而梳理出习仲勋理政思想形成、发展和成熟的历史轨迹。”

3.历史研究法。党史学科的研究离不开对其历史情况的梳理。历史分析方法就通过探索历史现象,遵循历史发展的顺序性,以考察过去,分析教训、得出经验,从而解释和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即使是理论的发展也不是单一的、间断的,而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比如,刘伟的《1988年中国“物价闯关”研究》就采用了历史研究的方法,“运用历史方法来阐述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价格体制改革的成败得失和理论是非,阐述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价格体制改革的嬗变沿革,重点探索1988年中国“物价闯关”的时代背景、历史过程和经验教训。”[5]

4.比较研究法。马克思曾说:“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它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6]比较研究法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比较的方式,把不同的或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确定事物之间的异同的一种方法。包括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宏观比较与微观比较,还有关联比较等。彭学宝的《建国初期中共肃清外国在华文化势力研究》中提到:“对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个案进行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可以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如将建国初期中共肃清外国在华文化势力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反文化侵略’政策进行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共在文化事业改造方面的局限性与彻底性。”[7]

5.宏大叙事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实证研究法)。比如,谌玉梅在《延安中央党校的整风运动探讨》中认为“‘延安中央党校的整风运动’这一选题,较为微观。这就要求从延安整风运动中抽离出延安中央党校,是一个宏大叙事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课题。本课题首先要透视延安整风运动的整个历史大背景,然后拟以中央党校作个案分析,从而达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效果。”

6.统计分析法。有的选题根据内容需要,采取了定量分析的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可以为论文研究提供一种比较准确、有说服力的分析工具。比如姜长青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经济调整研究》(2006),由于涉及经济史方面的内容,作者查阅和利用了《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中的大量数据,并绘制了一些表格,力求用事实和数字来说明问题。

7.社会调查法。结合选题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即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获取一手资料的方法。比如,刘永彪的《创新型国家的基因工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探究》(2006)就采取了这种方法,作者利用自己在南京高新区工作的机会,率团访问考察了印度的班加鲁尔和韩国的大德科技城等国际著名的高科技园区,国内有名的数十家高新区,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获取第一手资料,使论文具有说服力和生命力。

除了以上方法之外,博士论文中还列出了一些其他方法,比如系统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概念分析法、古今中外法、因果分析法、心态史学法、社会史学法等等。总之,一篇博士论文运用的方法,主要是根据选题内容确定。质量较高的博士论文在阐述方法时,一般将方法阐释与内容分析结合在一起,证明方法与论文分析之间的关系,避免方法罗列,与内容脱节。

四、关于论文的框架结构

党史学科博士论文在对研究对象作深入研究和阐述时,必然需要一定的框架结构作支撑,框架结构中要解决好的主要问题是时间架构与理论分析架构之间的关系问题。通过对研究样本的分析,总结出两种常用的框架结构:

第一,总框架以历史时间为阶段划分、归纳和总结,而每一部分按阶段的特征或多面相展开,以便于进行理论阐释。比如,蒋积伟的《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对1949-1976年的中国传统救灾工作进行了回顾,然后按照“1978-1989”,“1989-1998”,“1998以来”三个时间段划分为三章,在每一章中分别进行历史考察和理论阐释,最后一章对选题内容进行理论总阐释。[8]这种架构层次清晰,便于史论结合,是党史学科博士论文较为常用的框架结构。

第二,总框架以选题内容的多面相展开,或以理论分析的多层次展开,在每一部分中,按历史时间脉络进行总结梳理或穿插历史事实。比如侯松涛的《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社会动员》(2006),由于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不大,因此,在架构框架时,采取了以理论层次分析为主线的架构方式,按照抗美援朝运动与中国民众的社会心态、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宣传动员、诉苦运动、行动动员、组织动员分别设章立论,在每章节中穿插历史事实。

总得看来,博士论文的框架结构如何设置,主要依据论文的选题决定。时间跨度较大的历史考察型选题,必然要依据时间阶段来架构论文框架,以展现研究对象发展的整体性规律,但是在撰写时,需要处理好史与论相结合的问题,否则可能落入肤浅的窠臼。其实,不管以何种框架结构展开论述,博士论文的关键还是在于史与论的结合,功力体现在如何把“立论”与“史料”结合起来,用史料完美支撑作者论点,给人以明晰的历史认识和历史感悟。因为历史不可能完全被还原,企图在博士论文中还原历史更不是写作的初衷,明白了这一点,可以为我们架构论文框架提供标准参考。

五、关于史料

史料是党史学科博士论文写作的基础,没有史料作支撑,再好的选题都难以深入研究和论证,也就没有写作的可能性。通过对博士论文的分析来看,注重史料搜集和整理的特点十分显著,史料使用呈现丰富性、多层次和多类型性等特征。

从内容来看,主要包括:

1.基本文献资料(文件、文集、年谱和回忆录)。主要包括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各类专题文献汇编集以及主要领导人的选集、文选、文集、传记、年谱、回忆录等。这些历史文献,构成了党史学科博士论文研究的基础史料。该类资料作为基础性资料,提供了宏观视野和高层决策视角,便于作者厘清研究对象的宏大叙事背景,为深入分析研究奠定基础。博士论文中,大都在参考文献的第一部分,列出使用借鉴过的基本文献资料。当然,按照不同的选题内容,与选题相关的一些史料汇编集也应作为该论文的基本文献资料,比如研究组织路线问题,那么中央组织部牵头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就必然要列入基本文献资料范畴。

2.报刊资料。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而昨天的新闻则成为今天党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史料来源。大量报刊资料以其生动记载历史事件,直观描述历史旧闻的显著特征,成为党史研究重要的史料来源。博士论文中,也大量使用了报刊资料。比如马永辉的《1949—1966年苏北农村集市贸易变迁》(2005),就大量使用了《人民日报》、《新华日报》、《新华月报》、《新青年》、《群众》、《红旗》、《大公报》等报刊资料。陈亚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2005)则大量运用了《解放》周刊、《读书生活》、《新世纪》、《国民周刊》、《认识月刊》、《读书月报》、《文化建设》等刊物资料。报刊资料的优点在于其形成与历史过程中,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历史的面貌,为接近历史真实提供一种可能性,而缺点在于资料分散,不够集中,片段化、碎片化明显,不可能十分系统,因此,研究者在使用时需要下一番整理汇总提炼的功夫。

3.档案资料。学术研究始终秉持开新理念,而党史研究的“开新”常常以新史料为基础。博士论文在撰写前,必须首先就选题涉及问题或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解,梳理学术史脉络,做学术研究综述,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拓展、推进或创新。一般情况下,提出新观点对博士生来说难度较大,博士生们往往在挖掘新史料、拓展研究面相或深度上下功夫,因此,查阅档案资料便成为必不可少的搜寻史料方法。比如,杨帆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群众工作研究(1927.10-1930.02)》(2015),就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深入永新县、宁岗县、遂川县、茶陵县等多个县的档案馆,查阅、登记、摘抄了数百份档案资料。当然,档案资料的运用目前还是相对困难的,一方面,档案资料散落在不同的档案馆中,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查询共享系统,在搜集的过程中,完全依赖研究者个人的判断查找;另一方面,部分档案尚未公开,研究者无法看到,或者即使看到也无法引用到论文中作为史料支撑。

4.口述史料。研究者结合选题,寻找历史的亲历者,甚至历史事件的当事人进行访谈,以其对历史过程的回忆记载作为史料支撑,这不仅是史料搜集的过程,也是党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博士论文中有个别论文使用了口述史料,比如,张健在写作博士论文《山东省齐河县四清运动研究》时,就访谈了部分参加运动的当事人,通过对他们的访谈,从运动参与者的角度审视和解读那段历史,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对这些信息的搜集和整理,有重要的史料学价值。如在涉及“四清运动前村干部为什么对地主有所照顾”这一问题时,一个经历者就谈到:“人跟人之间,那时候跟现在一样,也没大有什么差别。当时地主本身阶级成份不好,为了不受气,很多时候都尽量巴结干部。人心都是肉长的,邻里街坊,人家对你好,你总不能处处为难人家吧?”[9]这就为研究者认识和分析当时的历史现状提供了一种更为贴近历史真实的视角。再比如,陈莉莉在写作博士论文《龚育之与中共党史研究》时,就采访了龚育之生前的好友、同事、门生和助手,了解了龚育之在研究过程中的思考和细节,在日常生活中讲到的某些问题和看法,从而为研究提供了大量辅助的史料。同时,通过访谈,也能从更多的视角了解了龚育之的学术人生,有助于作者对选题研究更好地把握。

5.地方志资料。地方志资料也是党史学科史料的重要来源。比如,马永辉的《1949—1966年苏北农村集市贸易变迁》(2005)中注明,其首要的史料来源是“地方志、县志”,这些史志大都公开出版,查找较为容易,但发行范围很小。再比如,全津在撰写博士论文《当代江西计划生育历史研究》(2014)时,将江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写的《江西省人口志》列为研究现状中的首要成果,并认真分析了这一地方专题史志的优点和不足,为将选题研究推向深入奠定了基础。

除以上类别的史料外,网络史料也越来越受到博士研究生的重视,一些可信度较高的网站提供的资料甚至直接被撰写者引用。由此引发的关于网络史料的甄别与利用问题,也将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六、评价

通过对2005年以来中央党校党史学科博士论文的分析,可以总结概括出党史学科学术研究应当具备的规范观念、思维模式、知识储备、创新意识和方法技巧等,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坚持正确立场和导向。党史研究是一门具有鲜明党性的科学,承担着政治和学术双重使命,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又弘扬科学精神。近年来,伴随着历史虚无主义的出现,党史研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学术界也出现了一些鼓吹历史虚无主义的作品和声音。但中央党校党史学科博士生在研究中,均注重坚持党史研究的正确立场,以两个历史决议为基本依据,以“资政育人”为基本遵循,既求历史之“实”,又求历史之“是”,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谨遵学术研究规范,虽然在研究水平、能力及成果深度、高度上仍有不足,但在研究立场和导向上,展现了学术新生力量的辨别力与坚定性。

二是研究视野开阔。从选题时间跨度看,博士论文选题内容涵盖了党史中的各个阶段、各个时期。从选题的内容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众多层面,有宏观研究,也有微观的、个案的研究,也有宏观与个案相结合的研究。从史料选取看,已经涉及到了党史研究中目前所能运用到的所有层面的史料资源,虽然在有些资源的利用方面,如国外档案资料、口述资料等方面,利用力度和深度仍显不够,但史料使用的基本意识已经体现。

三是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与拓展。既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又根据具体选题内容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法。除运用党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外,注重学习、借鉴和运用国内历史学研究中出现的心态史学、计量史学、文化史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注重多学科、多角度分析和研究历史问题,综合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人文学科的方法和概念分析具体历史问题,拓展了党史研究的方法视野,丰富了党史研究的路径选择。

另外,鉴于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积淀和学术功底仍有欠缺,因此,博士论文整体也存在需要进一步深化、提高的问题,比如,有的论文对选题的研究深度不够;研究中对国外研究成果的搜集、整理及综述较弱;研究中回答关键问题的精品成果还不够多,对一些党史、党建研究中的重点、热点问题的跟进研究还不够及时等。

注释:

①笔者通过中国知网、读秀学位论文库查询下载,档案馆查询,向作者本人借取等多种方式,共搜集整理中央党校党史专业2005-2016年形成的相关博士论文文本(包括电子版和纸质文本)共计94篇。

②本文所涉及的论文均为中共中央党校2005-2016年党史专业博士论文。凡未直接引用论文原文的,均未在本文的参考文献中列出,而是在文中直接标明论文作者、题名及形成年份,以便查阅核对。

③笔者对94篇博士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其中,明确写明研究方法的有75篇,其余19篇未明确写明论文使用了何种“研究方法”。在明确写明研究方法的论文中,表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或表示坚持唯物史观的有25篇;表示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法的35篇,运用文献研究法的33篇,运用历史研究法的31篇,运用比较研究法的27篇,运用宏大叙事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的27篇,运用统计分析法的14篇。

[1]汤 哲.习仲勋地方施政实践及思想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3.

[2]金兴伟.1940年后的东北抗联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3.

[3]谌玉梅.延安中央党校的整风运动探讨[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4.

[4]周 震.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大学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2.

[5]刘 伟.1988年中国“物价闯关”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31.

[7]彭学宝.建国初期中共肃清外国在华文化势力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3.

[8]蒋积伟.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9.

[9]张 健.山东省齐河县四清运动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8.

责任编辑:毋 斌

D23

A

1674-1676(2017)02-0021-06

王明科(1979-),男,山东诸城人,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曲阜师范大学组织部副部长,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党建。

猜你喜欢

博士论文史料选题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史料二则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第三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