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改革问题探讨
2017-04-13孙烨
孙烨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引发了行业管理实务的显著变化,对于会计管理实务说来,变化更为突出。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会计实务人才,在新的形势下,中职会计教学不能囿于传统的教学定式之中,必须进行改革,在改革中求发展,在改革中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改革中求毕业生就职竞争力的提高。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会计教育 问题 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155-02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会计实务人才。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当下,会计实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一变化要求中职会计教育与时俱进地予以改革,在改革中求发展,在改革中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改革中求毕业生就职竞争力的提高。本文通过阐述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中存在的教育理念落后、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制约了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的发展,还有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手段陈旧、教材泛滥等负面因素影响着教学的水平和思路。由此导致部分学生业务实践能力差、缺乏职业素养,给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带来危机。所以,论文分析了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令人担忧的现状,从更新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理念入手,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会计教育改革。
一、知识经济的时代特点要求中职学校会计教育与之适应
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的信息化,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以互联网络为核心,以计算机、服务器为支撑的信息化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对中职会计教育带来的影响是和会计实务的变化相联系的,传统的“手工会计”的实务模式被打破,将会计人员从以往的笔头子、纸片子上的理账、算账、报账的繁杂劳动中解放出来,代之以电算化、网络化的会计实务模式,进而也带来了会计工作的高效率。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实务模式的变化对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工作者被定位为“知识工作者”,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拓宽知识结构,突破传统的专业领域。因此,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将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为主的会计人才。
二、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种种问题
1.目标定位的问题
我国中等职业会计教育的目标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形成了固有的目标定位,即培养会计实务的专门人才。在这样的目标定位下,教师和学生只能被动、不加选择地理解、记忆、操作会计知识。容易使学生片面地认为经过三年的学习就已经成为了会计方面的专门人才,导致在工作选择上盲目攀高。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是教育界制定其培养目标的依据和指南,会计实务的变化和会计人员“知识工作者”的身份认定都说明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内涵上有所变化,以使得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就业竞争力和实际能力素质上更适应经济时代的需要。
2.课程设置的问题
从课程设置的现状看,现在的中职学校会计教育课程由三方面组成,即:教育局指定课程;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学校自行安排的课程。这种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国内理论与国际前沿理论结合不足;知识内容的安排上衔接不足;缺少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等相关课程。
3.教材泛滥的问题
目前我国学校在教材的选择上有较大的自主权。有些学校选择教材比较随便,这一年选这个出版社,下一年又选另一个出版社,造成知识学习不连贯,而且有重复知识;有些学校选择校本教材,然而这些学校编写的教材中,科目间的知识重复率高,只是知识的零散拼装,没有形成各科目的融会贯通,体现不出系统知识体系,影响教学质量。
4.教育效果问题
从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教育效果看,在两个方面明显不足:一是学生业务实践能力差,因为在会计教学中会计实践教学缺乏应有的重视和适当的安排,造成学生业务实践能力差。二是学生缺乏职业道德素养,因为在会计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缺乏,影响了会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修养,而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会带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而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发展,给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和障碍。
三、针对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中存在问题提出改革的相关对策
1.调整培养目标,更新教育理念
要调整并合理定位培养目标,树立学历教育与后续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教育观。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改革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和一定的人文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这样的目标定位是与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吻合的,也是与毕业生增强就业竞争力和走向工作岗位适应于实际需要相吻合的。要更新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式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习惯。
2. 合理设置课程、更新教育手段、科学系统地选用教材
其一,要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合理设置课程。知识经济时代下,中职会计教育必须打破传统模式的局限,首先就是要对课程设置予以改革,使之趋向合理化。一是瞄准培养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够用的会计实践课程;二是体现会计课程国际化的新变化,增设跨国公司会计、国际审计、WTO法、国际税收等涉外课程,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和提升学生国际会计实务能力;三是优化组合课程,对于重复的课程内容、关联性小的课程内容、无关紧要的课程内容,该调适的调适,该删除的删除;四是根据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设置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等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其二,更新教育手段。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转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师的“教”固然重要,但学生的“学”更为重要,必须通过教师的“教”,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和积极学习、刻苦钻研的状态。要提倡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模拟实务教学法,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会计教学软件、录像、多媒体、互联网等进行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可视性,增加信息量,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化低效为高效。
其三,科学系统地选用教材。必须打破教材选用上的杂乱、重复实务现状,加强学校对选用教材的管理,以教材的质量为选用的标准,首选本校自创教材;一屆学生的专业课最好一直用一个出版社的教材,如想换要等到下一届以保持教学连贯性。
3.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加强实务能力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要在加强对学生的会计实务能力培养上下力气。会计实践教学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会计校内实验。即建立会计实验室;二是会计社会实践,即组织学生到会计实务岗位上实习,要将这两个方面的实践教学一并抓起来,坚持下去,让学生拥有充分的实践学习的机会,不断地通过实践锻炼来消化理论知识,提高实务本领。
要加强对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会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的责任重大,为单位理财,为单位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会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能受到任何“逐利”因素的影响。因而,中职会计专业教育绝不能仅仅限于专业技能教育,更必须包含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敬业爱岗、依法办事、客观公正、保守秘密、真实披露、不做假账的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 阎达五.面向世纪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 李梦玉.会计教育改革的方向 [J]财会研究,2003(6).